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斗罗之骷髅也疯狂 第342章:冠军争夺战

《斗罗之骷髅也疯狂》第342章:冠军争夺战

作者:我有把大宝剑 字数:964 书籍:斗罗之骷髅也疯狂

  这个世界很神奇。以前关于喜欢的话他只能悄悄说给江添听, 不敢让别人知道。现在他可以平静地告诉很多人了, 又只有江添听不到。

  明明通讯那样发达, 可他们就是在人潮人海间断了联系。

  起初是盛明阳防贼一样地盯着,那阵子盛望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想着反正他怎么抓都抓不住,索性就算了吧——你费了这么大劲不就是想看我一个人吗?那我格式化给你看。

  那时候年纪小、脑筋也拗。他难得叛逆, 因为不忍心直捅别人,总带着点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架势。他当着盛明阳的面清空了账号、卸了微信, 把旧手机连同那个“哦”和“养生百科”一起锁进了抽屉里。

  盛望记得合上抽屉的那个瞬间, 盛明阳站在桌边没说话,表情有几分失落。而他一边眼睛发酸,一边觉得爽。就像用最尖的牙去咬最疼的溃疡。

  那之后,别人联系他要么电话、要么信息。江添所有的动向都要经过盛明阳的口转告过来, 他对盛明阳说:“爸,这样放心了么?”

  盛明阳没有说话。

  附中在北京有个校友会, 每年新生入学前后会组织聚会吃饭,历届学长学姐有空的都会出席,欢迎学弟学妹们入京。

  第一次盛望婉拒掉了。年纪小的时候他在这种活动上总是如鱼得水,跟谁都能聊得来, 明明酒量不行还总抱着杯子喝到傻。后来他却只觉得厌烦——没完没了的寒暄、客套、故作亲近,实际上全都是陌生的人。他没那个心力。

  第二次他是被辣椒和高天扬拖过去的。

  可能是天生的吧,真到了那个环境下,他又自动切换成了如鱼得水的模式。直到赵曦姗姗来迟,他就像被摁了静音键一样安静下来。

  赵曦当时一眼就看到了他, 跟别人说笑着调换了位置,坐在他旁边,趁着无人注意,拍了一下他的肩说:“出息了啊盛望同学,学会失联了。”

  赵曦给他倒满一杯啤酒,端着杯子跟他碰了一下,奶白色的泡沫溅了出来。他喝了一大口,听见赵曦说:“很苦吧?”

  他就咽不下去了。

  赵曦说他一直有几分微妙的愧疚,怕盛望是受了他和林北庭无意的引导,才会走上这条路。那他罪过就大了,害人无端受苦。

  盛望说不是。

  因为赵曦和林北庭就在那里,而他遇到的如果不是江添,恐怕也走不到这条路上来。至少他自己想象不出那个场景。

  他又问赵曦,当初是怎么说服家里的。

  赵曦怔了一下,说:“林子没这个压力,至于我嘛……老赵以前也轴,我脾气烂可能就遗传的他。当时跟林子吵崩了,也跟老赵吵崩了,我就直接出了国。我妈见不着人就跟我爸发脾气,磨得软化了一点。后来老赵生病,忽然就看开了。这两年唠叨林子也不比我少,大概当成亲儿子了吧。”

  盛望一愣,恍然想起来喜乐赵老板是做过癌症手术的。

  “不过……”赵曦说:“如果再来一回,我倒宁愿多磨他两年,换他别生病。谁的时间不是时间呢。”

  人时间欢喜悲苦各不相同,再怎么相近,日子也是自己的,借鉴不了什么。

  盛望又问赵曦:“他去国外是你跟林哥帮的忙么?他……”

  他过得好么?

