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一卷 还政于朝 第七十章 朝朝月月又年年

《还政于朝之归魏》第一卷 还政于朝 第七十章 朝朝月月又年年

作者:楼顶 字数:2480 书籍:还政于朝之归魏

  听着曹丕的话,曹彰无不肯定的微微点头,轻声说道,“二哥所言极是,文姬妹妹如今也不过刚过花信年华没几年,还未而立,正当年轻,她以后的日子可还长着呢。是需要帮她找一个好的人家嫁了。”

  说着说着,曹彰突然想起来了某个人,随之抚掌大笑道,“二哥你不说还罢,你一说,我还真想起来一个合适的人选。”

  曹丕听到曹彰如此说,顿时起了兴趣,扭过头来说道,“哦?小弟快说,是哪家子弟,姓甚名谁,哪里人士,现居何职?”

  曹彰神采奕奕的说道,“此人,姓董,名祀,字子规,乃兖州陈留人士。”

  曹丕闻听曹彰所言,顿感十分惊讶。陈留正是他们的故居,而且他们的父亲曹操,当年也是从陈留这起兵反董的。陈留可谓是他们曹氏一族的福地,因此他对陈留中一些比较出名的大族,还算知之甚深,而且如今朝中许多重臣都是陈留人士,甚至蔡文姬也是陈留人士。可他从来没听说过有一个叫董祀,董子规的人物啊。

  于是惊讶的疑问道,“陈留人士,那岂不是你我的同乡?可陈留大族之中,没有听说有董祀这号人物啊,难道是某个大族的远方亲戚?”

  曹彰随之微微摇头,不紧不慢的接着说道,“董子规,并非陈留大族,也并非某个大族的外戚。准确点来说,他和文姬妹妹的经历有些相似。这董子规幼年恰逢家道中落,自幼便与母亲一起相依为命,但并未弃学,而且在礼乐、书数方面也颇有造诣。如今现任并州.新兴太守。”

  听到这里,曹丕恍然大悟,原来是那个人,“你说的可是那个,率兵抵抗申屠隆两万胡兵的白面书生,董太守?”

  他自然也是听说过那新兴太守的,只知道那太守以一介书生之身,不畏刀剑上了城头,也方才以区区三千兵马撑到了曹彰援兵的到来。新兴城一战,虽说战况惨烈,而且守城士卒伤亡严重,但也真真切切的,为董祀打下了一片大好的名声。

  曹彰微微一笑,说道,“没错,正是此人,而且此次归朝受封的人里面,就有他,只不过临行之前需要有些事务需要交接一番,因此并没有与我等同行。此人虽说是白面书生,但却不失男儿血气,而且在并州颇有贤明。”

  曹丕低声喃喃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随即开口接着说道,“若真是那人的话,倒也勉强能够配的上我文姬妹妹,不过最终合适与否,还要看文姬妹妹自己的心意。”

  曹彰随即说道,“那是自然,你我虽说身为兄长,但也不能乱点鸳鸯谱啊。哈哈哈......”

  说罢,二人策马扬鞭,向南疾驰而去。

  按照朝廷以往惯例,每年年末,各州长官都需要赴京述职的。如今转瞬又是一年,也到了各地官员上京的日子。只不过往年里战乱纷纷,也只有临近几个州府可以上京。现如今,天下大定,今年必将是热闹非凡的一年。

  曹彰乌梁素海一战之后,班师回到雁门关,已经是深冬十一月中了。

  在雁门关又待了十数日,如今腊月时分南下许都恰逢年关。往年连年战乱,连个年都过不好,今年终于能安安稳稳的过个好年了,而这乌梁素一战的战果,就当是今年送给父亲的新年贺礼了。

  想必天下百姓等这一天,也等了许久了吧。

  朝朝月月又年年啊!

  又是一年,想必这也才是年吧。

  ————————

  话说两边。

  此时许都城内,也是一片热闹非凡,毕竟这是天下统一之后的第一个年关。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张灯结彩,置办年货。但有一家高门大院,清冷异常,而且还张挂着白色的灯笼,似在守孝一般。

  这家自然就是镇军大将军府,不,现在应该只能称之为鄚[mò]侯府了。因为张郃故去,官职自然就要被削夺,而他的长子张雄继承的也只是他鄚侯的爵位而已。

  张郃归朝后的这几个月,来府内灵堂祭拜他的人络绎不绝,可或许是接近年关了,大部分人都在忙碌家中过年事宜,这几日方才渐渐冷清下来。

  这一日,张雄忽然听得门房来报,说有人来祭拜老将军,不禁眉头微皱,父亲已经下葬。而且这个时候,马上就要接近年关了,还会有谁来祭拜。于是,随口问了一句是谁,门房随即回答道,“回禀公子,是一个头发花白的素衣老者,自称是老将军的故友,名叫刘晔。”

