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未来思维 第227章 小梁探望

《未来思维》第227章 小梁探望

作者:儒宇 字数:3775 书籍:未来思维

  唐锦看到丛林间生长的鸡枞,心情顿时好转了。

  她拿着一根长棍子,边走边拨开四周的野草,以免有蛇窜了出来。

  深处的树木高大笔直,郁郁葱葱,树干还残留着水迹。

  一棵柏树干上被黑色点缀,是好几撮小木耳,确定这里没人,唐锦暖热的手掌中,一团绿色的光点飘了出来,那些光点飘到了树干上,拇指大的木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起来,并且还在不断长出新的木耳,树干上的嫩芽也在开始延伸,变成纤细的枝条。

  唐锦将木耳拧下来,都是巴掌大一块,考虑到背篓里还要装其他东西,摘完了这一波木耳,就没有继续再生木耳。

  鸡枞捡的已经够多,在耐心寻找下,她还找到了香菇跟松茸,香菇跟木耳一样长在树上,褐色的一朵朵,松茸在树根底下长了一丛,光是闻着就有一股香味,数量都不多,但长出来的蘑菇附近都有孢子,唐锦用异能长出了一大堆,长出来的蘑菇又释放新的孢子。

  带来的背篓和篮子都装得满满当当,她将常见的鸡枞放在表面,用树叶盖住,背着沉甸甸的收获先回家一趟。

  家里没人,陆沉不知道去哪里了,她将摘回来的蘑菇挪到空余的箩筐中,拿着背篓篮子又上山一趟,摘满了蘑菇回来。

  她挑出一部分完好的松茸木耳送给何丽,回来就见陆沉在往水盆里放鱼。

  唐锦高兴地问:“哪来的鱼呀?”

  陆沉洗手笑道:“河里抓的。”

  生产队有条小河穿过,这些年大伙馋肉,空闲时喜欢下河去摸鱼,河里的鱼已经少了很多,陆沉小时候吃不饱,更是经常往河边跑,多年下来,他自己摸索出了抓鱼的方法技巧,也更清楚哪些水草里经常有鱼藏身。

  可以说他能攒下一笔存款,并不只是靠着年底的工分换钱,偶尔偷偷捉到两条鱼,拿去黑市卖了积少成多。

  盆里摆着一条两斤多重的草鱼,三条巴掌大的鲫鱼,悠悠在水里摇尾巴吐着泡。

  这是肉啊,不用钱票就能吃到,有鱼又有蘑菇,今天是什么好日子。

  唐锦蹲在水盆边,好奇地戳了戳那条草鱼,脑中已经想象出了今中午丰盛的饭菜。

  为了那两道好菜,她特意多抓舀了半碗米焖成干饭,鱼先杀那条最肥的,唐锦肯定不敢杀鱼,她最怕鱼鳞那种细碎粘腻的手感了,这事交给陆沉搞定。

  她分出一部分松茸青木菌木耳还有鸡枞,通通放进盆里,用小刷子清洗干净,剩下的蘑菇都是拿去卖的,不用清洗,沾着泥土反而让蘑菇保持新鲜。

  留出来的蘑菇她计划晾晒成蘑菇干,可以储存到冬天。

  蘑菇大多从泥土里面刨出来的,根部沾着好多脏东西,而肉质又太细嫩,伞盖多褶皱,藏起来杂质只能慢慢清理。

  两个人面对面坐在小板凳上,到晌午才终于把蘑菇清洗出来,事实上陆沉也挺诧异,看见快要堆成小山的蘑菇,眼睛都瞪大了,雨后蘑菇是挺多的,但他还没见过找这么多回来的。

  不过他没多想,只当是他媳妇能干。

  运气好就找到了这么多。

  青木菌跟鸡枞这样的食材不管怎么做都是好吃的,唐锦直接炒一遍那香味就挡不住。

  杀掉洗干净的草鱼去除腥线黑膜,利落地切成蝴蝶一样的薄片,将剔透的鱼肉用红薯粉料酒葱姜蛋清腌制去腥,老坛里的酸菜切成细丝,在少量的热油中炒出香味。

  鱼肉一片片丢进滚烫的锅里,在沸腾的汤汁中迅速变成雪白的颜色,在鱼片最嫩的时候就起锅盛起来,木耳作为打底的配菜,本来酸菜鱼最后要在辣椒蒜粒上面泼油,才是最灵魂的一步,不过菜油节省一点是一点。

