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一卷 还政于朝 第三章 父子倾心相诉,荀彧献策夺权

《还政于朝之归魏》第一卷 还政于朝 第三章 父子倾心相诉,荀彧献策夺权

作者:楼顶 字数:3367 书籍:还政于朝之归魏

  魏王府,大堂之上。

  曹丕席地而跪,等候着他父亲的训话。而曹操背对着曹丕背着手站在那里看着眼前御赐的“国之柱石”四字金匾,若有所思!

  大堂里,安静的让人发怵。

  终究还是年轻人沉不住气了“父亲,孩儿在大殿上所为着实是为了我曹氏一族啊,绝无私心!”

  “哎”,曹操长叹一口气,转过身来稳稳的扶起曹丕,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意味,但是那浓浓的爱意是遮挡不住的!

  一人坐在了主位,一人在主宾位坐了下来。

  “丕儿,你心中所想为父怎能不知?你无非想着借此迁都机会,增添我曹氏一族的威望;借屯田一事,安插自己的手下党羽,好为日后早做打算。”

  “既然如此,父亲为何不…?”

  曹操伸手示意打断了曹丕接下来要说的话。

  “我曹氏一族世代侍奉于大汉天子,汝祖父更是贵为先朝太尉。临至本朝,裂土封王,位极人臣。大汉待我曹氏一族不薄,我等又怎能辜负于大汉?”

  “可是父亲,大汉气数已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若不是父亲和我曹氏一族力挽狂澜,天下百姓还不知有多少人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更不知何时才能安享太平!”

  见父亲始终不为所动,曹丕咬了咬牙终于说出了心中暗藏许久的话来。

  “天下本就是有德者居之,他刘氏一族做的了皇帝,我曹氏怎又做不得?”

  “逆子大胆”

  曹操终究还是忍不住了,腾的一下站起身来便要拔桌架上的宝剑,可终究还是停了手。

  曹丕急忙跪了下来,但这次却破天荒的没有低头,反而倔强的与曹操对视着。

  “只要我曹孟德在世一天,就不允许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出现,此事以后休要再提”

  “可是父亲,你有没有想过,跟着你打天下出生入死的诸位同袍,我那死去的大哥,你那死去的爱将,他们是为了什么?他们在这场战争中又得到了什么?他们所留下的孤儿寡母又得到了什么?儿臣今年也快四十岁了,父王您就算不为儿子着想,也得为我曹氏后代想一想啊。有一天儿子随着父亲一同去了,我曹氏满门必将死无葬身之地啊。”

  曹丕几乎是嘶吼着说出了这些平时从不敢说的话来。

  曹操愣住了,心中好像有什么东西被唤醒,行尸走肉般缓缓的走了出去,只轻飘飘的留下一句话“父亲老了,身体也快不行了,等哪天我眼睛一闭,也就管不那么多了。但是只要我不死,你若想为,除非你杀父弑君...杀父弑君...杀父弑君…”

  “父亲......”

  曹丕一声凄厉的大喊,终于还是让曹操停下了身来。

  “屯田之事,丕儿你着手去办吧,父亲也不是那薄凉之人......”

  ......

  就在这时,从后堂缓缓走出了一位风姿卓越的绝世佳人。观此女子不过二八年华,可是真正的她,已然是年过三十的少妇了。只见她一袭紫衣,缓缓走到了曹丕身后,轻声说道,“夫君......”

  曹丕闻言,方才站起身转过来,轻轻抱住了身后的可人儿,任凭自己的眼泪打湿了那女子的肩膀。曹丕也只有在这女子面前,才会毫无顾忌的展露出最真实的自己,不做一丝遮掩。

  而这名女子,也很通情达理的不做任何言语,只是抱着眼前这个“可怜”世子,轻轻拍抚着他的后背,任凭他靠着自己的香肩哭泣。

  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那曹丕的世子妃,甄宓(fú),甄夫人,而世人皆称其为甄姬。

