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血皇朝之天启大明 第11章 寸步难行

《铁血皇朝之天启大明》第11章 寸步难行

作者:老八一杠 字数:2424 书籍:铁血皇朝之天启大明

  用过早膳,漱口净手之后,朱由校才说道:“刚才孤说的四件事,其一是财政,现在大明正是多事之秋,不管军事还是民生,钱财是摆在首位的,因此开源节流势在必然,方阁老要有准备!”

  方从哲欠身说道:“殿下所言极是,只不过现如今各地灾害连连,税收多有亏欠,可是各种赈灾、修缮河务的折子已经堆积如山,再加上辽东新败,想要重整辽东军务又是大把的银钱,户部那边已经告急了!”

  朱由校点点头说道:“这就是孤要说的第二和第三件事,这些年来天灾不断,气候也越来越冷,导致各地减产受灾,可这其中有天灾之因,也有人祸之故,蒙元南侵之时破坏了中原水利,我大明二百余年竟然没能彻底恢复,不得不说是朝廷最大的过失,现在赶上连年灾害水利之害愈发凸显,所以孤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兴修水利,保证大灾不绝收,小灾不减产,只有这样财政、民生才能盘活,百姓有吃有喝国家才能安稳,朝廷才有精力去办更多的事情!”

  面对朱由校如此宏大的计划,方从哲和杨涟都忍不住心里打了个冷颤,二人不约而同地看了对方一眼,心里都觉的朱由校有些好高骛远了!

  朱由校看着他们的表情,知道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淡然一笑说道:“方阁老和杨大人是不是觉的孤的想法不切实际了?”

  方从哲和杨涟连忙施礼道:“臣不敢!”

  不过方从哲还是说道:“殿下所言虽然是利国利民之举,也是朝廷必须要做的事情,可如此浩大的工程必定劳民伤财,若是处置不当恐怕会民怨沸腾,地方不安啊!”

  朱由校点点头说道:“此事孤心里有数,这次修缮水利孤的意思是,不费国库,不征徭役,一切费用由皇家出资!”

  方从哲和杨涟明显被朱由校的话给惊呆了,打死他们都想不到朱由校竟然会主动承担这次兴修水利的费用,要知道朱由校的爷爷那可是出了名的铁公鸡,打死都别想从他嘴里扣出一两银子来!

  朱由校的老爹福薄命短,只当了不到一个月的皇帝,就死在一枚红丸上,不过那位皇帝当朝的这些天,大臣也都看出来,那也是大有乃父之风,是位把银子看的比自己的性命都重要的主儿!

  其实在历史上明朝末期的时候,朱家子孙似乎都犯这毛病,都是些宁舍江山不舍财的主儿,比较典型的是德王和福王,在德州城被围攻的时候,当地官员请求德王出资招募青壮守城!

  德王便指着朱元璋赐给第一代德王的椅子说:“这是王府最值钱的东西了,你们拿去吧!”

  结果德州城破,德王一家被杀,义军从德王府中搜出大批金银、粮食,竟然因为破了一城而发展壮大了不少,福王就更悲催了,死守着金山银山,最后被李自成做成了福禄宴,死的也是凄惨无比!

  当然这些事情此时还没发生,以后会不会发生也未可知,但方从哲和杨涟还是被朱由校的举动感动地一塌糊涂!

  这二位扑到在地,鬼哭狼嚎地叫道:“圣君当朝,实在是我大明之幸,朝廷之幸,百姓之幸啊!”

  朱由校哭笑不的地看着他们说道:“二位大人,咱能不能别总是这么一惊一乍的,皇家、朝廷、百姓本就是三位一体的,太平盛世皇家统领朝廷,受百姓供养,现在国事艰难,朝廷困顿,百姓疾苦,皇家自然要尽力为朝廷和百姓排忧解难,否则皇家只知一味索取,早晚会被人取代的,唐太宗那句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方从哲和杨涟听了这话,哭的更加厉害,方从哲以头抢地哭道:“殿下之言老臣闻之如久旱之地逢甘霖,有殿下如此圣明的君主临朝,我大明中兴指日可待啊!”