  青木菌滑润爽口,肉质紧实,保留着最鲜美浓郁的口感,鱼片酸辣细腻,一抿就化,木耳弹牙清脆,娃娃菜吸满了汤汁,饭后盛一碗热汤,身心好像都得到了治愈。

  下午把干净的蘑菇穿成串,挂在屋檐下,或是摊开晒在簸箕里。

  要卖的香菇木耳跟青木菌都小心放在铺了芭蕉叶的背篓,松茸拿的比较少,在本地松茸的味道不是很受欢迎,大多是吃了补身体,背篓表面铺了层谷草编的席子做伪装,跟陆沉商量着下午就去将这些蘑菇卖掉。

  走生产队的大路的确人多眼杂,但他们的房屋背后就紧靠着一片石壁,上方生长着少量黄竹,又有野草黄荆遮挡,爬个坎就能经过一片土坡,从曲折小路绕去镇上也是可行的,仅仅多花些时间而已。

  头上是遮脸的宽大草帽,还戴着自制的口罩,就算不小心遇到人,也认不出他们来,快步行走,熟门熟路地到了拱桥底下。

  雨后湿路不好走,今天镇上没有昨天热闹,但黑市里依旧有人交易。

  将背篓和箩筐里的蘑菇露了出来,一朵朵肥美的鸡枞香菇,在这里绝对惹眼,虽说比不上肉的诱或,但看见绝对是忍不住嘴馋的。

  虽是素菜,味道鲜美,这几种蘑菇平时罕见,种菇技术都还在普及,供销社想买都买不到,拿去炖汤就是天然的补品,因此唐锦的定价并不低,考虑到镇上的消费水平,木耳一毛二一斤,鸡枞跟青木菌一毛四一斤,松茸稍微贵些,一毛七一斤。

  这些蘑菇并没有散卖,实在太多,等到卖完恐怕天就黑了,都倒卖给黑市中一个经常做生意的男人,价钱肯定被压低了一些,但这方式更安全。

  总共拿到了七块九毛钱,加上两张一尺的布票,一斤肉票。

  “兄弟,大妹子,要是再有了好东西,尽管卖给我,你们打听打听,我给的价钱绝对是实在价。”黑瘦的男人笑呵呵地说着,没有打听陆沉跟唐锦是哪里来的,高兴地看了眼那些蘑菇的品相,必定能卖出个好价钱。

  整个春天以来,镇上的人吃萝卜红薯想必都腻了,鸡枞木耳大伙都愿意买上几斤尝尝鲜,而松茸这样养身的补品卖去卫生院或者县城的医院,价钱还能翻个倍。

  这好几十斤的份量,找蘑菇的方法也一定有一套,男人乐意结个善缘,多发展一条路子,给钱给票的时候很干脆。

  唐锦也是这么想的,蘑菇卖给这个男人,省时省力,而且能在黑市混的,手里应该有人脉渠道,要是跟这人打好关系,说不定以后还能从对方手里买到稀缺的好东西。

  她琢磨了一下,这一次卖蘑菇收获接近八块钱,蘑菇春季夏季秋季都会生长,家里终于多了个挣钱的进项。

  兜里有钱,心里不慌,这次唐锦买东西没有那么心疼了,在黑市里买了半只鸡,一斤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还有白白的面粉。

  “咱们回去做包子吃。”

  唐锦把这些东西都藏好,都快笑眯了眼,这会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陆沉勾了勾唇,看她眼睛亮晶晶,跟小老鼠钻进米缸一样,莫名觉得有点可爱,柔软的头发还翘起来两根,想伸手去摸摸。

  也是他自己脑子不灵活,挣不到足够的钱让自家媳妇过好日子。

  依旧从小路悄无声息地回到屋后面,这道坎爬上来容易,下去就陡峭了,唐锦直接把背篓滚下去,她往下一跳,有陆沉接住就行了。

  现在大概接近六点钟的样子,天色已经黑了,买回来的肉都冰在水缸里,总不能顿顿吃肉,太频繁了,肯定有人嗅到肉味的。

  第二天唐锦继续去生了些蘑菇木耳回来,洗了晒成蘑菇干,角落里还有一堆笋子没有剥,全部要剥去表面那层壳,留下里面雪白的笋肉,咔擦咔擦切成薄片,在水中用沸水煮一遍,冷水漂洗,去除内里的苦涩味道,只留清淡的口感,晒成笋干,或是塞进坛子里做泡菜。

