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都市仙帝 第五百八十二章:精锐之师

《重生之都市仙帝》第五百八十二章:精锐之师

作者:变秃也变强 字数:1726 书籍:重生之都市仙帝

  【提起诸葛亮的宿敌,后人率先想到的往往不是《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而是隐忍功力一流,生生熬死诸葛亮的司马懿。】

  【谁能料到,他才是笑到最后的嬴家?】

  "果然,果然是司马懿……"

  能够取代魏国建立晋朝的那个司马家,诸葛亮想不到除了司马懿的后代还能是谁。

  ……不过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切居然从司马懿的时代就开始了,他本以为至少也是司马懿死后,好几代之后的事情。

  一想到未来那个黑暗的时代,原本只是因为立场不同而各为其主的诸葛亮对这个老对手,难得生出了发自内心的厌恶。

  如今魏国之主是曹丕,不久前才传出他诛杀司马一族之事,哪怕是敌对的诸葛亮,都只想道一声迟来的喝彩:“杀得好!”

  ——即便蜀汉最终无法延续,这天下又岂能交到那样一个家族手中?

  【老奸巨猾、善于隐忍的司马懿,凭借一个“苟”字,熬走了曹操、曹丕、曹叡这祖孙三代。直到八岁的曹芳继位,他接过魏明帝曹叡的遗命,与武卫将军曹爽共同辅攻,几乎走到人臣巅峰的司马懿依旧没有妄动。】

  【面对曹爽步步紧逼的打压,他祭出高超的装病技能,步步退让、继续隐忍。】

  【这一忍就是十年,从花甲到古稀,即便是猜忌他的曹爽都彻底放下了戒心,不再怀疑这个七旬老叟还能生出什么事端。】

  【而这一放松,他的末日就降临了。】

  【——魏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在司马懿的刻意退让之下,执掌大权多年,逐渐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以至于人心渐失的曹爽兄弟陪着皇帝曹芳出城前往高平陵,祭祀魏明帝曹叡。诈病多年、准备万全的司马懿趁机发动了雷霆一击,假传皇太后诏书,占据曹爽及其弟曹羲的军营,关闭洛阳所有城门,又占领武器库。】

  【做完这一切,司马懿本人亲率大军据洛水浮桥,切断曹爽等人的归路,并上书曹芳,历数曹爽兄弟的过错,请罢其兵权。】

  【猝不及防的曹爽在犹豫中做出了大错特错的决定——他没有听从谋士桓范的建议,挟持天子曹芳到许昌,反而选择了侍奉天子回归洛阳,并交出兵权,束手就擒,自以为如此“亦不失作富家翁”。】

  />【天真的曹爽很快就遭到了来自司马懿的毒打——还妄想着当富家翁的曹爽回归后第一时间被软禁,不久后便与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等人一起被逮捕,以大逆不道之罪问斩,并被夷灭三族!】

  "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豚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也!"

  得知曹爽要主动束手就擒时,桓范的痛哭之声还在水镜之中回荡,久久不散。

  ——曹子丹竟生了你们这像猪牛一样的兄弟,他岂能想到你们会坐等着被灭族?!

  水镜之外的曹真曹子丹已经脸黑如锅底。

  "汝兄弟果真豚犊耳!”暴跳如雷的他拎起几个儿子,就是一顿打,“我曹子丹英明一世,竟生出了尔等这样的蠢货!"

  打完儿子,这位魏国大将军犹不解气。若非司马懿一族早就被魏文帝曹丕血洗,已是鸡犬不留,他便带人直接杀上门去了。

  "司马狗贼,当真可恨!”他恨恨啐了一口,“不挫骨扬灰,都是便宜了他!"

  不久前才血洗了司马一族的魏文帝曹丕端坐御座上,冷冷地凝望着水镜中的画面。

  当初盘点刘裕之时,只因仙人提及司马篡魏,他便毫不犹豫地对司马懿一族下了手,而今镜中的场景自然不出他的意料。

  ——尽管早已知晓司马篡魏,但究竟是如何篡的,魏文帝曹丕却是如今才知道。

  “生生熬死了我祖孙三代?”

  他皱着眉头思索这个关键信息。

  ……这固然说明司马懿长寿,但又何尝不意味着他们父子短命?!

  即便坐拥世间无上的权势,却没有足够的寿命享用,这无上的权势又有什么意义?东汉后期为何会被外戚宦官把持朝政?历任皇帝总是早夭短命便是最主要的原因。而今他们曹魏难道要步其后尘?

  魏文帝曹丕心中的紧迫感油然而生。——提升当下医学水平,刻不容缓!