  赵曦以前常听他说“我哥、我哥、我哥”,冷不丁听到掐头去尾的“他”,还有点不大习惯。愣了一下又反应过来,那个拼凑的家庭已经分崩离析,那声“我哥”已经名不正言不顺了。

  江添不再是哥哥,也不再是男朋友,兜来转去,又成了盛望不知该怎么称呼的人,又成了无法述诸于口的某某。

  赵曦说他跟林北庭帮忙安顿了一部分,主要还是江添本身够争气,有奖学金的前提下日子不会那么难过。但也仅仅是不那么难过而已。

  盛望又问他跟江添还有没有联系,他说很少。

  因为这短短一句回答,盛望鬼使神差回了趟江苏,把旧手机翻出来折腾着登了微信。刚登陆就收到了一大批未读消息。

  它们在时间的缝隙里滞留太久,已经没有了回复的意义。盛望一一看下来,从头拉到尾,唯独江添的聊天框里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

  直到那一刻,他才意识到自己卸载微信、丢弃手机,并不是纯粹的赌气。

  他知道江添的性格,也知道对方决定的松手意味着什么——江添把他的学校、老街、长巷、同学、朋友……所有尘世热闹都留给了盛望,自己带着一只猫走得干干净净。

  而盛望只是不想接受这个事实而已。

  那段时间,他会反复戳进江添的信息界面里。

  对方的昵称还是“哦”,头像还是“团长”,相册封面是那张光影下的书桌,朋友圈停止在那首“童年”上,好像流年戛然而止,此后再无更新。

  大四元旦,婉拒学妹表白的那天,盛望抓着手机在操场看台上坐到深夜。他想跟江添说话,前所未有地想,又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当初收场的方式太过匆促难堪,两边都一片狼藉。以至于少年时候头脑一热就能说的那些话,大了却怎么都发不出去。

  其实发出去也没什么用,他们之间横亘的东西一天不消失,说了就只是平添纠葛与烦恼。藕断丝连这个词听着暧昧缱绻,不过是背道而驰又非要耗着而已,耗到足够远足够长,就能断得平平静静。

  他更发不出什么寒暄的话,他想象不了有一天,他和江添会彼此问候着“忙么”“最近怎么样”“有空出来聚聚”,然后给少年情动一层层撒上土,埋进过去。

  大学正式毕业的那天,他被辣椒和高天扬拽着,跟一大群人吃了顿散伙饭。好像每个学校每个班的散伙饭都有那么一个固定流程,给各种暗恋对象前男女友打电话。就像愚人节一样,台阶早早就搭好了,万一不尽人意,顺着下来就是。

  盛望起初觉得他们是一群傻鸟,太幼稚了。后来被那群傻鸟轮番敬酒,喝得在包厢角落沙发上呆坐半晌,伸手问高天扬:“我手机呢?”

  高天扬比他还懵:“你手机给我了吗???”

  他茫然片刻,“哦”了一声,从自己口袋里摸出来,认真地点进微信置顶,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你还在吗?

  然后撤回。

  又输入:我毕业了

  然后撤回。

  再输入:拿了两个学位,厉害么

  ……

  他一句一句地发,再一句一句撤回,专注得像在修订学术论文。

  等到高天扬喝完一圈逃到那个角落,瞄见聊天界面里一个绿条都没有,只有长长一排的“你撤回了一条消息”。

  然后盛望说着“我靠想吐”,摁熄屏幕冲进了卫生间。

  他的撤回堆得很长,却没能等来一个问号。倒是别人的消息蹦跳不息,成群结队地来祝他毕业顺利。总有这样的一些人,掐着各个时间点祝他生日快乐、节日快乐、新年平安。而他连名字都对不上,只能公式化地回一句谢谢,你也是。

  那天之后,盛望再没做过这种事。他好像已经收拾好了所有,精力旺盛地投进了工作里。他去了一家顶级咨询公司,门槛很高,那年在他们学校录取的大多是硕博,他是少有的独苗。

  以前孙阿姨常说他十指不沾阳春水,炒个饭都不知道要先搁一点油,不知疾苦。大学毕业他却一秒不曾多赖,迫不及待地投进了人间疾苦中。公司客户很广,各行各业都有,他所在的组别重点对接外资,但他长得好会说话,能力也强-->>