  甄姬,中山郡无极县人,上蔡令甄逸之女,但幼年丧父,之后便被许配给了袁绍次子袁熙为妻。

  建安九年,曹丕同曹操一同率军攻下邺城。曹丕初见她时,便惊为天人,也不顾伦理纲常,便强行将其纳入了府中,但并未用强,反而想着用自己的爱意,一心一意去感化她。

  后来,袁熙被辽东公孙康所杀,甄姬终日以泪洗面。那段时日,曹丕无论公务多么繁忙,每日也都会身赴后院,陪甄姬坐上一个时辰,聊聊天说说话。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甄姬开始慢慢的打开心扉,接纳了曹丕。

  再后来,甄姬彻底接纳了曹丕之后,曹丕便向父亲进言,想要娶其为正妻。而曹操自然是不同意的,也不仅仅是曹操,几乎是除了曹丕外的所有兄弟、宗亲、大臣、近侍们都不同意。

  堂堂魏王世子,又怎能娶他人遗孤为正妻?说出去曹氏一族的脸面往哪里放?

  见众人如此,甄姬并没有强行非要当什么世子妃,反而很豁达的安慰曹丕,若事不可为,那名分自己不要也可。只要两人能够在一起,有没有名分又有什么干系呢?这反而更加激起了曹丕心中的那份执拗,“父亲如若不允,咱们两个离开这里,这王侯之位不要也罢。这大汉疆域如果没有你我立足之地,那咱们就出海远行,再也不回中原。”

  最后,终究还是曹丕赢了,曹操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他不想再失去第二个。

  而二人也在经历了,种种苦难之后,终成伉俪。

  婚后,曹丕才一点点的发现,自己的这位夫人,不仅仅姿貌绝伦,更是博闻强识,诗书造诣上也非同小可,这下更惊呆了曹丕,也更加重了他对甄姬的宠爱之心。

  不久后,甄姬便为曹丕生下了一名儿子,并取名“曹睿”。

  正所谓“母凭子贵”,本来包括曹操在内的一干人等,对他们两人之事还颇有微词。可在她生了曹睿之后,也就开始慢慢放下那昔日的成见了。

  ......

  过了好一会儿,曹丕才松开怀里的可人儿,任凭她温柔的替自己整理着有些散乱的发髻。

  随后,换上一副宠溺的面孔轻声说道,“夫人怎会来此?”

  甄姬一边细心的替眼前的人,擦着他脸上还未干的泪痕,一边温柔的说道,“刚才我陪睿儿在院后玩耍,他玩闹累了,便睡下了。我本想看看夫君是否下朝归来,却恰巧碰见了夫君与父亲起争执之事,还请夫君不要怪罪。”

  闻言,曹丕看堂下无人,情不自禁轻轻捏了一下眼前玉人那娇嫩的脸蛋,细声说道,“你我本是夫妻,那有什么怪罪不怪罪的。”

  甄姬并没有躲开,任凭曹丕半搂着自己,捏着自己的脸颊。

  可她听完曹丕的话之后,并没有喜笑颜开,仿佛想到了什么,反而美目微皱的轻声道,“无论如何,自家人议事,夫君说话总应该温和一些才是,更何况这人还是父亲。”

  感受着怀中美人的吐气如兰,和她身上散发的那种自然的阵阵幽香,曹丕方才的不快早已云散,不禁有些心猿意马。忽然,他一把抱起了眼前的美人就向后院走去,这突如其来的动作惊的怀中之人不免发出一声娇呼,“夫君,这是干什么?”

  曹丕眼底闪过一丝戏谑,在怀中美人那香唇之上轻啄了一口,有些狡黠的说道,“你说要干什么?自然是做一些夫妻该做的事情啊。”

  甄姬冰雪聪明,看此情形,自然瞬间就明白了曹丕的心意,情不自禁的微红脸颊往曹丕的怀里靠了靠,用近乎不可耳闻的声音说道,“可这还是白天啊......”

  见怀中美人眼神逐渐迷离,曹丕越发的难以把持自己了,匆匆加快了向后院的脚步。

  少时,那房内便尽是春色......

  ————————

  另一边,皇宫御花园内,千余株桃花争相斗艳。

  只见那远处有两人从那桃林深处缓缓走来,正是那摒去了左右的献帝和荀彧。

  “爱卿对今日朝堂之上曹氏父子所为有何看法?”

