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拼搏之路,情缘人生 第三十七章,故乡之情,投投办厂

《拼搏之路,情缘人生》第三十七章,故乡之情,投投办厂

作者:世唐 字数:3168 书籍:拼搏之路,情缘人生

  第三十七章,故乡之情,投资办厂

  翌日,古磊开车去姑姑家里看望姑姑的全家人。因为他小时从读书的时候开始的每年暑寒假都会到两个姑姑家里玩一至二天,每次去姑姑家里玩,姑姑都会用家里最好吃得东西款待他,回去时还要带上一大包好吃的东西。

  两个姑姑虽然生活在农村,家里也不是很富裕,但是,他感觉到两位姑姑都过得非常好,不要说姑姑很幸福,也可以说比较幸福。看他们全家人日子过得和谐与快乐。大姑有四个孩子,一男三女。二姑六个孩子三男三女。

  古磊从小就对两个姑姑有着深厚的感情,每次到两个姑姑家中玩,玩得都不想回来。两个姑姑的家里经济虽然还是属贫困家境,但是,姑姑每次回娘家都要带一些好吃的回来给我们吃,还要拿一点钱给祖母,回来后便帮助祖母做点外面的农活及搞搞家里的卫生。我们姑侄之间的这种亲情感情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就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了童年时的心里。

  这次回来,古磊虽然带了不少现金在身以便应酬亲戚朋友所需要的开支。但是,他没有预算到意外需要应酬化钱的许多地方。但是,古磊到姑姑家里,还给了每个姑姑一万元。两个姑姑都非常体贴,她们都谢绝接受。她们说古磊这次回乡化钱很多,她们这里就不需要给钱少了,还说,以前寄回来的钱她们都还没有开始用。两个姑姑是体贴侄子这次回来要为祖父母修坟,一定要化很多的钱。

  姑姑的理解让古磊十分的感动,他说,二位姑姑今后有什么困难就直言相告,他一定会尽力帮忙。还直言,将来表弟表妹们读书求学和工作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他,他一定会菅的,而且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

  古磊回来之后,两个姑姑的大孩子都曾找过他,所以他还说了句,请两位姑姑放心,他一定会妥善安排这两个表弟的。

  有几个远房亲戚的孩子和一个朋友的孩子刚好初中毕业也来找古磊,希望到上海找点事做,古磊表示了同意,并嘱咐他们,待他回上海之后,愿意来的,都可以来上海找他。

  凤凰村有不少年青人找到古磊,希望到他厂里安排点事做,古磊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不过,他要让他们过一周之后来上海直接找他。

  更让古磊感到意外是以前与他口角打架的这个民兵连长也带着他的女儿过来请求古磊帮忙。

  这个民兵连长十分后悔自己当年做的这些错事,见面后就跪下请求古磊高抬贵手,请求原谅。古磊见他这样,立即扶他起来说,“不必这样,这些陈年往事早已过去了,我们不必去记在心上”。

  这个民兵连长使他吃尽了苦头,让古磊能不恨他吗。多少年在在他心里的记恨都是难以消除。

  古磊积压在心中的愤怒虽然过去很多一年了,但是,他还是难以平息。但是,如今看见他低头请罪,下跪认错,已经表示出了十分的忏悔。他现在真诚的赔礼道谦能让古磊又能怎么样呢。古磊天生就有一颗仁慈善良的心,他的优良品格就是一个不多计较的人,只要稍微说些软话,最容易被对方的认错而完全原谅对方,因为他的心肠太善良了。

  这位民兵连长的认错,顿时,让古磊心中深深的怨恨消除了一大半,不一会,更是烟消云散了。

  古磊急忙上前去把他扶起来,这一刻让他积压在心中的仇恨全部释放了。

  古磊是个君子,是个做大事业的人,君子是不计小人过的,他只有这样想,才能往前看,往前走,一笑眠恩仇。

  看在他孩子的面子上,古磊同意了让他的女儿到他厂里安排一个合式的工作。

  古磊在家乡鼓励凤凰村的年青人,要他们努力奋发读书,争取个个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希望他们为古家祖宗争光。鼓励他们要吃苦奋进,学习好文化科学知识,立志成名成家,将来为国家和人民,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贡献。

  他希望凤凰村的后生们个个都能走出家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国家多出力。为凤凰村,为古氏家族争光。大男儿应该胸怀大志,使自己将来事业有成,荣宗耀祖。

  古磊想好了,也作了计划。他准备拿出一笔丰厚的资金在凤凰村设立一个读书基金赞助协会以支助村里家族里那些品学兼优和家里贫困的学生能如愿地上学读书,完成学业。

  县建筑公司的经理受到县里面领导的指示,非常重视为古磊先生办好为祖父母这件重修坟墓的事情。

  经理以他公司的名誉请古磊吃饭,以征求古先生的意见,他们共同商量研究如何重修坟墓的有关事情。这位经理对古磊承诺,公司一定会把这件事办好,一定会让古先生完全满意为止。

