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远大前程 13

《远大前程》13

作者:阿宝Simon 字数:4450 书籍:远大前程

  城堡的外沿城墙憨实敦厚,女墙后宽有四五米,没什么人,只有一个身影靠着墙角的垛口。他的脸隐没在垛口的阴影里,看不清,只有一点微弱的火光,那是他手里的烟。

  他贪婪地看着城堡下方的旧城。前半夜还早,四周已经沉静,街上没有路灯,店铺灯光熄了一半;亮着的一半也都面目模糊,穿不透街道。明月高悬,就和一千年前一样,映照下土,给黄金之城的夜涂上一层奶和蜜的光泽。

  再远处,越过一大片没有人烟没有灯火的沙漠空地,一百多公里外,是边境。

  车灯划破昏暗的宁静,向着城堡侧门驰来。城堡的首要目标是防御,原本只开了一个正门,没有侧门。近年来发展旅游,城墙有倒塌破损的一段,干脆不再恢复原样,顺势改成侧门,方便来往其他景点,更能把城墙内侧的建筑租出去,成为餐馆食肆。在这些餐馆里,能顺着楼梯上到城墙,当作宽阔的观景台,生意倒是大都不差。

  他盯着那辆车,孤独地穿过街道,越来越近;那么孤独,以至于能确定周边没有什么人或事是和它有关联的。安全。他用手指掐断手里还在燃烧着的烟,向侧门走过去,手指把烟头弹出去,一道漂亮的抛物线,砸进墙下街道的黄土地面里。

  黄立工下车,看着眼前黑黝黝的,一个人影都没有,刚要问许茜茜,却看到她手扶车门,抬着头,凝望着上方。他顺着视线往上看,城墙后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也在凝视着他俩。许茜茜蓦地想起在机场时的感觉,她习惯看到的那张回国进入家门时笑嘻嘻的脸,在别的时间别的国度里是否有着别的故事?中年人挥手,示意他们进入侧门里上来。

  两人上到城墙,中年人正在摆放桌椅。城墙内沿挨着女墙,放着收起来的木桌木椅,餐馆在黄昏时分会把两三张餐桌摆到城墙上,日落晚餐,夜里再收进去。这家餐厅只是临时收到女墙旁,等腾开手后再收进店里。许茜茜小跑过去,抱了中年人一下。中年人上下打量她一眼。

  “又长高一点了。”

  “你取笑我,上大学后就没再长个子了。”许茜茜微微撅起嘴。她个头多少有些娇小,在中国并不明显,到了英国留学,就显得很扎眼。她身边的英国小伙子其实反而蛮喜欢她,大概是有些符合他们对东方女性的刻板想象吧,只是她心里不大乐意。

  “那就是鞋高了。”

  许茜茜笑着轻轻捶了她叔叔一拳。她叔叔,许朝玉,拍拍她的肩膀,指了指城墙下,走到内沿女墙边,探头往下,用印度语大声喊,像是在喊人的名字。一个包着头巾的印度人走上城墙,看到中年人,满脸堆笑,合十打招呼。

  两人用印度语低声交流几句,印度人晃了晃脑袋,下去。过一会,用托盘带着食物上来,一碟薄饼,三个空玻璃杯,还有两个不锈钢壶,其中一个热气腾腾。

  “我不饿啦。”

  “刚到印度的中国人,我就没见过能吃饱的。”许朝玉微笑着说。他的笑容里显然有着发自内心的喜悦,或许是太久没有真正笑过的缘故,眼睛和脸部肌肉总显得有些生硬。

  他眼睛看向印度人,“这里的拉茶是全城最好喝的,今天是老板亲自给你俩拉茶。”

  印度老板神情静默,停格在空中,有如一件事情正式开始前的表达虔诚感的小仪式,忽然动起来,迅速一手拿起一个不锈钢壶,一高一低。高处的不锈钢壶倾倒,拉出一股长长的热茶,像小小的瀑布,冲进低处的不锈钢壶里,空气中顿时弥漫着热烈的茶香和奶香;他双手轮换,交错着高高举起不锈钢壶,反复把奶茶长长的撞进低处的空壶里。

