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御魔史话 四 归来篇 二百八十七 粒子新模型

《御魔史话》四 归来篇 二百八十七 粒子新模型

作者:京余 字数:7099 书籍:御魔史话

  荒原上的“云洞”早晚都会闭拢,老黑正在“云洞”附近一刻不停地吞吐,汲取来之不易的元力中非常微少的部分。

  地堡里极为安静,来自手链的黑硬面包掰成指肚大小的碎块,在一口口饮水中缓缓濡透,极其轻微地吞咽下去。

  少女骑士身前是拥挤凌乱的魔造设备,默默倚靠着铁铸壁墙,这些天来她的身体确实干瘦了许多,当粗劣的食物重新进入胃肠之时,强烈的饿感与虚弱才汹涌袭来,沛然莫御的饥渴在周身各处无声啸叫,而“别吃太快”的嘱咐自然被她不折不扣地遵守,所以这些不适直到现在都没完全安抚下去。

  不过她的精神状态依然很好,内心深处满足而又喜悦,因为温暖的光晕始终都在默默诵念中无声散发,在向身后这间内室氤氲,俄而又非常明确地折转回来,令得胸中神火缓缓健旺,在与其“源头”如此接近的地方,就像构筑出一道无形的“环”!

  即便从此断绝食水,她也隐隐觉得只要信奉不辍,心念夯实,自己就能够存活下去,向着某种超脱凡俗的方向迈进,却又能够继续保持自我。

  少女骑士并不知道——这正是昔日海瑟家族“化神之术”的核心理念!

  内室里已没有先前那么冰冷,微微传出均匀低缓的呼吸声,少女骑士默默守候的人同样倚着墙壁,就在先前冰椁之处低头坐着,像是睡了过去。

  一枚晶体早已浮现在“他”的额心,幽邃之意在朴实无华的环纹之间隐隐泛透,在与“传承书室”同等缓慢的时间流速中,在那座“符文胎盘”深处,早已完成了无数次“对撞”!

  数之不尽的微小阵法在每一根纹条,每一层环路主体上灼灼曜煜,燃耗着金黄色的液滴,仿佛无数道深幽难测的视线——在浸润了六枚“光点”之后,它们已然明显稀少——却又依旧温和纯净,依旧沁人心脾!

  一开始时,“他”的全部心神亦是难以自拔地摄入“阵法”之中,沉浸在晦涩难明的图案里。

  “入微”后的“流元”没有令“他”失望,每一丝纤微纹理都能清晰辨认,这些“阵法”图纹却似是由一枚枚残缺不全的“符文”,由一块块似是而非的“子阵”拼凑而成,哪怕最为形似“阵法模板”的部分都似乎没有意义,如同“他”在罗斯角兵站使用很久的那块“法阵垫板”,被不知多少笔墨染得无比密麻!

  然而它们又像是从某个或是高远、或是深幽的地方溢映而出,只有深浅不一的“影迹”投射在此,一如手链里锈迹斑驳的“剑柄”,以“他”现在的认知程度依然无法理解,无法提出有理有据的假设,不过,似乎暂时也并不需要追根求底!

  这道“念头”一生,“他”的心神便收了回来,不再纠结这些——如今的“他”更加信重这些无由而生的“感觉”——至少“符文胎盘”已能为“他”所驱,在某种更为清晰的“感觉”引领下,正显现着更加引人入胜之物!

  “纹”的意志如今强盛了很多,已然浸入每一层阵法当中,成为整座“符文胎盘”的意志!

  在“纹”的倾力帮助下,“他”的心神才得以超脱“符文胎盘”的无形作用,虽然也有几丝几缕深陷其间。

  这些阵法自有的“约束”与“加速”均已超出常理,原本就是法神大人为磨灭自身圣灵魂体而来,像“域场”一般能够“作用”于“灵魂”自然不足为怪。

  而从“速度”的增涨与向心“距离”的缩减中,“他”很快发现——“约束”与“加速”实则就是两种“域场”!

  作用于“灵魂”的力量十分契合“万有引力”!金黄液滴会自发聚在阵法中央,甚至“阵法”与“符文胎盘”本身都是“质心”!

  而对残存的所有黑暗元力而言,这两种作用则遵循着“雷磁方程”!

  ——“引力域场”!“雷磁域场”!以超乎常理的形式存在于“符文胎盘”这道“意识形态阵法”之中!实现甚至决定着法神大人的“至高成就”!这足以表明——“万有引力”与“雷磁之力”正是两种“世界本源之力”!是两种无可辩驳的“基本作用”!

