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1980巴山猎耕记 第558章 又得一块地皮

《1980巴山猎耕记》第558章 又得一块地皮

作者:指尖灵 字数:2935 书籍:1980巴山猎耕记

  陈安回屋,将关于圆圆滚滚发情的事情写在信笺上,顺便说了圆圆滚滚在自己这里过得很好,大概是将盘龙湾周边的山岭当成了领地,哪怕移居到竹林里,它们习惯生活在这里,会自己找吃的,自己刨竹溜子。

  成年后,陈安已经减少给他们喂奶的次数,隔三差五来上那么一次,倒是家里的蜜渣、油菜蜜,被两只熊猫吃了不少。

  它们时不时就会绕着围墙,爬到陈安屋子后边的石崖,试图去那些蜂窝里掏蜂蜜,只是,攀爬石崖不比上树,可不容易抠住,因而不敢下去。

  只是林子里的那几群,直接被他们给毁了。

  即使如此,分蜂的时候,陈安还是会在外面林子里养上几群,任凭两只熊猫折腾。

  时不时,圆圆滚滚还会翻过院墙来敲房门,这逼得陈安不得不将院外那棵流苏伸入院里的长枝条给锯了。

  几次进院不得逞的圆圆滚滚,在咿咿叫唤一阵后,选择离开。

  除了在周边山里溜达,它们吃饱后就会返回盘龙湾的木竹林,或是在河水里泡一阵,或是爬到树上睡一觉,显得很是惬意。

  但效果其实已经开始有了,桃源小镇上,时不时有人会到盘龙湾来看熊猫,尤其是别的地方来的人,没见过熊猫,听到陈安这里生活着两只熊猫后,也会专门往这里跑上上一趟。

  有人甚至还带了相机。

  只是,来的人零零散散,做不成什么生意。

  但陈安相信,只要圆圆滚滚在自己这里,终会是一个聚宝盆。

  潘石玉寄来的汇款单,只是这一年下来的陈安挂着那虚名的“工钱”。

  自从那次在秦岭别过之后,潘石玉再没有来过这里,但给陈安的工资,却是从没有断过。

  其实陈安也知道,他挂的这名,估计只是潘石玉教授的随口一说,包括这工钱,也是他自己自掏腰包。

  他也明白,潘石玉只是不想这两只熊猫被送入动物园,一贯主张放在山林才是它们的家,之所以同意陈安留在盘龙湾,一来是陈安救回来的,二来则是,在陈安这里,虽然也经常跟人接触,但能比在动物园有更大的活动范围,也更能保持它们的天性。

  最主要的是,他相信陈安能很好地护住他们。

  这其实已经是潘石玉教授对大熊猫尽可能的善意了。

  所以,陈安写好信,领着陈澈闲逛一般去镇上走一趟去寄信和记那些记录的数据,在邮电所犹豫了一下,又去买了笔,在信的末尾补充了一句:圆圆和滚滚我能养好,不用再给我寄钱了。

  这才到邮电所买了邮票,将东西给寄了出去。

  暂时无事,他又去看了那被烧毁的两个铺面,见那里围了不少人,正在商量怎么处置这两处废弃的铺子。

  两个村子分别办的合作社,这是出售产出东西的铺面,出了这么一桩破事后,管事的人在这里争吵不休,双方相互指责对方,要不是杜春明他们几个管事的人在场,恐怕早就大打出手了。

  吵来吵去,双方都不想收拾这个烂摊子。

  准确地说,这镇上的两个铺面,是两个合作社买下的,两方人手吵闹不堪,吵来吵去,无外乎就是一方想让另一方将屋子重新给盖起来,将损失降到最低。

  杜春明夹在中间也是听得火冒三丈:“遇到点破事,就互相推诿,都不想担责任,啷个,还想推到我头上来,让我给你们兜底,可能蛮,是我放火烧的,还不是你们安排的人手瞎鸡儿乱搞弄出来的破事,我不相信你们一点都不晓得?

  这铺子要是不想要,我给你们出个主意,转手卖了,另外寻各自的铺面,离远点,井水不犯河水,省得吵吵嚷嚷的让人心烦。”

  听到杜春明的怒吼,两方人马一下子熄火。

  嘀嘀咕咕商量好一阵以后,卖篾器的一方,为首的汉子说道:“反正已经在县城找到铺面了,大不了赶场的时候卖也行,不一定非要这个地方,反正也不见能赚几个钱……”

  顿了一下,他见周围围了不少人,高声说道:“当初合作社买这个铺面的时候,花了六百块钱,如今房子没了,只剩地皮,哪个要,三百块钱卖了!”

  另一方也不甘示弱,也跟着喊价三百。

  于是,双方又开始大眼瞪小眼。

  可是,这样的价格出来,围在周边的人却是窃窃私语,隐约中,陈安听到更多的话是“晦气”两字。

  把房子盖起来,这个面积,按照现在的情况,估计得要七八百块钱的样子,连上地皮,那就是上千。

  小镇上的人,能拿出这笔钱的不多。但其实,能拿出这笔钱的,大概也不缺房子。

  一大帮子人议论半天,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

  陈安倒是相当心动了,这面积算下来,一平米不过两块钱的样子,上哪去找那么好的事儿。

  就在他准备应承的时候,篾器合作社那边,却是等的不耐烦了,跟着又喊了一句:“二百五!”

