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寒门霸主 第二百一十章:很完美的纸张

《寒门霸主》第二百一十章:很完美的纸张

作者:金曦夕 字数:1806 书籍:寒门霸主

  大家第二天就问杨六儿,楚云想要用那些切碎的芦苇和竹子,还有废稻草做什么。

  杨六儿告诉他们,楚云在造纸。

  他们自然也没有听说过纸,第一次听到这种东西,都很好奇。

  杨六儿也不知道纸是什么东西,就把楚云对纸的描述,告诉了他们。

  像布一样。

  可以用来书写。

  大家听了,隐约可以想象那是什么样的东西,却是更加好奇了。

  他们的心中,都忍不住地更加期待起来,想要早点看到楚云,把「纸」给造出来。

  所以大家干活也更加积极起来。

  没几天,石匠们按楚云的要求,切来了大量的石英石石片。

  楚云拿到石英石石片后,连忙找人用水泥和石头,砌了几个大缸,

  其中一个大缸,把石英石石片,贴在了大缸里面,就做成了一个简单的配碱槽。

  至于其它几个大缸,则是用来做洗浆槽和抄纸槽。

  楚云叫人把切碎的芦苇,竹子和废稻草,倒入了配碱槽中。

  然后他把造纸化工原料倒入了配碱槽,让化工原料和造纸原料发生初步的化学反应。

  接着,楚云又叫人把配碱槽里的造纸原料,倒入了木桶里,进行蒸煮。

  等木桶里的造纸原料蒸煮成纸浆后,把它倒入大缸中,进行清洗。

  楚云因为采用了化工原料进行化学反应,所以清洗比较很容易,几下子就清洗干净了,而且废液里的纸浆,含量也很少了。

  接下来的工艺,因为技术限制,和古代造纸术就没什么区别了。:

  就是把纸浆反复过滤锤打,使其一步步变成泥膏状。

  然后把泥膏状的纸浆,倒入放了清水的抄纸槽中,用抄纸帘反复捞浆。

  最后将挑纸帘上的纸浆去除多余的水分,逐张扬起,晒干或者烘干,便是得到了纸。

  本来抄纸,是一个非常有技术含量的活。

  但由于楚云用的是化学制浆法,纸浆中保留了原料中较多的木素含量,纯浆得率高达八成以上。

  这使得抄纸也变得相对容易了很多。

  楚云不知道怎么抄纸,抄了十几次就抄好了,而且大家也很容易就学会了。

  并且楚云使用化学制浆法,还大大减少了造纸的时间。

  如果直接采用古代造纸术,在蒸煮前,就要放在水槽里一百天。

  而他用现代造纸术,只需要在配碱槽里放上一两天就可以了。

  此外,造纸原料放在水里泡一百天,还会发臭,变得就像是农家肥一样,在蒸煮成纸浆的时候,臭气熏天,只怕没有多少人受得了。

  当然,楚云使用的造纸术,也会有一定的臭味,但肯定没那么难闻。

  最重要的是,用化学制浆法制造出来的纸,可簿可厚,而且不容易损坏。

  簿一点的,就用来做草纸,还不担心擦屁屁的时候,把纸给弄穿了。

  厚一点的,可以用来书写,也可以用来印刷。

  在纸晒干的这天,南怀镇的管理和百姓,除了手上的活实在丢不开的,都赶了过来。

  他们都想要第一时间看看,楚云制造的纸,到底是什么东西。

  一时间,造纸的四合院内外,到处都挤满了人。

  挤在最前面的人,看着那晾晒的一张张白色纸张,好奇地问道:「伯爵大人,这就是你所说的纸吗?」

  楚云笑着回答:「是的,这就是纸。」

  后面的人听了,不由连忙问前面的人:「纸到底是长什么样子的啊?」

  前面的人随即描述:「白色的,看起来和布一样。」

  后面的人听了,暗想这不就是杨六儿告诉给大家的样子吗?而且描述得,还没有杨六儿那么详细呢。

  他们便是不停地伸长脖子,或者跳起来,试图看看纸,到底是什么样子。

  楚云见状,索性拿了几张纸,让他们传递下去,让他们都可以看到纸。

  而大家虽然对纸充满了好奇,拿到纸后,也特别激动,但也没有去争抢。

  他们都无比小心地观察着纸张,然后小心翼翼地传给下一个人。

  因为他们都觉得,纸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是楚云发明出来的,无比珍贵。

  「这就是纸吗?」

  「还真是像布一样,不过没有布那么柔软,要硬很多,确实不适合用来做衣服。否则,得多膈应人啊?」

  「而且听说它晒干前,软软的,一捏就散了,所以不能沾水,不然容易坏,看来真的不能做衣服。」

  「不过虽然不能做衣服,但用来书写,真的很不错,就是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大字不识一个,拿来似乎没用啊。」

  百姓们一边观察着纸张,一边讨论着。

  几个读书人,听人说纸张对平民百姓没什么用,顿时气急败坏:「没文化的山野村夫,你们懂什么?」

  「这一张纸,就可以写多少字啊!有了这种书写文字的纸张,就不用在竹简上写字了,一本书籍拿着就轻便多了。」

  「你们知道,伯爵大人制造的纸张,会给整个世界,带来多大的改变吗?」

  那些百姓听了,不由说道:「你说了半天,对我们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人,确实也没什么用啊。」

  那几个书生闻言,竟是有些无言以对,只好看向了楚云。

  楚云笑笑说:「纸张的发明,最重要的意义,让书写更加方便,这大大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传播。」

  「而你们有些人,虽然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一个,但你们有的人是匠人,你们可以把你们的技术,用纸张画下来,让后辈去学习,让你们的技术可以传承下去。」

  「同时,那些比你们厉害的匠人,也可以把他们的技术写出来或者画出来给你们看,你们看不懂,可以让有文化识字的人,给你们讲解,让你们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技术。」

  「虽然现在用竹简,也可以把写出来或者画出来,但肯定没有纸张方便,拿起来,也非常的笨重。」

  「就是像几个读书人所说的,纸不仅大大减轻了书籍的重量,减轻了读书人的负担,而且还降低了读书识字的成本。」

  「以后你们的孩子,都有读书识字的机会,难道你们不识字,就不想让你们的孩子识字,成为有文化,有学识的人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