  波尔宗师曾经明确提出——一切“原子核心”都应携带“势场”为“正”的“雷荷”,与其对应的“核外键子”则应携带“势场”为“负”而量值同等的“雷荷”,如此方能拥有“雷荷”层面的“中性”特质!

  在流元视界中,“黑暗元力”如今已是无数微粒与无数光点的集聚,被强大的“雷磁之力”碾碎成为混乱浓稠的“等离子浆”,在一层层以“雷磁域场”约束的阵法中加速旋转,形成愈加狂暴的束流!

  而抛开某些“光火”与“温压”伴生——它们仿佛骤然就会出现……在“等离子浆”里,却有某些微粒明显是由身旁微粒的冲击获得“动能”,被拥有“雷荷”的束流裹挟前进!而当阵法产生的“雷磁域场”突然增减时,它们明显又从“等离子浆”中分离开来!

  ——仿佛没有“雷荷”属性!

  它们每一颗都是同等模样,纯正非常!略去可以容忍的估算误差,其“质量”几乎等于“质符文周期表”的1个“计量单位”!

  在西娅姐姐留下的研究记录里,“中子”就是这种微粒的名字!亦是“重核裂变”与“链式效应”的先决前提!

  ——一种“质量数”为235的“铀”质“同位素”,其“原子核心”若能获取一颗“中子”,便可分裂成为“质量数”135的“氙”与“质量数”95的“锶”,同时释放出两颗“中子”!又或分裂成为“质量数”144的“钡”与“质量数”89的“氪”,并且释放出三颗“中子”!

  无论哪种裂变形式都有可能发生,如同指数发散的链条一般引发连锁反应,并将伴有普通爆炸上千万倍的能量井喷!

  而“铀”-235本身就极不稳定,即便非常稀微的“中子”射流都危害极强!在剩余那颗“灭世炎魔”内部,纯度极高的重核物质“装料”包覆着由“铍”、“石墨”、与“质量数”238的“铀”共同制成的外壳,通过某种奇怪的“缓发反射”机制严密封锁!

  这是“魔造学”上前所未有的一种“辐射”!

  根据波尔宗师的残余手稿,西娅姐姐制造出一种名叫“云室”的魔造仪器,“云室”内部充满“过饱和”状态的酒精蒸汽,外部加诸“雷磁域场”,“辐射”进入后会将蒸汽离解并凝结生成微小的液滴,方能显示出粒子射流的轨迹!

  如今得益于“流元”,“他”能更加清楚地看到它们!

  显而易见——“中子”必然只是“原子核心”的“构成”之一!因为“雷荷”属性必然预示着其它“组分”的存在!

  果然,不过几次对撞“他”就大有收获!

  依照“他”的吩咐,“纹”会在对撞的须臾施加“雷磁域场”,便有许多微粒支流被分离开来!

  携带负势“雷荷”的“核外键子”无需多说,它们的“质量”估值非常微小,仅仅约为“中子”质量的1800分之一,支流方向也与其它微粒截然相反!

  而在携带正势“雷荷”的支流当中,某种微粒的运动轨迹与“核外键子”几乎互为镜像!尤其鲜明!说明其“雷荷”大小与“核外键子”相差仿佛!

  “他”不禁大为振奋,不假思索就命名为“质子”,因为它们的“质量”估值相比“中子”更接近于“质符文周期表”的“计量单位”!

  “原子核心”竟是如此凝固!除了“重核裂变”之外,唯有能量级别如此之高的“对撞”才能击碎它们!然而根据“雷磁理论”,同势“雷荷”的“质子”之间应该相互排斥才对!

  “他”马上想到——一定是某种远远强于“雷磁域场”的力量吸引住了它们!而且这种力量的“作用距离”应当非常之短!短到一旦分裂就望尘莫及!

  ——“他”暂且称其为“强相互作用”!

  与此同时,“他”竟又发现了两种“辐射”!

  其中一种并不单独射出“中子”,而常常会释放出质量单位为4而雷荷单位为2的分体,显然拥有两颗“中子”与两颗“质子”,结合“质符文周期表”,“他”很快就确定——那是失去所有“键子”的“氦”原子核!

  比如重核物质“铀”-238——它们才是人间界域最为常见的“铀”,因为提纯并不完美而在“灭世炎魔”中少量存在——“铀”-238的外在性质颇为稳定,但在“等离子浆”中,“铀”-238却会释放一个“氦”核,然后转化成为“钍”-234!

