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花满三春 裂痕(1)

《花满三春》裂痕(1)

作者:煌瑛 字数:3141 书籍:花满三春

  小城消息传得快,城里人很快都知道来了位大人物。如果他们知道这人是罗素伦冰弥,闲聊的内容会更丰富。

  大新罗素伦兄弟各有性格与事迹,有些神乎其神不像真的,有些真的又不够传奇,没有被传开。总的来说,人们比较关心与自己有关系的传闻,比如这些楚狄赫人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怎样对待敌人、怎样对待百姓。人们希望能从中判断罗素伦家建立的王朝能不能长久,会带来宽裕的生活还是更多灾难。

  因此大新地界上乃至更遥远的北方都知道:二十多年前,他们的父亲归德侯被昱朝砍了脑袋,兄弟中最年长的林朗随母亲造反,带领北方人划地自守,使得朝廷征缴无功。

  如此对抗了十余年,有人劝林朗:这样打闹没有名堂。众部如沙聚成塔,齐心协力赶走昱朝,若无更远大的目标,迟早如沙随风散。首领应该称王,立百官、建制度,构建治世的基础,才有未来。林朗却说,若要实现远大的目标,众部拥戴的王应该是二弟芦扬,竟将首领的位置让给二弟。

  芦扬称天王之后,尊长兄为让王,又为几个弟弟各加封号,有模有样地建起一个国家。芦扬在北方极有号召力,果然不负众望,大新实力日新月异,终于给昱朝致命一击,还将气势凶猛的大庚天王打回西南。

  领兵击溃大庚天王的,正是罗素伦兄弟中排行第三的宁王冰弥。他年少时曾在京城求学,据说资质极高却懂得深藏头角,不曾名扬旧京,但熟谙昱朝上至皇族下至贱民的一举一动。

  传闻说,宁王冰弥与天王芦扬相似,都有观察人心的天赋。相比之下,芦扬更容易理解对方而赢得尊重,冰弥则能洞察对方,需要时准确无误地给出致命一击。这天分不仅助他战无不胜,还赋予他超人的预见。

  昱朝濒临破灭时,各地揭竿起义、先后称王的队伍没有五十也有三十。大新原本战力平平,未必能熬得住大浪淘沙。最终能够成为四分天下的一家,正是冰弥预见到火铳的威力,率先派人前往海兰尼塔学习制造火铳的技术,大新才能如虎添翼打下如今的疆土。

  虽然百姓当中见过他的人不多,但提起罗素伦冰弥的名字,都知道他不仅是大新的常胜将军,简直是这个时代中战神般的人物。

  谁也想不到这位战神并没有金甲银盔、万众拥簇,正在艰难地解开那件半新不旧的斗篷,缓缓向椅子中坐下,露出痛苦的神色。鹿知与昭庆吓一跳,急忙要上前搀扶。宁王慢吞吞地摆手说:“不碍事。”

  鹿知急了,“前阵子听说三爷遇刺,不怎么凶险。我看只有手臂伤到,难道别处还有重伤吗?”宁王勉力提起受伤的手臂,笑了笑说:“昨晚在二十里外,遇见约摸三千妙高贼人,一仗打了整晚,不小心伤的。”鹿知与昭庆都大吃一惊。宁王仰靠在椅背上,好整以暇地说:“我本来就要回京,已经行了几程。路上接到你十万火急的报信,自然星夜赶来。恰好与贼人半路相逢。”

  贼人与他人数悬殊,昨夜必是苦战。宁王却说:“传说他们十分凶残,大概是对付手无寸铁的百姓太过残忍,或是无能之辈夸大其词吧,打起仗来全不在行。俘虏也承认,是听闻有人冒充妙高山的名号,冒犯了他们的神仙,他们才来。围城那批人,果真是假的。”

  鹿知与昭庆面面相觑,昭庆叹道:“这、这真是——我们楚狄赫军队一刀一枪消灭匪徒,城里人却只知道复辟党神勇无敌,不知道那是火烧空营的伎俩。”

  宁王笑道:“复辟党的花招倒也有点意思。不过在这世上,虚名短暂,建功立业终究要靠实力。”说罢问昭庆:“你原先是跟随哪一位王爷?”

  昭庆毕恭毕敬回答说:“是天王麾下。”宁王带着欣赏的神色点头说:“天王麾下人才济济,要你来守这边境之城,必然有他的道理。你带了多少兵来?”昭庆汗颜回答:“上面原本要拨三千兵,遇上与大羲交战,兵力分不出来,至今未到。”宁王不假思索地说:“大羲退兵了,我想用不了几天,你的守兵就会到。”

  轻描淡写的一句“大羲退兵”,让人不得不又一次服他:大羲天王郑莲笑亲率大军,要在年底再立一功,来年大约也有称帝的决心,却被他不动声色打回了西边。宁王并不以此自得,蹙眉思索说:“妙高贼人重视声威,吃了一败必定伺机反攻。总要有部署才能拿得准、行得稳,你不必在这里照应我,忙你的事情去吧。”昭庆连忙点头说:“三爷说的对。容下官先行告退。”

  周围再没有生人,宁王吩咐左右:“该换药了。”鹿知帮他脱掉外衣,卸下锁子甲,看见里衣透出的血渍。再解开里衣和绷带,只见当胸一道刀伤,从左肩直到小腹,以草率的针脚缝住。大约救急的医生十分慌张,伤口缝得难看,以后必定是一条狰狞的疤。鹿知不禁失声:“这也能活下来?!”宁王嘿嘿冷笑,“这样就死了,才丢人呢。”

  旁边都是三爷的心腹,鹿知还是不由自主压低声音:“刺客究竟是什么人?”