  ,跟各组关系都不错,很快攒了自己的人脉网。

  盛明阳以前总把“你还小”挂在嘴边,直到某天生意上碰到一个槛,需要疏通一下关系。他以往的业务很少涉及那一块,一时间还真没找到合适的人牵线搭桥,最后兜兜转转竟然绕到了自己儿子那里。

  那天盛望趁着出差喊他吃了顿饭,顺口把牵线的事应了下来。盛明阳这才猛地意识到,不知不觉中,盛望早就不是那个窝在沙发上喝着汽水打游戏的小孩了,也不会再因为他一句话扭开头红了眼眶。

  也许是突然感觉自己在衰老,也许是酒到酣处。盛明阳看着盛望在席间握着手机戳戳点点似乎在聊微信,忽然问了一句:“你跟……你们又联系上了?”

  盛望动作顿了一下,又继续打完字,收了手机说:“没有。”

  他吃了几口东西,又补充道:“他微信好像已经不用了,你放心。”

  那个瞬间,盛明阳似乎想说点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他印象里的儿子有点娇生惯养,这也挑那也挑,闹脾气的时候像动物崽子炸起了毛,看着根根直立,其实都是软的。

  现在却有不一样了。

  他后知后觉地发现,他的儿子给自己包了一层壳,坚硬带着毛刺,严丝合缝还有点扎手。那个后脑勺毛茸茸的望仔已经消失在了时光里,不知道要去哪里找。

  不过盛望有一点弄错了,江添不是故意不回消息,而是丢了手机。

  江鸥和丁老头是赵曦林北庭帮忙安置的,费用方面也垫了不少。他不喜欢欠着别人,哪怕关系好也不行,但凡攒下一点钱就会还回去。所以即便有奖学金,也过得并不宽裕。他的签证有限制,打不了太多零工。为了尽早还清,他把开支压缩到了最低,租住的街区不太·安全。

  他被拦过、偷过、抢过,起初都打算忍耐下来,直到连丢两部手机,才匆匆搬了地方。每回换新手机,他总是第一时间去云盘上把存好的旧视频旧照片扒下来,建个私人相簿,仔细保存好,但又很少点进去。

  有一年12月初,他跟着教授去参加一场科研会,返程的时候因为教授私人原因在瑞典呆了两天。那里的冬天漫长难熬,下午三点天就开始黑了。

  附近的商店关了门,唯一亮着灯的那家只有酒。教授邀他一起喝点热热血。他喝了几杯便窝去了角落,坐在窗边的扶手椅里,看着太阳早早沉没在地平线,忽然点进了手机相册,翻出很久以前的一段视频,来来回回拉着进度条。

  视频里,一个穿着校服的男生在路灯下直直走了几步,忽然转头看向他,问道:“拍得清吗?”

  江添弓身垂着眼,拇指不断地在进度条上抹着,每每放到头就拖拽回起点。明明很清醒,却像一个固执又笨拙的醉鬼。

  教授跟朋友聊完天,走到这边来,新奇地瞄了一眼手机,也没看清具体内容便笑着问说:“你在看什么?”

  江添把手机屏幕摁熄说:“没什么,我的猫。”

  “噢。”教授知道他有一只猫,精心养了很久。他理解地点了点头:“我见过照片,很漂亮。它叫什么?我总是念不好那个名字。”

  江添手指拨转着手机,目光落在虚空中的某一处,似乎有点出神。他沉默了几秒才答道:“望仔。”

  视频和照片好找,绑了手机号的各种账户却麻烦极了,更何况有些还认设备。江添换了新的微信,却并没有加过多少人,其中大部分是留学生,聊天记录多是课业方面的事,只有一个例外。

  那是他某天坐在凌晨的巴士上一时冲动加上的,对方联系人大概已经爆了,连他是谁都没问,胡乱寒暄了两句就睡了。他却像个守财奴一样,盯着那两句不分对象的嬉笑客套看了一整条长路。

  这个不为人知的微信仿佛给他套了一层隐身衣,他借着这层虚壳自欺欺人。他会在节日给对方发一句克制的祝福,然后掐着12月4号0点,跟对方说一句生日快乐,再换一句简单礼貌的谢谢。