  “对撞”产生的种种新质微粒就像“原子核心”的随意“组合”!这种“辐射”在很多微粒上都有发生,无需其它微粒的参与,像是自身结构的不稳定而自发产生的“衰变”!

  而另外一种“辐射”同样形似“衰变”,却更加令人惊奇!

  许多新质微粒的“质量数”并未改变,却能放射出“核外键子”以及更为微渺的某种颗粒,进而转化成为“原子序数”相邻的其它物质!

  并且这些“键子”竟携带着或正或负的两种“雷荷”!携带正势“雷荷”的“键子”几乎瞬间就与负势“雷荷”的同类彼此交合、同时消失,继而变为两颗完全没有“雷荷”属性、能量等级又很高的“光”!而这两颗“光量子”又会在许多高能微粒附近被强行扭合在一起,重新变成正负“雷荷”的两颗“键子”!如同“雪崩”一般循环“簇射”下去!

  这才是先前那些“光火”与“温压”的最大来源!“他”赫然想起来——“量子”断桥上早有这种正势“雷荷”的“键子”预言!比“他”迄今为止所见的一切都完美契合“能量守恒定律”与“质能方程”!早在北方冻土那块“石头”上,“他”就亲眼见过这种正负雷荷键子的“湮灭”现象!如今看来,“双鱼形态”的元轮其实也诞生于这种机理!

  “他”收摄心神继续思考,第一种“衰变”发生在“原子核心”,暂且还能理解为“强相互作用力”统御不及的结果,但第二种“衰变”却截然不同!

  因为“质量数”的稳定就意味着“质子”、“中子”数目总和的不变!“他”已非常确定,“质子”的数量就等同于“质符文周期表”的“原子序数”!所以物质原子的转变就等同于“质子”数量的改变!

  难道正势雷荷的“键子”竟是由“质子”放射而出?!难道“中子”竟也能放射出负势雷荷的“键子”?!

  ——难道“质子”与“中子”之间也能相互转化?!

  这种形式的“衰变”辐射与“强相互作用”全然不同!其能量水平显然也相差很多量级,无论如何,它的“作用距离”同样极短,目前看来依旧仅存于“原子核心”之内!这似乎又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

  ——“他”姑且称其为“弱相互作用”!把两种“衰变”辐射简单命名为“α”、“β”。

  “他”自然不可能满足于此!“他”只是“发现”而已,距离“本质”还很遥远!

  于是“他”继续“对撞”着,不问时间,不知疲倦!

  每一次“对撞”都是无可复刻的璀璨烟火,都能生出截然不同的微粒支流!但渐渐的,拥有独立命名的微粒越来越多!就算仅以数字代称,编号也早已过百!

  “质量”、“雷荷”、“自旋”、“磁矩”……海量的参数估值与“轨迹”原图务求详尽地记录在“他”的脑海中,占据各自独立的记忆区域,越发庞杂地增涨着,就像“出离”创出的“窗”系统,正将有限的“存储堆栈”分割成越来越多的“扇区”……

  尽管这些微粒绝大多数都“寿命”短暂,绝大多数最终会“衰变”为先前三种已经确定的粒子基元,然而它们毕竟有别于那些契合“质符文周期表”的微粒,亦非那些诞生之后同样迅速“衰变”的质符文“同位素”,“他”根本无法忽略它们!

  但“他”同样难以想象——“微观世界”的尽头竟是如此缭乱的“万花筒”!竟有如此繁杂的“生态圈”!除了“强”、“弱”两种相互作用,除了“辐射”、“衰变”、还有正负“键子”般的相互“湮灭”,“他”竟找不到能够概括表征的“模型”!

  ——不对!一定是哪里错了!

  ——“万有引力”、“雷磁方程”,它们最终都是极简极精的公式!都是万流归宗的阐述!真正的“本质”绝不可能容忍如此放散的“自由度”!所谓“本质”,本身就在杜绝“随性”!

  一种强烈的“感觉”骤然涌来——“他”所见的这些仍然都是“现象”!

  ——“原子核心”必然还有更加精细的内部结构!

  “目的”一旦确定,“方法”与“效率”便是必须思考的问题,先前的实验手段显然太过粗糙!

  值得庆幸的是,在数以万次“对撞”过后,“环纹晶体”的操控更加得心应手!

