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聊斋狐婿 第309章 楠树之灵

《聊斋狐婿》第309章 楠树之灵

作者:士心本尊 字数:1665 书籍:聊斋狐婿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清晨,小雨淅沥。

  北乡朱家篱笆院内,响起孩童读《诗》声。

  寻声而看,小童正坐板凳上,两手持书朗读,门前黄犬蜷缩,屋檐下雨露珠帘。

  小娘子坐在童儿边,手下穿针引线纳鞋底。

  门外朱翁头戴斗笠、披着蓑衣,一手拎着麻袋,一手扛锄头看似要出门。

  小娘子起身叫声‘阿翁’,问他何去。

  朱翁走近道:“这两日天暖了,估摸楠竹生笋,我去西山找笋子。”

  小娘子做思量说:“挖笋不过小事,今夜我去山上看看,有笋就挖些回来。”

  “阿翁近日还是留在家中,如若奉义来到,阿翁不在家,岂不有失待客?”

  朱翁一笑锄把指天:“你看这天,他就是来,也不会今日来。”

  “我知香娘能劳,可不能单指着你一人啊。”

  “我虽老,但力气在!天湿阴寒,我去山上活动活动筋骨。”

  说话扛着锄头出门,黄犬追去相送,被阿翁赶了回来。

  小娘子站门口神思,背后童儿放下书问:“奉义当真会来吗?”

  小娘子回眸说:“这就看你有没有造化。奉义是大人,你是小人,以昨日‘因缘交运’来看,很可能‘利见大人’。”

  童儿眼眸疑惑,完全不懂后面一句话,笑道:“香娘姐姐懂这么多道理,不如我拜你为师,姐姐教我诗书道理。”

  小娘子浅笑:“我只懂得粗浅道理,要做大学问,就要拜良师。”

  “刘奉义非同一般,他是一位真儒,身中学问道理比我多百倍千倍。”

  童儿思问:“姐姐是如何知道?你去过他家?”

  小娘子坐回,继续纳鞋底说:“我没去过他家,但听一些仙家提过,你只需知道,奉义是良师、大人、君子即可。”

  说着,忽有感应,抬眸看门前。

  见不知何时出现两位貌似天仙的夫人,一着青衣,一着紫衣,手中各持一把花伞,含笑看着她。

  彼时紫衣夫人微笑传音:“妹妹莫怕,我俩随奉义而来,听闻府上楠木有灵,就先来探看一二。”

  “妹妹莫非就是楠木之灵?”

  听两位仙家随奉义而来,小娘子俏容惊喜。

  被问到‘是否为楠木之灵’时,她又眼眸闪思。

  欠身见礼,回答道:“小奴并非楠木之灵,而是苟全性命之鬼。”

  青衣夫人看她轻点头:“你算诚实,随我来。”

  小娘子转顾童儿交代一句‘在屋内读书,我去去就回’,便跟着两位夫人隐身出门。

  来到篱笆院外,紫衣夫人自荐说:“我姓高,她姓荀,不知妹妹尊姓叫什么?”

  小娘子回话:“小奴姓农,小字曼曼。”

  荀娘子顾首:“适才爷孙二人都叫你‘香娘’,可是你乳名?”

  农曼曼沉吟说:“非我乳名,是小奴为骗他们而编造的名字。”

  高二明白了,笑道:“也就是说,乡人所传‘朱家楠木成精’指的是你,而你自身是鬼,却装成楠木之灵。”

  “其中是何缘故?”

  曼曼小娘子道:“小奴被贼人杀害,魂飘北乡,落至朱家香楠树中,为求苟全残魂,盗了楠木精气……”

  “小奴欲报恩,便装成楠木之灵,托梦与朱家阿翁,自称‘香娘’。”

  她简略一说,前面二女解了疑惑。

  高二道:“难怪朱家楠木生机衰减,此树被你盗了精气,就怕活不过明年阳春。朱家想以楠木给孙儿换出身,也是你指点的?”

  曼曼诚实说:“是小奴所教。小奴生前通晓一些卦理,推算那棵楠木有日被贵人所得,故让阿翁用此木给孙儿交换前程。”

  “却没想到贵人是奉义君子。”

  “原来如此。”

  荀娘子守慎,只信其言一半,眼望前路。

  见入乡道路上寒雨柴烟交织,刘彦、平儿披戴蓑笠行来,身旁沉炼牵马跟随。

  荀娘子身形于雨气中显现,领着小娘子礼见郎君。

  远处几个乡民惊异张望,不知谁家相公女卷到此。

  刘彦眼眸清澈,打量一眼小娘子。

  能看出她是阴魂之体,魂形中有大家闺秀,书香门第之礼规。

  高二将农曼曼所讲转述一遍。

  曼曼眼观奉义,如见俊美青山,君子散发的经气,使她感官很舒适。

  听完二姐所谈,刘彦略有些意外,问小娘子:“小姐家住何处?可有亲人在世?”

  曼曼垂目答话:“小奴家在越州会稽县,父母早亡,寄靠伯父家中。九月台州流寇打城夺粮草,屠戮百姓,伯父一家皆遭杀害。”

  “小奴和丫鬟被掳掠贼山,不敢毁节,咬舌自尽。”

  “因通晓一些养命之理和《易经》卦理,推算到生机在北方,魂飘此地,落入香楠树中修养。”

  “小奴话无半分欺瞒,先生明鉴。”

  刘彦看她眼目之中有悲恨,以及她所提‘台州流寇’,知她所言不假,说:“小姐外柔内刚,一死保节,可谓烈女。”

  “我今日来北乡,可在小姐卦中?”

  曼曼隐去悲恨道:“小奴《易》术不精,昨日先生家人走后,未敢卜卦,恐怕有误。”

  “这时也不能再卜,应该静待。”

  刘彦笑道:“小姐果然是懂易理的,你易学老师是何人?”

  曼曼回说:“小奴恩师是独善先生。”

  高二闻名眼眸明亮,对世才说:“独善先生,姓郑,字文山,浔阳人士,是当世易学大家,与伍先生齐名。”

  “我闻此先生好独善其身,从不收徒,妹妹如何拜入他门下?”

  曼曼答说:“我大伯与先生是故交,先生见我有些聪慧,就教授我半年易理,小奴自认恩师,未入门内。”

  听到此刘彦目视村落,请小娘子引路,携众人去往朱家。

  刚到门口,就听篱笆墙内黄犬汪汪叫,农曼曼穿门而入,进偏房叫出小童儿。

  小童门外揖礼,面带喜悦称呼‘先生’。

  此一幕引来不少乡人眼望。

  刘彦细看朱家孙儿,见大约六七岁,眼目聪透,比一般孩童多三分灵气,询问:“童儿叫什么?”

  小童朗声回答:“小人叫朱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