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诸邪退散 第十三章 湘西插队

《诸邪退散》第十三章 湘西插队

作者:三门老九 字数:2302 书籍:诸邪退散

  我一拍桌子,站起身来。

  我连想都不用想,这一定是那个黑衣人的首领拘了陈三定的魂魄!至于他们要陈三定的魂魄做什么,我不敢想。

  但自古以来,拘魂这种法术邪恶至极!魂魄是什么?那是一个人的本源所在,是上天授予人的先天灵智!

  人死后,肉体消亡而魂魄不灭,只因要入轮回来偿还自身因果。拘魂这种法术,意味着那魂魄已经失去了轮回的机会,最终只会消散在天地间!

  这他妈狗娘养的!愤怒让我失去了理智,我一把抓过空酒瓶,重重摔在地上。

  酒瓶粉碎,我也因为愤怒导致气息紊乱,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可这,也没法浇灭我心里的怒火!

  我心里怒火升腾,整个身体都在微微颤抖。我想通过摔东西,用以发泄,可眼前的一桌一椅,是陈三定的心血,我不舍得。

  最后只得一拳锤在桌子上,发出“咚”的一声。

  这边的我正处于极度愤怒的情绪中,可宋世魁却是淡定得很,他一声不吭拿来扫把簸箕,把我摔得粉碎的酒瓶扫起。

  “宋师伯被抓,你难道就一点也不担心吗?”

  有火无处发的我,最终还是拿了宋世魁开刀。

  宋世魁依旧在扫地,头也不抬地回道:“怎能不担心?但相比你在这里乱发脾气,我起码知道,现在要做些什么。”

  他顿了顿,抬起头来看向我,眼中满是坚决:“把愤怒留着,找到他们,然后,杀!”

  说到最后一个字,宋世魁的眼中闪过一抹狠厉。

  我从未想过这样一句话竟然会出自,学医字法的宋世魁口中。

  在我的印象里,学医的人,不都是医者仁心吗?再加之,宋世魁一直给人的印象就是温文尔雅的乖孩子,哪会说出如此喊打喊杀的话?

  并且,这样的宋世魁我是第一次见着的,和他以往书卷气的气质大相径庭,整个人甚至变得有些锋利。

  看到这样的宋世魁,我才知道,原来他一直把悲伤、担心、愤怒的情绪压抑在内心深处,等待的就是某一天爆发出来。

  看着他坚决而又充满杀气的眼神,我重重地点了点头。我似乎看到,两个失去了长辈的灵魂开始相互依偎。

  自此之后,宋世魁便住在我这里,我把我的房间给了他,自己搬进了陈三定的房间。

  我们每日除了学业和功课之外,讨论最多的,便是那群黑衣人的身份。

  但不论我们如何猜测,似乎都没有接近事实。找到他们,说起来很容易。

  如何找?我们是一点线索,一点头绪都没有。

  这样的日子一直维持到半年后,我们高中毕业。

  然后这时我们就面临着一个选择,是去工厂做工人,还是去下乡做知青。

  说是选择,其实我根本没得选。

  宋世魁因为在学校里表现优秀,已经被校长以学校的名义,写了一封推荐信给厂里,推荐他去厂里上班。

  而我,虽然学习成绩还不错,但在学校里劣迹斑斑,被评为作风不良,只有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一条路。

  所以,在填写表格的那一天,我以为从此要和宋世魁分开。

  可没想到,宋世魁毅然决然地拒绝了校长的推荐,和我一样,填写了去往湘西下乡的知青登记表。

  我有些诧异他这样的选择。

  毕竟那个年代,谁都知道,在城里做工人,远比下乡做知青要好得多。

  可宋世魁只是微微一笑,说了一句话,差点让我哭了出来。

  “我答应了陈师叔和爷爷,要照顾你,谁让我是你师兄呢?”

