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还魂小记 第一章 斜谷寺(上)

《还魂小记》第一章 斜谷寺(上)

作者:西西弗斯石头 字数:2806 书籍:还魂小记

  “斜阳坠幽境,谷暗深树环。寺承金光护,凶煞伏三宝。”赵干摇头晃脑地读着石碑上的诗文,“快看,孙兄,这还是首藏头诗呐——‘斜谷寺凶’,简直要吓死人。”说完,他低头寻找趁手的石块。

  “赵兄,有时间咱们再揣摩,天一黑,寺庙关门,咱们就进不去了,快走吧。”孙立看赵干还在石碑前磨蹭,不禁停下脚步催促。

  只见赵干弯腰捡了块小石块,然后在石碑上一阵刻画,随后把小石子一丢,拍拍手招呼伴读小厮道:“走,元宝,咱们别误了‘孙夫子’的事儿。”

  一名灰衣老僧走到石碑前,连连摇头,那上面刚被人划了一个心形,里面写着“赵干高中”四个字。

  孙立本不想到斜谷寺进香,但母亲列举了诸多应验的例子——王铁匠家求子得子了,张裁缝家配上婚姻了,陈大伯家丢的骡子找回来了……孙立反对说那些仅仅是巧合,但母亲认为哪怕是为了讨个彩头也好。孙立想想自己虽然不信,但没必要辜负母亲的一片心意,于是拿上母亲备齐的香烛,往斜谷寺而来。不想在街上碰到游逛的同窗赵干。赵干二话不说,拉住孙立就到自己家开的“望福楼大酒楼”吃饭。

  赵干家是本地有名的富户,家里开着酒楼、当铺,日进斗金自是不必说。他父亲觉得家大业大,三个儿子里老大老二都在经营生意,于是盼望老三赵干能读书上进,考个功名,于是平日里就嘱咐赵干不要耽于享乐,多跟上进的同学来往。众多同窗好友当中,赵干最喜欢孙立,孙立虽家里贫寒,但他为人正派,与人和善。

  孙立、赵乾和小厮元宝走到“望福楼大酒楼”门口,一个脸庞乌黑的堂倌便高声叫道:“三阳开泰,里面请——”

  元宝道:“嚎什么嚎,不认得咱们少爷吗?快安排个雅间,少爷要和好朋友喝一杯。”

  堂倌忙道:“少爷里面请,二楼‘水镜厅’空着呢。”

  但见这“望福楼大酒楼”里面气派非凡,装潢考究。那雕梁画栋自不必说,台阶上铺红,扶手上挂绿,怪石争奇,异卉斗艳。书画都是大家手笔,碗盘皆用名匠作品。菜肴囊括水陆,清酒包揽南北。几大菜系在此相辅相容,多少洞藏引人垂涎三尺。再看那来来往往的人,三教九流无所不有,高官巨贾进进出出。说书的眉飞色舞,弹曲得扣人心弦。推杯换盏,吆五喝六,大快朵颐,脑满肠肥。真个是人间享乐地,世上纵欢场。

  赵乾道推开窗户看到下面说书的,问今天说的是什么。

  堂倌儿道:“今天说的是《枕中记》。”

  赵乾道:“这说书的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出。”

  赵干请孙立点菜,孙立再三推辞,不肯接菜单。

  赵乾心想,怎么说也是在自己家酒店吃饭,不能太简单,各种珍馐美味必定得罗列一桌。赵干对自家的菜品十分熟悉,因此不必看菜单便开始点菜:“先来一个烤鸭。”

  堂倌儿唱道:“镇店招牌——私房秘制香烤八宝桂花本地鸭一只!”

  “再来个蚂蚁上树。”

  “又弹又滑蚂蚁上树一份——”

  “莲蓬萝卜汤。”

  “活血理气莲蓬萝卜汤一盆——”

  “葱爆海参。”

  “延年益寿葱爆海参一盘儿——”

  “黄豆炖猪蹄。”

  “足下生辉黄豆炖猪蹄儿一份——”

  “糖醋鲤鱼。”

  “越过龙门糖醋鲤鱼一条——”

  “童子尿煮鸡蛋。”

  “少爷必点美食童子尿煮鸡蛋一盆——”

  “驴肉火烧十个。”

  “连吹打带打驴肉火烧十个——”

  “再来个铜火锅涮一涮,就这么多,老规矩,先泡壶碧螺春的高碎来解解渴。”

  “红红火火涮火锅,碧螺春高碎一壶——”

  孙立见赵干如此好客,道:“赵兄,咱们似乎吃不下如此多的饭菜,岂不是铺张浪费。”

  赵乾道:“没关系,咱们尽量吃,吃不掉让元宝帮忙,他从小饿怕了,能吃的很。”

  孙立道:“赵兄,刚才那小二说驴肉火烧连吹带打有何深意?”

  赵乾道:“驴肉火烧我喜欢吃又热又焦的,热嘛就要吹,外皮焦糊肯定到拍打干净喽,所以叫连吹带打。”

  元宝从旁道:“我们少爷在吃的方面那可是行家,方圆五十里之内敢称第一。”

  赵干笑道:“没那么夸张,毕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这边赵乾刚说完,隔壁便传来“专家专家”“高手高手”的恭维声。孙立赵干不觉侧耳倾听。

  原来那厢也点了烤鸭,坐中一人正向大家普及烤鸭的吃法,如黄瓜条长几分,饼从哪头儿卷,用哪颗牙咬,在嘴里嚼几下……说话者侃侃而谈,闻听者津津有味。

  只听得小二为隔壁端上烤鸭道:“诸位客观请看,这就是你们要的烤鸭,没问题的话,这就为大家切片。”

  那美食家道:“且慢!”便挽起袖子,将烤鸭移到跟前,将鸭屁股转过来,闭眼伸脖子,深深吸一口气道:“不对!这鸭子不是本地鸭,是外地的。拿下去,重做!”

