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与春同行六十年 第三百零九章 多事之秋(九)

《与春同行六十年》第三百零九章 多事之秋(九)

作者:车夫 字数:5125 书籍:与春同行六十年

  与春同行六十年

  第三百零九章

  多事之秋(九)

  车宏轩开车来到那条风景如画的山间公路上,他感到这条带给他魂牵梦绕的山路,今后再走的机会不是很多了。

  随着温度逐步下降,原来云雾萦绕的苍山林海,已经秋高气爽,无边的绿开始分层,伞状树冠呈现出浅淡不一的色彩,从山下向山上,色彩越来越明显。不会有多少时日,凉风和冷露便会染红枫叶,便会为山杨、核桃楸、柞树等这些落叶乔木的叶子图上金黄------然后便是可怕的无边的凋零------

  在“老黄峰”香兰去年曾经让他停车小结的地方,他停下车,回想着那时的情景,香兰蹲下后又站起来的可爱而又调皮的面容,仿佛就在眼前,一切都是那么无情地过去了。

  十一点刚过,车宏轩开车到密度板厂门口,黄老板正好开车出来,两车遇到一起都停下来,前车窗相对,同时打开车窗玻璃探出头来。

  车宏轩问:“您是黄老板吧?”

  “是是,你就是鼎鼎大名的车老板吧?”

  “我是,但没有什么大名鼎鼎,包工头子而已。”车宏轩挂到空挡,拉起手刹车,干脆笑呵呵开门出去。

  黄老板却依旧探出个肉滚滚、光亮的大秃脑袋说:“像样,像个大老板!不过你这破车不行,打脸,得换台进口车。对了,不是听说你有台好车吗,程纪老百姓都说那台车比程纪整个村子还值钱,怎么不开出来?”

  车宏轩笑了说:“我习惯了开这台车。”

  “低调也对!”黄老板又黑又红的脸上笑容可掬地接着说,“我要陪老伴到庙上去许愿。风水先生告诉她必须这样做,说是那山里有大仙,不能惊动,否则会步步不顺。许完愿我们就做纸(签合同),让你把钱带走。今天好日子啊,你看这天万里无云,风丝没有,树梢都不动,真他妈好啊!也不知道是他吗真的假的,非得让她许愿,说是我得了这座山会财源广进。他奶奶的,要是许愿不灵,我明年就他妈买头老母猪去还愿!要是闹大发了,我他妈开台钩机把那破庙给他扒了!这老娘们,没个整,老房子——斜了!活人不信,专门信那几堆泥土(佛像)!”

  黄老板老婆也从后车窗探出头来,对车宏轩说:“你别听他喝点牛皮散(酒)胡说八道!你看那德行,像不像土匪?像螃蟹,横着走路,天都装不下他了!做生意哪有不讲究这个的?车老板我们虽然没见过面,但早有耳闻,你也是做买卖的,小妹相劝一句,你也应该去许个愿,图个顺利嘛!”

  车宏轩笑了说:“我不信这个。”

  黄老板老婆说:“信不信没关系,你可以试试,烧柱香用不了几个钱。说不定以后就灵了,一顺百顺。这个庙很有名,百里之内的人有事了都到这里来。”

  车宏轩说:“谢谢你的关心。”

  黄老板说:“别跟她扯那些没用的!大哥你跟我办事不用担心,多大事说办就办!不是跟你吹,我林地和山照摞起来比你还高,在我们省内不会有第二个人!那山在你手里白费,一分钱产不出来。在我手里就不一样了,我能把它变成永久所有权。那些个老树、霸王树,就像八十多岁的老头老太太,干晃,占一大片地,不长材料竟长胞,必须片了(全部割掉)。就像那些个老头老太太,该死不死,给国家、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多大麻烦?我估计能有个十几万立,够密度板厂干个年八的。”

  “我佩服你黄老板!”车红轩奉承一句,虽然感觉言语粗野,但黄老板毕竟是个办实事的人,短时间内能找到这么个买主也不容易。

  “你去山里安排一下,什么锅碗瓢盆的你拿走,除了推土机,剩下的设备和工具都给我留下。我晚上办,杀猪宰羊,庆祝一下。”

  车宏轩点点头说:“晚上我就不参加了。”

  黄老板瞪起眼睛说:“你怎么说笑话呢?这买山卖山是件大事,镇里、林业站还有村里有头有脸、人模狗样的都得给我来,怎么能缺了你?卖山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吗?你也太脸小面子矮了!人在江湖,谁没难的时候?不算事,没抢男没霸女的不丢人。我们常说不翻车不打压不是好老板(赶车的),做生意哪能事事称心如意?再说,这几天你卖山都成了这里的新闻,你回避也没有用。你想,那么多人在你山上干活,还有跟你出去的那么多民工,这场面能缺少你吗?”

