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撕心裂爱:柳小姐别来无恙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失忆

《撕心裂爱:柳小姐别来无恙》第一百四十二章 失忆

作者:狮子座的小猪 字数:1012 书籍:撕心裂爱:柳小姐别来无恙

  谢云潇默念着“少年夫妻,白头偕老”八个字,便有一股温情涌上心头。他将华瑶拥入怀中,低头在她脸颊上亲了亲。

  华瑶毫不犹豫地在他唇上重重一吻。他的呼吸凝滞一瞬,揽在她腰间的双手收得更紧。她没再开口,他也不说话。周围的一切都是沉静的,彼此的气息交融在一起,像是沉醉在春风里,平添了无限的暖意。

  仅仅是这样简单的拥抱,也让华瑶觉得十分舒适。她不禁暗想,难怪“温柔乡”又叫“迷魂阵”——世人若为情爱所迷,就不知道自己的魂魄游到何方去了,心中杂念全消,只顾着贪欢享乐,相当于是误闯了“迷魂阵”。

  华瑶可不敢在迷魂阵中耽搁太久。

  她扯了一下谢云潇的袖摆:“天快亮了,我要起床了。”

  谢云潇虽有留恋之心,却无纠缠之意。他慢慢地放开了她,不动声色地问道:“你现在要去沐浴更衣吗?”

  华瑶犹豫片刻,终究还是没忍住,拽着谢云潇去洗了一个鸳鸯浴。等她收拾妥当,差不多是卯时三刻,月亮已经落下去了,朝阳从东方升起,天空仍是将明未明,四处漂浮着渺渺茫茫的云烟。

  朦胧的雾气弥漫山野,天光似水一般洒在青石铺成的道路上,华瑶昂首阔步,走向了一排营房——秦三的一百多个亲兵就在此处暂住。

  昨夜刚下过一场雨,营房的外部仍是湿漉漉的,雨水顺着屋檐滴滴答答往下落,哪怕屋子里堆了稻草、铺了毛毯,墙角依然渗出了丝丝缕缕的潮气,透着一股萧森的冷意。

  那一百多个官兵都穿好了盔甲,备好了武器,列队整齐,士气威武,直挺挺地站在营房附近。

  秦三率领两位副将,检视了一遍军容。她正准备对着士兵训话,忽然听见一阵极轻的脚步声。

  秦三转过头,刚好瞥见了华瑶的身影,她略感惊讶,没料到华瑶一大早就出现了。

  天未大亮,雾色尚浓,十丈之外的景象都是一片混沌。

  华瑶面朝着秦三,渐行渐近,仿佛穿过了缭绕的尘烟,翩飞的衣带在微风中若隐若现。她脚步稳健,轻功卓绝,举止从容不迫,颇有一种泰山崩于眼前而不改色的气度。即便她看到了整装待发的秦三,她也没有显露出丝毫的诧异或惊疑。

  秦三收定心神,抱拳行礼道:“参见殿下。”

  华瑶的态度分外随和:“免礼,秦将军是在练兵吗?”

  昨天夜里,秦三还要和华瑶拼个你死我活。今天早晨,秦三却像是华瑶的属下,恭恭敬敬地禀报道:“殿下,卑职正要向您请辞。”

  秦三没说自己为什么急着走,只是和华瑶客套了一番:“殿下是仁义之主,收容了数百名人质,不仅救治了他们,还把他们的户籍查清楚了。您对虞州百姓的恩德,比泰山还重,卑职无以为报。如今的局势十分危险,卑职也不便再叨扰您……”

  秦三这一段话还没说完,华瑶已经猜到了秦三的意图。

  秦三知道华瑶一定会宽待人质,就不愿再继续逗留。

  此外,秦三做事一向谨慎。她要避免自己和华瑶牵扯不清,也要防止军心变乱。她必须尽快返回官兵驻扎的地方。

  华瑶对上秦三的目光,神色自若道:“既然你去意已决,那就立刻动身吧。葛巾失踪了整整一夜,山海县可能也有些异动。”

  秦三赶忙道:“多谢殿下谅解,卑职先告退了!”

  言罢,秦三吹响一声口哨,唤来一匹红鬓白蹄的骏马。她翻身上马,握紧缰绳,从高处俯视着华瑶,这原本是相当失礼的行为,不过华瑶并未追究。

  华瑶似乎听见了什么动静。她侧过身,望向远处。飘渺的雾霭遮挡了她的视野,她仍然耐心地等待着。少顷,竟有两个侍卫慌慌张张地跑来报信——他们的职责是巡逻放哨。据他们所说,约有一两千名官兵沿着山路,策马前行,正向着黑豹寨的北门攻来。

  秦三闻言,立刻调转马头,直奔北门。她比华瑶更先一步赶到城墙之上。她极目远眺,隐约瞧见了飘摆的旌旗,轰雷般的战鼓声渐渐急促,“咚咚咚”地响个不停,她的心潮随之起伏,难以安定。

  战鼓传达的号令,正是“剿匪杀敌”!