  张雄闻言大惊,来人竟然是大鸿胪.刘晔。

  因为他知道,父亲北征匈奴时是左路军主将,而这刘晔就是左路军的行军长史。父亲去世的时候,就是他和陈泰二人陪在在身边的。

  北边的战事,他自然也听说了,本以为他还要过几日才会回来,还想着到时候去府上拜访一下,看看父亲临终时有没有什么交代,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返回许都了。

  当然张雄并不知道,刘晔是听闻了,张郃老将军追封一事的风波,才返回来的。

  于是乎,张郃张雄急忙出声道,“快快有请。”

  少时,只见一身素服的老者缓缓走了进来。

  张雄见状,叩头便拜,“小侄张雄,拜见叔父”。

  刘晔看着眼前这个跟老将军张郃又七分相像的张雄,急忙一把将其扶起,随后勉强挤出一丝微笑说道,“贤侄不必多礼,快快先引我去祭拜你的父亲,稍后你我叔侄,再慢慢叙旧。”

  依照汉朝例制,“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期之丧,达乎大夫。”

  按照这条规定,张郃身为一品武将,鄚[mò]城侯,而张雄又继承了他的爵位。自然是按照公侯的规格,下葬安置的,其后更是要守孝一年。

  因此,虽然张郃已经下葬,但灵堂尚在。

  闻言,张雄急忙引着刘晔到了张郃的灵堂。

  刘晔来到了灵堂,看着牌位上张郃的名字,似乎又看到了那个老哥哥。他一言不发的先上了香,随后在牌位之前跪下。

  张雄见状急忙就要上前搀扶,但随即被刘晔伸手打断了。

  刘晔身为九卿之一的大鸿胪,祭拜时,上香行礼即可,自不必行跪拜大礼,可或许是因为刘晔自己心中的内疚,方才如此。

  随后,刘晔头也不回的对着身后的张雄说道,“贤侄,我与你父亲,先说上几句话,少时,我去大厅寻你,你先去吧。”

  “是。”张雄见状,对着刘晔的背影深鞠一躬,且先退下了。

  眼见四下无人,刘晔对着张郃的牌位,开始自言自语的说开了,“老将军,刘晔回来了。匈奴已经被灭了,你哪怕再多活上两个月就能看到了呀。只可惜,当时我心智意乱,被留在了朔方,没有跟着去前线,没有亲眼看见那一战。

  不过我听说,大单于.师弘邪都被活捉了,但是那巫鲁鲁还是被他给溜了。嘿嘿嘿,这么说起来,这巫鲁鲁比那大单于本事还要大呢,老将军你没拦住他,也情有可原啊。”

  说到动情之处,刘晔竟然自发嘿嘿嘿的笑了出来。可笑着笑着他又开始哭了,刚开始还只是轻声的抽泣,到后面竟然是嚎啕大哭。

  刘晔边哭边说着,“都怪我,都怪我啊老将军,是我没有拦住你,我要是拦住你了。你就不会独自领兵去追那巫鲁鲁,就不会中箭,就不会死了。兄弟无能啊,至今都没有抓住那巫鲁鲁,拿他的人头来你灵前祭拜。都怪我啊,都怪我。你死的冤枉啊。”

  张雄自然没有走远,而是躲在一旁的暗处偷偷听着。虽然,他早就从护送父亲灵柩的近卫营口中听说了父亲的死因,但是今天从刘晔口中再次得到了认证,心中便也踏实了,也算是聊了一桩心愿。

  就在他准备走开,去大厅等候刘晔的时候,忽然听到刘晔开始自言自语了,甚至说出了一件让他打死都不愿相信的事情。

  只见那刘晔继续哭喊道,“老哥哥啊,你死的冤枉啊,你死的不值啊。你都死了,可有些人还不让你安息啊。那昏君竟然要赐你‘厉侯’的恶谥啊,你为我大汉出生入死几十年,竟然就落了个‘厉侯’啊,若不是荀令君拼死相争,你的一世英名就尽毁在这昏君之手了呀。”

  听到这里,张雄再也忍不住了,快步冲了出来,厉声道,“叔父,您刚才所言可是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