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远大前程 1

《远大前程》1

作者:阿宝Simon 字数:1259 书籍:远大前程

  创业,在过去十年——正好是黄立工大学毕业后的十年——是最能体现圈层差异的词语。进入大学后,黄立工就感觉到了人的巨大差异。人与人之间有着截然相反的追求,同一件事情、同一个目标、同一个词语对于不同的两个人可能意味着截然不同的含义。一开始他想,这就是中学课本所说的阶级差别。后来才逐渐发现,比起出身,年龄、经历和收入更能决定彼此的差异。

  在大学年代,创业是热血沸腾。拜互联网神话和移动创业热潮所赐,创业仍然是创富神话。两年前滴滴等约车公司的创立与大出风头,更是给了学生们无限激励——有头脑有胆子的年轻人,只要有创意有想法,就能改变社会,改变自己的权势和命运。

  刚毕业的年轻人,创业是人生逆袭。唯一的人生逆袭机会。加入一家创业公司,拥有两样权利,期权,和带着铺盖在办公室加班。全员持股,一旦上市,前台小妹也成百万富翁,这是十年前百度上市时盛传的逆袭神话,到现在依然能激励着刚开始接受社会拷打的年轻人。就像更多年前被销售神话所激励着的年轻人一样。

  对于正在创业的人呢,创业是苦刑。

  真正创办了企业,黄立工才知道,此中完全没有小时候以为的叱咤风云。他的家乡,武山,是赫赫有名的机械小镇。活塞厂、水泵厂、车桥厂、电机厂、数控机床等在不大的小镇里密集耸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要客户,十堰二汽。其中,动力机总厂是镇里的盈利大户,厂长黄严便是黄立工的父亲,而厂里的高级工程师刘大桥是刘睿阳的父亲。黄严和刘大桥年轻时就认识,同乡同事,相交莫逆,两人晚上经常一起下棋、喝酒,畅论天下。两家都住在厂区家属院,父辈的交好很自然延续到下一代身上,黄立工和刘睿阳从小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写作业都在一起,一般都是黄立工拎着书包跑到刘睿阳家里,两人坐在小板凳上,黄立工不会的作业就伸着脖子抄刘睿阳的。见惯了父亲们在职工中的备受尊重和发号施令的威仪,也听惯了父亲们的一针见血的批评和牢骚,黄立工从小潜移默化,工厂是国家的血脉,驾驭血脉的人当然是地区乃至国家的风云人物。他暗暗地不以为然,相信上一代人由于时代的局限犯下的明显愚蠢和低级错误,比如大锅饭、外行指挥内行、不尊重人的价值、不尊重专业价值等等,他们这一代人不会再犯了。

  等到自己办了工厂,他才发现自己的可笑。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愚蠢。这一代人确实可能不会轻易掉到父辈的坑里了,但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坑正在前头等着洋洋自得的他们。

  有一次闲聊,他听许茜茜说到一句话,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虱子。当时大是感慨,引为知己,马上套用过来:创业远看是华丽的袍子,细看是镣铐;永远脱不下,还时刻有跳蚤。

  读起来还挺押韵。

  大部分创业企业,最高光的时刻就是在成立的那一刻。因为,那一天是创业企业死亡倒计时的开始。黄立工身陷其中后才真正明白,创业,简单地概括,就是向死而生。创办第一天,人和钱的状态都处在顶峰;而后每一天都在冲着死亡奔去,现金流和人的忠诚度逐日衰减。在其中任何一项跌到零之前,必须找到让企业稳定地挣钱的途径——一般称之为商业模式。这只是第一步,最基本的,让企业能活下来。要想活得好,成为别人眼里的所谓的人物,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做。总之,在创立之后还能拥有高光时刻,基本是成功的标志,只属于很少数的企业。而且,再风光的时刻也就那一瞬间,转过身去,跳蚤仍在,永不停歇地啃咬着。

  印度之行的兴奋劲还没过,一踏上熟悉的中国地面,黄立工就感觉到无数的跳蚤正向他爬过来。说是跳蚤,个个都能要命。

  第一只跳蚤,刘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