  水镜之中,曹爽的死亡已然翻篇,在滚滚历史长河中,他也不过是个小人物而已。

  【曹爽既死,大权尽握于司马懿之手。司马懿去世后,其子司马师继承他的权势,废曹芳而立高贵相公曹髦;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又弑曹髦而立常道乡公曹奂。】

  【不甘

  为傀儡而奋起反抗的曹髦用鲜血染红了宫门,战战兢兢的曹奂如泥塑木偶一般在司马昭的淫威之下苟活,直到多年后诚惶诚恐向司马昭之子禅位,一如当年汉献帝刘协禅位于曹丕,让人如见历史的轮回。】

  【一百多年后,另一个同样以“魏”为国号的异族之国在北方中原崛起,当北魏的统治陷入衰落,名为尔朱荣的权臣肆无忌惮杀戮公卿、把持朝政之时,年轻的北魏孝庄帝甘冒奇险、手起刀落解决尔朱荣,践行了他那句刚烈凛然、名传后世的宣言:“宁为高贵乡公死,不为常道乡公生!”】

  【高贵乡公曹髦的名号从此留名青史。】

  "嗤——"

  随着水镜之中高贵乡公曹髦的身影重重倒下,喷涌而出的鲜血仿佛染红了镜面,也染红了水镜之前魏武帝曹操的眼睛。

  他一动不动注视着亲手建立的魏国被人颠覆,注视着自己的子孙后代步上汉献帝刘协的后尘,心中之愤怒痛苦难以想象。

  "这世间难道真有因果轮回?"

  他的儿子篡了大汉,又被司马氏所篡。近乎轮回的发展让这位一代枭雄心中都难免生出难道真是报应的想法,不过这样的念头转瞬即逝,王朝兴替之事,他已经看透,一切不过是天道循环而已。

  心绪纷杂的他只能轻轻一叹。

  "我何尝不想做大汉的征西将军……""主公,司马一族已尽数下狱!"

  直到前来回禀的人将他从怅惘中惊醒,曹操这才回过神,他的目光转为冷酷。

  “都抓起来了?好,好,好!宣告天下,三日之后明正典刑,尽诛司马一族!”

  "是!"

  回应的人声音响亮,欢欣鼓舞。

  ——这可不仅仅是曹家的私仇。

  但凡见过南北朝乱象之人,无不对罪魁祸首司马家咬牙切齿地痛恨。

  当初仙人不曾指名道姓,碍于司马一族的名望,他们还不好下手,免得冤枉了人。即便如此,曹操也早就明里暗里将其看守起来,绝不允许任何一人逃走,而今事情真相水落石出,抓起来名正典刑就是应有之事。

  天下之人若是听闻,都只会拍手叫好!

  司

  马家下狱时,水镜之中的镜头也从北方移开,重新回到了南方的蜀汉之地——

  【曹魏内部生乱、司马氏篡权揽政时,南方的蜀汉早已走出诸葛丞相去世的阴霾,君臣上下齐心,为蜀汉的未来而奋斗。】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一张熟悉的丝帛飘飞在水境中,一个又一个文字被勾画出来,闪烁着淡淡的金光。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

  【后世有人说,《出师表》就是后主刘禅的用人名单,也是一份死亡名单——在诸葛亮去世后,正是依靠出现在这份名单上的大臣,蜀汉才得以继续屹立不倒。而随着这些人相继离世,名单上的人选一个又一个消失,轮到眼光不行的后主刘禅亲自选人用人时,蜀汉就彻底步入了深渊。】

  【某种意义上,这说法也不无道理。】

  【后主刘禅没有选人的眼光,却敢于放权,蜀汉的发展取决于执政者的水平。】

  【而这一点上,不得不说,刘禅运气不错。刘备身故后,有诸葛亮撑起蜀汉的天空,诸葛亮去世后,又有蒋琬、费袆相继秉政,在他们的治理之下,蜀汉不说是蒸蒸日上,却维持了多年的安定清平。】

  【尽管如此,由于这二人没有诸葛亮的巨大威望,难以压制不安分的益州本地世家,再加上能力远远不及诸葛亮的客观事实,导致蜀汉经济民生各方面的发展落后,二人的执政难免趋向妥协和保守,对外由攻转守,减少军费开支和战争规模,对内安抚人心,多次大赦天下,诸葛亮之时法律严明、不以小赦而加惠的局面不复再有。】

  【此时的蜀汉,进攻不足,自保有余,在尚算清平的政治环境下默默积蓄力量。】【而企图欺君弄权的宦官黄皓之流,也被严厉正直的董允压制,不见出头之日。】【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二十年。】

  【随着蒋琬等人相继离世,《出师表》人才名单耗尽,蜀国急需新的掌舵者。】【——名叫“姜维”的男人站了出来。他不惜一切,向北方中原的方向发起冲锋!】

  【诸葛亮在世时,凭借他超凡脱俗的才华、盖压当世的威望,蜀汉上下只有一个声音。诸葛亮去世后,原本整齐的声音就杂乱了起来。有人早已不想再打了,只想守着一亩三分地,守着蜀地天险过日子

  ;有人却还惦记着北方的中原,惦记着兴复汉室的梦想!】

  【大将军姜维便是后一类人。】

  【——他是蜀汉最后的大将军,诸葛亮理想的继承者,为复汉而战的“殉道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