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皇帝命 大结局

《皇帝命》大结局

作者:易一二三 字数:4205 书籍:皇帝命

  闾千勉离开京都后,辗转来到北境与桑鱼儿回合。此后一直留在军中帮助训练收风者,重建斥候防线。之前由于柔然人的渗透,北境的收风渠道一直处于安寂。在对战中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北境没有斥候就失去了眼睛和耳朵。如今斥候防线重启,北境再次变得耳聪明目。北境王对闾千勉大加赞赏,希望可以留她在军中任职,却被闾千勉婉拒了。最终闾千勉还是离开了北境,离开之前她将自己所知倾囊相授予李云海。

  桑鱼儿牵了两匹马,送她离开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留在京都?”

  闾千勉苦笑道,“你知道的。”

  “自由是不是比心爱的人还要重要?”

  “那你呢,不是还把国事军事看得比自己更重要。”

  “那不一样。”

  “有何不同?”

  桑鱼儿看着闾千勉,知道她已然下定了决心,“要不是为了十方哥,你才不会再来北边。”

  “我就不能是为了帮朋友,走这一趟?”闾千勉好整以暇道。

  “你可拉倒吧,我当有自知之明,请不来你这尊大佛。”桑鱼儿一百个不相信。

  闾千勉嘴角弯了起来,“就算我帮他最后一次吧。反正以后也没机会见了。”

  桑鱼儿认真的问道,“此生真的不再入京都。”

  “嗯。”闾千勉也是认真的回答,“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闾千勉纵身跃上马,对桑鱼儿抱拳道,“后会有期。”

  桑鱼儿回道,“有缘再见。”

  闾千勉拉紧缰绳,纵马而去。桑鱼儿看着她远去的身影,喃喃道,“保重啊。”

  启元二年,柳家父母被接到京都。启元帝尊父亲为太上皇,母亲为太后,并昭告天下。这一年启元帝派人重整黑军团卫,废除不言暗卫,改编制为锦衣卫,仍为皇帝所用。

  启元帝三年,柔然与北境反目,公然撕毁议和协议。北方六部以柔然为首,再次集结重军压境,大战一触即发。多得闾千勉之前重建的斥候防线,柔然翻脸的缘由很快就调查清楚了。

  “地粟袁年迈,长子匹候跋与次子温纥提反目,闹得很凶。最后温纥提带着他的人被驱逐到了西部。他与北境的议和协议也被匹候跋推翻了。”李云海将斥候纸上的情报转述给北境王。

  桑鱼儿也在现场,“王爷,如今战事一触即发,北境的补给成了问题。向中原求援吧。”

  李云海也帮腔道,“这或许是北境回归中土的机会,王爷不如……”

  远在京都的启元帝不日就收到了来自北境的加急函。函件上大致的意思是柔然人已经把脚踩到边境上了,北境若破,中原危矣。北境王谭虎愿意率领北境全境向启元帝称臣,以换取中原对北境战事的全力支持。和加急函一起送来的还有李云海的一封信。

  柔然很快对北境发起了进攻,北境全线都陷入了战火。而启元帝的回复也送到了北境,后面将会有源源不断的补给增援。北境和中原朝廷达成了一致,这样的结果极大的鼓舞了北境军民抗击敌虏的士气。柔然大军在前线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抵抗。

  启元帝不但按照承诺送来了补给,还给北境派来了一支援军,带头的是熟人——镇西王田万山。只不过,田万山在京都是王爷,带兵来北境的路上是统领,到了北境就被桑鱼儿编入军中当了个小旗。

  田万山恼羞成怒,逮着桑鱼儿就发难,“你什么意思?我怎么也是个王爷,你竟敢这样折辱于我?”

  “陛下给我的信里说了你的情况。你在京都总在陛下身前聒噪,他就把你派出来历练历练。”

  “我好歹是个王爷,历练也不用真的当个小卒上战场吧。你还说不是存心刁难?”

  桑鱼儿让他气笑了,“我和你有什么瓜葛,战事频繁,哪有闲工夫刁难你?”

  田万山还是不依不饶的,桑鱼儿恼了一把将田万山给拎了起来,“北境可不是京都,大敌当前你竟还如此扭捏纠缠。你田家如今的地位也是战场上打出来的,西南重镇是你田家一手打造的。怎么?到了你这辈就怂了?”