  车宏轩为难地说:“我确实回去有事,请你理解。”

  黄老板摆摆手说:“那不可能,绝对不行!”

  车宏轩买山是迫不得已的事,心情非常不好,不愿意参加这个仪式,可又不能表现得过于强硬,那样也可能对办事不利,便勉强地说:“好吧,就按你安排的意见办。”

  两人相互致意,开车离开。

  车宏轩本来不想上山了,他觉得那样很难受,无法面对。不好意思见那些熟悉的老乡,就连那两条狗,他都感觉无法面对。他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他正和谢蕊芬、香兰在山上玩,也正准备给女儿吃定亲饭,有天晚上下雨了,看到了很多林蛙。一切都过去得太快了,尽管今天比去年的气温要高,还残留着难得的温暖,可他觉得还是浑身有股难以名状的冷。

  出了青山城,他在一个大山脚下停下车,呆坐车里似乎想起《隋唐演义》里的秦琼卖马,《水浒传》里的杨志卖刀,凄然落泪。山里到处都留着他的脚印、留着他的身影、留着他的梦想,失去了大山,几乎挖去了他的心头肉,破灭了他美好的憧憬。他回想这些天发生的一切,默默地静静地呆了很久。

  平静后车宏轩拿出电话给山里打过去,见是汪大哥接的,未加思索地问:“在哪里?”

  “在山里呢呗!你喝酒啦?怎么糊涂了,往哪打电话你还不知道?你在哪呢?”

  “我在镇里洗澡堂,你过来一下,把去年卖大柴的钱和帐给我带来。”

  汪大哥在电话里沉默一会儿说:“你怎么还惦记那几个钱?不是留着小河娶媳妇用的吗?去年我拼了老命才弄到那么几个钱,不容易啊!再说我和你大嫂一天比一天老了,你不给留点过河钱哪?”

  车宏轩听到这通话很不高兴,想起前些日子黄老板电话里说的事,又想起谢蕊芬对他的评价,气愤地说:“让你办什么你就办什么!”

  黄老板曾经在电话里告诉车宏轩,说汪大哥私自卖木材。

  汪大哥说:“都在你大嫂手里,我回去取吧。”

  车宏轩气愤地按了电话,调头开车回去,到镇子里洗个澡,迷迷糊糊的在休息大厅睡觉。醒来的时候快到五点了,见汪大哥还没过来,准备再打电话。

  恰巧这时候汪大哥过来了,也没换浴服,拿个旧报纸包,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将纸包扔给他说:“这是卖大柴剩的钱。”

  车宏轩打开包一看,三捆一万是整的,余下的是散的,有一百元的还有五十元、二十元和十元的,显然没多少,心里顿时气愤了问:“帐呢?”

  汪大哥也气愤地瞪着眼睛说:“你大嫂翻箱倒柜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没了。”

  车宏轩严厉地说:“你原来说是十四万,现在还不到四万,怎么差了那么多?大哥我告诉你,我最恨我相信的人骗我!”

  车宏轩死盯盯着汪大哥,想想不要影响大事,便喝令道:“你先回去吧!”

  汪大哥没好气地说:“再困难也不能卖山,欠考虑!那山最少值上千万,那几个钱你就给买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是被姓黄的欺负住了,太让人笑话!我告诉你车宏轩,别人怕他我不怕他,我还能活六十岁?再说你干了那么多年,哪里凑不到这么几个钱?”