  荀彧双手一弓,微微俯身沉稳的说到:“关于迁都之事,虽然是由那曹丕提出,但就朝堂曹操反应来看,他肯定事先没有与曹操商议,而是自作主张。至于曹操,微臣相信,他着实不想迁都,并不是有其它想法,只是为了节省民力屯田恢复民力罢了。”

  献帝心中若有所思,眼镜一眯,斜眼戏谑的看着荀彧。

  “噢?那爱卿在朝堂之上...?”

  闻言,荀彧急忙回话。

  “陛下恕罪,臣朝堂上故意以言语激之,只是为了让曹师父子不合罢了,曹孟德所想也是臣心中所愿。”

  “如此说来,荀令君也以为此时不宜迁都?”献帝语气透出了稍稍的不快,“朕却不这么认为,如今天下已定,还于旧都是朕多年来的夙愿。迁都也方才能展现我皇室魏王,连年战乱,天下只知道有他魏王曹操,可还有几人知道这皇帝姓刘而不是姓曹?”

  “陛下息怒,微臣死罪”荀彧急忙跪在地上俯首请罪,“当今天下方定,恢复民力方为重中之重,只要陛下在哪里,哪里便是气运至所在,陛下万万不用为此担忧,待国力稍有恢复之后,方可还都于洛阳。微臣窃以为,当下之际,应当借屯田一事,趁机培植我皇室的势力,以此来慢慢收权于曹氏”

  听到后面的话,献帝仿佛才清醒了过来,“爱卿多虑了,快快请起”,说着竟然俯身将白发苍苍的荀彧扶了起来,“关于屯田一事,爱卿可有良策?”

  荀彧起身后越发的恭敬,诚惶诚恐道“启禀陛下,依微臣愚见,当今天下大肆屯田之地莫过于以下几处,豫州洛阳,长安关中,益州成都,江淮两岸以及那江东建业,这几处均是沃野千里,天下粮仓之所在,尤其是洛阳、长安和成都这三处更是重中之重。”

  说到兴奋之处,荀彧微微踱步堪堪而谈“臣断定,对于这几处的屯田官员任命,那曹丕肯定会安插自己的党羽,而我等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尽量多安插忠于我大汉皇室的官员即可。”

  “可是,朕已经将屯田之事全权授权于曹孟德了,他怎能同意?”

  “陛下勿忧,以微臣看来,只要屯田官员着实有真才实干,那曹孟德绝不会相阻”

  荀彧笃定的说道。

  “爱卿,心中可有良臣所荐啊?”

  “臣断定,豫州洛阳,曹丕必然会推举那司马懿为京兆府尹行司农校尉,掌握屯田事宜;长安必是那黄须子曹彰;荆襄之地应该是那曹植曹子健,然后辅之以能臣干吏。当下,我等应当争取将成都和建业两处派之以我皇室心腹。臣斗胆推荐旧蜀臣子费祎为益州刺史,节制益州屯田事宜;东吴已故大将军陆逊之子陆抗为扬州刺史,节制建业屯田事宜。此二人虽为降臣,但是对我大汉之忠心,天地可鉴。诸葛亮在时,常常对费祎赞不绝口,此人必能胜任;至于那陆抗,虽然今年方才三十二岁,但是此人有勇有谋,世人均称其为“东吴最后之名将”,若不是那孙权小儿临阵换将,曹仁也不会那么顺利就能拿下江东。”

  献帝眉头微微一皱,担忧的说道“爱卿保举之人,朕自然相信,只是,如今益州刺史乃是那大理卿钟繇啊,扬州刺史更是那曹操心腹曹仁,此二人在降蜀灭吴上均有不世之功,无正当理由,朕又如何能将他们调离呢?倘若不慎,恐得不偿失啊。”

  “哈哈,陛下勿忧,对此臣早有对策。”

  “爱卿速速说来,以安朕心”

  荀彧走的离献帝更近了一些,低声说道。

  “陛下........”

  “如此甚好,甚好啊,哈哈哈哈。卿不愧有王佐之才,朕有爱卿,何愁我大汉不能恢复往日之荣光,啊?哈哈哈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