  一层层阵法之间原本是完全隔绝开的,连“引力”、“雷磁”两种无形无质的域场都完全幽闭在极其微细的环路里,但如今,“他”却能将“质子”、“中子”、以及负势“键子”从一层层阵法之中分离出来,丝滑不已地完成引流,继而分别注入三道不含任何“杂质”的环路中,因为这三种微粒最为稳定!

  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负势“键子”的“质量”比另外两种要小三个量级,其由“质能方程”对应的静态能级同样如此!在“量子”断桥上,波尔宗师就曾使用“离解”产生的负势“键子”流轰击过一种常见并且稳定的“重核物质”——“金”质箔片!

  波尔宗师只能利用负势“键子”超乎预测的“散射”图像证明“原子核心”的存在,而“他”拥有“流元”,还有“环纹晶体”这样超常优渥的实验“器材”,若用纯正的负势“键子”轰击更高能级的束流,便如同对高能级微粒进行更加精密的“散射”成像!理论上说,成像“分辨率”将无限接近负势“键子”的静态能级!

  “他”不假思索就将“质子”定为实验对象,因为它们都有“雷荷”,“雷磁域场”的“加速”效用将更加激烈!

  也更为可控!

  于是,“他”继续全神贯注……

  任何一项“试探性”的实验都是非常枯燥的,无法跳脱“遍历”的藩篱!

  在“纹”的精密控制下,“雷磁域场”等量地增加着,一点一滴,对应着负势“键子”等量上涨的能级!

  ——当然,每一次“对撞”都只使用能量相等的一丝“键子”束流,这种漫长但又期待的感受与实验“自激阵法”时颇为相近,“他”根本感觉不到乏味!

  而结果就更加令人鼓舞!早在数百次“对撞”之前,某些“质子”就已喷发出许多异质微粒!虽然过程与存在“寿命”极其短暂,但与此同时,还伴随有负势“键子”能级的大幅削减!呈现出某种并非“弹性”的“散射”特征!

  这足以证明“质子”并非再不可分的点状微粒!而“他”完全可以认为,“中子”也是如此!

  如今负势“键子”束流的“性价比”已越来越低——因为能级的提升同样对应金黄液滴的消耗!

  但没关系,还有“中子”!“他”可以将负势“键子”与“中子”束流混合起来,加速“质子”束流彼此撞击!

  ——且已无需精细操控,“他”就是要轰碎它们!

  “纹”忠实执行着“他”的意愿!

  其它所有微粒都被束缚在缓至极限的阵法层里,没有半点泄出!

  两道束流无声奔腾,越发迅烈,在瞬间驰行万千圈程的高速中,浑然化作两道湛湛雷芒!

  “质能方程”依旧约束着它们——拥有“质量”属性的物质永远无法臻至“光速”极限,除非化成没有“质量”的“光”!

  但也终于达到“光速”的百分之一!超过每秒三千公里!束流所经之处,空间如被扭曲,时间如同迟滞,“流元”奋力开放都无法分辨个中翔实!

  金黄液滴汩汩消失在阵法层中,明显更见稀微,整座“符文胎盘”都在低沉栗震!都在无声激越!维系如此强猛的“雷磁域场”,“纹”已竭尽全力!

  “他”知道——“他”只有这一次机会!

  但对“本质”而言,一次“真实”已足够奢侈!

  就在那个刹那,“他”感觉自己也站在“对撞”中心!

  那里如电如露,如真如梦,就似苍茫浩瀚的星河正从微渺虚空之中喷薄出来!

  犹如“创生”!

  前所未有的震撼透彻“他”的心扉!每一丝灵魂都在清越欢鸣!仿佛宇宙呼吸的纶音!仿佛生命昂扬的脉动!

  仿佛“他”也化身为那些激烈跃动的“点”!也在纠缠为某些幽晦的“规则”!也在吞吐着某种虚无的“胶体”!也在振荡出永恒不灭的“玄音”!

  “流元”忠实记录着一切所见,这一幕“他”将永生不忘!哪怕即刻死去!

  无比庞大的数据洪流汹涌而来,山呼海啸,茫茫无尽,瞬间冲击整副心神,几乎令“他”不堪重荷!

  在焦灼注视的少女眼中,沉思中的“圣子殿下”头脸骤然沸红,周身热汽四溢,简直就像即将炸膛的血肉炉鼎!

  然而眉宇始终凝定如铁!神色甘之如饴!不知多久过去,雕塑般的面容终于开始飞扬起来!