  车宏轩交代说“山里除了拖拉机其余设备都给人家留下,锅碗瓢盆归我们,明天你安排搬家。”

  汪大哥愤怒地转身走了。头两天他就知道车宏轩工程干不上去了要卖山,不仅他知道,村子里也是一声的。他回家跟老伴一说,老两口子像大难临头,生活刚有点起色就要卖山,这是釜底抽薪啊,没山指望什么生活?想起以前没钱的时候憋得两眼冒金花,饱尝饥寒之苦,对艰难的日子怕透了,便决定把卖大柴的帐扔到灶坑里一把火烧了,虽然原来告诉过车宏轩还有不到十四万,现在留下十万死活不认帐。汪大哥又将山里不少值钱的东西拉回家,还在山上偷偷地割了不少贵重的木材,等着有机会拉下山卖了。就是这样,老两口子也没有想到事情会来得这么快。

  车宏轩心里明白,想弄清卖大柴的帐并不困难,到板厂让黄老板一查就清清楚楚了。但那么办自己和汪大哥会有一场旷日持久的口角,对自己名声也不好,如果被村里知道了还存在分成问题,因此不如忍了。想到这,他起来穿上衣服,把汪大哥拿来的钱放在后备箱里,开车来到板厂。

  在板厂门前那两棵老榆树下,放了四张桌,大家围着饭桌闹哄哄的“斗地主”,旁边围着一群白色的鸭子,“呱呱”地叫着,撵走了还会回来,看来它们一定要参与会餐。

  镇里来了一位副镇长、林业站站长还有几个头面人物,村里来了小胖子郎书记和大个子魏村长,大家都按照镇里“服务好”的原则来办,也都知道车宏轩确实是遇到麻烦了,都理解他。

  车宏轩和黄老板在协议上签了字,大家都鼓掌祝贺,板厂的工人们燃放烟花爆竹,卖山的事尘埃落定。

  闹哄一会大家继续“斗地主”,没玩的围着看热闹。

  小胖子郎书记赶着跑过来的鸭子,嘴里骂道:“谁家的鸭子?杂种,抓住就给你下汤锅,让你闹哄!”

  这会儿太阳西下,一抹晚霞照在两颗老榆树上,远近的千山万岭,沐浴在暗红色的晚霞里。晚风徐徐吹来,带来田野里稻谷的芳香和深林里的清爽,山脚下的座座小山村,在朦胧的山影下绿树婆娑,炊烟屡屡。老榆树底下流过的小河,河水不深,清澈见底,可以看到河底奇形怪状的鹅卵石。从水库里逆流而上的小鱼,一会儿成群的浮在水面,一会儿一窝蜂地钻到水底下的鹅卵石里,无影无踪。如果你把脚放到水里,小鱼就会围过来啃食,弄得你发痒。

  车宏轩不喜欢闹哄,如果钱到手他会一走了之,这里的一切都将留在美好的记忆里。他来到小河边看着小溪,看着晚霞,看着远近的群山。他爱这里,不愿意离开这里,想到要离开这里不禁柔肠寸断。

  小胖子郎书记见车宏轩独处水边,便凑过来,准备跟他说一件惊天大事。

  这两天,村里为了车宏轩卖山这件事议论纷纷,今天中午,几个小组长还把他叫到“三叔”那里,让他想办法办好这件事。

  原来,山区村下边,受自然条件限制,还分了组,把那几十户,或者十几户,乃至几户分散在不同山沟里的住户,叫做一个小组。这些小组长一般都是D员,掌握着村里的选举大权。所以,这些人在郎书记不能不过去。

  这里的“三叔”是一个特殊人物,解放后第一组,也就是村里最大组的第一任组长,村里人无论大小都习惯叫他“三叔”,由于小时候得过大骨节病,从年轻时候就失去了劳动能力,因此他只当了两年的村长就不干了。由于读过“私塾”,认识几个字,又不能干体力活,便成了账房先生。这里的账房先生,指的是红白喜事替主人记来往帐目的,不是职业会计。除了干这个,没事的时候他还看了不少书,农闲的时候给大家讲古说书。作为回报,大家也许给他拿来几袋玉米,也许做年豆腐的时候给他带两板,这也是他一项很重要的生活来源。他讲“三国”是一绝。他还有一件拿手活,字写得特别好,每逢过春节或者谁家办喜事,春联都出自他手。人们习惯了,有大事小情都来问“三叔”,久而久之,“三叔”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明白人”,大事小事都跟他商量。

  前些年,“三叔”又盖了三间筒子房,开了超市,放上几张桌,买来麻将、扑克,招大家免费来玩,用什么当然就从超市买了。所以,“三叔”这里就成了村里的政治中心,比村委会还热闹。

  在车宏轩山里干过活的,外出古城市打工的家里老人,借过钱的,相互串通,找到村里几个组长,跑到“三叔家”,请他想办法看看卖山这件事怎么办。

  “三叔”知道这件事不是他能办的,便给郎书记打个电话,请他过来。

  郎书记带着魏村长开着那台稀里哗啦的破吉普来到“三叔”家。

  大家七嘴八舌,不过两个意见:一是不能把山卖给黄老板,那样山上的树就保不住了,这是引狼入室;二是如果没人买山,车老板就走不了,车老板仁义,应该留住。

  郎书记笑了说:“卖山这件事,政府有规定,我们挡不住。”

  有人说:“那要想办法留住车老板,他人太好,日后一定能发展起来,肯定会给村里带来好处。你不能把恶霸引进来,又把难得的好人放走。”

  郎书记不高兴地说:“你们这都是胡说,我还不明白?可有什么办法?”

