当前位置 首页 陌上幽兰 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古明相

《陌上幽兰》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古明相

作者:风似 字数:1795 书籍:陌上幽兰

  李问道有些愁眉苦脸的往家走,临走太宰比干交给了他一个任务,要他把刚才洋洋洒洒说的那些话给写下来。这不坑人吗,商代的字还没认识几个,他那会写呀。家里的那小丫头倒是认了不少,但是她也没写过呀。这还不是关键,不会写可以找人代写嘛。问题的关键,无论是《洛神赋》,还是《滕王阁序》,都是一千多年以后的文章,里面肯定有很多字,这个时代是没有的。难道自己还得造字不成?比干问起来,他又如何解释?

  等他到家时,已是酉时。月瞳一个人守在餐桌前正发着呆,看见李问道走了过来,立刻欢快地飞身扑进他怀里,“怎么才回来,饭都要凉了。怎么了哥哥?”

  “小丫头,麻烦来了。”

  李问道抱着浑家盘腿坐在木榻上,把事情跟她说了一下。

  “就这么点事,就把李大人愁成这样啊,交给妹妹吧,你的月瞳妹妹有办法,嘻嘻。”

  “什么办法,你不是只会认,还没写过吗?”

  “哎呀哥哥你可真笨,我不会写,妲己会写呀,她自己的事,她不写谁写?”

  浑家一句话,让李问道豁然开朗,也是啊,太宰大人这是要他写一篇檄文昭告天下,上面的主要内容不就是妲己和太子成婚的事嘛,不错,让月瞳群找妲己,她自己的事,自己还能不尽心?

  心事了了,一顿饭吃的很愉快。饭后月瞳就自己去找妲己了,临走安排李问道到后院外面先去勘查一下地形。帝乙已经把院外的树林都赏赐给了李问道,这让月瞳非常高兴,在没有找到回去的办法前,这里以后就是她的家了,怎么着也得好好倒腾倒腾。

  时近黄昏,不过八月中旬,树叶已经见黄,偶尔还有落叶飘下,李问道走在寂静的树林里,心里生出一种异样的感觉来。树林不大,外面不远就是闹市,树林里却很安静。从峰狼啸月里出来后的一幕幕,让他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安静了一会,李问道长叹一声,既来之,则安之吧。

  殷商时期,一日两餐,官府的工作也都是从上午的那顿饭吃完后,才正式开始的,所以李问道是在第二天晌午才赶到了王宫。王宫跟后世的差别不大,都是前面办公,后面居住。太宰办公的场所在正殿附近,距离帝乙的居住区最近,方便随时与商王沟通。

  由于是昨日才被任命官职,所以他还没有官服,不过这不影响他的知名度,经过前日黄昏那拉风的一幕,以及昨日满城风雨的宣传,朝歌城里,他李问道的大名已经是人尽皆知。当然,这是他有意为之的。

  子受前日晚间派给他的几个人,都是太子府的老人了,也是子受最信任的,就是他们在李问道的指示下,连夜将岐山凤凰齐鸣的事给抖落出去的。那个时代,生活节奏很慢,世人消息闭塞,但人们对新鲜事的好奇与渴望不亚于千年之后,乃至于更久远的以后。所以当李问道精心构思的精彩故事一经抛出,立刻就在朝歌城里引起了轰动。说者说的吐沫横飞,仿佛当时自己就在场。听者听的津津有味,满脸惊奇与羡慕,为什么自己当时不在岐山?

  昨日上午老卫在向李问道禀报街头巷尾的议论时,朝歌城里无论达官贵人家还是普通平民也都在谈论那个万年难遇的祥瑞之事。

  李问道信步来到比干办公的场所,那是一个独立的小院落,门口一个杂役正等着他,问明身后分,杂役恭敬地带着李问道来到比干办公的屋外,通报之后,李问道就被带了进去。

  “下官参见太宰大人。”见到了比干,李问道赶紧躬身一礼,千古名相啊,虽然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死的?但他绝对不是被子受挖心而死。

  “来了,坐吧。”

  说罢,比干就将李问道手里的竹简拿了过去,仔细地看了起来。

  李问道道了声谢,就老老实实地脱掉靴子,盘腿坐在木榻上。说到盘腿坐在木榻上,李问道和月瞳并不觉得多不习惯。在我华夏,椅子是在唐朝才开始逐渐推广开来,但是人们日常生活也并没有完全抛弃木榻,而是木榻与椅子并行了好几百年,直到南宋之后,人们才最终不在盘腿坐在木榻上了。

  “嗯,文章写得不错,可作为檄文昭告天下,以示万民,同时也能显示出天命大商之意,和我大商的威严。只是,问道啊,你这字怎地写得恁地秀气啊?”

  “禀大人,实不相瞒,这篇檄文是下官所想,但却非下官所写。”

  面对千古明相、正人君子的比干,李问道除了打心眼里的钦佩和服帖外,再无别的心思,比干这么一问,李问道压根就没想到要撒谎。当然,这也只是相对而言,有些东西,他还是不能说,比如这篇檄文的真正出处,怎么说?我来自两千年后?被人当成疯子怎么办?殷商时期,属于我中华文明的上古末期,那时候的人,基本上脑袋就一根筋,转不了弯的。

  “下官年少跟随师父学艺时,字虽然认了些,但是却很少写,写出来也很难看,实在不敢污了太宰大人的清目。”

  这一套托词,路上就想好了,重要的是,他避开了字到底是谁写的这一关,总不能说是妲己自己给自己写的吧?

  “嗯,你倒是很诚实。能想出这么华美的文章,可见的你是个聪慧之人,以后在我这里要安下心来多加习练,慢慢也就写得好了,反正朝廷里的事也不多。”

  比干点点头,他想当然地认为是李问道的浑家写的,字体娟秀非女人莫属。

  “听闻你是与太子殿下相识于岐山,一路对我那侄儿多有帮助,老夫希望你莫要以此为傲,勤勤勉勉做好分内之事。一会我会派人给你送些竹简,你需认真看看,也可临摹,莫要大意。”

  李问道听懂了比干的意思,忙说不敢,等比干挥了挥手。这才退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