  秦三做了十年的武官,自然一下就听出来了。她双手握拳,心里越发烦闷。她不可能对官兵动刀,更不可能贸然进攻黑豹寨。正当她进退两难的时候,白其姝的声音从她背后传来:“秦将军,稍安勿躁,我这里有一条万全之策。”

  白其姝话音未落,华瑶也登上了城墙。

  当着华瑶的面,白其姝坦然道:“秦将军,您是山海县官兵的统率,只要您朝着官兵大喊几声,把话都说清楚了,他们肯定会立刻退兵的,谁也不想白白送死啊。”

  白其姝这一条计策,表面上简单可行,实际上暗藏玄机——“剿灭”与“招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制敌手段。秦三的官阶还不够高,没资格做选择。她只能听从朝廷的命令,顺应朝廷的调遣。

  倘若秦三自作主张,劝降官兵,就面临着“勾结土匪”的罪名。

  倘若秦三毫无顾忌,拔刀开战,她会被当作“挑起内乱”的元凶。

  想到这里,秦三不禁长叹一口气。

  由于华瑶盛名在外,谢云潇的父亲还是边关大将,朝廷不能无缘无故地下令处死他们,便以“剿匪杀敌”为借口,调派了五千多名虞州精兵。

  秦三受命领兵,也明白其中的隐情。

  秦三手底下的大多数官兵并不知道华瑶的罪责,还把“剿匪杀敌”当作自己的任务,恨不得一夜荡平土匪寨,谁能想到大梁的朝政是如此腐败?!权臣勾结强盗,京城串连地方,民脂民膏都被搜刮干净了。

  秦三的思绪乱作一团。她是虞州的武官、朝廷的鹰犬,可她的心正在动摇,这种感觉从昨晚就开始了。

  她谨记着“明哲保身”的规矩,却无法忽视他人的苦难。她是官兵的统率,却说不清自己究竟为谁而统,为谁而战?

  眼看着官兵快要来到城下,秦三把心一横,提刀而立,放声大喊道:“诸位,我是秦三,听我号令,立刻停战!黑豹寨已被公主降服了!!”

  秦三的内力强劲而浑厚。她目如闪电,声若洪钟,话音几乎传遍了四野。

  官兵的杀气减弱了不少,但有一人依旧勇往直前——此人正是赵惟成。他骑在马背上,拉开一张沉重的长弓,箭头对准了华瑶,高声道:“公主和秦三叛变投敌!她们要造反!”

  华瑶勃然大怒:“赵惟成和葛巾都是土匪的走狗!葛巾已经当众认罪,赵惟成还敢诬赖我,简直罪无可恕!”

  赵惟成本来也想不到这种话术。昨夜,他和葛巾一起逃出土匪寨的时候,郑攸好心提醒了他几句,他才学会了如何造谣生事。

  约莫两个时辰之前,赵惟成跟着葛巾回到了驻军之地。五千多名官兵齐聚在那里。即便赵惟成的手上有贺鼎的人头,官兵也不愿意追随赵惟成。最后还是葛巾搬出了军令,抽调了一千两百名士兵,打着“剿匪”的旗号,出动了一支军队。

  赵惟成第一次率军作战,浑身血液沸腾。

  他朝着华瑶放出一箭,箭如疾风般飞驰,华瑶却没用正眼看他,轻而易举地躲开了流箭。他能感觉到她对他的轻蔑之意。除了轻蔑,还有藐视,她好像在说:“你真是个废物。”

  她是公主,高高在上的公主,生来凌驾于万物,谁敢不臣服?世间众生在她眼里,就像微不足道的蝼蚁。而她自己是星辰,是日月,是傲然屹立的山峰,谁敢对她不敬?

  赵惟成早就瞎掉的左眼又在隐隐作痛了。他胸中激起一股热血,猛冲头颅。他发狂般地怒喊道:“杀!”

  随着赵惟成一声令下,零零落落的箭羽射向了城楼。

  赵惟成挥手一扬长鞭,转头回望,凡是不听他号令的弓兵,都被他狠狠一脚踹下了马。霎时间,战马嘶鸣,杀声震天,淡淡的血腥气也弥散开来。

  高耸的城墙之上,华瑶小声道:“这个赵惟成,脑子有病吧,他看起来疯疯癫癫的。”

  不知何时,谢云潇悄无声息地站到了华瑶的背后。他状若平常地说:“我去杀了赵惟成。”

  “殿下,且慢,不劳您动手,”秦三忽然开口道,“既然赵惟成是冲我来的,我应该亲手结束这一场闹剧。况且,赵惟成还有官职在身,您不能不由分说地杀了他。”

  秦三的措词绵里藏针,谢云潇也并未动怒。他平静如初:“赵惟成和葛巾关系匪浅。赵惟成领兵作战,葛巾或许躲在了暗处,你若能活捉赵惟成,便能问出葛巾的下落。”

  秦三犹疑不定:“葛巾派出了一千多名官兵,我留在营地的副将却没给我传来消息……”

  华瑶立刻提醒道:“昨晚下了一场大雨,整个山谷都是雾蒙蒙的,月光也黯淡得很。你的副将没有地图,不认识山路,也不知道葛巾的罪行,怎么给你通风报信?”

