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铁汉刑警 做一位有绝活的法医

《铁汉刑警》做一位有绝活的法医

作者:阎鸿主编 字数:936 书籍:铁汉刑警

  从古代的仵作说起看过《神探狄仁杰》《大宋提刑官》的观众肯定都还记得,这两位古代名侦探想要侦破一宗错综复杂的奇案,总离不开一位

  “万能小助手”的帮忙。他们为狄仁杰、宋慈们提供受害者的大致死亡时间、死亡原因,还有可能犯案的杀人凶器。

  没错,这位

  “万能小助手”就是仵作,也就是现在的法医。追溯历史,中国在战国后期就有

  “令史”一职,专门从事尸体检验和活体检验。汉代法医学检验已相当盛行,宋代正式出现了

  “仵作”这一名称。清代仵作事业最上轨道,仵作不仅要检验伤势,还需查勘现场。

  “对,现在法医也要出现场,而且要运用专业知识,根据现场迹象拿出尽可能精确的分析判断。”西安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技术处法化科科长周起今年45岁,从事法医工作已经20多年了。

  除了多次获得公安部和省市的

  “先进个人”荣誉,这位老刑警还是全国公安机关首批刑事技术特长专家。

  市刑侦局上上下下对他的命案现场分析有四个字的点评:独到,老辣。

  法医本身是个非常重视实践的专业,5年学习中要接触大量真实案例。

  老师面对学生无不倾囊相授,

  “成功之处要告诉我们,失败之处更要告诉我们。因为法医鉴定是用科学上的共性去套千万个命案、死者的个性,难免会有误差。很多时候,法医更应该关注那些不符合常规的例外。”除了个体差异,影响法医判断的客观因素也非常多。

  就以死亡时间的判定为例,最常使用的是尸体温度判断法,可是天气、温度、周边环境,甚至死者的胖瘦高矮、穿衣厚薄都会给法医搅局。

  就是使用最为可靠的胃内容物排空程度判断,也需要结合死者的职业特征、饮食习惯和代谢速度。

  “正常人的体温在36.5℃到37.5℃之间,差距只有1℃,可放到死亡时间的估算上就是两个小时的差异。我们必须综合考虑现场情况,尽力做到最大限度的精确,才能保证侦破工作的顺利。”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仵作就是南宋法医学家宋慈。

  他20多年的官宦生涯中,大部分任职都与刑狱方面有关,他也深知

  “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验,达到洗冤泽物的目的。

  清朝年间,《洗冤集录》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传入西方,对推动世界法医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影响,宋慈也因此被西方人称作

  “法医学之父”。而周起来到市刑侦局后第一次单独出现场,就真的做到了洗冤泽物。

  当时报案人称死者是上吊自杀,可周起来到现场一看,马上列出好几个疑点。

  “判断死者损伤情况可是法医的看家本领,分析一道伤痕是死前造成的还是死后伪造的,这是我们最拿手的了。”根据死者身上的伤痕特征,周起很快做出判断,这起案件是嫌疑人杀死受害者后伪造了自杀现场!

  侦破人员按照这个方向进行侦破,很快就抓到了真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