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1980巴山猎耕记 第576章 还真是能契合的地图

《1980巴山猎耕记》第576章 还真是能契合的地图

作者:指尖灵 字数:4992 书籍:1980巴山猎耕记

  车子刚到盘龙湾对面的竹林,院子里立马传来了旺旺和娇娇两条川东猎犬的叫声。

  两个小东西,当初陈子谦和冯丽荣被抓起来,陈安没回来之前,它们被一直关在仓房里,镇上来的人不少,耿玉莲怕自己看不住。

  冯丽荣和陈子谦顺着脚印去找那些闯入家里偷盗的人的时候,两只川东猎犬可是打的头阵,在冯丽荣和吴巧花扭打的时候,它们也是一拥而上,若不是陈子谦担心酿出大祸,将它们给叫住,那吴巧花就不是耳朵被猎枪打掉半块那么简单了。

  怎么说腿脚上也会多出几个窟窿眼。

  两条猎狗留在家里边守家,那也是忠心耿耿。

  听到吠叫声,屋里很快就有人打着手电出来,听到车子的声响,也就知道是陈安回来了,快步朝着院门跑来。

  出来开院门的是冯丽荣和跟在后边的陈澈,陈安将车子在院里停下,最先扑到面前的就是两只川东猎犬,很快给陈安本就在山里摸爬滚打弄得脏乱的裤子上,又多按上了几个泥印。

  他揉了揉它们的脑袋,大概是嗅到车里的血腥味,纷纷跑开,围着车子到处嗅闻,像是跟还在车里的招财它们打招呼一样,哼叫着,不时也吠叫两声。

  紧跟着扑到陈安怀里的就是陈澈了。

  他将陈澈抱起来,也不管自己胡子拉碴扎人,狠狠地亲了他几下。

  陈澈倒是很认真,双手捧着陈安脸颊,脑门、鼻子、下巴一路亲下来,看得一旁的冯丽荣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么儿,你先下来,爸爸去把猎狗放下来,在车厢里边关了一天咯!”

  陈安说着,将陈澈放下来,冯丽荣打着手电照着,他将篷布的绳索解开,打开后门板,几条猎狗争相跳了出来,和两条川东猎犬相互一阵嗅闻后,就到院子里到处是转着做标记去了。

  陈安顺便扔了两只不小的灵猫肉给旺旺和娇娇吃着,至于其余猎狗,这几天那是野猪肉不断,黑娃子肉也吃了不少,不用管。

  重新关好车门,拉好篷布,他将陈澈抱起来,这才冲着冯丽荣问道:“我们进山这段时间,家里边没得啥子事嘛?”

  “没得,这些天我一直在家里边,就是领着娃儿、做饭,喂猪喂鸡,最远就是去给圆圆和滚滚送点盆盆奶,除了村里串门的,没得外人来过!”

  冯丽荣随着陈安往家里走:“吴巧花是真疯了,每天满村子的晃,见人就问她家么儿,有的时候半夜三更都会突然往山里边钻,苏春贵这段时间,都请人帮忙找过两次了,后来实在招架不住,只能将她关在房间里边,每天递吃递喝,听说……有的女的,领着个娃儿找到他家来过。”

  找上苏春贵的女人,陈安大概能猜到是什么人了,他懒得说这闲事,接着问道:“苏春贵有没有说过啥子?”

  “也没听他说过啥子,苏同远应该没有让他们知道多少……走,赶紧回屋,大哥大嫂都在家里边耍,说是大哥明天准备去茶厂上班了,专门过来看看,能不能碰到你,结果你就回来了。吃饭了没得?”

  “还没有!”

  “那我去给你弄几个菜,今天我们吃得早,等哈跟大哥和老汉儿他们一起喝点!”

  “要得!”

  陈安抱着陈澈回客厅,冯丽荣则是直接去了厨房。

  屋里,昏黄的油灯下,陈子谦、耿玉莲、陈平和瞿冬萍围坐在壁炉边,见到陈安进来,纷纷挪了凳子,让出靠壁炉烟囱最暖和的位置。

  陈安抱着陈澈坐下去,随后给他在自己旁边安排了小凳子坐着,又将耿玉莲抱着的陈想给接了过来,在怀里逗弄着。

  耿玉莲和瞿冬萍随即到厨房去给冯丽荣打下手。

  壁炉边只剩下陈安、陈平和陈子谦三人,陈子谦询问陈安进山的事情,陈安则更多的是在问陈平在茶厂工作的事儿。

  陈平现如今已经出师了,也有了个师傅的头衔,甚至自己还带了两个徒弟,在茶厂混得挺不错。

  眼看今年一过就是八六了,陈安盘算着自己的那些想做的事儿,跟陈平说道:“大哥,这两年嫂子一有机会就在青沟那边开地种茶树,这几年下来,弄出不少面积了,你今年干到下半年,可以考虑辞工了,回来把炒茶需要的炒房之类的弄一哈,我看那些茶叶长势不错,可以考虑独立经营了。”

