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举后,我靠种田平步青云 第47章 意外来客

  九月,日头很高。

  金黄的水稻是这个季节最美的风景。

  小思源伸腿坐在稻田边一棵柏树下,手里捧着半颗石榴,视线落在稻田中。

  而那金灿灿的稻田里,李小英、李芳芸、知满、知意,还有七八个捕快,顶着烈日正在收割稻子,脸上洋溢丰收的喜悦,和汗水。

  宁钰坐在小思源身侧,左手托着另外半颗石榴,一边想事情,一边慢吞吞抠石榴粒。

  南里四面高山峻峰环伺,地势西高东低。

  山不是一般的陡峭,绝大多数是直入云霄险峻非常的陡立山峰,唯有西南及西边一带稍稍低矮平缓,因此想要走旱路进入南里,只能从这一带走,即官道所在。

  如果不走旱路,那么仅剩下一条水路可选。

  绵延的山峦造就无数山涧水沟,山涧又汇成一条可行小扁舟的浅水河——玉河。

  玉河发源于南里境内,往东汇入大江,是通往南里唯一的水路。

  因此,要守住南里,只需守好西边防线和玉河水域。

  三处军寨的选址,最大的青峰寨建在距离官道五里地的青峰群山山坳,然后在玉河搭建玉河水寨,而第三座军寨设在玉河北岸的牛头峰。

  另有六十四座瞭望台覆盖整个县域边境。

  徐宁城带领七千人抢工,仅用两天两夜就建好了青峰寨及十二座瞭望台。

  首批的两万兵力全部入驻青峰寨。

  一边练兵,一边建设玉河水寨和牛头寨,以及剩下的瞭望台。

  后续招的四万兵丁,两万分到青峰寨,玉河水寨和牛头寨各一万,半月前刚入驻完毕。

  日常操练有队列、阵法变换、步下箭、舞刀、矛刺、掇石(举重)、军体拳、爬树下树。

  开弓天赋特别好的还有马上箭。

  另有一门兵法经略,是黄朝主动要求加的,也由他授课,时间定在晚间操练结束后,实际操作就是一群人围在一起听黄朝口若悬河讲故事,参不参加全凭自愿。

  值得一说的是,兵丁们习练的军体拳并非徐宁城以前当兵学的那套,而是黄朝将一套格斗术改良,经徐宁城、刘通等人实践,反复调整后最终定下的版本。

  仅有九式,简单易记。

  但每一式都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威力相当惊人。

  至于她——

  在招兵过程中,她将木匠、铁匠、石匠们集中起来,在青峰寨附近开辟了一块地方制作兵器,刀、箭、矛、盾、绊马索、滚石、滚木、罟网等等。

  兵丁们日常训练用的木刀、木箭、木盾等就是木匠们削的。

  虽然是木制,杀伤力一点不容小觑,尤其是木箭,箭矢大小、倾斜角度,箭竿的长度和粗细,都被黄朝调整过,穿透力比普通木箭提升了四倍左右,也更容易命中敌人。

  连她,都用木箭射中过奔跑中黄朝的屁股。

  同一个人,如果用铁箭头能射穿三寸,用这种特制木箭头至少也能射穿两寸。

  完全可以用于正式作战。

  六万兵力紧锣密鼓训练着,南里人心中越发有底气。

  粮食的问题也已解决。

  从两个多月前,陆陆续续有粮食送回来,加起来足够支撑九个月,而南里原来有半年的余粮,再加上陈记粮铺捐献,节省点熬过今明两年不成问题。

  上回运粮回来的人说已经购不到粮食,大哥哥也已启程往成都府接应,算算日子,也就这几日,大哥哥和壮叔便可回到南里。

  随粮食一起送回来的布匹、牛皮、棉花等物也不少,都交给锦绣阁赶制军靴甲胄。

  荣保堂那边囤积的药材也足够。

  武器却始终是个问题,大哥哥送回来的刀不到三千柄,长矛也只有四百根。

  还有护头的铁兜鍪,到现在也只有一千六百个。

  只盼首次碰上的敌人不要太强大。

  蜀云王三番两次派人来征兵,都被她关进了牢里,想必已经引起蜀云王注意,好在镇西将军永平侯打到了四川边境,将蜀云王的怒火吸引了过去,这才没工夫管一个小小的南里县。

  不过对南里县来说,永平侯是比蜀云王更难缠的对手。

  此人镇守西南边境二十年,用兵如神,但残暴程度丝毫不亚于蜀云王,素有铁面鬼将军之称。

  在他手下,没有俘虏,挡路者不管敌人还是盟友,只有一个“死”字。

  大幽朝对藩王失去控制由来已久,而这位镇西将军,虽不是王,却也早就脱离朝廷掌控,在西南边境,拥兵四十万,既当将军,又当土皇帝。

  他不顾西南边境安危,率兵北上,其意图再明显不过。

  重庆府若落在此人手中,南里怕是不好过。

  “大人!大人……”

  一个赤胳膊汉子翻身下马,高呼着朝宁钰所在的稻田狂奔,打断了宁钰的思绪,也吸引了小思源和一众忙碌的收稻人。

  已是九月中旬的初秋,李小英家五月播种的水稻,正好这几日收割。

  宁钰带来几个捕快帮忙。

  由于第一次割谷子,加上汗水糊住眼睛,刚割了两笼,第三镰宁钰就把自己的小拇指指甲盖斜着割去一小块,连带一小坨肉也一并割去,鲜血啪嗒嗒滴到半干的田里。

  包扎好手指,她就坐在了树下。

  小思源拿来一颗石榴安慰她。

  汉子在距离宁钰五步之外停下,扎着红腰带,是从青峰寨来的。

  宁钰的心一下就提了起来,“何事?”

  “有一队人马从官道进南里县,被刘将军拦下,他们说认得大人和徐大公子,刘将军让我来请大人过去。”

  认得她与大哥哥……

  莫非是谢大哥?

  绝美的狐狸眼绽出流光,“叫什么?”

  “姓谢,说是从金陵来的,里头还有行伍之人。”气喘吁吁的军汉回道。

  一个半时辰后。

  小红燕驮着宁钰到了青峰山群地段的官道。

  四五百名扎着红腰带的光膀子军汉,手持大刀将一队车马团团围住,见到宁钰到来,左右让出一条夹道。

  “徐大人。”

  刘通朝宁钰抱拳示意。

  “刘将军。”

  同刘通打完招呼,宁钰催动小红燕走到队伍最前方,目光与十米外骑在马上的男子相撞。

  下午的阳光灼烫如火,却也不及猝然碰撞的两道目光滚热。

  男子身着黑色束腰劲装,三指宽的皮质腰带勒出劲腰笔挺如翠竹,满头墨发束于头顶由一只黑玉发扣固定,身后斜立一杆七尺无缨银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眉目冷峻,势如破空之利箭,略微发干的嘴唇和不断滚落的汗珠未能削弱他的锋利,反添几分坚韧。

  孤标傲世的容颜和浑然天成的贵气,直叫巍峨青山都失了颜色。

  燕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