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真不想当包工头 第193章 成本和难点

《我真不想当包工头》第193章 成本和难点

作者:寒风刺客 字数:3800 书籍:我真不想当包工头

  除了导线点的交接,刘长江他们的最主要事情,是对工地进行比较详细的了解。

  然后再准备单价事宜。

  这一个单价,与承包人工活的单价比起来,需要考虑的因素就会多得多。

  简单来说,也就是需要对成本进行一个比较详细的预估计算,再估算利润。

  作为一个道路工程的利润来说,施工过程非常重要。

  但不仅如此。

  在这个工程进行招标的时候,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其实也会对工地现场进行相对比较详细的了解,才可以报出更为合理、利润更大的投标报价。

  有些施工单位,有着非常要好的关系,随时可以拿到工程。

  但结果却赚钱不多,有一个非常大的因素就是,对于投标报价的并不看重,也就导致最后的利润较少。

  这种情况还不少。

  当然,也还有投标报价非常好、经过施工之后、却是成了亏本项目,也有这种情况。

  特别是某些比较大的G企、Y企,更是屡见不鲜。

  什么原因,这里就不详说。

  只能说有着多方面因素,也不仅仅只是大家所猜想的因素,人员、过程管理等等各方面,对于赚钱与否,都非常重要。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假设一个比较大的涵洞,它的投标报价是三百万(实际中还有比这个造价高的涵洞),预估成本是两百万、利润按一百万计算。