  秦三没听完华瑶的话,便把长缨枪一转,纵身跳下城墙。她的众多亲兵紧随其后,流风把她的衣袍吹得乱响。

  她猛然提气,挥刀直冲赵惟成。

  众人只见一阵白光疾速闪过,赵惟成就被秦三扛了起来。他双手被秦三直接反扣在背后,整个人仰面朝外,双腿夹紧,腰腹绷直,劲瘦的身躯好似一头猛虎,而秦三就是徒手擒虎的勇士。

  赵惟成率领的军队顿时偃旗息鼓。

  直到此刻,华瑶才带着一批侍卫,大摇大摆地走出城门。她的那一批侍卫之中,竟然也有不少虞州官兵。

  这些虞州官兵一见到赵惟成带来的军队,没有丝毫的迟疑,直接用虞州的方言与他们攀谈起来,诉说着这一个多月的种种经历。

  大家都放下了兵器,到处都是嘈杂的乡音,哪里还打得了仗呢?

  谢云潇甚至亲自出面,设宴招待这一千多个虞州官兵。

  这些官兵在山谷中驻扎了数天,正是饥寒交迫的时候,听闻宴席上有酒有肉,都把谢云潇当做了雪中送炭的福星。更何况,谢云潇不仅是名门世家的贵公子,也是战功煊赫的皇族,他赐下的恩典,众人自当领受。这一时之间,寨子里杀鸡宰羊,好不热闹。

  赵惟成听闻此事,含恨不已。他不仅挨饿受冻,还沦为了阶下囚。他被华瑶用一条麻绳紧紧地捆住了,她还把他拖进了城楼之内。

  在一间密不透风的暗室里,华瑶点燃了一根蜡烛,忽明忽暗的火光落到墙上,照得室内一片阴森,赵惟成恍然以为自己来到了幽冥地府。

  华瑶拔剑出鞘,锋利的剑刃抵着赵惟成的颈部大脉,随时都能让他一剑毙命。他本就白皙的肤色更添了几分晦暗,下巴也微微地仰高了。他难耐地吞咽了一声,却还是紧咬牙关,不肯开口讲话。

  华瑶直截了当地问:“葛巾去哪里了?”

  直到此刻,华瑶才带着一批侍卫,大摇大摆地走出城门。她的那一批侍卫之中,竟然也有不少虞州官兵。

  这些虞州官兵一见到赵惟成带来的军队,没有丝毫的迟疑,直接用虞州的方言与他们攀谈起来,诉说着这一个多月的种种经历。

  大家都放下了兵器,到处都是嘈杂的乡音,哪里还打得了仗呢?

  谢云潇甚至亲自出面,设宴招待这一千多个虞州官兵。

  这些官兵在山谷中驻扎了数天,正是饥寒交迫的时候,听闻宴席上有酒有肉,都把谢云潇当做了雪中送炭的福星。更何况,谢云潇不仅是名门世家的贵公子,也是战功煊赫的皇族,他赐下的恩典,众人自当领受。这一时之间,寨子里杀鸡宰羊,好不热闹。

  赵惟成听闻此事,含恨不已。他不仅挨饿受冻,还沦为了阶下囚。他被华瑶用一条麻绳紧紧地捆住了,她还把他拖进了城楼之内。

  在一间密不透风的暗室里,华瑶点燃了一根蜡烛,忽明忽暗的火光落到墙上,照得室内一片阴森,赵惟成恍然以为自己来到了幽冥地府。

  华瑶拔剑出鞘,锋利的剑刃抵着赵惟成的颈部大脉,随时都能让他一剑毙命。他本就白皙的肤色更添了几分晦暗,下巴也微微地仰高了。他难耐地吞咽了一声,却还是紧咬牙关,不肯开口讲话。

  华瑶直截了当地问:“葛巾去哪里了?”

  赵惟成答非所问:“我想死。

  “这可由不得你,”华瑶道,

  “你是死是活,我说了算。

  赵惟成哑口无言。

  华瑶紧盯着他的双眼,他的胸膛起伏更厉害。仿佛有一股猛火直冲天灵盖,火星从他的眼眶里喷出来,他不知自己为何如此厌憎华瑶——或许是因为她伶牙俐齿,随机应变,他非常想看到她惨败的狼狈模样。所以,他打定主意,无论华瑶对他施用怎样的酷刑,他都不会交待葛巾的去向。

  华瑶蓦地笑了一下,草率地断定道:“我猜,葛巾逃出山海县了吧。”

  赵惟成瞳眸一缩。哪怕他再谨慎小心,他也无法掩饰自己一瞬间的惊异。

  就在今天一早,葛巾便骑上快马,走上官道,直奔京城了。

  华瑶观察着赵惟成的神色,便知道自己推断无误。她的心情格外愉快,唇边还带着淡淡的笑意,反手一转剑柄,竟是直接收剑回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