  他的动作很有节律感,柔和连贯,看着像是在抖动着一条柔韧的布料。如是十次,戛然而止。等待着观看的人给出赞叹的眼神或声音,他再往前一步,一一倒满三个空玻璃杯,不锈钢壶摆在杯旁,做出请享用的手势,在掌声中,拎着另一个空的不锈钢壶,退到城墙下。

  “大口。”许朝玉看到许茜茜端起杯子放到嘴边,抢着提醒她。

  许茜茜本来是要呷一口,听到叔叔的话便喝成正常的一口。口感非常惊艳,嘴里一团柔滑,前赴后继,像一串紫色带霜的葡萄自内而外一一崩裂,又像雪地温泉相继奔涌,某一瞬间她居然隐隐有种幸福的感觉。红茶的滞涩包裹着牛奶的香腻,是传统的奶茶味道,然而从入口开始,始终固执地夹杂着一丝奇异的香味,细微但难以忽视,直到咽下去后,嘴里还始终留有那股游丝般的异域感。

  “这比英国的奶茶好喝多了!就是,有股……”

  许茜茜一时不知道怎么形容才是,满脸复杂而难决的神色,没有勇气马上喝上第二口,却也不愿意放下杯子,失去喝第二口的机会。

  许朝玉微笑,许茜茜的反应如他预期。印度拉茶一般都会加香料,豆蔻、肉桂、丁香,甚至八角等等,各家有各家的配方,味道也就各有微妙不同。这里的老板知道许朝玉的口味,不用打招呼,香料只放惯常四分之一的量,不然许茜茜一入口恐怕就要喷出来。

  许茜茜一言难尽地看着手里的杯子,甜涩的奶茶偏生和炖肉的调料混合交织一起,心理上的别扭恐怕比味觉上的冲击还要大。

  “城里倒也有一家中餐馆,其实是印度老板,印度菜,但他做的饺子是中国风味,不比国内普通饺子馆差。红茶也是清饮。只是我从来不去。”

  “为什么不去?”

  许朝玉只是摇了摇头,“人在他乡,就不要死守着故乡的记忆。”

  他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拉茶,在嘴里详细品味着。

  “大航海时代,一开始是为了到神秘的东方国度寻找香料。欧洲人吃的肉腥味太重,没有香料不行,经常是香料比肉还贵。别相信什么好奇心、探索未知这种美好的说法。一个人的好奇心还能相信,一伙人,用钱和权组织起来的,怎么可能保持好奇心?!”

  “你不是一直都很有好奇心嘛?!”许茜茜说,这是她对许朝玉一直以来的印象,也因为如此,小时候的她才喜欢黏着他吧。

  “所以到现在还是孤家寡人啊。”许朝玉微笑,继续他的长篇大论。

  “走错路的西班牙,到了美洲,一百多人用狡诈和天花覆灭六百万人的印加帝国,带着白银回去,后来,太多的白银把他们的经济搞垮;走对路的英国,到了印度,把印度半岛变成殖民地,带着香料回去。后来,偶然在更遥远东方的庞大帝国发现茶叶——香料没有改变英国,红茶改变了。

  喝红茶变成英国的新国粹,每年花大量白银进口,为了平衡,他们做了两件事。一件是用鸦片把白银换回去,太有效,一个解决贸易逆差的措施,变成一场战争,终结一个王朝,最后产生一个新的国家。另一件事是把中国的茶树偷过来,带到印度种植,现在,四大红茶产地,印度有两个,产量和品质反而比中国的还好。成了产地,印度也有了喝茶的习惯。

  奶茶在英国上百年都是那个温吞吞的东西,困死在英伦岛屿上;在印度变成更好的东西,热烈美妙的拉茶,征服美洲,然后征服欧洲——用这种方式回到了大航海的起点。”