  田万山被她拎着衣领,膈着脖子喘不过气来。他额上青筋暴起,脸也涨的通红。桑鱼儿见他实在撑不住了,这才撒开手。田万山一屁股坐在地上,猛烈的咳嗽着。

  桑鱼儿没有上前,只是冷冷的看着,“以你现在的地位,西南你是回不去了。陛下不想看见你整日在京都丧气着,才把你派来历练。田家始终是马背上的名将之家,要不要做那样的田家子弟,你自己决定。考虑清楚,如果想回去,我会派人护送你走。”

  桑鱼儿说完,转身就出了营帐。田万山终于停止了咳嗽,脸上被掐出来的红晕还没有褪去。桑鱼儿的话让他陷入了沉思,镇西王的身份将他束缚在京都多年。还记得当年的他也是意气风发的马上少年,和父兄在西南广阔的土地上策马奔驰,直到他被接到京都入学……

  启元帝四年,北境战乱越演越烈。桑鱼儿、唐彦、李云海、田万山等人经历了一场场的战斗洗礼,逐渐成长为优秀的将领。尤其是桑鱼儿,麒麟女将的威名很快传遍天下。启元帝也特别派人送来嘉奖状。田万山化名田重跟随在桑鱼儿帐下,和唐彦并称白虎朱雀,在战场上也是勇不可挡。

  启元帝六年,柔然连年征战,终于受到反噬,国力大不如前。尤其在年前北境的麒麟女将带兵冲击到草原,重挫了匹候跋手下最后一支劲旅。柔然终于向北境投降,北境王欣然接受并派快马上京,将详情禀报给启元帝。

  启元帝十年,北境经过四年的修生养息,逐渐振作起来。边境出现了久违的热闹。为了安抚外族,北境王开放了城中城和灞州,允许外族六部进城交易。桑鱼儿终于如愿以偿,在有生之年看到了北境的繁荣景象。此时她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当年在灞州被黑山狱所伤,好不容易养好。在京都被刍狗的三色旗再次炸伤,这次直接伤了根本。聂赢天曾经说过,如果桑鱼儿接下来好好休养,活到颐养天年的年纪不是问题。

  “我有青云之志,当不惜此身。”

  桑鱼儿给老道人和聂赢天留下这句话,毅然决然的和唐彦一起回了北境。数年的征战,掏空了桑鱼儿的身体。柔然投降之时,桑鱼儿也到了油尽灯枯之时。

  启元帝十一年初,桑鱼儿终于在缠绵病榻数月后,撒手人寰。她生前最在乎的师父、父母、朋友都守在床前。老道人和聂赢天收到消息,带着桑家二老离开桃花岛赶往北境,终于见到了鱼儿最后一面。

  “爹、娘、师父,我想回家了。”这是桑鱼儿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老道人放声大哭,比桑家父母还要悲痛,“每次你叫师父就没好事。你怎么还走到我前面了。我这辈子就你这么一个弟子啊。”

  北境军全军为桑鱼儿缟素三日,这是北境成军以来绝无仅有的一次。

  启元帝在京都收到北境王的上奏,追封桑鱼儿为北境第一女将,赐号麒麟,以将军仪礼厚葬于凤原。她生前统领的一支军队,赐名麒麟军。启元帝在写完追封的诏书后,晕倒在御案之上。

  桑鱼儿的尸身离开北境的那天,百姓奔走相告,自发为麒麟女将送行。唐彦、田万山、李云海和樊家兄妹为她扶灵。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人群,李云海手扶棺木,轻声哽咽道,“鱼儿,百姓们都在送你了。你看一看吧。”

  田万山回到京都的时候已经是三个月后。京都不复见往日的繁华热闹,因为皇帝下旨京都半年不得歌舞荤腥,为北境女将守丧哀悼。田万山入宫求见皇帝,两人相见都大惊失色。田万山黑成了一块炭,哪还有当年那副白皮嫩肉。而皇帝则形如枯槁,病气缠身。

  “陛下,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

  “镇西王,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

  君臣相视一笑,皇帝追问道,“北境太苦了?”

  田万山红着眼摇着头,“你把我交给将军,就该知道她不会惯我毛病。”

  皇帝面色苍白,“鱼儿,她……”

  “将军她走的心满意足。”

  “心满意足?她才多大啊。”

  “人生不在长短。将军一生不坠青云之志,身体践行立下累世功勋。为北境争得百年喘息,于朝廷有救世奇功,于百姓有庇护功义。所以将军心满意足。”

  田万山流着泪,字句铿锵。这是他没有对桑鱼儿说出口的敬佩之情。他没来得及说。

  大殿内一片寂静,皇帝的泪水夺眶而出。比起田万山的来不及,他赐下的封赏更像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君臣间,一时相对无言。

  启元帝二十年,朝堂清明,国泰民安。北境王谭虎已逝,世子谭超即位。同年,北境正式回归中土,奉启元帝为天子。启元帝加封北境谭家为北境平征王。北境军中最为精锐的一支军队——麒麟军由唐彦接任统领将军,与北境第一幕僚李云海一文一武镇守边关。这一年李云海和樊淑兰的孩子刚刚成年。平征王为了真正实现边境和平,允许北境与草原六部通婚。平征王府的孩子们当然不能真的嫁娶外族人,于是唐彦身为统帅以身作则,迎娶了六部的一位公主。