  豆腐坊那边也跟着来了一句:“我们这边也是二百五!”

  陈安听到这价,有些想笑,他不再迟疑,当即挤进人群:“你们确定要卖?”

  “废话,不卖留着干啥子?”

  篾器合作社那边的汉子粗着声音说道。

  陈安又看向开豆腐坊的那边,问了相同的话,也得到肯定答复。

  “那两间我要了!”

  陈安转头看向杜春明:“能不能帮我做个证?”

  “帮你做个证没得问题……”

  杜春明犹豫了一下,将陈安拉到一旁,压低声音说道:“伱娃儿考虑清楚了,五百块钱,像这种老房子,都可以买一座好的了,何况这里刚刚被烧过,还出了这么一桩破事,怕是划不来,再说了,你买了做啥子?”

  “你也说了,这些房子太老旧了,买现成的房子,我肯定不得买,主要是把地皮买下来,我准备在这里盖个铺子,你晓得,我婆娘做火锅的手艺还是不错嘞!”

  冯丽荣早心心念念要做点什么事了,带着去撵山采药不合适,陈安觉得让她做自己更擅长的也不错。

  尽管县城里已经有着一个馆子,但是铺面这种东西,哪会嫌少,哪怕这是在一个并不算热闹的小镇。

  到了以后,想买还不一定能买到。

  再说,以后游客多了,弄成个酒店、宾馆之类的,也不是不行。

  三百多平米,临街的位置,很值。

  听到陈安这么一说,杜春明一下子明白过来:“这倒也是!”

  陈安看看旁边的两家,也被大火烧毁了一些的屋子,干脆走上前:“还有旁边两家,要是你们也愿意出手,找我商量!”

  那两家,只是单纯的住户。

  谁点的火去找谁,人都进去了,这种事情,他们也只能找两个铺子,纠缠不少时间,各自得几十块钱的修葺费用而已。其中一家条件好一些,见陈安开口,也就找来跟陈安商量,被陈安五百块敲定一家。

  另一家犹豫不少时间,见陈安给的价格挺高,一家子回家商量好一阵,觉得凑一凑,也差不多快要够另外择址重盖了,在陈安都领着三家人到办公大院办转卖手续的时候,也找到办公大院里来,以五百的价格出售。

  这么一盘算,花了一千五百块,差不多得了近一亩的地皮,陈安也不墨迹,找到车队老主任那里,将这笔钱借了出来,当场就把手续和钱给付清。

  商定给他们半年时间搬家,陈安领着陈澈,优哉游哉地回家,心里还想着,到时候好好打理一下,估计还能多少扩张出一些面积,估计能超过一亩地,心情就更好了。

  这点钱,他开车两月,就能赚回来。

  回到盘龙湾,先一步跑回家的陈澈,立马就把这一趟陈安干的事情,汇报给了冯丽荣。

  出去一趟就花了两千五百块,主要是买的还是被烧的一堆废墟,冯丽荣百思不得其解,当即找了出来:“你是啷个想的哦,花那么多钱买那种地方?”

  陈安只是冲着他微微笑笑:“你不是一直想找点事情做的嘛,等明年他们搬走了,把地方清理出来,我们在那里也盖上四间,以后做生意的人会越来越多,三间出租,一间留给你开馆,怎么弄不是钱呐?”

  听到这话,冯丽荣微微笑了起来。

  而陈安在想的是,那时候,八六年了,风浪的尾声,市场经济进一步放开,已经对偏僻小镇,哪怕是县城,也没太大影响了,可以开始正式经营了。

  眼看着这天还能晴上两天,隔天让耿玉莲看家,陈安干脆开着车子,领着冯丽荣和两孩子,往碑坝镇跑了一趟,去见见自己的干亲家顾兴元。

  在他心里,始终觉得,结了情分,就该好好维序着,他们不方便过来,但陈安方便,不能像后世一样,人与人之间,总显得那么生份,啥都跟钱挂钩。

  又帮忙倒腾了一年山货,顾兴元一家多的不敢说,一年下来,还是能赚上上千块钱,家里新盖了房子,不再是土木房,而是方方正正的砖房,哪怕屋顶还用的是老式的瓦片,在王家沟村子里,也如同鹤立鸡群。

  自己没去盘龙湾,反倒是陈安没少往他们这边跑,每次一来,陈安大包小包的东西,老少都顾及到了,也让顾兴元一家子感激得不得了。

  这次算是提前拜年了。

  所说的事情,无外乎就是收购山货的一些注意事项,拉拉家常。

  在碑坝镇呆了一夜,第二天陈安才领着一家子返回石河子村。

  见天气还是没一点下雪的征兆,干脆商量一下,当天晚上就去找了宏山、甄应全和村里几个相熟的同龄,第二天去开了批条,把年猪给提前杀了。

  就这样轮换着杀猪和吃杀猪饭,连过了五天,终于起了北风,只是呼呼地吹了半夜,第二天早上下了些毛毛细雨,然后就开始飘起了鹅毛大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