  在施工时候,有人想要利润更大化,于是偷工减料,成本只用了一百五十万,也就多出来五十万的利润。

  然而,质量不达标,这个涵洞必须返工重做。

  返工重做,不仅仅只是重新施工,原来已经施工成型的这个涵洞需要报废,一百五十万白花。

  重新按照两百万的标准进行施工。

  到这里,一共用了三百五十万,报价三百万,也就是亏损了五十万。

  当初要是按照标准施工,还可以赚一百万。

  其实,就上面的假设情况来说,实际的亏损并不只是五十万,对报废涵洞的拆除也是一笔费用,还可能造成工期的延误。

  在工程上,时间也是成本。

  涵洞返工的例子,还是结构重要性不是特别高。

  比如桥梁桩基的返工,可能仅仅只是返工的费用,都比这一根桩基的造价还要高。

  说这些,也是想要说明质量、过程控制的重要性。

  当然,一个工程赚钱与否的重要地方,在实际操作中,远远不只是这些,还有很多。

  后面会逐渐详细说明。

  今天的交桩工作,很快结束,大家回去。

  三十多公里的线路,只有十多个导线点,这还是在山区。

  要是在比较平坦的地方,设计单位给的导线点会更少。

  施工之中所需要的更多的导线点,需要到时候再加密,也不仅仅只是加密,还有复测、平差等。

  通过一去、一回两趟,对工程沿线可以看见的大致情况,也是已经有了基本了解。

  这些可以看见的大致情况,主要包括有:沿线的地质情况、施工难易度、取土弃土料场等。

  一个工程的成本预估,当然不仅仅只是这些,还有工期、人员、材料、机械、运费、人文环境、气候环境、关系层面情况等等很多很多。

  简单来说,就是施工环境。

  施工环境包括的这些东西,不只是一下子就可以全部了解清楚的。

  而且,一开始了解的情况,可能跟实际实施的时候也会有着一定的区别。

  这个区别,也就是风险预判。

  离开工地回到县城,当晚并没有直接离开。

  对届时施工需要涉及到的一些相关单位,业主做主,也就让大家互相认识,也方便到时候的沟通联系。

  晚上,自然又是喝酒、敬酒、娱乐。

  在高子进的主持下,这一个开头,还算不错。

  第二天,大家也就回了三雅市,然后回蓉都。

  冯经理、刘长江以及几个同学,也都开始核算成本。

  成本核算,当然少不了对图纸、投标清单的核查。

  图纸很好理解。

  投标清单,主要也就是工程量、单价、总价这三项。

  通过现场的踏勘,结合图纸、清单的了解。

  这是一个旅游快速通道改建工程,道路总长度33公里多,总造价将近7100万。

  主要工程量有路基土石方、涵洞、排水、防护、桥梁、路面。

  一般来说,一个公路工程也基本上都是这些。

  有些还有绿化和交安,一般都是另外的施工单位。

  上面这些,路基土石方、涵洞、排水、桥梁、路面、绿化很好理解。

  可能有些不明白的是防护、交安。

  防护,简单点儿来说,就是挡墙之类的,包含的内容很多,比较常见的都是这些。

  交安,是交通安全设施的简称,高速路上很容易看见,有两边护栏、那些标志标牌、路面中分车道的白黄红等颜色的标线、以及一些安全警示标志,比如60、80、110的限速标志。

  通过几人的两天核算,结果已经出来。

  应该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利润。

  七千万的百分之三十,也就差不多是两千万。

  当然,这两千万不可能全部都是刘长江的。

  公司以及老板都是需要利润的。

  还有就是,这是刘长江和冯经理合作,因此,冯经理也是要分取利润的。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可以争取到利润的很关键的东西,

  变更!

  有很多投标非常厉害的公司,投标报价低,但最后施工结束,依然可以赚取相对可观的利润,其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过程管理、变更。还没有开始施工,当然是不能进行变更。

  现在也只能是对应该可以变更的东西进行预估。

  而这个变更,对于施工单位来说,都会是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进行变更。

  这个有利,当然就是利润。

  脑神费力的变更,还不让自己赚钱,当然是不可能的。

  刘长江这里,在和冯经理以及几个同学商量了方方面面的事情之后,接下来的工作,也就是和老板详谈,确定各个单价,以及总价,利润分成等等。

  这一个详谈,也就只是刘长江和冯经理两人参与。

  何不为陈平安等几个同学,也就都回去了,他们都还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处理。

  在高子进的联络下,刘长江总算是第一次见到了这个神秘的老板。

  老板姓王,一米七几的个子,年龄四十岁左右,不高不矮、不胖不瘦。

  看上去很是普通。

  最重要的,非常低调。

  老板看上去很普通,很低调。

  跟冯经理的分析差不多。

  在冯经理的分析中,老板需要一个代言人。

  刘长江被老板和高子进看好,最关键的是,刘长江有做这个代言人的潜质,是个做大事的人。

  而他冯经理,却是没有做代言人的潜质,也不被老板和高子进看好。

  关于冯经理所说的这些,刘长江曾经以为,这是冯经理想要和自己合作、从而把自己推向前台,从而才说出对自己奉承、捧杀的话。

  在和老板的交谈之后,刘长江猜想,可能还真是如此。

  说起来,这个所谓的做大事的潜质,竟然和打架有关系。

  当然,并不是说喜欢打架就是一个能做大事的人。

  而是需要有着果断、果决的魄力。

  相对于工地的特殊性来说,更是需要能打、敢打。

  特别是这个工地。

  刘长江和冯经理也是到现在才知道,这个工地的人文环境非常恶劣。

  文渠县以前有过的一些工程,能在那里赚到钱的施工单位,只是占极少数。

  如此一来,也就导致一些施工单位、根本不愿意去那里做工程。

  所谓要致富、先修路,这不是没有道理。

  路都没有修好,怎么发展?

  可你们不会修路不说,还阻碍别人来修路,怎么发展?

  还有说法,穷山恶水出刁民,也不是没有道理。

  穷,能接受到的文化学习就会少。

  文化水平低了,就很容易愚昧,很容易出现死脑筋、蛮横不讲理的情况。

  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小的,说个人,说村,说镇,说县。

  大的,闭关锁国。

  这些例子,比比皆是。

  在因为某些或内部、或外部因素导致无法实施强压措施的情况下,但又不能放任其继续落后、贫穷,那就需要有人去打破、终止这个恶性循环。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也才导致这个工程的单价比较高。

  王老板在讲述了工地的相关情况之后继续说道:

  “刘总、冯经理,这也是我没有先跟你们谈单价的原因,特别是刘总,你也可以考虑考虑,再决定是否愿意接这个工程。

  “刘总,我是希望你可以接手这个工程,但是,我也丑话说在前面,一旦接手,那就不能半途退场,我也需要给别人有所交代。

  “我这里能做的,就是给你们一些让利,尽可能给你们提供更好的外部施工环境。

  “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靠你们自己。”

  在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也是真的需要重新考虑了。

  王老板因为晚上还有约,提前离开了。

  今天,自然也就没有谈单价的事情。

  要把一个几千万的工程谈妥,也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的。

  晚饭,高子进请客。

  从今天的情况来看,高子进并不是王老板的下属、合伙人,而是属于王老板非常要好的一个朋友。

  晚上这顿饭,自然是有喝酒。

  高子进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他喝得极少,就是一点儿养生酒。

  晚饭之后,冯经理先回去了,高子进找刘长江单独聊了天。

  当然不只是闲聊。

  高子进说,现在王老板的很多事情,都是高子进在出面帮忙、当跑腿。

  他虽然有他自己的事情,但是跟王老板是多年好兄弟,也是没法。

  他希望刘长江接下这个工程,自己挣钱的同时,也算是帮一帮王老板。一旦啃下这块骨头,自然也就帮王老板处到了这个关系。后续工程,自然是少不了刘长江的。

  同时,高子进也就可以轻松一些,早点儿结束跑腿工作。

  高子进也还说:

  因为这个工地的特殊性,再加上以前对冯经理的了解,不论是高子进、还是王老板,都对冯经理不怎么看好。

  因此,这个工地只是想要拿给刘长江做,而不希望有冯经理。

  刘长江没有立即表态,而是说需要考虑考虑。

  两人也没有多聊,很快分开。

  刘长江就在思考着高子进这些话的意思,应该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回到酒店,刘长江也跟何不为等几个同学谈了工地上的情况,他们几人也都没有在那边搞过工程,也不怎么清楚。

  于是,几人都说发动关系,帮刘长江咨询一下。

  至于和刘长江一起合伙做这个工程的事情,刘长江以前就跟他们聊过,他们也都有着各自的事情,而且这是刘长江的第一个工程,有些关系需要处理,他们也就不来分蛋糕。

  等到以后有大工程的时候,再合作也不迟。等刘长江打完电话没多久,冯经理也来到了刘长江的房间,商量事情。

  不用刘长江多说,冯经理就猜到了高子进给刘长江说的一些事情,而且是两件主要事情都猜测到了。

  冯经理在猜测出情况之后,也就立即说道:

  “长江,如果让你为难,我直接退出就行了。”

  “冯哥,咱们俩兄弟,哪存在这些,要退,就一起退,要做,自然也是一起做。 ”

  刘长江立即说道。

  在这个问题上,两人也没有聊多久。

  冯经理也表态了,要是刘长江不想接手这个工程,他是肯定不可能接的,老板也不会拿给他做。

  同时,抛开两人的朋友关系不说,仅凭他自己,也根本不可能干得下来这个工程。

  说矫情一点儿的话,既然刘长江不抛弃他,他自然也不可能抛弃刘长江。

  两人商量了一番,对于今天白天没有想到的事情做了一些补充,明天再和老板继续谈。

  现在也不需要做什么决定,而是需要看老板让利的多少,合作的具体方式。

  晚上躺在床上,和韩心语视频。

  韩心语说,她们学校马上就放假了,询问刘长江这里需要多久,家里边儿在催她早些回去,她也不能在这边呆太久。

  刘长江说,时间不会特别久,估计两三天就差不多了。

  韩心语就说,她当然是要等刘长江回鑫都之后再回老家。

  挂断视频!

  刘长江继续思考关于这个工地的相关事情。

  同时,也在感慨:

  天上果然是不会掉馅儿饼。

  要是这个工程比较好做、容易做、没有这些困难的话,估计王老板也不会让刘长江来承包了。

  毕竟,他刘长江和王老板根本就不熟悉。

  到底要不要接这个工程的事情,经过一番考虑之后,刘长江还是决定接下来。

  当然,得看利润的多少。

  喜欢我真不想当包工头请大家收藏:()我真不想当包工头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