  许朝玉点了一支烟,扫一眼远处的边境线,把火柴和烟盒往黄立工的方向轻推过去。黄立工摆了摆手,他不抽烟。

  “在世界任何一家星巴克,都能点到印度拉茶。嗯,除了中国。你看,为了说明印度拉茶比它的故乡,英国奶茶,更值得向往和留恋,这么个小事,历史要兜上这么大一圈,用三个国家的灭亡,还有好几代人,作为代价。”

  “英国人肯定同意你说的呀。他们喜欢移民到前殖民地国家,反而不喜欢留在本岛。”许茜茜说,她在英国上学时,班里就有伦敦的同学,父母筹划着移居澳大利亚。

  “他们哪里是认同文化和生活,和北欧人爱去泰国一样,自己的国家又阴又冷,所以喜欢到热带,到海边,那里有阳光,还有阳光下的情人。”

  “那是,伦敦几乎每天都在下雨。上海的梅雨季也就一个多月,伦敦是一年。”许茜茜摇着头叹着气。

  “难怪你小丫头一毕业就想回国。你哥呢?他不怕一年的梅雨季,打算留在那?”

  “不知道他怎么打算,他有什么事也不爱和我说。”

  “和他爸一样一样的。就你俩在伦敦,父母不在,长兄为父嘛。”

  “不是和你一样吗,离家越远越好?”

  “不一样……在故乡呆太久的人,才会离不开他乡。再说,我是被拉茶征服的。”许朝玉举起玻璃杯,微微倾斜,敬两人。

  “拉茶再攻占欧美,怎么看着也不是征服者,还是被人家征服的。”黄立工也举起杯子,说了到城堡后的第一句话。这不是典型的黄立工。他喜欢占据话语的中心位置,要么高谈阔论,把对方带到自己的场里,要么推动、把控话题的走向,让对方高谈阔论,自行步入他的场里。然而,今晚是个非典型的夜晚,许朝玉是个棘手的对手。许朝玉身上有种不常见的气息,不属于这里,也不属于那里,却又对两边有着很深的了解,甚至深到让他自己厌倦。不管哪边,大概都会觉得他很懂我们这里的事,但总是那边的人。

  大多数人,处在这种境况,会掉进中间那条看不见的裂缝里,看不见但是陡峭,挣扎难出;许朝玉有他的方式,不管怎么说,站在裂缝之上,和两边周旋,竭力保持着步履从容,好像站在坚实的地面上——虽然,他的脚下从来没有过地面。

  他看着和很多人一样,说话亲和、随意,饭前酒后说说笑话,讲讲有趣的惊人之论,偶尔也会张扬肆意,借酒抒发;在这个有修养的中年男人模子的表象之下,同样有着裂缝——那些把他的地面撕裂的力量,似乎也在把他的内心撕裂——把他和别人远远隔开。话就在耳边,人在眼前,但无论如何都触摸不到。即便此刻对面是许茜茜,似乎也是如此。

  黄立工听许茜茜说过,她小的时候,和叔叔很亲,甚至比父母还亲。她父亲整天在公司,不怎么在家;母亲大部分精力在儿子身上,多少疏忽她。周末的记忆大多是她拉着叔叔的手,跟着他去玩。许朝玉到印度后,几乎每次回国,她恰巧都在,于是就霸占着他的大部分空暇时间。他的妻子和儿子,要和其他人一起瓜分剩下的一点点时间。今晚,许茜茜临时来找,显然有事,许朝玉见面后却不当回事,绝口不问,只是闲谈,好像两人本来就是近邻,这不过是晚上兴起小聚而已。黄立工反而心里安定,他第一眼看到许朝玉就知道,这是个老江湖,斯文友善的笑容和彬彬有礼的谈吐只是个幌子。老江湖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表现得满不在乎,自然是因为心里有底,另一方面也是一种防备性的姿态,像是在向他强调,这一切是看在许茜茜面上,他把这个人情记到许茜茜头上就好。黄立工隐隐有些异样的感觉,许茜茜的家人似乎都不是易与之辈,他们之间存在着某些东西,比他想象的要微妙而复杂。

  “对于弱小者,哪怕是一杯茶能留下痕迹,已经是历史的慷慨,不是吗?多少东西灰飞烟灭。印加帝国除了留下笑话,还有什么?”

