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农家好日子 第六十四章 门道

《重生农家好日子》第六十四章 门道

作者:啁啾 字数:976 书籍:重生农家好日子

  “将军, 左将军抓到一个燕国密探!”

  正是红霞烧满天边、众人准备安营扎寨的时刻,一个小兵一路小跑过来,对谢涵奏报道。

  此时, 距大军出发离开扶突已有十日, 本就是轻装上阵、日以继夜地加速前行,不过短短时间,众人已离扶突城一千三百里。

  现今大军正在口禾髎驻扎下来, 口禾髎往北就是归来城, 也就是此战前线。因此, 今日谢涵下令早早休息, 一缓连日来的疲乏,以防到了归来被以逸待劳。

  也正因为靠近前线,谢涵已派出数十斥候先行探查前方情况。

  徐芬不愧是虞旬父盛赞的将才, 当即道:燕军一定知道我国援军就在路上,我们会派出斥候, 他们也一样, 我们还须派出一部分人乔庄改扮注意一路上形迹可疑之人。

  谢涵觉得有理, 自然无有不允。

  如今两天过去, 成效终于出来了,谢涵大喜,立刻站起身, 又按捺下迫切之心,重新坐下——无他,这十日相处, 不说彻底摸清这位左将军的性情, 至少基本相处之道,谢涵心中还是有了几分成算——如果他现在过去, 徐芬十有八、九要觉得他想抢占功劳、以势压人,天知道他为主将,哪须去抢一个下级的功劳;反而如果他就等在这里,徐芬反而会乖乖地过来向他汇报商讨。

  果不其然,一刻钟后,帐外就传来通报声,不一会儿,徐芬掀帘入内,“太子想必已经知道卑将捕获一燕军探子的事。”

  谢涵从容点头,“左将军可有探听出什么?”

  徐芬走近,在谢涵对面坐下,“燕太子已经知道了我们三日后将会抵达归来城的消息,沿路设了埋伏。”

  “埋伏?”谢涵皱眉,“要想埋伏我一万余人,怎么也不能叫几个散人过来。莫非归来城、口禾髎的人都是死的,能在两国交战时,放那么多人绕过前线?”

  “这个他哪会清楚?”徐芬摇了摇头,“他的任务只是探听我们的踪迹,回去给前方埋伏的接头人禀报。”

  谢涵颔首,“如今我们箭在弦上,无论前方有何伏军,都必须极速前进,不知徐将军有何高见?”

  这就是徐芬拿谢涵没办法的地方,谢涵从来不在他面前拿架子,反而对他处处礼遇、时时询问意见,伸手不打笑脸人,他也做不出对人冷嘲热讽的事来。

  而且这场支援之战是因为国内大将都因伐随一役无法过来,虞将军又意外受伤,才轮得到他临危受命,以后他恐怕都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所以无论如何……这次他都要牢牢把握、不许失败。

  两将失和,是为大忌。

  如果失败,他就再也没有机会……

  他眸色一深,“不管如何,燕太子能绕过前线来对我军设伏,必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愿意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说明他很可能准备在这几天拿下归来城。所以我们不只要极速行军,还要竭力行军。”

  谢涵虽怕将士疲倦,但徐芬说的更对,他问左右道:“你们呢,各有什么想法,可以直言。”

  王洋道:“属下有一想法。”

  “说。”

  “既然伏军不断派人探查我们的位置,我们不如施疑兵之计,留着营帐、灶头、炊烟,再留数百的忠心好手掩护,大军趁夜色庇护离开,让这些斥候在白天彻底失了我们的踪迹。”

  徐芬皱了皱眉,“不错是不错,只是去归来城的路只有这一条,我们又人多势众,敌军只能暂时失去我们的踪迹,而不可能整整三天都失去我们的踪迹。”

  豫侠接口道:“暂时就够了。我们可以从那探子口里探听出他们接头的法子和信物,乔装混入敌军,获得伏军的确切消息。等伏军短暂地失去我们的踪迹后,必然心中惶急,我们趁势反歼。”

  徐芬和谢涵均是眼睛一亮,只是还没来得及就这个想法布署下去,帘外就传来通报声要见徐芬。

  “徐将军,那燕国探子服毒自尽了。”

  帐内众人齐齐色变。

  自尽也就自尽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像他这样禁不住严刑拷问泄露了军情的探子,齐国留着他没用,燕国也容不下他,终归难逃一死。现在自尽,还能落得个好死,并不奇怪。

  怪就怪在这个“服毒”二字上。

  毒/药是个金贵东西,不是人人都用的起的。

  而且既然有毒可以服,何不刚被抓到的时候就早早了结?