  相对无言,我心里却是感动得一塌糊涂。

  于是,在填完表之后,我们便收拾行装,去往了湘西一个偏僻的农村插队。

  至于为什么选择去湘西,实则是源于,我们找到的,一个不能被称为线索的线索。

  事情的始末,要从宋世魁搬入叁镹茶馆开始说起。

  他搬进来后,我的房间就给了他,而我就搬进了陈三定的房间。

  在我搬进陈三定房间后没多久,我无意中在书桌的底部找到一个暗格。

  暗格里面摆放着,一本没有书名的书。

  翻开后,里面竟然是陈三定手写的,关于下三门秘法的心得,以及他历年来所遇到的一些门派的介绍。

  内容甚为详尽,但其中有一篇,只有寥寥数字的门派,引起了我的注意。

  《炼尸法》:首次现身湘西,无人识得真面目。操尸行事,法术诡秘,敌友难分!

  这倒让我回忆起了十年前,跟随陈三定去往河南一事。

  当时我们在河南追查尸煞,经刘xia子带路,去往山洞,见着青铜鼎,陈三定便说提了一嘴这炼尸一脉。

  但相隔多年,若不是陈三定的这本书上记载,我怕也是想不起来。

  也正是从河南回来后,陈三定的行为举止才开始有异平常。

  我直觉告诉我,陈三定的死和宋师伯被抓,一定和这炼尸一脉脱不了干系。

  于是我把我的猜想告诉了宋世魁,宋世魁也表示赞同。

  趁着选地方下乡的机会,我们准备前往湘西某个偏僻的乡下寻找线索。

  等我们到达地方生产队时,已经是五日之后的事情了。

  这儿远比十年前河南某黄河流域的村子偏僻,不仅是远的问题,而是进到这个村子,需要经过一片密林。

  密林中蛇虫鼠蚁多不胜数,我和宋世魁二人坐在驴车上,稍不注意便会被咬上一口,然后瘙痒难耐,红肿难消。

  宋世魁好歹算是学医的,可他对这些束手无策,好在赶驴车的老乡给我们抹了一点子粉末在身上。

  那粉末一抹上,效果立竿见影,红肿迅速消退,瘙痒也立刻止住了。

  宋世魁看得连连称奇,仗着自己学了些医术,便闻了闻那药粉,想要分析出里面药材。可最终的结果却只能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于是他询问赶车的老乡,可人老乡只会说当地的方言,普通话只会一点,还是来接我们时现学的憋足普通话。

  “去XX乡插队的知青跟我走。”

  或许到现代,听见车站有人这样喊,谁都会冷漠的不屑一顾,鬼都不会真的跟着走。

  但是那个年代,民风还是很淳朴的,更何况是当时那样落后的地方?

  无奈之下,宋世魁只能是普通话夹杂着各种动作来询问。

  好在那老乡是个聪明人,很快就学会了宋世魁自创的“手语”,二人竟然顺利地交流了起来。

  据老乡所说,湘西森林多,这药粉能有效地避免蛇虫鼠蚁。药粉的制作几乎家家户户都知道,是用鬼针草混合一种,被当地人叫做抱蛋花的花叶制成。

  我和宋世魁像是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一路上听老乡说着当地的一些趣闻,时间倒也过得快。

  驴车行驶了两日,我们这才赶在报到日期内,到达了当地的生产队。

  说是生产队,但其实就是一间破败不堪的毛坯房。

  里面放着一张桌子,这个村的村支书就站在桌前,挨个给我们这些插队的知青握手,表示欢迎和感谢。

  老支书穿着朴素,一身打了几个补丁的蓝色中山装,看得出来他很爱惜这件衣服。黝黑又布满皱纹的皮肤,头发和下巴均已发白,很典型的农民形象。

  老支书挨个握完手后,激动地拿起桌上的名单,说道:“感谢各位来帮助俺们,娃娃们,你们都是好同志啊!”

  说完,他便挨个儿念出名单上的名字,这是镇里发下来的插队人员名单,得点到呢。

  来这插队的知青不多,加上我和宋世魁,一共也就十个,其中女生就占了六成。

  老支书开始点到:“凌萍同志到了吗?”

  “到!”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

  我赶忙看过去,原来真的是凌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