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刀起:仙岁浮与尘 第一百二十七章 国统大都督

《刀起:仙岁浮与尘》第一百二十七章 国统大都督

作者:华胥少 字数:4344 书籍:刀起:仙岁浮与尘

  王奇志看了看身边的这些大臣,眼神异样的看着自己。

  本想不说,但是岁涯如此,他无奈的笑道:“我这个办法很简单,就是假装深藏吐蕃王的王旨来岁国,想通知司马彦撤军,荒芜趁机来犯,然后你们其中一名....”

  说到这里,岁涯怀疑的问道:“如此简单的计谋,他能相信?”

  文太师嘲笑着:“这无非是他的臆想,想想谁又会轻易信汝等鬼话,而且是在自己即将胜利的情况下,陛下,不要轻易相信他,以免被骗。”

  王奇志看了看文太师不屑的说道:“司马彦此人愚忠,不然也不会被我和耶律樊压制这么多年,只要他能亲眼看见王旨,他就会相信,请陛下相信我。”

  岁涯看了看皇殿其他人,又想了片刻。

  “如今,吐蕃万军就在城内大肆杀夺,你们又没什么办法,那好吧,朕姑且相信你这一次,但凡有什么差池,不用朕说,你的项上人头应该是保不住了。”

  话说到这,王奇志信心满满的说道:“放心吧,陛下,您等着好消息便可。”

  说罢转身离去。

  岁涯随便派了名士兵便与他同去了。

  子阙有些怀疑的俯首说道:“陛下,我怎么感觉有些不靠谱,难道他口中所说的司马彦真的如此愚忠吗?”

  岁涯听后大声说道:“诸位,莫要担心了,朕也不相信此人,但是如今又怎样呢?静候佳音吧。”

  士兵与王奇志在马背上缓慢走着,士兵问:“王大人,为何不走快些?”

  王奇志感慨的看着街市说道:“马上就要到城门口了,虽然我不是你们岁国之人,但对这种战事,也颇感无奈,自古以来,不论什么战事,受苦的往往都是百姓。”

  一边说着,一边感叹摇着头。

  士兵听他如此说,也深有体会,这个时辰已经是下午,往往这个时候,皇城内是多么热闹,而如今如此凄凉,除了满地白雪,空空荡荡。

  城门处,司马彦杀的兴起,虽说自己不会什么武,但是乱砍一气,也让岁国士兵有些头疼。

  眼看不到八万士兵的吐蕃,马上就要把岁国的十万救援兵稀疏杀尽。

  鹤轩手抖的厉害,他看着身边的安敏之说道:“这么下去不行,刚才听闻陛下已经派人去叫救援,可据我所知最近的城郡也要半天,照这样下去咱们守不住啊。”

  安敏之当然也知道,他满脸全是鲜血,浑身也在发抖,他们俩近乎用了所有力气。

  他说道:“鹤轩,准备好战死在这里了?”

  鹤轩看着前面敌军苦苦笑道:“人早有一死,这又有什么?”

  随后他们互相看了看对方的眼睛,一歪嘴,又冲杀了过去,顿时在城门内附近处,杀的如火如荼,双方人杀的已经纷纷红了眼,未曾感觉到疲倦。

  尤其是吐蕃的将士,眼看岁国士兵一点一点在减少,心中高兴至极,司马彦也有了些许的高兴,尽管自己的儿子刚刚战死,但至少没有白白浪费儿子的心意。

  鹤轩十环飞过,每次连线崩出,必有数百人毙命。

  安敏之圣斧掠过,更是千人送命。

  司马彦知道只要有他们俩在,一时半会就不会冲过去。

  于是他举起令旗喊道:“所有人,给我攻杀他们两名主将,其他人莫要管!”

  话音落,所有吐蕃将士恶狠狠地将目光投向了他们俩身上。

  瞬间,压了过去。

  “怎么办?他们集中攻打我们了。”鹤轩多少有些紧张。

  安敏之狂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拼了最后力气!”

