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山村小村长 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良心的资本家

《重生之山村小村长》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良心的资本家

作者:金01 字数:1798 书籍:重生之山村小村长

  广交会的临近,外贸系统的人又开始忙活起来了。

  作为创汇大户的东河县自然得到省外贸厅的青睐,付德政亲自来到东河,会同周长锁来到凤窝堡村。

  江宇带着他们参观了凤窝堡村所有的企业,汇报了本次威来去参加广交会的准备工作。

  虽然威来本次广交会没有拿出什么新品,但凭借老产品,江宇保证依然会拿下不菲的订单。

  其实现在威来就是不去参加广交会,那些老产品也一样会签下后续的订单。

  中午,江宇在严宏丘的饭店里招待了付德政一行人。

  酒过三巡之后,江宇提出了一个话题。

  “付厅!您觉得咱们省举办一个产品展示会怎么样?”

  “哦!你怎么会冒出这么个想法?”

  “产品想要流通,就得有买主,咱们国家这么大个地方,并不是谁都知道你有什么产品,要有买主就得让人家知道你有什么东西。现在的推销手段,一个是广告,一个就是展览会。做广告呢手段倒是好,但是花费太高有点费钱,到央视去做广告,好的时间段没个百八十万根本下不来,在省一级做广告倒是便宜点,但是覆盖面积又有限。而开展示会这个方法则经济实惠,就像广交会那样,将来形成了规模,若能引起广告商的赞助,还能赚钱。”

  “可是开一个产品展览会特别的费事,需要好几个部门的批准,还得租用场馆。”

  “要是好办容易,我就不和您说了,我自己就办了,付厅!您回去看看和省各部门联合一下,看看有没有这种可能,这可是关系到辽省工业的发展,我觉得各部门儿一定会支持的。”

  “手续批准倒是问题不大,但是场馆呢?在哪里举办?”

  “工业展览馆吧!”

  八十年代,松阳最大最专业的展览馆非工业展览馆莫属,虽然两万多平的展厅面积不算很大,但举办一个省内的产品勉强也够用了。

  付德政考虑了一阵,认为这是个好事儿。

  “好吧!我回去向省内领导反应一下,让各部门通和一下,看看有多少企业有兴趣参展,如果厂商踊跃,可以试着办办。”

  “这个不能看企业有没有兴趣,头两届肯定是比较惨淡的,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早晚也会像广交会那样商家如云的。”

  “人家是国际展览,怎么和人家比?”

  “等咱们的展览影响大了,怎么知道就没有外商前来看货?有外商来,咱们不也就变成国际展览会了吗?”

  付德政点点头:“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还有!如果真要举办展览,辽省电视台是必须要请到的,除了做新闻之外,最好让他们做个专题片,这不就等于做了一个免费的广告了吗?”

  “要是人家不来呢?”

  “就告诉他们这是关于改革开放的故事,宣传国家的政策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必须要讲给全省人民听,他们肯定会来的,在宣传展览会的时候要突出电视台会采播,还会做专题片,这样厂商觉得可以做一回免费的广告,说不定兴趣就高了。”

  两头忽悠还怕没有厂家参展吗!

  “我们东河这边最低也会有十几个厂家参展。”

  付德政一听喜出望外:“你们真的有那么多企业来参展吗?”

  “那必须的呀!”

  威来自己有鞋厂,拉杆箱厂和压力锅厂,化工厂是肯定要参展的,村里的电器厂也会参展,加上县里的柴油机和气泵厂,这就有六个企业了。

  还有尖山公社的皮革厂,纸箱厂方便袋厂。

  姚洪文的厨具也可以拿上去凑数。

  还有安东的曙光机械厂,正好自己在他们那里预定了一百架针车,这个可以拿到展会上正式进行一次签约,不就有了一个百万交易额了吗。

  还有松阳自行车厂和双喜压力锅厂。

  这样自己影响下就有十三个厂家参展了,再凑个二三十家,一个小型的展览会规模就形成了。

  如果能吸引到百八十家厂商参展,那就变成大型产品展示会了。

  “那你觉得什么时候开这个展示会比较好?”

  “咱们不能像广交会那样一年开两届,咱们暂时就开一季就行了,现在6月份怎么样?”

  “我看行!”

  “那就这么定了!”

  送走了付德政一行人后,江宇派刘金生出了一趟公差。

  去行台帮着行台厂升级改造流水线。

  韩秀这次改造升级的流水线,提升的效率是显而易见的,日产量稳定地上升到了一万六千双。

  就这样韩秀还是不太满意,一千多人的企业,一天才生产一万六千多双鞋,平均分配到每个员工的头上,一个人工作一个班次,八小时才合十六双鞋,工作效率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秀姐!这样就行了,虽然我现在就是个资本家了,但我觉得我还是有点儿良心的,还想累死人咋的?这样就可以了,等我订的针车到货了,全部更新后,产量不就能达到近两万双了吗,我已经相当满意了。”

  韩秀这才不和流水线较劲了,转而去研究新鞋。

  这马上就要换季了。

  完成这批出口订单后,鞋厂就要开始生产夏季鞋了。

  产量的上升,员工的工资自然也就跟着上升,这个月员工的工资有望达到三百元了。

  江宇不再关心鞋厂的工作,转而把精力集中在房地产事业上。

  年前申请下来的储物仓库已经选好了地址,准备破土动工了。

  在小岭山顶,划出了一片占地面积二十亩大小的区域。

  江宇不但要在这里建一栋占地面积一万平的储物仓库,还要建一栋占地面积三千平的宿舍楼。

  而给杨建勇盖的房子就在江宇家北面,原来的青年点。

  已经开始挖基了。

  江宇来到杨建勇的房场。

  这栋房子初步规划和江宇家的房子完全一致,四间倒置平房。

  前面有十二米的院子。

  等这栋房子盖好,杨建勇一家就可以搬到这里来居住了。

  预计在七月份雨季到来之前入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