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1980巴山猎耕记 第630章 终于来了

《1980巴山猎耕记》第630章 终于来了

作者:指尖灵 字数:3948 书籍:1980巴山猎耕记

  “没错啊,怎么就打不开呢?”

  “难道是这机关坏了?”

  老刘和孟奎松都有些傻眼。

  两人打着手电凑到石门上仔细查看,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问题所在。

  至今三百年的时间,已经足以让很多事物发生改变。

  这山洞里常年潮湿无比,洞壁上不时有水滴流下,早已经形成厚厚一层石浆,将石门缝隙包裹得严严实实,浑然一体。

  如果是有机括,也很有可能被锈蚀得早已经废弃。

  老刘扭头看向孟奎松:“怎么办?”

  孟奎松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回头扫视着跟在身后的众人:“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撬开,实在不行,就炸开!”

  作为偷尸贼,一帮子人手头上带着的工具不少,对于那种难以开启的墓室,也往往采用暴力手段破开。

  这年头,炸药很容易搞到,那些采石场、矿场,只要给管事的塞点好处,就能利用职务之便将东西弄出来。他们每次盗墓,总会带上一些。

  听到孟奎松发话,一帮子人立马上前,撬棍撬,錾子凿,叮叮当当地摆弄着,眼看需要不少时间,天也已经快黑了,除了留下一拨人在这里开凿着,剩下的人被安排到外面点燃篝火,准备晚饭。

  这一忙活就是大半个小时,石门还是没有丝毫被破开的迹象。

  被叫做老刘那人,实在等不得了,催促直接用炸药。

  孟奎松眼看一帮子人各种法子用尽了,还是没什么起色,让手底下擅长爆破的人上去操作,剩余的人,纷纷从石洞中退出来,在外面等待。

  等了约莫一刻钟的时候,安置好炸药、雷管的人从洞里出来。

  孟奎松小声询问:“可别把山洞给炸塌了!”

  那人肯定道:“放心,这种事儿,我有分寸!”

  “那……点吧!”

  孟奎松虽然有些不放心,但他看看这巨大的石崖,也觉得坍塌的可能性很小,下令让人点火。

  那人点点头,再次钻进山洞,用打火机点燃导火索。

  导火索末端喷着火花和浓烟,一路向洞里蔓延,点火之人快速顺着浮桥跑了出来。

  众人等了没多长时间,只听洞内发出轰然一声闷响,气浪喷涌,就连洞口的水潭都被掀起层层浪花。

  又等了一会儿,见里面没什么动静了,孟奎松和老刘相视一眼,各自冲着手底下的人示意,当即有四人踏上浮桥,钻进洞里。

  洞内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还有让人窒息的烟雾,手电光柱如同射入浓雾之中,看不出多远。

  等四人走到石门位置,发现那厚重的石门只是被炸开一个缺口,清理掉破碎的石块,仅够一人钻进去。

  其中一个偷尸贼在洞口稍稍犹豫后,当先钻了进去,见石门后有类似门闩的设置,设置的机关应该是打开门闩就能进来,只是确实已经报废了,那块本该横在石门背后的石条掉了下来,成了类似顶门石的存在,具体怎么设置的却看不明白。

  而真正让那偷尸贼惊恐的是,里面一股子让人恶心的腐败气息弥漫,竟是手电随便一扫,到处都是累累尸骨,看着那些地上散落的工具、箭矢,他立马就知道这些是被射杀在里边的工匠,那数量惊人,腐败的尸骨,在这潮湿的山洞底部,形成了一大滩烂泥。

  他赶忙憋了口气,不敢乱动,也不敢贸然踏入烂泥之中,只是用手电扫视着山洞深处,然后又看到一堵石墙,像是不懂砌墙的人堆砌起来的大量同缝石墙。

  以他的经验,立马知道这是积石,只要抽动一块,那石墙上的石头都有可能会滚落下来,也是墓室中常用的手段。

  另外三人也纷纷钻了进来,一吸到里面的空气,纷纷捂住鼻子,大着胆子朝里面张望。

  跟进来的两个小龟子倒是迫不及待,往烂泥里扔了几块石头试探,发现烂泥不深,当即走了进去,到前面的石墙上查看。

  两个跟着孟奎松的偷尸贼见状也不说话,见其中一人用撬棍在石墙上拨弄,一看就知道是外行,两人相视一眼,当即朝着洞口位置退过去。

  下一秒,那积石墙忽然坍塌,有石头滚落。

  两人见机得快,从石洞钻了出去,而那两个小龟子却是避无可避,顿时被滚落的石头打翻在地,跟着被掩埋,就连惨叫声也是戛然而止。

  出到石门外,两人相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脸上的笑意。

  作为孟奎松的心腹,两人早得到暗示了。

  随后,两人佯装成慌张的样子,跑下台阶,顺着浮桥钻出石洞。

  见到只有孟奎松手底下的两人出来,老刘看了看洞口,又看看这两个偷尸贼:“还有两个人呢?”