  “三叔”摆摆手,让大家平静下来说:“是这样,黄老板来是没办法的事,挡不住,可留住车老板还是有办法的。”

  郎书记笑了问:“你别一天装神弄鬼的,快说说有什么办法?”

  “三叔”卖弄地说:“把村里的泉山给他,那山撂荒在那里也没用,不如送给他做个人情。这样我们同时引来两个老板,留住车老板,也可能对黄老板是个约束,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嘛!还有,我们镇里方圆几十里就那一台推土机,仅为了这个就值,况且车老板日后定能成就大业,也必将给村里子孙后代带来好处。”

  郎书记生气地问:“你不知道那座山是怎么回事?顺嘴胡咧咧些什么?”

  大家也都认同郎书记的说法,给车老板一座闹鬼的山,一旦出了什么事,心里不安啊。

  “三叔”笑了说:“我怎能不知道?说是有屈死鬼阴魂不散,总出来闹事,所以没人敢承包这座山。其实这都是无中生有的事,人死如灯灭,气是清风肉是泥,哪来的鬼呀神呀的?再说,你们都知道,老话说人死赛猛虎,虎死赛绵羊,那车老板毕竟是个读书人,不会迂腐到害怕鬼神的程度。我多说几句,给你们讲讲‘三国’里的卢马的事。”

  郎书记不高兴地说:“扯那么远有什么用?”

  大家赶快拦住郎书记,请“三叔”讲。

  三叔打打嗓拿起精神开讲:“刘备为刘表平定江夏叛乱,赵云杀了叛将张武,夺一骏马,刘备为了讨好刘表,将此马送给刘表。刘表谋士蒯越告诉刘表:‘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张武为此马而亡。主公不可乘之。’刘表便将马送还刘备。刘表的幕宾伊籍曾提醒刘备此马不可骑,刘备断然不信。后蔡瑁于襄阳设计加害刘备,刘备骑此马逃出西门到檀溪,前有阔越数丈檀溪,后有蔡瑁追兵,刘备长叹:‘今番死矣!’又大呼:‘的卢,的卢!今日妨吾!’那马忽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救了刘备。后来刘备图川入蜀,将此马送于军师庞统,谁知庞统刚骑上就被敌人当做刘备在落凤坡被乱箭射死,此马从此不知下落。这就是说,刘备骑得此马,庞统却消受不起。所以泉山也一样,说不定姓车的老板就能压住邪。你们知道,老领导就不信鬼神,据说他活着的时候,什么牛鬼蛇神大仙小道的,全都跑到深山老林里躲起来了,当然这都是些没根据的说法。”

  大家都赞成“三叔”的说法,希望郎书记努力一下。

  郎书记也觉得有些道理,便答应大家考虑考虑怎么办。

  出了“三叔”家,郎书记拿出电话给镇里书记打过去汇报:“老百姓都想留下车老板,我也觉得很有道理。”

  “原则同意,要办的稳妥,不能胡来,特别是牵涉到村民利益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工作。”

  “不会的,你放心好了。”放下电话,他又问魏村长这件事怎么办。

  魏村长怕闹出麻烦,笑着说:“你看着办吧,怎么都行,留下来我欢迎,走了也没办法。”

  “你这不跟放屁差不多吗?”郎书记生气地骂道。

  郎书记知道这件事要办是有风险的,没实在的优惠车宏轩不会留下来,有实在的优惠会就要损失村民的利益。好了怎么都好说,砸锅了就会留下罗乱。可不办就违背人心,从良心上讲,他也舍不得让车宏轩离开。如果将来车宏轩起来了,按照他的为人一定会对得起村里的老百姓,那时候大家就会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再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冒点风险也值得。晚上来到板厂后,他一直没有机会单独和车宏轩说话,这会儿见车宏轩独处河边,是个绝佳的好机会,便乐呵呵凑过来准备谈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