  他在这一句句的简单回复里匆匆往前赶,提前毕业又直接申了博,好像他再努力一点,时间就能缩短一些,变得不那么难熬。

  然而他每次疾跑几步,总会被人拉拽着倒退一些——

  江鸥前两年恢复得很好,有时候会给人一种错觉,好像她只是在集中的刺激下生了几天气,过了那个节点气就消了。

  她一度变得温和文雅,跟人说话也总是带着笑的模样,不急不气。以至于江添以为一切都好了。直到某天,他试着提了一句盛望,江鸥像被摁了开关,瞬间焦躁不安起来。他这才发现心理上的问题解决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只能靠时间和耐心慢慢磨。

  而在这期间,丁老头又进过几次医院,做过一场手术。人老了就像站在钢丝上,每一步都小心翼翼,过了这个坎还有下个坎,胆战心惊。

  所以江添跑得再快也没用,因为影子移得太慢了。

  他花了很久很久,才让影子勉强跟上一些,然后稍稍喘了一口气。

  他的导师是个大牛,那阵子有个关于纳米材料医疗应用方面的合作项目需要回国久呆一阵。江添看到合作学校的时候,鬼使神差提了申请。直到坐上回国的航班,他才觉得自己这一趟跑得有点昏。

  他想看一眼的那个人早已毕业了。

  年底总是最忙的时候,盛望连轴转了两天半,在国内踩着国外的作息跟客户那边开了个视频会,好不容易在天亮之后逮住时间,准备补它一天觉,就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晚上安排了一场饭局,

  他从被窝里伸出手来,抓着头发坐起身。睡眠少了容易上火,本就灌了满肚子气,冷不丁听到这横插进来的事,简直是一脑门的官司:“哪个客户这么会挑时间?”

  “一个纳米科学方面的牛人,原本的合作公司跟咱们这边有点往来。后来转到了医疗领域,联系就少了。他这次带了几个博士过来搞一个项目,合作学校你熟得很,不用我说了。刚巧咱们公司跟你们学校也有个合作发展中心,再加上那教授跟par有几分私交,反正一来二去,这个饭局就定下了。”

  盛望一点都不觉得刚巧,只觉得扰人清梦要遭雷劈,所以他晚上到地方兴致恹恹的,并不那么有精神。

  那位大牛长了个白皮脸,黄皮胃,偏爱淮扬菜,公司这边给定了个包厢。大牛说是带了三个博士,临到盛望进门也只见到俩,还有一个座位始终空着,也不知道是人是鬼。

  他抻着神经寒暄片刻便在椅子里坐下,架着手肘懒洋洋地回了几波微信。期间忽然听见对面教授和俩博士提到了一个“江”字,便条件反射地抬起头。

  盛望看着对面愣了几秒,没再听见类似的字眼和全名,又觉得自己简直有病。

  世上同名同姓的人尚且数不清,更何况只是一个姓呢。但他每次都要多看两眼,好像这姓有多罕见似的。

  过了不知多久,教授接了个电话笑眯眯地说人到了。

  盛望抛下手机,揉摁了一会儿困得发沉的眼皮,起身说:“我去接。”刚好透一口气,缓缓他的困劲。

  他拉开包厢门出去的时候,江添恰巧自拐角转来。

  某个瞬间他们四目相对,然后就再也迈不动步子了。

  盛望愣了两秒,大脑“嗡”地一片空白。

  周遭人来人往,话语不断,唯独他们两个站在一条僵直寂静的线上,愕然地看着对方,眉眼明明还是熟悉的样子,却有些不敢认了。那些曾经充斥着冲撞、暧昧和焦灼的流年就这样从旁缓缓滚过。抵着鼻尖拥抱接吻像是上辈子的事。他们站在原地,却被撞得面目全非。

  盛望垂在身侧的手指蜷了一下又松开,喉咙干涩发紧。他说:“哥。”

  ……好久不见。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