  杨涟也跟着说道:“方才殿下让臣去警示东林的话,臣心里还犹豫不决,可现在臣心意已决,臣就是骂也要骂醒东林诸公,若是他们执迷不悟,臣就脱离东林做个孤臣,只要殿下用臣,臣就算粉身碎骨,也是心甘情愿!”

  朱由校让王安将方从哲和杨涟扶起来,笑着说道:“孤能不能成为圣君,你们能不能成为名臣,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去考验的,或许你们现在看孤有圣君之相,过不了多久你们就要骂孤为昏君了,你们也是一样,现在你们是忠直之臣,过些年你们或许为了自己的利益,家族的利益,朋党的利益,走上和孤背道而驰的路,毕竟感动是一时的,日子才是长远的,孤与诸君还要勉力前行才是啊!”

  方从哲和杨涟还要跪下,朱由校阻止他们说道:“你们二位也别总是跪来跪去的,刚才孤也只是有感而发,那些话做不得数,咱们还是说正事,刚才孤说到兴修水利的银钱由皇家来出,但朝廷也不能什么都不管!”

  方从哲连忙说道:“工部会派出官员和工匠督办此事!”

  朱由校摇摇头说道:“工部的官员孤不需要,既然这件事是皇家来办的,管事的自然也要是皇家的人,朝廷方面只要派出足够的工匠就可以了!”

  方从哲一愣,但随即明白,面前这位储君并不信任朝廷的官员,这虽然让方从哲感到担忧,可他也明白朱由校的不信任是有道理的,甚至他自己都不相信那些官员,面对如此巨大的利益会做到清廉如水的人,怕只是凤毛麟角罢了!

  杨涟显然没有方从哲这么多的想法,他只是觉的如此重大的工程,如果没有朝廷官员协调将很难完成,于是便进言道:“殿下,水利工程遍布全国,如果没有朝廷官员从中协调,恐怕会多有波折,还请殿下三思!”

  朱由校点点头说道:“杨大人所言极是,不过这件事也没有杨大人说的那么难办,首先水利工程只是围绕几大水系进行,不会和地方发生过多的关系,劳工方面也是按价雇佣,更不用地方官府干什么,而且孤也不是要一下子把全国的水利全都修好,首先要修的是北方水利,南方雨水充沛,收成也好,可以先缓一缓,如此一来工程量就没那么大了,因此孤要朝廷做的就是只有两件事,其一拿出合理的规划,派出合格的工匠,其二做好南粮收购的事情,南方米贱北方米贵,因此孤打算从南方大量收购米粮,以做劳资付给那些劳工,如此一来既能让皇家节省大量银钱,又能让南北百姓的到实惠!”

  对于朱由校这个计划,方从哲和杨涟都觉的很好,方从哲捻着胡子说道:“殿下果真是天纵奇才,这样的办法的确是利国利民,若是实行下去今年南北的百姓日子都好过了!”

  杨涟想了一下说道:“此事虽好,可水利必定是在冬季开工,冬季又是江河枯水期,如此一来这南粮如何才能北调呢?”

  方从哲显然也刚刚想到这点,脸上多少有些尴尬之色,朱由校却斩钉截铁地说道:“江河有枯水期,但大海却没有,南粮可以走海路入天津卫,再从天津卫分发各地,如此一来就可以四季南粮北调了!”

  方从哲和杨涟一听朱由校要开海运,吓的齐声道:“此事万万不可!”

  朱由校看着这方从哲和杨涟惊恐的面容,冷笑着问道:“不知此事有何不可?”

  方从哲和杨涟也不是傻子,一看朱由校的神情,再加上这两天和朱由校接触之后,对这位小皇帝的认识,让方、杨二人感觉到再拿以前的说词对付朱由校,简直就是找不自在,可一时间他们又找不出别的理由,以至于两人同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朱由校看着一脸茫然的两人,冷哼一声说道:“二位大人是不是想说,开了海运就会招来倭寇,到时候东南沿海又要生灵涂炭了?是不是想说,开海之后民心思变,会不安心种地,大明以后就没粮食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