  谢涵立刻派军医过去看,不一会儿军医回来禀报道:“死者大牙里嵌了一颗金壳包裹的□□。”

  别人或许不知,但谢涵公室出身,死士当然是见过几个的,这可谓是时下死士的最高配置。

  既然是死士,“那刚刚他所泄露出来的军情,恐怕已不可信。”

  “听说燕襄最善攻心,难保不是想借一人之口扰乱军心,拖慢行程。”谢涵身边又一人道。

  他生的高大挺拔,面部轮廓分明,鹰眸钩鼻,正是路上谢涵带来的那个据说有密报相告的人,名唤席阴地。

  当夜安营扎帐后,谢涵就召集众将来听所谓“密报”──温留城,尤其是温留边境、齐燕之交的水文地理、小路秘道,边境商人打通的关卡,席阴地如数家珍。

  温留城和齐国其它的城池隔了一个黄河下游,齐公又是一个不善武事的人,导致温留作为边境防线,齐国对他的掌控和了解却不够,舆图上它的标注和周围几城比起来少的可怜。

  这种情况下,席阴地带来的信息对要夺回温留城的他们确实很重要了。

  只是……归来城都没到,前线情况还不了解,现在就说拿温留城的事,未免言之过早,毕竟战场之上,瞬息万变。

  席阴地的告密在此时也就显得颇为鸡肋了。

  但总归是用得到的,大军就把席阴地带着一起行军了。

  十数日来,他一直表现的默默无闻,即便谢涵议事总喜欢带着他,也只是让人想起当初那块帕子,只当这席阴地主人是他们太子爷的红颜知己,于是爱屋及乌。

  现在冷不丁的,他一开口,不仅慧眼如炬,直指问题本质,还直呼燕太子其名,哪像一个商人走卒?

  徐芬、豫侠都拿眼看他。

  王洋知他身份有异,忙打掩护道:“席兄多年在齐燕边境走商,受燕国欺压多年,想必十分清楚如今这位执掌国政的燕太子性情,不如仔细说说。”

  没错,执掌国政。

  燕襄虽然病怏怏这么多年,却不仅娶了梁国公主,获得梁国支持,还早早架空他君父,成为燕国真正的主人,可以说是众太子里的头一份了。

  王洋把席阴地对燕襄直呼其名的事,归结为他在燕国碰了不少壁、遭了不少冷眼的缘故。

  徐芬不疑有他,他本也没那么多功夫花在疑这疑那上,“燕太子真的如此狡猾?”

  席阴地道:“六年前,燕国向召国借粮,召国迫于大国淫威,借出粟米二十万石,途经悬厘时,被马贼所抢。召国只得向燕国告罪。”

  这件事当初闹得颇大,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点。

  只听席阴地接下去道:“实际上,这马贼不是马贼,诸位猜猜他们是为何人?”

  “莫非是燕国的人,既拿了粮财,也不用归还?”

  “不。是召国的人,召太夫人不想借粮,但不得不借,所以自导自演这一出粮草被抢的戏码,实际上他们压根儿一粒米都没运出过召都城。”席阴地挑了挑嘴角,“这叫‘以无算有’,据我所知,这一路上都是平坦古道,并没有适合伏击的地方。”

  “以无算有?”徐芬也不管这种辛秘席阴地是怎么知道的,只道:“你的意思是根本没有什么伏军?如果是这样,那个死士就不应该服毒自尽,惹我们怀疑。”

  席阴地笑了笑,拿眼看谢涵,“论攻心,殿下也是个中好手。”

  谢涵吁出一口长气,对徐芬道:“虚虚实实,让人分不清真假。才是攻心的最高境界:一开始我们只管赶路,不知陷阱;后来抓到探子,以为有伏击;再现在探子服毒,我们以为是圈套,放下警惕;可是这圈套很奇怪,会不会是燕太子故意让我们放松警惕,依然有伏击呢?我们谁也不知道,只能冥思苦想、担惊受怕。”

  徐芬狠狠皱起眉头,“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我们还不如按原计划赶路,一路小心就是,左右这条路无论有没有伏击,我们都得走。”

  他话音刚落,谢涵脑海中有什么不祥一闪而逝,他连忙站起来,“来人,出去宣告众人,就说我们抓到燕军密探,燕军打算故布疑阵假作伏击,好扰乱我军军心。”

  “站住。”徐芬叫住人,不悦道:“太子这是干什么?未能明确的消息,还是捂着的好,不然才是扰乱军心。”

  不过这片刻的功夫,有人进来道:“将军,不好了,军中不知怎的纷纷流传路上燕军会分三波伏击的话。”

  徐芬哑然,张了张嘴,“谁在散播谣言。”

  “秉左将军,是拖那燕国探子的时候,他身上掉出一卷竹简……”

  一卷竹简,哪来的竹简?他身上早就被人摸干净了。

  不一会儿,就有诸将告进的声音,在谢涵沉声宣进后,二十余人军容肃肃地走了进来。

  “何事?”谢涵淡淡道。

  众将敏锐地察觉到了谢涵的不悦与此间气氛的凝重,但是他们并不打算因此退缩。

  如今诸将,大部分是各氏族子弟,但并非嫡支或寄予厚望的那几个,不然早就被带到稳赢的伐随军中,哪会来北境挣命?