  说罢,举起斧子纵身一跃,涌进了前方人堆中。

  鹤轩看他这样,也没有寻思太久,吊起十环也冲了过去。

  过了一阵,他们二人力气耗尽,双双跪在了雪地上,气喘的不行,他们的眼前全是吐蕃士兵的尸体,堆积如山。

  愣是让周围敌军不敢往前半步。

  副将吼道:“上啊!他们气数已尽,给我杀!”

  没等话说完,司马彦提刀就要砍向鹤轩的脑袋,鹤轩累的双手已经无法动弹,手臂不停的抖,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斜着眼睛看着面前的司马彦,咧嘴笑道:“吐蕃野人,呵,真是笑话。”

  刀起刀落。

  “慢着,放了我们将军,否则我杀了他!”

  一名岁国士兵用刀逼着王奇志的脖子,徐徐走来。

  王奇志小声嘀咕道:“等会,可以将我脖子稍微划出血渍来,更能让他相信。”

  士兵小声应付着。

  司马彦定神一瞧,又擦了擦眼皮上方的鲜血问道:“这是?这是王大人?”他有些惊讶。

  “将军.....”王奇志假装艰难的说着话。

  副将在旁说道:“大人,赶紧下手为强,趁着这两个岁国上将累的不行,赶快杀了,以除后患,不然等他们恢复可就难办了。”

  司马彦不动声色的看了看王奇志的眼睛摇头说道:“此人虽然平时不对付,但是他身为王上派出去与荒芜谈判的重要之人,还是不要轻易不管,待我问问。”

  “大人,这个时刻,不管怎样,先把

  这两个人先杀了啊!”

  副将很着急,看着鹤轩和安敏之分明已经手无缚鸡之力,等不及的他大喊:“大人,你倘若不动手,那就我来。”

  司马彦缓慢的向王奇志那边走去,回头厉声叫道:“没我命令不要轻举妄动。”

  司马彦问着前方的王奇志:“王大人怎么来了?你不是应该在荒芜?为何会出现在岁国城内?”

  王奇志喊着:“司马大人,我本来已经做好荒芜的工作了,没想到他们出尔反尔,竟然在你们攻打岁国的同时来偷袭,王上让我过来给你送信,可谁知刚刚进城,就被他们所抓。”

  副将忙叫:“司马大人,千万不要上当受骗,如果刚刚进城,为何咱们没有发现?而且你看他毫发无损,一点皮外伤都没有,怎么可能?”

  司马彦也感觉可疑,再次问道:“那你如何证明?”

  王奇志惊慌失措的说道:“我这里有王旨,你可以过来看看。”

  司马彦一听是王旨,就要上前看看。

  可如今双方对垒,过去不是送死?

  副将急忙喊道:“大人!不要去啊!”

  随后,命身后所有士兵用长矛和长枪对准鹤轩与安敏之的头部道:“如果我们大人有什么事,我就让你们的两个将军当场毙命!”

  岁国士兵听后,纷纷后撤到王奇志与那个士兵之后,其中一名岁国侍卫举着刀说道:“你如果敢动一下我们的两位将军,我们岁国上下定饶不了你!”

  司马彦缓慢的走到王奇志身边,问道:“王旨在何处?”

  王奇志腆着腹部说道:“在我怀里,你自己拿吧!他不让我动。”

  司马彦扫了一眼他身后的那个士兵笑道:“没想到王大人还有今天。”

  王奇志苦涩的笑道:“您这是什么意思?”

  司马彦从怀中掏出后,发现果然是王旨不假,他只是看了看表面,没敢看里面,立马双膝下跪:“王上有什么吩咐?”

  王奇志吐了口气说道:“司马大人自己看便是。”

  司马彦果然是个守规矩之人,忙说:“王大人这不是说笑了,没有王上的旨意谁会偷看王旨?”

  王奇志早知道他会这样,这里面根本什么字都没有,甚至连王上楚云逍的盖印都没有。

  “王上的意思,你难道猜不到,他让我来就是为了告诉你快速回撤,如今荒芜马上就要到了,难道司马大人想让吐蕃有什么事吗?”