  连陈安都不得不佩服自家这嫂子的韧性,青沟那边的茶园,在她不断的努力下,已经扩大到了差不多二十亩的样子,作为一个农家茶园,面积已经足够。

  陈平略微犹豫了一下:“会不会早了点。”

  经过这几年在茶厂的打磨,他沉稳了很多。

  陈安摇摇头:“差不多了,不要担心茶卖不出去,也不要担心啥子投机倒把之类,市场开放,都允许进城做生意咯。

  只怕你产不出那么多茶,到时候,我也会帮忙找销路,伱们只要把茶园经营好了,吃喝不愁,比你在茶厂要强得多,也不要舍不得茶厂的那每个月三五十块钱的工资,只要有好茶,不愁卖,再说了,我也需要你回来帮忙。”

  二十多亩的茶园产出的茶叶,量真心不大,不说别的,价格合适,到镇上摆摊都不愁卖完,这东西可是家庭必备的消耗品。

  现如今茶叶,本就是一个供不应求的状态。

  再简单一点,就连在县城的巴食火锅店,一年下来,都要消耗很多。

  陈平点了点头:“那我把春夏季干完,就辞工!”

  “辞工的时候,记得好好打点好你们茶厂的领导和把你教出来的师傅,不在那里做了,以后也还有可能打交道撒,不能说断就断了。”

  陈安笑了笑:“至于你回来以后,需要的簸箕、晒席之类的东西,我可以帮你编织,建炒房之类的,干了那么几年,你应该晓得啷个弄撒,得你自己盯着才行,还有,青沟那边,那块山石下边流出的地脉水,好好打一口井,那是一股好水,有好茶,也要有好水,值得好好弄一哈……建炒房的钱够撒?”

  “这几年我手头一直都在存,加上你之前给我的那些,两三千块钱还是有嘞,足够了,本来也不需要多大一个!”

  “那就好!”

  两个小侄女云兰、云梅在家里忙布置的作业,没有跟过来串门,陈安也随口问了问两个小家伙的情况,两姐妹读书很厉害,都是争相考第一的读书种子。

  陈安不知道自家两个娃以后读书了会怎样,但看陈澈在学校里旁听的表现,能弄得冯正良拿他没办法,估计有些够受。

  陈平和瞿冬萍这一两年,没再听说他们还想要孩子的事情,一方面一直怀不上,认命了,估计也有工作组没少下来宣传少生优生、间隔距离的缘故。

  但两个小侄女的听话懂事,还是让陈安羡慕不已。

  他自觉自己这辈子就在山里了,但还是希望自家两个孩子,以后都能走出去,见见那些他自己不曾见过的大世面,那大世面,貌似自己这辈子也能好好看看。

  三个女人动手,几样小菜很快端送到客厅了,一大家子,都多多少吃了一些。

  不知不觉夜已经深了,陈平和瞿冬萍回去之后,耿玉莲和陈子谦也各自洗脚洗脸,回屋睡觉。

  冯丽荣哄着两个孩子上楼去睡觉,现在陈澈已经有了自己单独的房间,也就陈想还小,不会盖被子,容易感冒生病,两口子还领着一起睡。

  等到冯丽荣安排好两个孩子,陈安才叫上她一起出了屋子,到驾驶室里,打开座位下的铁箱,将此次进山带回来的那些金银给拿了出来。

  在做这事儿的时候,冯丽荣总觉得陈安有些神秘,当她看到那些东西,被吓了一跳:“啷个又弄那么多回来了?”

  “在山里一个溶洞里边遇到的,不带回来难道扔了?”