  太子自然是他们平时巴结不到的大人物,一路上在谢涵面前纷纷大献殷勤,可这不意味着他们信任谢涵。一个刚满十五岁的毛头小子,要他们这些老油条信任,岂不是笑掉人大牙?如果去掉储君的身份,他们看都不会多看对方一眼。

  其中两个看起来最年长的,一个摸摸胡子,一个扶着剑柄,对视一眼,上前一步,异口同声道:“我等听闻燕军伏击的流言,故前来求证,请问备战事项。”

  “既知流言,便该知道流言止于智者。”谢涵淡然道。

  那扶剑中年道:“我们说是流言,那是给太子您面子,连伏军都预测不到,怎么当将军?太子您年纪不小了,怎么能因为一点脸面问题,隐瞒军情!”

  随他来的诸将唬了一跳,都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劈头盖脸地指责谢涵。

  另一中年抚须的完美姿势一僵。

  叶猛、杨明一左一右率先拔剑,“大胆!”

  帐内瞬间一触即发,那扶剑中年还要说什么,抚须中年忙哈哈道:“于东梁你说什么呢!殿下怎么可能是因为脸面?他是怕军心动摇啊。殿下年幼,难免经验不足,探查滞后。现在伏军在即得到消息,当然要先与左将军商量对策。对策没商量好就说出来,除了令人心惶惶,能有什么用?”

  谢涵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你叫什么名字?”

  抚须中年表情一肃,“卑将须氏须得一。”

  “须得一。”谢涵玩味一笑,左右看看,“尔等都是来问伏军情况的?”

  众将互相看看,最后一齐点头,其中一个壮着胆子道:“人多力量大,殿下告知后,我等也好为殿下分忧。”

  “前方有伏军是假消息。”谢涵未答,席阴地忽然道。

  帐内众人均朝他看来,徐芬眉头夹的死紧。

  席阴地不为所动笑了笑,“纵然燕襄料事如神,也绝对猜不到咱们殿下要走哪条路,连路线都不知道,要设埋伏不是一场笑话吗?”

  “你脑子进水了不成,口禾髎到归来,只有一条路。”于东梁一点不客气。

  “于将军只知道一条路,不代表殿下只知道一条路。”席阴淡然自若道,观他神情,众将不禁怀疑自身常识──真的还有另一条路?

  “殿下既有妙计,还望告知,我等也好配合殿下计划,效犬马之劳。”须得一拱手道。

  余人纷纷跟着道:“望殿下知悉。”

  见席阴地还要侃侃而谈,谢涵眉眼一沉,率先道:“现在还不能说。”

  “这是为何?”

  “计能有奇效,是因为敌方始料未及。如果一早被对方早早地知道,谈何出其不意?”谢涵道。

  “殿下这是不相信我们?”

  “不错。”

  随着谢涵话音落下,众人神色都变了,有气愤有惶恐。

  谢涵顶着一众不满的眼神道:“探子的身上早被我们搜干净,现在能掉一卷竹简出来,难道不是有内应?”

  “消息刚出来,你们就急惶惶过来,不说认真相商,全是诘问,难道正常?”

  说完,谢涵趁势一指于东梁,“以下犯上,拖出去十军棍。其余人等,全在外听候命令。”

  身边卫士反应极快,立刻堵上于东梁嘴巴拖了出去,众人见状,又看谢涵面若寒霜,不敢不从,怕被冠上“燕国内应”的名头,鱼贯而出。

  人一出去,徐芬立刻道:“确实是有内应,但太子你怎么可以就这样说出来?这流传出去,会让人人相疑,军心动乱。试问战场上知道身边的人有可能是细作,时刻担心对方反手一刀,如何专心杀敌?而且放出消息,只会令对方小心行事,更难抓到!太子传闻的洞察人心、足智多谋呢?您是身份贵重,落到谁手里也不敢杀你,咱们输了却要陪上身家性命!”

  谢涵深吸一口气,他刚刚话音一落就知道自己错了,可话已出口,再难更改,只得颓然一叹,“徐将军说的是。”

  徐芬一听,倒不好起来,只拿眼看席阴地,硬梆梆道:“还有一条路是什么?”

  席阴地看谢涵。

  谢涵冷笑一声,“现在知道看孤意思了?”