  波尔宗师曾经提出——所有单位粒子均应具备“质量”、“雷荷”、“自旋”、“磁矩”四种“内秉属性”!

  但从今天开始,“雷荷”的度量便不再是“键子”的整数倍,而应取其三分之一!

  “自旋”也不再诠释为沿自身中轴的转动——那只是图示化的类比,真正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应是一个“点”,数论化的微观动态“矢量”才是“自旋”的表征!

  量子化的“核外轨道”,以及波尔宗师的“核外键子不相容”假说便有了根据——同一原子中不能拥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核外键子”——因为“自旋”属性相反才能“配对”!每个核外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枚!能量等级决定轨道的存在与远近!按照由低到高顺序排布!

  而“内秉属性”则将加入“颜色”与“味道”——这是“他”不知如何描述却突然想到的称谓!

  ——就像“夸克”!

  因为这个词汇的发声非常贴近“他”所听闻的“玄音”!

  ——在“他”的诠释里,“夸克”是对拥有“颜色”、“味道”属性“基本粒子”的统称!

  “味道”共有“上、下、顶、底、奇、桀”六种,其中,“上、顶、奇”夸克的“雷荷”度量均为2/3,“下、底、桀”则为-1/3,按照“质量”不同,六种“味道”又可分为三“代”,代际间的质量差通常都在千倍以上,最大的“顶”夸克几乎与“质量数”197的“金”质原子相当,而“顶、底”与“奇、桀”夸克又会迅速“衰变”,存在“寿命”很短,唯有“上、下”夸克非常稳定,它们的命名源于“同位旋”这个数论参数,因为“同位旋”的某个分量恰好呈现“上、下”两种状态!

  “他”的诠释不止于此,海量的运算证明——“味道”与“弱相互作用”息息相关!

  ——任何“上”型的“夸克”——“上、顶、奇”,都能通过吸收或者释放名为“弱玻色子”的“基本粒子”变为同一代的“下”型“夸克”,发生形如“β-衰变”的“变味”现象,反之亦然!

  于是“β-衰变”便可如此举例理解——一枚“中子”之所以分裂成为一枚“质子”、一枚负势“键子”、以及更为微渺的部分,是由于“中子”内部的一个“下夸克”释放一枚“弱玻色子”变为了“上夸克”,而“弱玻色子”又会瞬间衰变为“键子”,至于微渺部分也是在此过程中伴生而出,它没有“雷荷”,“质量”比“键子”更轻,“他”称其为“键子中微子”!

  与之同理——“颜色”则与“强相互作用”密切关联!因为“内秉属性”极为根本,“他”不可能随意指定!

  “颜色”有“红、绿、蓝”三色,每种都有对应的“反色”,即——“反红、反绿、反蓝”,很重要的一个命名原因是——三个具有不同“颜色”的“夸克”结合在一起时会呈现某种数值为零的“色中性”,很像通常意义上的“三原色”——红色绿色蓝色叠加变成“白”!而“反色”则是因为每一种“夸克”都有对应的“反夸克”存在——一种“雷荷”符号、“自旋”方向、“颜色”与“味道”同时相反的“基本粒子”!按照“颜色”、“味道”,“夸克”共有18种,对应的“反夸克”也有18种!

  因为“颜色”的存在,“夸克”之间便有两种结合形式!

  一种是由某“颜色”夸克与其反夸克彼此束缚而成,类似正势与负势“键子”的“纠缠”,但其“寿命”也很短暂,很多时候还是许多“衰变”过程的中间形态——就像某种极易混淆的“媒介”,如今已被“他”排除出“基本粒子”序列!

  但另外一种尤为重要!那是三个不同“颜色”“夸克”的束缚形态,实则正是“质子”与“中子”的本原!

  “质子”是两枚“上”夸克与一枚“下”夸克通过“颜色”的结合,“雷荷”总量为1!

  “中子”是两枚“下”夸克与一枚“上”夸克的结合,“雷荷”总量为0!

  而“质子”、“中子”内部,以及彼此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则要引入“胶子”这个概念——这同样属于“他”所诠释的“基本粒子”族群——定义为“夸克”之间传递“强相互作用”的粒子,非常直截了当!

  “胶子”其实在“键子”轰击“质子”实验中就已发现,经过反复且严格的计算,“他”才确定“质子”的能量只有一半属于三枚“夸克”,另一半则属于毫无“雷荷”的“胶子”!

