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1980巴山猎耕记 第447章 上道

《1980巴山猎耕记》第447章 上道

作者:指尖灵 字数:3948 书籍:1980巴山猎耕记

  在山洞里收集夜明砂,折腾了那么久,四人身上那是浓重的腥臊味儿。

  走在县城的街面上,但凡从旁边经过的人,大都捂着鼻子退避三舍。

  还有几条猎狗,跟着陈安在山洞里忙进忙出的,也弄得浑身怪味。

  干脆,陈安到供销社买了肥皂,又到旅社里拿了换洗衣服,几人约着一起出了县城,就近寻了条小河,找个偏僻的河湾,跳进去连人带衣服,都洗了一遍,总算是清爽了。

  陈安顺便将几条狗也洗了一遍。

  下午四点左右,小河里的水也似乎是温热的,倒是难得的享受。

  县城里已经有了不少商店、餐馆、旅社的,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各种食堂、供销社、招待所一家独大,不需要证明也能找到地方住了,只是所能提供的有限。

  就像陈安他们四人入住的旅社,屋子里陈设非常简单,只有两张床,靠近门口的地方有个柜子,放着个搪瓷托盘,放个热水壶和几个杯子,另外就是一个盆架,放了两个盆,两块毛巾而已。

  想在旅社里洗澡,那是一点都不方便,哪有这河湾里来的惬意。

  回到县城里面,几人先将洗出的衣服,送回旅社晾着,然后一起到了县城里,找了家食客比较多的餐馆,在临窗的位置坐下。

  挑饭馆最简单的法子,那就是哪儿人多去哪儿,绝对错不了,至少味道上没问题。

  陈安和宏山来过汉中几次,但大都是各种小吃填饱肚子,像这样请人吃饭,就必须弄得正规一些了,两人不懂这边的菜肴,只能扭头看向以前当背二哥没少到这边闯荡的甄应全和作为司机到处跑的陈文志。

  陈文志见状,连忙摇头:“我也不晓得,这边我还是头一次过来,以前是跑我们那边的县城比较多一些。”

  陈安偏头看向甄应全:“甄叔,你应该晓得有些啥子好吃的撒!”

  甄应全咧嘴笑了笑:“是吃过不少……行嘛,我来点!”

  他起身去找了店家,不一会儿折返回来:“点了五个主菜,外加四个配菜,共九个,会不会太奢侈了点?”

  “没得事,要请人,点少了也不行!你们在这里等起,时间差不多了,我去请人!”

  陈安说着,起身往馆子外面走,径直去了药材公司找胖子。

  二十分钟后,陈安领着陈庆林到了馆子里,落座的时候,看到衣着的菜已经上齐,随眼一扫,陈庆林有些惊喜地说道:“看不出来哦,你们还挺会吃!”

  陈安看着桌上的几样菜,本来觉得平平无奇,更像是家常菜,但听陈庆林这么一说,反倒奇怪了:“就是随便点嘞,我们哪里晓得嘛,胖哥,难道这些菜还有说道?”

  “恁个会点,你告诉我不晓得,我啷个有些不信!”

  “是真不晓得,是店主推荐嘞!”陈安这纯属是无话找话,顺便冲甄应全使了个眼色。

  “这店主确实好手艺,我在他这里也吃过几次……这些菜看上去是不怎么样,但都是我们这边的名菜啊!”

  陈庆林身为药材公司的经理,平日里没少吃,对桌上这些菜如数家珍:“你看看这碗,菜豆腐,这可是我们这边请人吃饭必点的一道菜,别看着简单,但制作既讲究又复杂,每一次品尝这道菜,都能让人感到一种家的温暖与自在,不信你尝尝。”

  他很有种反客为主的意思,但正是这随意,反倒说明人挺好处。

  听到陈庆林将一道菜豆腐说得那么特别,陈安动筷夹了一小块下来,尝了一口,果然觉得看着简单,确实不一样,不由赞道:“这香气悠远独特,口感细腻丰富,味道淡雅却又不失醇厚,确实安逸!”

  “伱也是个会吃的!”

  陈庆林冲着陈安竖了大拇指,指着另一道菜说道:“这个叫佛坪三香,可是地道的传统菜肴,在我们这边的年夜饭上,家家户户都会有一道佛坪三香,预示着丰收和团圆,当有客人来的时候,也是主人家热情待客的最佳选择。大家都尝尝,不要光听我说撒。”

  几人纷纷动筷,陈庆林也跟着吃了起来。

  陈安夹了一块放自己碗里,尝了一口,确实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三香的汤汁,色泽金黄,浓郁诱人,肉质鲜嫩可口,蔬菜的爽口和鸡蛋的细腻……啧啧,巴适!”