  “他们……他们在里边死了!”其中一人支吾道。

  另一人则是忙着解释:“石门后有很多尸体,看样子是些工匠,被射杀在里面的,再往里面走,是一大堵积石,我们已经提醒了,让他们别动,他们不听,结果,一大堆石头倒下来,把他们给埋了!”

  “积石?什么积石?”

  老刘铁青着脸,冷声问道。

  孟奎松赶忙解释道:“这属于机关中的一种,多用于墓室防盗。比较常见的有水银、积石、积沙、封堵木门、防盗器具、疑冢等。

  水银比较好了解,它散发出的蒸汽有毒。

  积石在墓室中主要是在棺椁外布置,使盗墓人不容易进行挖掘;积沙主要使用的是细沙,当盗墓人挖出盗洞时,沙子就会流下来把盗洞掩盖,若是积石、积沙同时使用,当盗墓者进行挖掘时,沙子一旦洒落,石头就会跟着往下砸,让人防不胜防。

  真没想到,这藏宝地会如此凶险,既用了封堵的石门,还有积沙、积石,比一些大墓还要凶险,防范如此严密,里边的东西定然不少。”

  老刘狠狠地瞪了孟奎松一眼,冲着周边的人大声吼道:“赶紧去救人啊!”

  跟着孟奎松来的人像是没听到一样,老刘带来的人却是纷纷起身,打着手电就准备进洞,却被老刘给拦了下来,他转头看着孟奎松:“让你的人领头……找你合作并一直扶持你,等的就是这一天,你这么缩着,不合适吧!”

  孟奎松微微皱了下眉头,但还是冲着手底下一帮子人吩咐,让他们去救援。

  除了外面留下的十来个人,其余的都打着手电钻进山洞。

  孟奎松和老刘也跟了进去,等两人钻过石门,看着那将洞口堵塞的巨量石头,他们甚至都没法看到那被积石掩埋的两人。

  “生还的可能性很小啊!”

  孟奎松看着众人踏过恶臭的烂泥塘,将一块块石头搬运到山洞两侧,他压着心里的笑意叹了口气:“这些石头清理起来,不知道要多长时间!”

  “怎么,你不想救?”老刘冷声问道。

  孟奎松摇摇头:“我只是想说,如果这么一路清理进去,石头太多,花费的时间太多,以我们现在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打从石头堆上清理出一条通道深入内部,找寻宝藏才是最要紧的,别忘了,这里边已经有人先发现了,还在里面设置了炸子,说不定还会有人来……

  我们的时间,并不充溢,在这里耽搁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出问题。

  对于我们来说,下墓出了人命的事儿很常见……”

  听了这番话,老刘看看那些石头,终究还是点了点头,转身冲着众人吩咐,清理进入深处的洞道,然后先一步从山洞中退了出来,他有些受不了里边的气味。

  而孟奎松则是蹲下看了看那些黑乎乎的烂泥,冲着自己手底下的一个人使了个眼色,然后也跟着退了出来。

  两人到了水潭边上,默不作声地坐在火堆边烤着火。

  而在同一时刻,鼓城山山脚的小村子里,那砍柴汉子家里,一帮子人围在火塘边摆龙门阵,说着村里的闲事儿,说着村里村外的见闻。

  火塘中木柴燃烧发出轻微的噼啪声,火烟在屋子里弥漫。

  身为山里人,大多习惯这种火烟的气味,并不觉得有什么不适,反倒是烤火的时候,不时挪动了一下位置,即使是在屋子里烤火,也往往是面朝火的一面烤暖和了,背面还一阵阵冰凉。

  火塘上,几块腊月上新宰杀的年猪猪肉,在交给食品站一半后剩下的另一半,腌制后都挂在火塘上烟熏着。

  火塘里,还烤了不少红苕,此时外面已经烤得焦了,砍柴的汉子招呼众人吃红烧。

  一个个也不客气,从滚烫的草木灰中将红苕扒拉出来,捧在手里或吹或拍打着上面的灰,然后用黑乎乎的指甲刮着烧焦的红苕皮,焦的那一层被刮掉,立刻露出里面黄红的苕肉,掰成两块后,吸吼吸吼地吃着,太烫了。

  “今天我到东鼓山上去祭拜,在山上碰到了几个人,说是来撵山的,也不晓得这些人是啷个想的,大过年的跑这山里边来。”