  而“胶子”没有静态“质量”,形似“光子”,但“胶子”拥有“颜色”!“夸克”之间会彼此交换“胶子”,从而完成彼此“颜色”的改变!在“质子”、“中子”内部,三枚“夸克”正是通过循环不断地交换“胶子”才能顽石一般凝聚在一起!换个角度理解,那便是“胶子”将三枚符合条件的“夸克”牢牢吸摄,才粘合成“质子”与“中子”!

  正是由于“胶子”、由于“胶子”所表征的“强相互作用”,“夸克”们才无法单独出现!如果没有“环纹晶体”,它们永远都将幽闭下去!

  但这些激动人心的发现也引出另外一个问题——“质量”的涵义!

  ——如果“胶子”没有“质量”,那么“质子”、“中子”与“夸克”组分之间的质量差应该如何理解?

  如若仅仅解释为“胶子”携带的某种“束缚能”,虽然“能量守恒”依然满足,但常见并且默认的“质量守恒”却出现了“破缺”!变得并不“对称”!

  尽管这依然没有脱离“质能方程”的范畴,但“质能方程”实则也是理论推导而出,任何诠释都要依托实据!

  极为幸运的是,在数以亿计的粒子流中,“他”终于找到了与众不同的一颗!仅仅一颗!

  一枚“自旋”为零、“雷荷”为零、没有“颜色”、“味道”,但带有“质量”的未知粒子,极端短暂地出现,继而“衰变”成了没有“质量”的其它粒子,譬如“光”!

  这就证明——“质量守恒”的“对称性破缺”是由这种“粒子”引发!因为实在太过稀有,“他”便名之为“稀子”!

  “夸克”三色六味,与“反夸克”共有36种!

  “键子”也有三代,与正势“键子”共有6种!

  “中微子”与“键子”伴生,拥有“自旋”相反的“反中微子”,同样也有6种!

  “胶子”根据不同“颜色”,共有8种!

  “弱玻色子”共有3种!

  加上“光子”、“稀子”,截至目前,“他”一共确定了61种“基本粒子”!

  尽皆建立在翔实数据与明晰诠释之上!

  但却仍未完整!

  因为“万有引力”!

  海量的运算一浪重过一浪,一重深过一重,也在不断激发着“他”的思维!

  “他”已然得出结论——在某个超高能量等级以上,“雷磁”、“强”、“弱”三种“基本作用”可以统合为一!在“他”灵感爆发提出的“规范场”里!

  ——“强相互作用力”实则等价为“胶子”的交换!“弱相互作用力”则可等价为“弱波色子”的交换!“雷磁之力”同样可以等价为“光子”的交换!它们都是经由某种“介质交换”传递能量,从而实现某种“作用”!这正是“规范场”的核心机理!

  由“规范场”论继续推及,已知的一百多类“质符文”当然都是由61种“基本粒子”组成!甚至绝大部分“素符文”亦可由“介质交换”所诠释!收容至“规范场”的框架!

  依照“规范场”论,“万有引力”同样应当等价为“引力子”的交换!因为一切数据都在表明——“万有引力”虽然微弱,却真真切切与其它三种“基本作用”并驾齐驱!共同作用在每一种“基本粒子”上面!

  可惜,“他”没有任何实证支撑……

  但……或许是“预言”呢?

  ——灵魂深处又有声音闪过!

  在法神大人提出的“四维时空”理论中,“万有引力”是“质量”造成的“时空弯曲”,是无数“客观实体”之间彼此杂糅又长程传播的“引力波”!

  如果“引力子”存在的话,它的“质量”与“雷荷”应当为零,“自旋”应当为某个整数,速度应为“光速”,“引力波”就是“引力子”的运动,毫无矛盾!

  如果“引力子”存在的话,就应当在整个宇宙、在所有“质量”实体之间布下一张无形巨网!或许“空间”及与“空间”相关的种种隐秘,都将拥有新的诠释!

  如果“空间元力”能够诠释,哪怕仅仅只是理论上的预测,或许“灵力”、“神力”……乃至所见所知的种种一切,亦能找到符合“规范场”论的某种“基本作用”!亦能获得脚踏实地的某种假说!

  理论上没有谬误,“他”也期望如此!

  于是,“基本粒子”的数目便来到62种!

  “识海”深处隐隐传来震动,微尘般的黑浓外壳上激荡不绝,仿佛即将脱胎换骨!

  书室之内,“出离”蓦然望向“元轮”,眼中晶白炽射,难以测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