  说这话的时候,陈安不由看向甄应全。

  他找店家点的菜,足以说明以前也是吃过见过的。

  “这道叫熬菜,我们这边的人一般都是这么叫,也有几个地方叫炖菜,是由几种不同的蔬菜放在一起慢慢炖煮而成,味道鲜美、口感香醇,让人难以忘怀!”

  “这个叫褒河鲜鱼,在我们这边,无论是大小宴席,这道褒河鲜鱼都是不能缺少嘞,我们比较喜欢将它和粉条、豆腐、土豆、魔芋等一起炖煮,再加上我们这边特有的麻辣酱料,看上去显得很粗野,但其实非常细腻、鲜美。”

  “还有这个,叫汉中酱肉,与常见的腊肉或者卤肉不同,在制作过程中,中草药和香料的搭配非常讲究,使得酱肉的色泽在黑中透出红光,那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当品尝第一口的时候,你就会被那十足的嚼劲吸引……”

  陈庆林一边介绍一边让几人品尝,就连几个小菜都说得头头是道,这让陈安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请了一个美食品鉴大师。

  话又说回来,能让人吃高兴了,就是好事儿。

  一顿饭结束,已经是差不多两个小时以后的事情,陈庆林被几人连番敬酒,喝得有些醉了,但嘴巴里还在念叨着陈安他们进山的事儿,他还在惦记着崹参,也无意间透露出,他正在利用这东西打点关系,相当舍得下本钱。

  这对陈安他们来说也是好事儿,意味着只要进山,弄到了崹参,就能在他这里卖出个好价钱。

  饭后,陈庆林摇摇晃晃地回去了,陈安起身去结账,却被告知,已经被陈文志给抢着付了。

  一顿饭,连酒带菜,一共花了八块三毛钱,也确实是豪奢。

  陈安冲着陈庆林说道:“哥,我请人吃饭,啷个好意思让你付钱嘛!”

  “这话不该这么说,是我不好意思才对,本就是该我请大家伙,这趟过来,我可是沾了你们的光咯,一哈子分到那么多钱,这辈子,我还从没见过一下挣那么多钱的好事儿……”

  陈文志确实有些不好意思:“我只是帮忙背一哈,别的啥子都没做!”

  他心里原本想着,能分到百来块钱就算相当不错了,却没想到陈安如此大方,直接就是平分,七百多块钱的进账,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钱塞到他手里的时候,心脏都跟着狂跳。

  陈安半开玩笑地说道:“这话说的我就不爱听了,少了你的车,我们也没得办法那么快将那些夜明砂搬出来……你可是以后我学车实习的师傅,我指着你将压箱底的本事交给我的,那些钱你就安心地拿起,不要想那么多。”

  陈文志长长呼了口气,更像是保证地说道:“以后常来车队,只要我在,就把我会的那些都教给你,我晓得你时间没那么充裕,但我能保证,你能以更快的速度,把驾驶证拿到手。”

  “还是你懂我!”

  按照正常流程,一点岔子不出,三年的时间才能拿到驾驶证,这少说也是在八五年以后的事儿,但陈安想着,能在八四年私人允许有车的时候,就能开上,而且他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在这方面。

  想要缩短时间,又能掌握好的维修技术和驾驶技术,一个好的师傅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年头学车,少不了被师傅的咒骂,有的时候甚至会挨打,偏偏又只能将师傅好好伺候着的年头,学车不容易,花销不少。

  陈安之所以愿意分陈文志那七百五十块钱,本就是变相的打点,好让自己以后学车一帆风顺。

  从饭馆出来返回旅社的路上,陈文志不无感叹地说:“要不是这次把车开过来,车是车队嘞,不能一直停放在这里,不然我都想跟你们进山咯!”

  陈安安慰道:“开车可是别人羡慕不来的铁饭碗,可不能丢了,撵山采药,看着一时收入高,但这事儿更多的是讲运气,你是没有看到我们空手回来的样子,不要胡思乱想,还是开车更稳定些。”

  陈文志想了想,微微点了点头:“你们是明天就要进山了蛮?”

  “明天就进山,有不少路要走!”

  “我明天一早回去,等你们出来的时候,给我发电报,我家就在镇上,很快就能接到通知,到时候我来接你们,以后要用车,尽管打招呼,只要我在车队没有别的事儿,保证随叫随到,总比你们去找别个,更方便可靠些。”

  陈文志比陈安想象的还要上道。

  几天前,可是刚被陈安给暴揍过一顿的人,现在主动变得亲近了。

  陈安也不跟他客气,点头道:“要得!”