  陈安简单将这事儿说了一遍:“这些金银跟我们在阴地沟北边的山沟里捞出来的那些,应该都是张献忠在蜀地称王的时候留下来的。

  我听鼓城山那边村子里的人说,张献忠由川入楚被杨展打散,逃回锦城,后来被明清的军队夹击,选择往北上,就是往米仓山来,结果又在西充凤凰山被清军打散,他人也死在那里。

  这些金银很有可能是他手底下那些人带着逃跑带进米仓山来的,因为不仅仅是我们遇到,还有别的人也曾在山里边捡到过。”

  “那蛋子哥和甄叔晓不晓得?”

  “肯定晓得撒,一起发现的。”

  “那有没有分他们啊?”

  “这还用你操心嗦,分了,均分,他们的已经被他们带回去,我也交代过了,要藏起来,不能让人晓得,他们两个办事,还是相当靠谱嘞。”

  “分均了好,要是分不均,怕是容易因为这个事情起矛盾,一个苏同远就已经让人害怕咯。”

  “没得事,我们三个在一起的时间不短了,都是能相互以性命交托了,不是苏同远那种杂毛能比嘞,你放心好了。”

  都是拴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一荣俱荣,陈安也信得过他们。

  顿了一下,他接着说道:“你打着手电照着,我把这些东西装树底下的罐罐里边去,不能放家里边。”

  冯丽荣点点头,跟着陈安到了屋子侧边的红枫树根脚,陈安找来锄头,开始刨挖,往下挖了一尺,露出里边两个用油纸封着的罐子。

  将两个罐子拿出来,揭掉油纸,他先将铜牛、铜鼓翻找出来,才将那些金银铜钱,分装在两个罐子里边,也不急着掩埋,带着铜牛铜鼓就回了屋子。

  冯丽荣匆匆跟上:“不赶紧埋起来,还要干啥子?”

  “你是晓得苏同远说的那些事的人,我得看看,这两样东西,到底有啥子隐秘,肯定是要去找一趟董秋玲嘞,我倒要问问这婆娘,是不是故意害我!这个事情不解决了,我们这个家不容易安生!

  现在只是个苏同远找上门来,苏同远失败了,就有可能还有别的人找来,不能大意,舍得付出那么大代价要得到这东西,不会那么轻易罢手嘞!”

  陈安简单说了自己的想法。

  冯丽荣是个聪明人,之前陈安跟她说进山找苏同远那件事情后,她自己就已经明白其中的错综复杂了,也总觉得不踏实,一直坚守在自家屋里。

  陈安当初将她娶进门的时候,可什么都没瞒她,他也清楚董秋玲和陈安的过往,包括董秋玲留下的日记,她都是看过的。

  有些平平无常的事情联系在一起一想,总免不了让人细思极恐。

  如今成了现在这样,陈安和冯丽荣都担心纸包不住火,万一某天暴露出来,可能会是一个家毁人亡人的结局。

  但没办法,世事无常,似乎总有一股力量在背后推着。

  所能做的选择,只有往前走,努力将那些挡在前面的沟沟壑壑给跨过去。

  大概唯一心安的是,不是自己本心要去干这些杀人放火的事儿,而是总有人找上门来惹事生非,还算心安理得。

  两口子回到屋里,径直上楼,在房间里打着手电筒,将铜牛、铜鼓都好好看了一遍,看不出任何端倪,让两人觉得古怪的,仍然只是上面那些勾勒出的纹路。

  铜鼓上的纹路,陈安仍觉得跟鼓城山有些神似,但铜牛上的那些,大概是随着牛身弯拐太多,让两人都看不出其所以然。

  他想了好一会儿,忽然灵光一闪,打开抽屉,找出抽屉里面的钱币和信签纸。

  将信签纸蒙在铜鼓上,按紧了开始用铅笔一点点涂抹。

  这是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将分分钱放在书页上盖着,用铅笔一阵涂抹,就能将硬币上的图案给原模原样地拓印下来。

  折腾了二十多分钟,总算将铜牛、铜鼓上的图案都拓印下来,陈安将两张图案展开,铜牛上的还是看不明白具体是哪里,但铜鼓上的,他已经能确定,画的就是东西两座鼓城山的地图。

  之所以如此确定,那是因为他登上过鼓城山,还因为心有所想,专门留意过周边的地形。

  只是,这图案上,并没有什么特殊标识。

  唯一一个意外的发现是,铜牛、铜鼓上的图形,有能严丝合缝对接的部分。

  “还真是能契合的地图!”冯丽荣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陈安没有多说,心里却是山呼海啸。

  只是,这两张纸拼凑在一起,依然有明显的缺失。

  这让他马想到,从苏同远口中得知的另外两个,董秋玲和池源海也在寻找的物件,铜龙和铜虎。

  锦江段望城山有石牛石鼓的歌谣。

  下游的彭江口有石龙石虎的歌谣。

  这是巧合?