  其中一个男子,正是孟奎松他们在鼓山上遇到的那个将狗唤住的男人:“这两年,山里哪还有什么野物?我们自己都见不到,也就是前两年,那三个开着车来山里的,就是前段时间在山里找到水晶的那三个,很是打了一些。在他们之后,进山里来的人,能从山里带出猎物来的,就越来越少了。”

  “说起水晶这个事,你看看前段时间,闹得我们村里出了那么大的事儿,都是那三个招来的灾祸……”另一个村民说道。

  “话不能那么说,只能说我们没得人家那么好的运气,那山洞晓得的人不少,但是敢进去的就一个都没有,该人家发的财,再说了,要怪也怪那两个贪心,为了块水晶就能大打出手,还敢放炸药炸洞,下手太黑了!”

  倒也有明事理的村民说道:“要怪就怪一个个太过于见钱眼开了!”

  砍柴汉子注意力却在最先那人说的话上,他开口询问:“伱说的那些人是从哪里来的哦?按理说,到鼓城山,一般都会经过我们这村子才是,啷个没看到?”

  “我也奇怪,等他们走了以后,我还到悬崖边边上看过,林子里还有二十多些人在下边等起,后面全都往北边的山里边去咯,都不晓得是干啥子嘞。

  我听那口音,像是陕西那边的人,跟我们这边不同,搞不好就是从陕西那边过来的。”

  之前那村民说道:“那么多人,是准备围山蛮?”

  砍柴汉子摇摇头,笑道:“管他那么多,只要不是祸害我们村子的人就行,也不要去招惹人家。”

  “招惹个啥子哦,好多人手里边都带着枪,一看就不是好招惹的……我可不想大过年的触这种霉头!”

  话是这么说,他心里却是一阵喜悦。

  这些人的出现,让他立马想起了陈安说的那番话,也惦记着陈安承诺的两百块钱。

  当天晚上,等一众人散去,他早早地上了床,跟自家婆娘交代了几句,隔天早上,天还没亮就打着手电筒赶往镇上,然后焦急地在邮电所的门口,来回踱步,不停地搓着冻得有些僵的手。

  这已经是大年初三,馆子、商店已经零散有开门的了,邮电所更是常年无休。

  好不容易等到八点,邮电所大门打开,他第一时间进入邮电所,不识字的他请工作人员发出了一封电报,只有三个字:“来一趟!”

  等到电报发出去,他付了费用,就又匆匆返回自己的村子。

  在两个多小时后,那封电报被人送到了陈安家里。

  这时候的陈安,正闲着没事,在家里边给陈澈修理弹弓杈子。

  杈子是从冷饭子树上割下来的,这是种灌木,一蓬地生长,结的如同米粒的果子,到了秋季成熟,酸酸甜甜的,也经常被用来喂鸡,茎秆上一台台的细枝分叉,往往是对称的,山里的孩子喜欢用细绳将枝杈拢起来进行定型,用来做弹弓杈子。

  等形状固定后就砍回来放干,到时候稍加修理,绑上从诊所里弄来的压脉带和从翻毛皮鞋上割下来的弹兜,就能做成孩童手里很好的玩具。

  有弹弓在手,往往都是孩子们羡慕不已的事情。

  陈安正在绑压脉带的时候,听到了院里的狗叫声。

  冯丽荣打开门看了一眼,见来的是邮递员,赶忙迎了出去。

  那邮递员到了门口,将电报递给冯丽荣,冯丽荣笑道:“那么冷的天还麻烦你往家里跑一趟,真是辛苦你了,到屋头喝水,烤火!”

  邮递员摆摆手:“算咯,还有别的事情要忙,还得赶回去,越是这种时候,越忙啊,好多往来问候的家书都得忙着送出去,有好多人,就等着这些信件才能解心里惦念,安稳过年!”

  他说完,转身匆匆走了。

  冯丽荣看着他走了一段,也将院门关上,转身回了屋子,将电报交给陈安。

  陈安接过电报看了一眼内容,再看看落款,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心里暗道:终于来了!

  他立马将弹弓杈子交给陈子谦,冲着陈澈说道:“让你阿公给你做,爸爸有点事儿,要出去一趟!”

  随后,他又冲着冯丽荣说道:“宝儿,弄些水烧着,再拢堆火烤车……我去找蛋子哥和甄叔!”

  陈子谦看着陈安:“是你之前说的事。”

  陈安微微点了点头,快步出了屋子。

  他隐约听到耿玉莲问:“你们说的啥子事儿?”

  陈子谦说道:“你个女人家家嘞,莫多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