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开局娶了萧文姬 第一百一十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

《三国:开局娶了萧文姬》第一百一十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

作者:苏打水泡 字数:1753 书籍:三国:开局娶了萧文姬

  “回头二位到印刷厂看一眼就会了解,这样的书本,一日能印上百本。”

  卫安想了想,解释起来比较费力,不如到实地看一眼自然就会明白。

  这二人既然已经投效自己,自然也没必要设防。

  “一日能印上百本?”这一下鲁肃和刘晔都同时惊讶起来。

  就说手中的这本《史记》,搁在以前那都是要拉几车的才能装得下一本。

  要将其一个字一个字的刻出来,需要花费至少几十年的时间。

  这也是古代读书人少,只有世家才能读的起书的原因。

  现在一本书竟然可以捧在手里,而且一天能够印制出上百本来,这效率,不可谓不高啊!

  而且清晰度和竹简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了新书,这以后谁还会看竹简书啊?

  “仲道准备在每个郡成立一个书院,广招天下学子。不论出身,都可在书院学习,这些书就是为他们准备的!”

  卫安打算先利用新书招揽一些青年学子来东洲书院,然后再顺势将新书推向市场,这样一来,既得了人才又得了钱财。

  现在地方大了,所需的官员自然多了,光是扬州就有九十多个县呀!

  现在最缺的就是基层的官员,既然是缺,那就只能是自己来培养。

  “主公要在每个郡成立一个书院?”

  “对!”

  卫安点了点头,便将自己的打算向鲁肃和刘晔二人详细说了一遍。

  “主公高瞻远瞩,实乃东洲之幸也!”鲁肃想了想接着道:“主公,徐州四战之地,又与扬州相邻,徐州刺史陶谦非乱世雄主,必不能守,此乃上天赐予主公之地啊!”

  “子敬之言甚善!”

  “主公,夺取徐州,现在还不是时候,不过临淮和广陵,此时已经空虚了!”刘晔笑着说道。

  “临淮和广陵?”

  “临淮可以将淮水和长江连在一起,从寿春有水路直达吴郡,便于水军纵横。”

  “广陵有丰富的盐田,可以控制南方的盐业!”

  “主公,子扬言之有理,广陵太守张超出兵攻打庐江,有此理由,那徐州陶谦必不敢说什么!”

  “好!”

  还有这么充足的理由,卫安怎么会失去这个机会呢?

  于是立刻命令,黄忠率领三千兵马,以讨伐张超为名,攻打广陵。

  广陵太守张超,此时悔得肠子都青了,悔不该当初听信了孙贲和孙策之言,自己折损五千兵马不算,还得罪了卫安。

  现在好了,卫安打来了,这下恐怕事情不能善了。

  张超在太守府中,急得团团转,卫安有多厉害,他是清楚的,麾下大将个个如狼似虎。

  就在这个时候,得到消息,黄忠带着一队兵马,前来讨伐。

  这下还能怎么办?

  自己只剩下不足一千兵马,这点兵还不够给人家塞牙缝的呢。

  向刺史陶谦求救?

  且不说陶谦敢不敢出兵,能不能来得及。就算来了,能是黄忠的对手吗?

  黄忠可是卫安的五虎上将,有万夫不当之勇!谁能挡住?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还是走吧!

  想到这里,张超不敢耽搁,收拾了一些钱财,带着家眷匆匆忙忙的离开了广陵。

  他没有去徐州,他觉得卫安下一个目标就是徐州了,因此徐州也不安全,张超直接投降了兖州曹操。

  黄忠的三千兵马兵不血刃拿下了广陵,

  刘晔被卫安任命为广陵太守。

  为了防止陶谦出兵,黄忠暂时驻扎在广陵。

  陈武率领三千新兵驻扎在临淮,蒋钦率领三千水军驻扎在曲阿。

  现在唯一缺的,便是这个临淮太守的人选了。

  鲁肃是临淮人,担任临淮太守肯定是没问题。

  可是卫安觉得一个担任太守,简直是大材小用了。

  鲁肃在历史中可是东吴的大都督,岂能只做一个太守。

  不过卫安如今已经是贤名远播,倒是不断有人来投。

  “主公,临淮太守,属下有一人选!”刚刚投到卫安麾下的华歆,向卫安行了一礼说。

  “不知子鱼举荐何人?”

  “步骘!”

  “步骘?”

  卫安一听是步骘,马上兴奋了起来!

  步骘是步莲师的叔父,自从步练师与族亲失散之后,这些年可是一直都在寻找亲人,奈何久寻无果。

  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既然子鱼先生举荐,便由子鱼先生前去征辟,任命其为临淮太守!”

  “诺!”华歆听了卫安的话,非常感动。

  “主公,墨羽卫送来消息!”

  正在这时,马忠快步跑进卫安书房,递上了一封情报。

  卫安看了情报之后皱起了眉头,将情报递给了郭嘉。

  “奉孝,子敬,你们看一看。”

  这是长安王越送来的,董卓给白波谷的郭太送去了一封密诏。

  郭太接到密诏之后,开始调集兵马。

  “主公,白波谷郭太虽是黄巾残匪,可实力不容小觑啊!”郭嘉看完情报之后,也皱起了眉头。

  当初他在渑池做县令的时候,董卓曾派牛辅前去攻打白波谷,结果被郭太杀的大败。

  后来又派李傕前去,也没有讨得便宜。

  郭太号称十万大军,一直占据着河东郡。

  郭嘉估计,十万大军没有,但两三万精兵绝对是有的。

  “主公,白波谷贼寇,莫非要南下?”鲁肃的表情也严肃起来。

  “南下?”卫安马上看了看地图,如果白波谷的郭太要南下,那首当其冲便是南阳了。

  郭太厉害,他当然知道。

  在以前的历史中,这股黄巾残匪将河东甚至是太原都占了好长时间,董卓和袁绍都拿他没有有办法,后来被招安了。

  “主公,前段时间,陛下发出了几道诏书,显然都是董卓之意,让刘焉、陶谦等人攻打主公,但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现在看来,这是董卓声东击西之计!”

  “子敬说的没错,这几道诏书,只是为了吸引主公的注意力。董卓真正的目地,是让郭太率兵南下,攻打南阳!”

  鲁肃一说,卫安也马上明白了。

  南阳是荆州的大本营,很多工业都在南阳,对以后的发展很重要,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