  席阴地低头道:“小人方才见诸位将军咄咄逼人,才情急失口。”

  谢涵深深看他一眼,“再有下次,休怪孤翻脸无情。”

  席阴地鹰眸一闪,心知对方是认真地在警告他。

  说完,谢涵就大手一挥,坐回案后,“徐将军不是外人,现在你可以直说了。”

  “太子别这么说,徐某就是一个外人,只是此中机密,我职责所在,必须一听。”说完,徐芬也坐了下来。

  席阴地低眉敛目,“此地西北方向一百二十里,即是颔厌邑,颔厌邑与温留、归来均相接壤。”

  “颔厌是召国城邑,怎么可能由我齐军长驱直入,除非遣使告知,那一来一去,我军早就全军覆没了!”没想到是这么个狗屁不通的法子,徐芬态度一下子不好了。

  “徐将军勿急,小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席阴地不急不缓,“颔厌以东被大山率谷包围,率谷常年为马贼盘踞,根本没有守城卫士。”

  “莫非你的意思是想叫我大队兵马迎战燕军前,先让马贼消耗一波?”徐芬冷笑。

  “为何不可?”席阴地道:“率谷马贼,最多不超过一千五百人。而且──率谷有一样东西能让将军绝对无法拒绝小人的提议──”他顿了顿,“率谷底下有一条地道直通归来城北。”

  徐芬、谢涵俱是瞳孔一缩。

  徐芬脱口问道:“这么隐秘的事,你怎么可能知道?”

  “小人随主人走商时,商队中曾有几人误入地道,主人派人前去解救,被率谷马贼杀个精光,只有小人一个逃了回来。”席阴地说到这里,后头一哽,鹰眸含泪,低头长揖,“小人说出这个消息,确实有私心,想借太子和将军之手,为小人几个枉死马贼手中的兄弟报仇。但小人刚刚字字句句,绝非虚言,请太子殿下和徐将军明鉴。”

  徐芬面色沉沉,“本将怎么知道你说的是真的?”

  “行军途中,将军可着人看着小人,一有异样,马上杀了小人。”

  “本将怎么知道你是不是家人受到威胁宁可犯死罪,本将怎么知道你是不是又一个燕军死士?”

  席阴地鹰眸一转,看向谢涵。徐芬这才想起来这人是谢涵带来的。

  谢涵道:“孤保证,他绝不是死士,也没有家人受到胁迫,只是──”

  没等徐芬松口气,谢涵双眸深深望进席阴地眼底,“这并不代表孤就信任你。兹事体大,孤不能仅凭你一面之辞下决定。”

  席阴地不说话,只盯着谢涵。

  气氛一时僵滞,少顷,谢涵侧头对拧眉的徐芬道:“外面诸将,请徐将军先帮孤安抚片刻。”

  徐芬左右各看一眼席阴地和徐芬,“可以。但太子你必须早做决断,时间就是军机。”

  等他掀帘出帐后,谢涵面色转冷,“目的?”

  席阴地,或者更确切地说──赵臧,也不隐瞒,和盘托出道:“颔厌,我的封邑,常年被马贼盘踞,我根本无法控制它。当初跟随你来齐国,我就抱着借你力量掌控它的目的,没想到机会来的这么快。”

  他声音中的隐隐兴奋与志在必得,令谢涵更加恼怒,“那你何不尽早与孤相商,当着这么多将士的面说出来,你是在逼我?嗯?”

  他连自称都换了,可见恼火。赵臧摸摸鼻子,“你也说了兹事体大,你再信任我,也很难因为我一面之辞冒险。我只能出此下策……”

  “迫孤投鼠忌器,否则失信于众将。”谢涵接口道。

  赵臧在他逼人目光下终于讪讪,“率谷有地道直通归来,可以使大军提早一天到达前线。率谷有马贼强取豪夺来的粮草,如果玖二少夫人所言不虚,你会需要的。更重要的是,你需要一场胜利收拢军心,他们尊重你的储君身份,也只是尊重你的储君身份。攻下率谷马贼,对你百利而无一害,你我互惠互利,何乐而不为?”

  “孤如何知道你不是与燕太子有什么暗中往来,故意诓骗孤?”

  赵臧语气也转淡,“你非要这么说,那我也无话可说,但你已经骑虎难下了。”因为他已经当着众将士的面把这个秘密抖出来了。

  谢涵瞧他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恨不能捅他一刀以泄心头之恨,却不得不敛下心神安排接下来的事,“传众将入内。”

  于东梁率先扶着腰一瘸一拐进来,“太子你不能因为一时口角就污蔑老夫是燕国奸细。”

  徐芬慢一步沉着脸进来,随后跟着众将。

  谢涵此时已完全恢复沉静,“于千人说笑,孤何曾说过你是燕国奸细。”说着,还对于东梁笑了笑,“哪有这样把屎盆子往自己头上扣的道理?”

  --------------------

  作者有话要说:

  久不写,手生之处,还望海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