  唐彦成亲之后,与外族公主意外的和谐。两人夫唱妇随,谱出一段佳话,也成了百姓的榜样。从此以后,两边的百姓都不再排斥异族通婚。

  唐彦成亲的第一年,便带上新婚妻子来到凤原拜祭师父桑鱼儿。

  “师父,我找到那个让我分别时不舍,分别后思念,再见时欣喜的知心人了。”唐彦在桑鱼儿的坟前述说着这些年北境的变化,天下的变化。“北境真的变成像你说的一样了。”

  此后每年,唐彦都会抽空带家人去凤原拜祭桑鱼儿,之后出海去桃花岛探望师公老道人、聂赢天。如今唐家、桑家和李家的长辈们都回了凤原,桃花岛上就只剩下老道人和聂赢天。曹淼每年也会来桃花岛住一段时间,唐彦每次都碰不上他。李云海如今总理北境所有事务,一年到头都没有休沐的机会,每次只能托唐彦代为问候。

  二十一年,启元帝微服出巡,体察民情。镇西王随驾出游,一路好不惬意。

  这一日,君臣二人乘坐大船在岳临江上随波漂流。

  启元帝与镇西王并肩站在船头,迎风而上,只觉痛快。

  皇帝回忆过往,“当年朕和鱼儿、唐彦他们一道进京,走的也是这条水路。”

  “陛下与臣再走这一趟,心境定是不同了。”如今的镇西王变得持重沉稳,和年少时大不一样了。

  皇帝收回远眺的目光,看向镇西王,“说起来,你年纪也不小了。和你同年的世家子弟哪个没当爹。你偌大一个镇西王府连个正妃都没有。等这趟回去,朕给你好好选选。”

  镇西王满脸写着不愿意,“陛下,臣的亲事臣心里自有分数。”

  皇帝的脸色逐渐凝重起来,“斯人已逝,我们活着的还得继续生活啊。”

  镇西王虎躯一震,满眼错愕的看着皇帝。

  “你从北境回来的那一年朕就看出来了。你还以为自己瞒的多好。”皇帝伸手扶上船栏,语重心长的说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时间够久的了。放下吧,你不是寻常百姓家的孩子,若是你无子,日后谁来承继镇西王府。难道你要眼看着田氏一族就此衰败?”

  镇西王低下头,沉默不语。从他第一次追随桑鱼儿出征,他的心里就多了一个飒爽的身影。那年她英姿勃发,战无不胜。他一直在努力追赶她的脚步,只可惜没来得及……

  皇帝心中不忍,“朕再容你一年,一年后镇西王府必须要迎进一位正妃。再晚朕怕你有心无力。”

  镇西王一怔,方才反应过来皇帝是在调笑他,“陛下这话说的,臣正当壮年,有心有力。”

  皇帝嘴角的弧度越来越大,和镇西王在船头放声大笑。这时右岸出现一片林子,有一个青衣中年男子背着竹篓从林中走了出来。皇帝看到这人的样貌,顿时怔楞在原地。镇西王察觉到皇帝的异样,也看向右岸。那名青衣男子样貌普通,皇帝和镇西王此前从未见过此人。这时青衣男子也朝大船这边看了过来,待他看清楚皇帝和镇西王面容,竟停下了脚步。

  这人脸上那熟悉的异样感,让柳十方想起了城中城中的那位小公子、小姑娘还有大婶子。这一刻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只是痴痴的盯着岸边的那个男子。岸边的男人呆立了片刻,对着柳十方挥了挥手。柳十方也抬手向他挥舞,他知道对方是在向他告别。

  男子眼中流露出重逢的喜悦,细看竟有泪水掉落。田万山察觉到他那双雾气朦胧的眼睛,只觉似曾相识。

  柳十方这些年幻想过无数次重逢的场景,没想到这样的机会竟是转瞬即逝。他极尽目力,想看穿她这幅面皮下的真容,看透她眼中藏的言语。他想在心中留住她现在的样子。

  大船是顺流而下,很快便驶过了那片林子,那男子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

  田万山问道,“莫非是您的故人。”

  那个身影还站在江边,柳十方的目光仍停留在他身上,“你听过千面佛吗?”

  “千面佛,千面佛不就是……”田万山后知后觉,转身就要跑向船工。

  “站住。”柳十方喊住了他。

  “再不靠岸停船,她可就又消失了。你们连句话都没说上。”

  田万山心急如焚,柳十方却说道,“我们刚才已经互道了珍重。”

  “停船追上她又如何?”

  “可是,可是……”田万山有些词穷。

  “当年我既然放了她自由,如今又去追算是什么呢。今日能得见,已经是上天眷顾了,莫要再强求。”

  此生能与闾千勉再见这一面,仿佛印证了那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做普通人也好,做皇帝也好,都不能太贪心。柳十方心里很满足。

  大船渐行渐远,很快消失在了天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