  “雷大器的爪牙。”宁王不紧不慢地说,“三个人,当场有一人毙命,还有两个逃了。”顿了顿,望着鹿知说:“这些刺客的确有几分本事。我恐怕他是向京城方向逃,还有其他不轨的企图。此地就在他们上京的路上,不得不多想。你我两人住在一处,万一遇敌都危险。”

  鹿知撇了撇嘴,“刺客我们见多了,算是好对付的。但那陈家……”他正要说,忽然有人敲门。侍卫们将人放进来,正是陈秋岚。鹿知当下什么也不说了。

  宁王看在眼中,没有作声,在鹿知帮助下吃力地穿好衣服,温和地责备弟弟:“小乱避于城中,大乱避于乡里。既然料到魔头攻城,就该开放城门,由百姓自带牲畜粮食去逃命。周围大山延绵几十里,百穴千窟,本地人总能找到藏身之处。将他们困在城里,徒增恐慌。倘若救兵迟来,后果不堪设想。”

  鹿知绷着脸,说:“天寒地冻入山,恐怕半路就有不少冻死。三爷讲这话是小看我,认定我守不了一座城,保不住这些人。”宁王提起能够活动的右臂,弯起食指,在他脑门上狠狠敲了一下,笑道:“我们家乡比这里还冷,年年大雪冰封,我们没有冻死。谁说这里的百姓不如我们?”

  看鹿知疼得呲牙,宁王反手在他头上敷衍地揉了揉,换了话题。“难得来一趟,我打算晚上拜会两位陈老爷,你去不去?”鹿知自己揉着脑门嘟囔:“我还有事。”说着眼角无意地扫向秋岚。

  这是他第二次露出这种表情,宁王将他小动作尽收眼底,严肃地问:“什么要紧事?不敢让人知道?”

  他对楚狄赫人与华姓的关系十分敏感。有华姓在时,他向来是讲昱朝的官话,不愿意因为言语的障碍而增生两族的疑窦。好听的话他要当面说出来,有任何怀疑也要开诚布公地说清楚。有他在场,楚狄赫人也都尊重他的规矩,凡事正大光明地摊开。

  鹿知顿了顿说:“复辟党如此猖獗,还弄到了新式火铳,不得不仔细查。我恰好知道一点线索。”这事情非同一般,宁王抬起眼睛郑重盯住他。鹿知又顿了顿,“有几个与复辟党相关的人,正好在这城里。秋岚也认识。”

  结交复辟党的指责太过尖锐,秋岚大吃一惊,“我怎么会认识!”以鹿知对她的了解,猜到她其实不知情,因此摆手说:“就是苏家那几个人。”秋岚一时没想起是哪个苏家,怔了怔才恍然大悟,惊呼:“怎么会!”

  她印象中,苏家就只是砚君和珍荣,她俩实在不像有这能耐。感觉到冰弥在看自己,秋岚当即放下脸,向众人赌咒似的发狠说:“三爷在场,我一定是实话实说。我的确认识两个从大成地界来的女子,与我们家有点关系。七爷说是复辟党,我不知道怎么回事。”

  鹿知呵呵冷笑,“苏砚君在这地方可是大名鼎鼎!昭庆审过一个案子,她做证人,全城的围观百姓都记住她。她去城上送饭,人人都认识又美又仗义的苏小姐。可我们的小战士嘟囔说,他给这家人赶过车,昭庆审案那天,还有一个苏砚君在路上呢。这家人跟复辟党关系很深,又这样鬼鬼祟祟,我可不能不好好关照她们。”

  秋岚听得不大明白,也不在乎,只是被他神情中的怀疑激怒,愤然说:“七爷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如果要押我问话,我随时奉陪。”

  话到此处僵住,周围众人皆屏息不语。宁王沉吟片刻,转向鹿知,语气认真又带点专横:“这事你不要管了。我会处理。”鹿知不住地撇嘴,却说不出抗议的话。

  宁王不动声色地说:“陈家丢了火铳,不是三言两语能解决的事。买火铳是我经手,自然是我去讨个说法。”转头向秋岚柔声说:“你代我传个帖子,晚上去拜会两位陈老爷。”

  鹿知心想:话是这样说,总归还是为了秋岚——与她有关的事情无论大小,三爷能抢就抢,生怕别人做得不圆滑,伤害到她的名誉。心快偏到胳肢窝里了。他对三哥丝毫没有办法,唧唧歪歪地嘟囔:“那三爷还是先好好休息。想从那几个滑头嘴里挖几句实话,可要费不少精神。”

  宁王看他别扭的表情,忍不住嘲笑:“这么说,那位又美又仗义的苏小姐一定费了你不少精神。我不得不见一见她。”鹿知说不出是气是羞,使劲瞪他。宁王偏过头不理他,当即向秋岚说:“这些士兵去请,恐怕会吓到苏小姐。你代我请她过来。我想她听说复辟党在城外的事,应该知道是为什么找她。”

  秋岚应一声,回身便走,不忘狠狠地白了鹿知一眼。鹿知不理她,脸上又出现跃跃欲试的表情想留下来,可宁王冲他挥挥手:“过两天还有别的事要你做。久庆的死,你交给方女爵吧。不过她是个实心眼,你提醒她——大新官员死于小女孩之手,传出去恐怕民心不安,要有分寸。”

  鹿知应承一声,抬起脚要走,心里那股跃跃欲试的情绪莫名变成一种担忧。虽然没想好说辞,却不由自主地回过头,想对三哥叮咛点什么。可是看到宁王嘴边戏谑的微笑,他又气鼓鼓地不作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