  假期一晃就过,好像还没休够,就又要上工了,土壤被雨水滋润后残留着湿度,要赶在这段时间把红薯种下去。

  红薯对于整个生产队来说极为重要,极高的产量可以让人饱腹,光是稻谷跟玉米完全不够所有人需要的粮食,几乎每顿餐桌上都能看见红薯的存在,饿了总是焖一大锅红薯,如果没有红薯,大家的日子会更加难过。

  种薯早就种在了地里,现在已经长出了翠绿的藤蔓,要用剪刀剪成一段段,插到土里长成更茂盛的红薯藤。

  这活并不累,生产队的小孩都能去做,一边干活,一边还能玩耍,把多余的红薯藤掰成颗粒做耳环。

  唐锦想请半天假,去镇上把木耳蘑菇卖了,大伙都去了地里种红薯,应该没人会发现她。

  陆沉打消了她尝到甜头的兴奋,不同意她频繁去黑市,久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经常去黑市,容易被人盯上,山珍不是自产的东西,如果黑市交易被民兵捉到,那性质就不同了,等于投机,倒把,轻点的处罚是没收财物,重了可能下放到农场改造。

  他提议道:“不如晒成蘑菇干,忙完这一阵我拿去黑市卖。”

  唐锦觉得陆沉说的有理,她没有生在这个时代,见西山镇管控没那么严格,警惕性确实不够。蘑菇干不如新鲜蘑菇挣钱,但储存起来,累积多了统一卖掉,那也有的赚,没有什么比安全更重要。

  那丝热情顿时削减了。

  而队上另一个石头垒成的院子里,还有此起彼伏的咔擦声响起。

  赵雨桐坐在屋檐下,手里拿着砍刀,捏着一个笋子剥壳,笋子满满两个背篓,她手上动作不灵活,沾上了笋壳的绒毛,时不时挠着,手背通红一片。

  感觉腰背酸得麻木了,咬了咬牙,站起身来缓解那股酸痛。

  陈月清倒了杯开水,递到赵雨桐面前,“雨桐,先喝点水,要不要歇一会?”

  赵雨桐听到她关心的话语,脸上立刻扬起了笑容,“不用,我不觉得累,等剥完笋子我再休息。”

  “月清,你弄这么笋吃的完吗?”

  陈月清扶着肚子,“我挺喜欢吃这菜,而且我家亲戚多,他们那边没有竹林,要分出一些笋干送给他们。”

  “真是难为你了,总过来帮我。”

  说的当然是借口,这些笋她当然是拿去卖的,为了让日子好过,也为了积累资金,以后做生意,还有供林子修上大学,她重生回来后就在想法设法挣钱。

  这年头的日子压根没法过,经历过繁华的后世,重头再来一遍,连肉都吃不起的穷苦生活她根本忍受不了,明明她是个孕妇,结果连罐奶粉都喝不上,她是个有野心的人,不可能安心等到开放以后。

  前世当了大半辈子的保姆,做菜不难,她有一手做榨菜的法子,竹笋腌制好了就拿去厂子外面卖,西山镇有两个厂,一个竹器厂,一个服装厂,这就是客源。

  做出来的榨菜笋子味道普普通通,但她舍得放调料,这年代的人没吃过啥好东西,不愁卖不出去。

  挖笋剥笋清洗这么大的工作量,她一个孕妇自然不行。

  但有人来帮她啊。

  陈月清看着赵雨桐哼哧哼哧剥笋的模样,嘴角微微翘了起来,眼睫低垂,敛去其中的情绪。

  就算是林子修曾经的妻子又怎样,如今站在林子修身边的是她,就赵雨桐这性格,多半是运气好才能跟林子修结婚,养的跟个贵太太一样,说好听点是单纯,实际上就是蠢,对林子修有什么帮助?而她不一样,她可以让林子修走得更远,她多了一辈子的见识,能让林子修少走很多弯路。

  陈月清不觉得自己这样有什么问题,人的本性不都是为自己着想吗?机会是要靠自己把握住的。

  发现林子修还在队上当知青的那一刻,她惊喜极了,脑海中浮现的就是林子修在电视采访中侃侃而谈的优雅自信模样,这样一个事业有成,对妻子专一的男人,像水中圆月,她曾经永远都无法企及,当机会溜到面前,她是傻了才会放过。

  她要改变命运,她再也不要浑浑噩噩活着,每天围着油盐酱醋打转,为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苦恼,这一回她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现在站在林子修身边的是她,她才是要跟林子修共度一生的妻子,他们还有了孩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