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谁还没把剑 第二三一章 或许

《谁还没把剑》第二三一章 或许

作者:修仙呢没空 字数:1851 书籍:谁还没把剑

  “内务府正白旗人, 李氏,护军李俞之女,年十一。”

  “内务府正白旗人, 高氏,高万荣之女, 年十二。”

  雅布路过顺贞门的时候, 就见一个太监捧着本册子, 拖长了嗓音念道。每念一个名字,便有兄长或者父亲,领着自家的女孩上前核验身份。

  今天书致请了假, 雅布是来顶他的班的, 原本只是对着册子检查过城门上的护军到岗情况, 便要回乾清门去, 不料他却在那群穿着蓝布旗装的预备小宫女中发现了一个眼熟的面孔。

  “五爷。”曹娥也看见了他, 在人群中笑着向他摇了摇手。

  雅布见她独自站在队列中,不禁十分奇怪,走过去问道:“曹姑娘, 你怎么一个人,阿寅人呢?”

  “去龙门前送成大哥考试去了。”曹娥笑道,“他在家里念叨了好几天了,说成大哥这一科如果中了,就是他们诗社里头一个进士, 要怎么请客起社云云。我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索性打发了他陪书哥哥送人去。”

  “他跟着凑什么热闹?”雅布哭笑不得:“人家明相大人和夫人都去了,轮得到他一个外人吗?倒叫你一个人站在这里。”

  “我也不是一个人。原是李煦表哥陪我来的, 他去前面拿号牌了, 马上就回来。”曹娥笑道。

  话虽如此, 但顺贞门毕竟是紫禁城的外门,有很多护军、工匠、碳丁一类的人来来往往,雅布还是觉得她一个女孩子在这里不方便,便多留了一刻,陪她在门口站着等候李煦归来。

  忽然见两乘官轿远远而来,在宫门口停下,金黄色的帘子一掀,从里面走出来两个穿狐坎貂裘的女子,年长些那个穿着石青色亲王福晋吉服,年轻的那个辫角坠着鹅黄宫花。母女二人俱是锦衣貂裘,仪态万千。

  一种挤在宫门前等着参选的小宫女们不禁投以艳羡的目光,慌忙让路躲避,目送着她们母女俩往慈宁宫的方向去了。

  “那是康亲王福晋和他们家三格格。”雅布认出了那对母女,向曹娥笑道,“听说他们家想把这位三格格,许配给你成大哥做福晋,看这模样倒是挺配。”

  “当真?”曹娥略微吃了一惊,下意识把手帕在手里拧成一团,“康亲王是铁帽子王,他们家的姑娘,不就是郡主娘娘了?”

  “郡主又如何,现在多罗格格满大街都是。康亲王的几个儿子也就那么回事,明大人还未必看得上他们家呢。”雅布大刺刺地说笑着,一时见李煦回来,便把曹娥交给了他,自己如常回去当差去了。

  李煦望着他的背影笑道:“你哥哥这几个朋友倒交得值,都是为人爽快不拿大的。”话音刚落就听前面小太监喊道:“内务府正白旗,江宁织造曹玺之女,曹娥。”

  李煦便来不及多想,赶紧带着表妹上前,如常报了名字、加入到备选的队伍里。

  不一时,应选之人便已到齐,太监嘱咐过众人几句话后,便带着他们到顺贞门内的两排矮房内。小选也分三轮,先查验身体,再考察言谈女工,最后由各宫的掌事宫女进行挑选。

  第一轮曹娥就被黜落下来——对于她这种名义上是包衣,实际上出身官宦之家的女孩,内务府早有一套完整的办事流程。那验身的嬷嬷连衣裳都没让她脱,只是翻了翻档案便道:“这孩子识字,不用选了。”

  清制,为了防止泄密,宫里的太监宫女都是不许识字的。曹寅教妹妹识字念书,就是存了不让她做宫女的意思了。

  说着便有小太监恭敬地把她请到一边的雅室里吃茶。那里已经坐着其他几个女孩,都是与她一般的出身,曹娥依稀认得两个身份最高的,分别是正黄旗包衣、内大臣额参的孙女乌雅氏和正黄旗包衣、正郎中拖尔弼之女万琉哈氏。

  二人都向她微微福身,点头微笑。曹娥也含笑回礼,自己捡了个位置坐下,索然无味地捧着茶杯呆坐,忽然听门口吵嚷,有人喊道:“苏麻姑姑来了。”

  一众嬷嬷、总管太监再也顾不上正在参选的小宫女们,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忙不迭地迎了出去。

  一众小宫女也都一脸兴奋地看着苏麻喇姑,露出期盼的目光。就连已经定了要出宫的那几个官宦小姐也都露出懊悔的目光,低声抱怨:“太皇太后身边都七年没进宫女了,早知道就不让他们抹掉我的名字了。”