  小二大惊失色道:“兴许是上错了,我马上回去核对一下。”端起鸭子溜之大吉。

  座上诸人于是纷纷喝彩道:“不愧是美食大家!仅凭一嗅便知鸭子来历,佩服佩服,佩服之至。”

  美食家道:“雕虫小技而已,让大家见笑了。”

  不一会儿小二又端了另外鸭子上来,美食家故技重施道:“还是不对,这是本地的肉鸭,却不是蛋鸭,快重新做来,再敢以次充好,我们绝不善罢甘休。”

  孙立赵干一时听得目瞪口呆,心想天下之大,果然无奇不有。元宝悄悄走过去,不一会儿回来,脸上欣欣然有喜色。

  隔壁食客吃过饭,陆续从孙立赵干包厢门口经过,忽然元宝走过去冲其中一人跪下道:“请大师帮帮我!”

  那人正是能够品鉴烤鸭的美食家,他觉得纳闷,道:“起来说话。”

  元宝道:“我自幼孤苦,不知家乡与父母何在,请大师帮我指点指点。”说罢褪下裤子,将屁股转向美食家。

  美食家怒道:“岂有此理!”扬长而去,元宝提起裤子还要追赶,被赵干喝住。

  赵干所点饭菜依次上齐,二人便吃喝起来。酒足饭饱,听说孙立要去寺庙,赵干于是要求同行,说是拜拜菩萨,保佑自己乡试金榜题名。孙立把人家的饭都吃了,怎么好意思推脱,只好满口答应。

  赵干平时不是坐轿就是骑马,走山路三步一歇、两步一停,还没背负物什的小厮元宝走得快。几人走到山脚下,赵干吵着要喘口气。

  坐下没一会儿,就看到东边一个农夫牵着头黄牛慢慢走来,西边一个缁衣行脚僧缓缓走来,双方不多不少,在孙立赵干面前相遇。

  僧人双掌合十,唱一声佛号道:“老人家请留步,借问一句,山上可是斜谷寺?”

  农夫道:“没错,寺庙就在山顶上。”

  僧人道:“多谢多谢,我准备今晚到那里去挂单。老人家,再见。”

  两人正交谈,旁边的牛突然伸头过来,先是在和尚的头上嗅了嗅,接着伸出大舌头竟舔舐起来。

  农夫赶紧呵斥,和尚却阻止他道:“无妨无妨,但舔无妨。”

  黄牛似乎越舔越开心,接着不住地流下泪来。

  良久,和尚抬起头,泪眼朦胧地道:“阿弥陀佛,我佛慈悲,救苦救难,佛法无边。”

  农夫扯住缰绳略有羞愧地道:“真不好意思,这牲口该死得很。”

  和尚道:“是我该死,呜呜……”

  孙立赵干等人看得出奇,心想这和尚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啊。

  只见和尚拭了拭眼泪道:“不瞒施主,这头牛前世是我爸爸,这世转世成牛,刚才我们夫子偶遇,父亲一下子认出了我,所以才来舔我的头。”

  农夫惊道:“哦,难怪它边舔边流泪,啧啧啧。”

  和尚道:“施主,我有个不情之请,还望您发一发菩萨心肠。将这头牛——也就是我的父亲卖给我,我带回去养老送终,以尽一尽孝心。”

  农夫道:“既然是这样,我怎么能收您的钱啊。何况这头牛并非是我自小养大的,上个月它从天而降,落在泥塘中动弹不得,我把它拖拽出来而已。”

  和尚道:“难怪我之前梦到父亲被风吹到天上,转而落入沼泽……可怜的父亲啊,呜呜呜……多谢施主搭救,这样吧,我把这段时间您花的草料费付给您。”

  农夫一口答应下来,收下些银子,匆忙往家赶去,他急着把今天的奇遇告诉邻里乡亲,要知道这种事情都是在别人的传说中,自己一辈子也不一定能遇到一次。

  和尚牵上牛快步离开了。

  孙立道:“这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今天真是大开眼界,不虚此行啊。”

  谁知赵干冷笑道:“孙兄,你书读得多,生活经验缺少啊。”

  孙立道:“赵兄此话怎讲?”

  赵乾道:“我之前在家里的酒楼帮忙,曾见过有和尚模样的人趁晚上来卖牛羊鸡鸭,我就问厨师这是怎么回事。”

  “厨师告诉我,这些和尚或者道士都是假的,利用一些障眼法从人家那里骗来牲畜,然后转手卖掉获利。”

  孙立道:“可刚才我们明明亲眼看到了啊,那头牛在舔和尚的头,还在流泪。”

  赵乾道:“我听说和尚会把盐水抹在头上,牛骡什么的问到味道就来舔舐,就像舔墙根一样。至于流泪,牛的眼睛很容易出现一种眼疾症状,这能让它们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泪,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有可能。”

  “啊,竟是这样吗?”孙立将信将疑道。

  赵乾道:“他这边只给人家一点草料钱,那边卖给屠夫或饭店,获利颇多。不信你看看那个和尚,这会儿恨不得再长两条腿儿出来。”

  孙立望向远处,但见那和尚朝牛屁股猛拍两巴掌,翻身骑上牛背,绝尘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