  司马彦跪在地上头向下看着一直不说话,想着儿子的死,可如今吐蕃又出现此事,他有些恍惚,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是抗旨继续与岁国拼杀,还是回撤。

  可现在就差一点就能突围,入皇殿将岁涯斩杀,可....

  “司马大人,将在外军令有可不从,难道你真的要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吗?况且这个王奇志到底说的是不是真的,王旨是不是仿造的,您不想想吗?”

  司马彦仍在迟疑,久跪不起,也不想接旨,王奇志心里暗笑。

  “司马大人,如今荒芜马上就要攻打吐蕃,即使你战胜了岁国又有何用,部落不在你还是什么?难到为了儿子的仇恨,你就放弃自己的部落吗”

  司马彦左耳是副将的劝说,右耳是王奇志的咄咄紧逼,他一闭眼想起组训,又想起自己身为吐蕃一份子,站起来眼神呆滞的说道:“撤军!”

  “什么?”副将心灰意冷。

  “什么?”吐蕃士兵纷纷不知所措,手里的枪矛也纷纷放了下来。

  “司马大人,难道令郎的仇不报了吗?现在就差一步之遥,难道就此放弃,以后不会再有这种机会了。”

  司马拿过王旨放在怀里自言自语说道:“打仗可以从长计议,不能让吐蕃,让王上受难,立马回撤。”

  转身刚要离去,回头问道:“王大人不跟我回去吗?”

  逼着王奇志脖子的士兵厉声说道:“现在把人还你,万一你们掉头再攻,又如何?带你们出城后,我自然放了他。”

  司马彦走过鹤轩与安敏之身边,咬牙切齿的真想把他俩斩杀与此,可是想想王奇志说的话,将刀扔在了他们俩面前说道:“上天不亡你们,是你们幸运,待我重整旗鼓再来战。”

  “大人,不能撤兵啊,哪有打了胜仗还要撤退的,这样回去如何同王上讲啊!”

  司马彦无奈的喊道:“难道我的话都不听了吗?撤兵,违抗者斩!”

  副将不忿的说道:“既然司马大人执意要回去,可以。但是我要做件事,希望司马大人不要阻拦。”

  司马彦很疲累骑到马背上,回头道:“你想办什么事?”

  副将二话不说,提刀向身后冲去。

  司马彦惊慌失措,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可是自己的身体已经累到不行,根本无法阻拦。

  安敏之于鹤轩以为自己这次逃不过去了,纷纷闭上了眼睛。

  只听嗖的一声,一直长枪抛了出去,直接扎在了王奇志的腹部。

  “王大人,你让我们痛失此次斩杀岁国皇帝的大好时机,这一枪你当不当受!”

  王奇志口喷鲜血,身后士兵撒开了他,瘫跪在地上,眼睛上翻,狠狠地说道:“副将说的对,这一枪我当受!”

  司马彦摇了摇头道:“所有人列成一纵队,出城,带上受伤的将士。”

  副将也跟着骑上马往城外走去,边走边回头道:“王大人,你好自为之。”

  王奇志看着他们退去,终究还是挺不住疼痛晕了过去。

  次日,清晨。

  皇城内恢复了往日的情景,奇怪的是大雪也停了下来,地上厚厚的血似乎在一夜之间化去了不少,清新而又冰冰凉的天气,让城中百姓欢快不已。

  “你们昨日看门外了没?”街头百姓互相聊着天。

  “听我儿子说了,昨天整整打了一天,就连咱们岁国两名大将军都险些丧命。”

  街道上的说书先生口中讲道:“昨日那可是悲天悯日,厮杀声让天地动容........”

  皇殿之上。

  岁涯的身体也好了不少,真乃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朕今日甚是高兴,吐蕃大军现在如何了?”

  岁涯问着皇殿中的守城侍卫。

  “回陛下,据城上观察,吐蕃所剩兵马已经悉数回撤禁忌之地,现在已无忧患。”

  岁涯听后,笑道:“好,好啊,此次战役,你们守城士兵功不可没,可有什么想让朕奖赏的,不妨直说。”

  守城士兵受宠若惊的连忙双膝下跪,埋头紧张的说:“陛下言重了,守城乃是我们的义务,又为何要奖赏?”