  陈安有理由相信,这世上有铜龙、铜虎的存在,而且上边,必定有能跟眼下这图案拼凑在一起形成完整图案的纹路。

  “该不会西王宝藏,真的藏在米仓山里吧!”

  陈安越想越觉得可能。

  上辈子看电视,雪山飞狐,讲的可不就是闯王的宝藏,闯王和张献忠同时期的人物啊,而且张献忠的宝藏更大。

  不少影视剧里,也经常会说到某些王朝,为了国祚的延续,或是在王朝即将覆灭的时候,将存着的金银珠宝给藏起来,以便于以后重新夺回天下。

  他张献忠十有八九也会这么做,毕竟,那是走到哪儿搜刮到哪儿的狠角色,所得亿万金银,难以想象。

  辖区内若私藏金银一两,斩全家;私藏十两,本人剥皮,斩全家的严令,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么大地域收缴起来的金银何其多,能买尽锦城的财富,似乎并不夸张。

  彭江口被杨展火烧,遗失的那些金银,只是一部分。

  北上的时候,被清兵击杀击溃,散落的那些被清兵斩获和手底下逃亡的人带走的,也可能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在茶馆的时候,不是还听人说过张献忠有藏宝图吗?

  甚至还听人说过,曾有人按图挖过,只是得到大量铜钱。

  那藏宝图说不定也有假。

  现在陈安手头这两部分,就显得很有意思了。

  只是,单是这两样东西,显然是没用的,若是真有铜虎铜龙,这么多年下来,鬼知道又流落到了什么人手里。

  想要将东西聚齐,难如登天。

  估计,也就只有那些收麻钱的人,机会要更大些。

  至于陈安,打心里不敢想这种好事儿,也没那能耐折腾这种事情。

  将两张拓印了图案的信签纸,小心折起来藏在柜子里,他将铜鼓、铜牛重新送到屋外的枫树根脚,放在罐子里装着,封好油纸后,再次用土给掩埋起来,踩实在后,往上面撒了些几片红枫树叶,又往上盖了些积雪,尽量将痕迹清理。

  陈子谦、耿玉莲他不担心,担心的反倒是自家还不懂事的小崽子。

  找到董秋玲的时候,绝口不能提苏同远的事情,不然的话,他的死还会有可能跟自己纠缠不清。

  若是董秋玲索要铜牛,完全可以推脱在家里失窃这事儿上,一句话:丢失了。

  相信董秋玲、池源海心知肚明,事情本就算是他们指使的,让他们去找消失的苏同远去吧,反正自家被盗,已经是很多人知道的事情,会不会是苏同远别有盘算,谁知道呢?

  而且,这个事情还必须透露出去,把自家的撇清了,才会无忧,反倒是拿出铜牛还给董秋玲,更让人生疑。

  事情忙完,两口子才开始洗漱,上床睡觉。

  在家里呆了两天,和宏山、甄应全将这次的猎获打理出来。

  陈安又花了一天时间,把年前腌制的野味拿出来腊熏。

  干不了别的活计,他领着陈澈,替陈子谦去放了两天黄羊,随后,天气开始彻底放晴,一下子万里无云。

  只是两天时间,山里的雪化得干干净净,已经能感受到春天真正的温暖了,屋后石崖上的蜜蜂也跟着活跃起来,田地里的那些油菜花,已经到处金黄。

  他特意去看了圆圆滚滚,两只熊猫每天还是在周边山岭里晃悠,潘石玉教授留下的书本里,没有关于熊猫怀孕的记录,两只熊猫,陈安也看不出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但既然圆圆被滚滚趴过,那就有一丝可能了。

  不管怎么说,保证营养还是很有必要的,以防万一嘛。

  所以,陈安特意去了镇上一趟,买了不少山城奶粉回来,每天两次补喂,顺便找了镇上的工匠,将在镇上盖房的事情给交托出去。

  他也不用求着一次性盖多好,太好了跟镇上的其它建筑格格不入,不合适,还是选择盖成相同款的木房子。

  为此,他又花了两天时间去开批条,到林场拉了几车木料回来。

  没有一直盯着,而是隔三差五去看一趟。

  因为,运送电线杆的事情,已经开始进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