  趁着在街上,陈安领着三人,买了些小米、火烧馍、核桃馍和一些山里生活所需的东西,又到诊所备了些伤药,这才带着东西返回旅社。

  小米是进山后的主粮,这玩意儿容易煮熟,吃起来方便,火烧馍和核桃馍,则是用于中午作为干粮使用,都是挺方便的东西,不然到了山里边,花过多时间用在做饭上,实在划不来。

  关键是一天到晚挺累,也没太多精力。

  寻找崹参,那才是最主要的。

  一夜安睡。

  四人第二天早上起的很早,晨曦中吃过街边小摊上的浆水面,三人将东西收捡好,捆绑在背篼里,让陈文志开车将几人送到东沟村附近。

  这可是不短的一段路程,若是让他们甩开脚丫子地走,第一天大半的时间,就得完全浪费在赶路上。

  陈文志离开后,陈安领头往蝙蝠洞方向走。

  这一次,他们没有再走东沟村。

  收集夜明砂,两天下来,没少跟东沟村的人打交道,也走了几处地方,陈安已经知道一些便捷的山间小道,不用再顺着大路弯弯绕绕。

  之所以绕开东沟村,是因为崹参珍贵,不想让人知道他们的行踪。

  背篼里,零零总总的东西,装了有五六十斤,别看份量不大,但背着穿山,依旧是不小的挂碍,让行进速度慢了不少。

  有汽车送的那一大段路,三人再次回到蝙蝠洞的时候,已经临近中午。

  重新回到山洞,让宏山有些莫名:“狗娃子,夜明砂都弄完了,还来这里干啥子?”

  陈安笑道:“我得领你们先去看看崹参长啥子样,接下来的事情才好做撒!”

  甄应全倒是立马听出了陈安的言外之意:“你意思说,这里有崹参?”

  陈安点点头,顺着山洞侧面走了没多远,然后拐下林子:“就在这里,你们先自己看看,自己能不能看出那种是崹参的茎秆和叶子。”

  宏山和甄应全放下背篼,在那片地方搜寻起来。

  两人虽然没见过崹参长什么样,却也是聪明人。

  陈安刨过崹参的地方还有痕迹,以及混杂在杂草间的干枯茎秆,加之又在药书上看过,倒也没用多长时间,就注意到了杂草之间的那些三花、巴掌。

  “说了你们都不敢相信,在距离东沟村那么近的地方,居然有崹参,这个蝙蝠洞可是有不少人都晓得,肯定也有人会时不时到这地方,但偏偏就是没有发现它们!”

  陈安笑道:“我也是跟着调研团队进山,在山洞口边扎营,晚上陪潘石玉教授的学生出来方便,被他在夜里边发现的,被怀疑是金不换……我当时也不晓得,只是觉得这东西感觉像是药书上说过的崹参,陪调研团到了朱鹮临时保护站,我才又折返回来挖的,没想到真是崹参。”

  甄应全看着那些刨过的痕迹:“看样子,你刨了不少!”

  陈安实话假说:“是刨了好几苗,但都不算大,回去的时候卖了一些,这次过来又把剩下的带过来卖给胖子,总共得了三千多块钱,胖子就是为了得到这些崹参,才答应帮忙联系需要夜明砂的药厂。”

  甄应全瞪大了眼睛:“三千多块钱啊!”

  宏山则是笑道:“该狗娃子发的财,不然别人见不到,偏偏是他得到咯!”

  甄应全点点头:“也是……听这么一说,这东西是真值钱!”

  “那是当然,不然我也不会想着专门过来找撒!”

  陈安叮嘱道:“好好看看,一定要记清望准,不能进山遇到宝了还不晓得。”

  两人再次蹲下去,好好看看那些叶片,以及陈安扔掉的干枯茎秆。

  陈安也没闲着,他继续熟悉这样适合崹参生长的环境。

  心里默默地想着:缓坡,大叶子的树林里,散光条件,排水良好,土壤是腐殖土,方位上略有些背阴,面朝东南方……老何还说过,矮处少见,在山半腰……

  在两人记住崹参茎秆的样子后,陈安略微衡量,领着两人,继续朝着山里深入,这一走,又是半天时间,只在路上吃了些干粮,一路沿途做着标记,一直到了临近傍晚,约摸着又深入二十多里地,到了看不到人活动的痕迹的深山里,他在一座山头,看了方位、植被,然后选了一处临近水源的山坳停下。

  “就在这里搭棚子,最近几天,我们就在这片找,看运气如何!”

  大海捞针的事儿,又是新手,运气成分往往居多。

  只能是以后不断总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