  连万琉哈氏懊恼道:“是啊,慈宁宫的宫女不同别处,有好几个都被她老人家指给了宫里的侍卫。”

  “当真?”曹娥忍不住出声问道。

  万琉哈氏不禁奇怪地看了她一眼,曹家运势正旺,曹娥的身份在她们这群人当中已然是拔尖儿的了,况且她哥哥在乾清门当差,嫁个寻常的侍卫那不是绰绰有余。

  说话间,几个掌事太监已经簇拥着苏麻喇姑往她们这屋里来了。显然,这些太监们也深知孝庄年老怀旧,身边都是几个从蒙古来的老宫女伺候着,已经很久没有挑过新人了。难得她老人家有调/教新人的打算,恐怕看不上一般人,于是便略过那些庸脂俗粉,直接带了苏麻喇姑来见这几个官宦人家出身的姑娘。

  “好俊的姑娘。”苏麻喇姑先是望着三人笑道,然后又拉起曹娥的手,“你是曹家的姑娘不是。曹小子已经够俊了,他这个妹妹更是不同凡响。”

  曹娥不由心跳如雷,一时难以决断。

  “小娥被苏麻姑姑带到慈宁宫去了?”来迟一步的曹寅得知消息不由大急,“苏麻姑姑怎么会亲自去挑宫女,你这个乾清宫总管太监怎么消息一点儿也不灵通?”

  换了别人这么说话,梁九功早就发怒了,但是他和曹寅也是打小儿在一起当差的同僚了,闻言只是掏了掏被振聋的耳朵,无语地白了他一眼:“那可是苏麻姑姑,她老人家看上了你妹妹,别说是我了,就是皇上也不敢拦啊。”

  曹寅顾不上和他争辩,赶紧摸到慈宁宫,叫人把妹妹喊到后角门,连连向她道歉:“都怪我来迟了。你先在宫里耐烦几天,等我想个法子换你出来。”

  “你能有什么法子?”曹娥笑道,“苏麻姑姑都给我说明白了,这回是太皇太后上了年纪,眼神不好儿使了,身边需要几个通晓蒙汉文字的宫女给她老人家读书念信。这可是多少娘娘公主也轮不上的好差事,体面不说,还长见识。”

  “你不懂,哪有这么简单。”曹寅脸色涨红,有些话却不好给未出阁的妹妹讲。

  比如这些年康熙嫔妃阵容疯狂扩列,虽然是兄弟,但曹寅心里比谁都清楚,他家主子那可是专爱吃窝边草的性格,最喜欢从自己忠心耿耿的臣子家里收用女孩。尤其是孝庄的慈宁宫,那可是康熙经常出没的高风险区域啊!

  “哥。你就是个幸运的傻子。”曹娥忽然对他笑叹。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曹寅这种运气,结交的都是不计较身份名位的朋友。单看哥哥的朋友圈子,曹娥一度也有过自家实现了阶级跨越的错觉。

  但事实是曹家父子两代为官,虽然积累下了不菲的家底,但只能说是将将摸到了官宦世家的门槛。她只也是一个上过几年学的普通包衣女孩,离大家闺秀的标准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在母兄身边的日子固然过得轻松惬意,但却提升不了自己的眼界见识。只有在孝庄身边当差,她才能接触到宫廷礼仪、人情世故乃至朝堂政务。哪怕要冒着康熙出没的风险,也算值了!

  “小娥竟然有这样的志气,”午间,听曹寅说起这事,书致也觉得略微有些吃惊,“这不是挺好的吗?太皇太后调/教出来的人,差不到哪里去。”

  “好什么呀,我就怕她给自己提升,结果提升成了别人家的侧福晋庶福晋。”曹寅黑着脸仰头灌下一口酒。

  “庶福晋不大可能,”雅布点点头,中肯地说,“你要是过几年能升个二等侍卫,一个亲王侧福晋还是绰绰有余的,运气好一点儿,做个贝勒贝子的嫡福晋也不是不行。”

  曹寅一点也没有被安慰道,反而一头栽倒在办公桌上,掩面叹道:“也有可能被哪个来请安的蒙古王公看上,就带到蒙古去了。”

  “确实也有这个可能。”雅布摸着下巴说道。

  书致亦是同情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个年代女孩之所以难养,其实就是因为运气成分太重,上限高,下限低,运气好的就像将来的恒亲王福晋,虽然是五品小官儿的女儿,却能嫁给康熙的第五个儿子,做超一品亲王福晋。运气差的就算出身再高、父母兄弟再苦心谋划也免不了被一个混蛋男人糟蹋的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