  岁涯语重心长的说道:“哎?这次吐蕃进犯朕的大岁,如果不是你们守城士兵,奋力抵抗,哪有如今这个局面,朕的话莫要推辞。这样吧,既然你们不知道要什么?那么朕就赏赐你们守城士兵一人一块免死金牌,永久有效,这样你们守城便没有了任何的阻碍,也可以拿着金牌直接进殿。”

  “对了,这块金牌,朕会让下人分别刻上你们的名字,终生受用,可传三代。”

  守城士兵连忙跪谢:“陛下英明,谢陛下。”

  “呵呵,退下吧。”

  奖赏完守城士兵后,岁涯看了看殿上的群臣,笑道:“诸位大臣呢?可有什么想要的?”

  大臣们默不作语。

  此时,文太师上前道:“陛下,臣想说一件事,昨日我错怪了王奇志大人。”

  “如果不是他,咱们不会这么轻易的躲过此劫,臣想请陛下重赏王奇志大人。”

  岁涯听后,点了点头,言语中有些无奈。

  “朕,知道文太师的意思,可是他王奇志不是朕的大岁子民,又如何奖赏?再者,他这次背叛了吐蕃,你敢保证他日后不会背叛岁国吗?”

  文太师忙说:“臣,知道陛下所思,但是有功不赏,又如何在天下立威?”

  岁涯笑道:“文太师说的太极端了,没有那么夸张,朕已经将他的家人接了过来。”

  “对了,说起此事,朕还有一件事要宣布,来人!让他进殿。”

  话音落,从皇殿外走来一人,此人正是龙啸。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身吧,这位是曹蛮曹大人的亲信,也是派往吐蕃找寻王奇志家人的。既然曹蛮将军已故,你就顺便坐他的职位吧,如何龙啸上将军?”

  龙啸连忙再次下跪拜谢:“谢陛下,臣受宠若惊!”

  随后,文太师有些不瞒道:“这次奖赏任何人,臣都没有任何意见,唯独曹蛮此人,为何让他亲信上位作上将军?陛下,臣不服!”

  龙啸虽然是个默默无名的小将,但是他对曹蛮还是很忠心的,对岁国更是有着抱负,他听文太师如此说,想上前说几句。

  被安敏之截住。

  “文太师可曾去过战场?可曾面对千军万马?又可曾有勇气以一敌百?”

  面对安敏之突如其来的质问,文太师气急败坏的说道:“你....”

  安敏之转身双手作揖行礼道:“陛下,昨日曹蛮夜袭吐蕃军帐,大获全胜,并且有勇有谋,单手一人就把敌方大将就地斩杀,不然就算王奇志献计也已经晚了。”

  “哦?如此厉害?”岁涯疑惑道。

  鹤轩也上前说道:“吐蕃那个胖子,臣与他也是平手,如果不是昨日曹蛮将军以命相搏,恐怕现在已经攻进皇殿之内了。”

  岁涯一听,还有些后怕,连忙起身说道:“既然如此,其他人不要多说了,立刻派人出城,将曹蛮将军的尸首找到,好生安葬,并追封谥号护国上将!”

  “谢陛下。”安敏之、鹤轩与龙啸纷纷下跪拜谢。

  “好了,现在是最重要的时刻,既然当日朕说过要让安敏之当这个国统大都督一职,那么朕就要说到做到。”

  安敏之连忙推辞道:“这个职位是曹蛮将军的,并且他已经达成了当日的军令状,我怎么可能获其荣耀!”

  岁涯笑道:“曹蛮将军,朕已经封为护国上将,这个职位本来就空缺,给你又如何?”

  安敏之本想再次推脱,谁知,众臣齐刷刷的说道:“上启将军,当受此虚荣!”

  没办法,他只好应下。

  “臣,谢陛下!”

  鹤轩在一旁也替他高兴,他看了看安敏之笑道:“恭喜敏之兄又上了一台阶!”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红甘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