  “如果不能奋发图强,反击回去,那还不如灰飞烟灭呢。”

  “国家和历史哪有什么少年志气。”许朝玉脸上现出回忆的神情,“It’s bette

  to bu

  out, tha

  to fade away. ”

  “与其慢慢凋零,不如烧成灰烬。”许茜茜知道黄立工听得懂单词,未必能领会句子意思,抢着给他翻译。

  许朝玉看出侄女的小心思,笑了笑,“我年轻的时候最喜欢的歌手,最好的一首歌……你们跟我来。”

  他走到女墙旁,指着远处那片没有人烟没有灯火的沙漠,嗓音低沉,“你们现在看到的是一片荒凉。但是,在大航海时代之前,这里是丝绸之路上最繁华的枢纽,东方和西方的交汇点。这片荒凉,曾经是一条路,全球贸易史上最重要的一条商路。每天清晨,骆驼商队驮着货物,顺着路出去,到中亚,到西方去;每天黄昏,夕阳之下,从西方回来的骆驼,也满载着货物,顺着路回来,在这里歇一宿,第二天把货物分发出去,到印度各个邦,到孟加拉、尼泊尔,到中国。

  我们身后这个破败的小城,在它的黄金年代里,是名副其实的黄金之城,在贫瘠沙漠中,却比任何城市都璀璨夺目。来到这里的外地人不敢相信,说一定是魔法师用咒语,一夜之间把黄金城堡降临到此来。

  你们说,是谁创造了这里的辉煌?”

  许茜茜看了眼黄立工,抢着说,“时代。”

  “机灵鬼。”许朝玉的微笑在月光下显得柔和,眼光里闪过一抹宠爱,那是许茜茜小时候所熟悉的神色。

  “想挣钱的人。”黄立工的回答。

  “是的。亡命之徒。”许朝玉点点头,看着那片荒凉。“这里就是龙门客栈,亡命之徒的江湖。强盗、马帮、小贩、骗子、小偷、妓女、武师……钱和货在哪,他们就在哪。骆驼商队,说是贸易商,也是刀口舔血,亡命之徒才能干这行当。每个骆驼身上都挂着长刀,碰到什么事情拔刀就上。每跑一趟,要么送命,要么挣大钱。”

  这才是繁荣城市的底色。灰烬从来都是亡命之徒的底色。

  “大航海时代开始后,辉煌终结。是城市的辉煌终结了,不是亡命之徒。亡命之徒是不死的,钱和货到哪,他们到哪。时代进入大航海,他们就跟着,到海上去。没了亡命之徒,这个城市就冰冻在时间里面。你们现在看到的,还是它几百年前的样子。”

  许朝玉凝视着远方。真正的灰飞烟灭,是连可怪罪的敌人都找不到。

  回过头的时候,他脸上的柔和已经消失,代之以精干机警,挺直腰,看着许茜茜。许茜茜明白他的意思,闲谈结束,该说正事了。

  回到桌子边,她用三句话把来意说完。

  许朝玉也不多问,眼睛迅速扫过黄立工,扫过许茜茜,落回到黄立工身上,说,“我试试。”

  黄立工从兜里掏出一张纸片,放在桌面上,用手指轻轻推过去。许朝玉拿起来,借着月光看着上面的字,时间、航班号、名字、座位,必要的信息工整地抄在上面。他轻轻的点了点头,这是很干净的做法,不留痕迹。许朝玉拿起桌上的电话,指着那碟饼,说,“这里香蕉薄饼也做得很好,不会有奇怪的味道。我一会回来。”

  许朝玉走到城墙内沿,消失在楼梯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