  古磊受邀来到乡菜酒楼,见到了这位经理之后,他非常谦虚地说,你为我办事,本当我请你们吃饭,现在却行倒礼,真是不好意思。这样吧,今天就算我请客好吧。经理谦虚地笑着说,今天谁来请客都是一样的。

  这个乡菜酒楼办在街中心,代表着家乡的风味特色菜馆,古磊在外面虽然山珍海味吃得很多,各地的名菜佳肴都吃过,可以说吃遍全国,但是,家乡特色的美味佳肴还是没有享受过的。

  家乡菜,味美菜香,特别有特色,让人吃了回味无穷,吃过这样的美味,其思乡的念头更是难以忘怀。

  这位经理姓杨,是本县人,为人善交。古磊和这位建筑公司的杨经理一见如故。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他们边喝边聊,说话直爽,东南西北无所不聊。酒喝到一半,他们就像老朋友一样亲热起来,还有一种相遇太晚,酒逢知已这样的感慨。

  餐棹上,县建筑公司的工程师拿出了重建坟墓的设计方案图纸让古磊审察,而且说,建筑公司充分征求古先生的意见,虽然改正的地方立即改正。如果古先生对这设计图纸有不满意的话,可以重新设计图纸。

  古磊看完后感到非常的满意,而且设计超过了自己的想象。他当场就定下了这个重建方案,而且当场对杨经理和这位工程师表示了无比的感激。看完后立即在工程合同书上签上了字。

  建筑公司杨经理表示说,这件事就请古磊先生放一万心吧。他们公司一定会把这个项目作为一个重要的工程来把关,一定会让古先生完全满意。

  这位经理还说,他们建筑公司还要准备向外发展,如果有一天来到上海发展,还需要古先生大力的支持。古磊当即表示。非常欢迎来上海发展,他一定会尽最大的能力支持。

  古磊认为自己非常愧对祖母。认为自己对祖母没有尽到一点孝念,现在想尽孝却没了机会。当年因为一时的冲动,挥泪告别了祖母,想不到当年这一次的告别就成了与祖母的永别。他离开家乡之后,让祖母因他而受到了很多牵连,受到了不少的磨难。因为忧伤过度,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这样的后果完全是因为自己的过失,这种过失让古磊心中永远留下了悔恨和痛苦。

  现在有钱了,虽然为祖父母重修一座比较好的坟墓,但是,也难以挽回自己的过失。

  不过,他只有用这样的方式来安慰自己不安的灵魂,让自己心中更欣慰一点。那怕这样做毫无作用也没有意义。但是,他只有以这样的表达请求九泉之下的祖母原谅。

  古磊就是想用重修坟墓这种方式去追思,去忏悔,去补过。希望在社会上多做一点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来弥补自己人生的过失和责任。

  为了在家乡办厂,古磊抽出一天的时间和二姑的儿子随县领导一起到下面乡镇去办厂考查。

  古磊准备在县里投资创办一个比较有规模的土特产品加工厂,利用当地丰富的土特产丰富资源,做成土特产罐头制品推销到全国。

  家乡的山地面积非常之宽阔,大片的鲜竹林,绿叶从生。春冬季节,竹笋生长茂盛,香茹种植环境良好,产量极高。有几个乡的香茹竹笋资源非常的有优势,每年产量非常之高。如果不利用这些本地资源发展经济,实在是一种遗憾和浪费。

  县里的领导早就看好了这种本地优势,而且看准了这是一条非常好的脱贫置富之路。县里去年就开始急着寻找投资商过来开发办厂。正好在这个节骨眼上,古磊出现了,这个上海有名的大老板,一定能给县里的经济发展带来推动。这样的好机遇县里怎么能不抓住呢,古磊这个大老板的出现怎么会不让县里的领导高兴不矣呢。

  考查完后,县委领导又和古磊一起去考查建厂地点。他们经过实地考查,研究论证,最后确定在省公路旁边,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定点建厂。

  古磊离开上海回乡有十多天的时间了,上海那边电话不停地催他回去,上海有一大堆的事情要他立即回去处理。据说,上海市的领导也有事情正在找他呢。

  离乡回上海之际,县领导再次在一家比较豪华的酒楼设宴欢送古磊。

  在酒宴上,古磊端着酒杯说,我回去后,一定会尽快找到食品加工行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下来开始筹备建厂的有关事情。

  古磊说,家乡的父母官有这样的信心和眼光,更鼓励增强了我在家乡办厂的决心。我能为家乡办点实事,为家里的父老兄弟做点有意义的事,这是我多年的心愿。

  在家乡办一个土特产制品厂是非常适宜的,其商业价值和经济效益都是非常有前景的。如果打开了全国市场,当地的经济发展是十分的可观。这个厂办成了,既可富裕一方,也可以减少家乡闲置的劳动力出外打工,让家乡丰富的资源和多余的闲散劳动力发挥能量与作用。

  县领导在酒宴上祝词说,我们县出了这样一位全国闻名的企业家,县里也是感到无比的荣幸。我们相信在古先生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县的经济形势一定会出现一个令人高兴的飞速发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