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流金年代 第三十章 见字如面

《我的流金年代》第三十章 见字如面

作者:扁担长板凳宽 字数:2673 书籍:我的流金年代

  路行远见字如面:

  我到芝加哥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已经两个月,思乡情绪好了很多,只是每次走上街头,见着高楼林立,才会有那么一刹那恍惚。

  正式入学那天,校方给我们准备了一场迎新舞会,我见到了几位曾经两只皮箱一个梦,雄心壮志离家园的学长。

  其中一位矿工院的学长与我跳最后一支舞时哭了出来,我问他怎么了,他说他要回国了。

  我不解,问他回国不好么,在这里异地他乡无亲无故。

  他笑我又成了新生蛋子,啥也不懂。

  而现在我差不多了解了。

  因为有位学长给我找了一份工作,是一家餐馆的打杂工,擦桌子,洗碗,扫地什么都做,一天六小时23块钱,这个钱是美元!

  所以我理解了旷工院的那位学长的失踪。

  我父母是川省老窖酒厂的双职工,唯一的兄长也已成家立业,我是家里的娇娇子,原本不该去餐馆打工才是,但23块钱的美元实在太诱人了,我也不得不矮下身子,擦拭那滑不留手的盘子。

  两天前,失踪近两个月的学长出现了,西服领带皮鞋衣着光鲜的回来了。

  在我打工的那家餐馆,他要请我喝酒,说是找他的人走了,他可以安心留下了。

  一瓶人头马,我咕哝咕哝喝了大半,在他诧异的目光下,我斩钉截铁的告诉他,我一定会回去的。

  “时间很长。”

  他又羞又怒的对我说道。

  我置若罔闻,继续擦拭着桌面。

  当晚。

  那句“时间很长”彷佛像钉子般扎进了心里,让我辗转难眠。

  我只好起身,打开了同寝室安娜的那台欧式风格的台灯,她还没回来,大概又是去参加了哪位朋友的party。

  这样挺好,我可以安心的写满几张信纸了。

  虽然这封信现在还不知会寄给谁,但最后终究会有一处寄托的。

  林婉秋。

  写于辗转难眠之夜。

  306寝,朱大志看着路行远半靠在床头,握着的两张信纸不放下,也不向他透露一些可以透露的内容,不由急了。

  “路蛮子,你有完没完,就这么两张信纸看到现在?是不是故意折腾我?”

  “大晚上的,你喊啥喊,懒的跟你说,自己看去。”

  路行远没好气的将信纸一摆,递给坐在自己床上等着的朱大肠,随后,冲捧着书本的赵国章道:“赵老大,来支烟。”

  “你搞没搞错,一柜子钱,还跑我这打秋风。”赵国章极其不满的翻着身下的被子。

  路行远并没有透露自己的柜子早空了,而是惆怅的点着了赵国章扔下来的香烟。

  他和林婉秋不熟,但林婉秋寄给他的这封信,还是让他看的难受。

  即使林婉秋在写完信时还没确定要把这封信寄给谁。

  一个天之娇女沦落异国他乡洗碗刷盘子不说,多年的信仰又正在被一次次冲击。

  现实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之下,一种叫孤独感的物质会被无限放大。

  孤独一个很抽象的词,但路行远对这个词却深有体会。

  就在路行远慎重考虑怎么给林婉秋回信时,朱大肠咂了咂嘴:“娘的,这些资本国家干活这么赚钱?6个小时就能赚23美元,我爸连杀猪带卖肉一天也赚不了这么多钱啊。”

  路行远瞄了眼愤愤不平的朱大肠,“你以为呢?”

  据他所了解的是。

  今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官方兑换比率是1美元换3.7元人民币左右,但实际上这个比例在民间是行不通的,黑市上1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比例大概是8块多。

  因此,林婉秋信里的23美元差不多相当于人民币200元。

  6个小时赚200元在现在的国内啥概念。

  去年路行远盖的砖瓦房花了不过800元。

  目前国内流行的家电,金星18寸彩电1800块,双鹿牌双门冰箱,135升,1150块,这些家电基本干上几天就能买上一台。

  而国内老百姓想要买这些家电,却要一两年,两三年不吃不喝,才能买上一台。

  林婉秋不仅不傻,反而相当有头脑,一个有头脑的人通过这一件小事,就能联想到此刻国内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有那位学长的前后变化,从而辗转难眠了。

  “路蛮子,你钱多,看能不能汇点美元过去,我以后还你,看的难受的紧。”看完了信,朱大肠可怜巴巴的冲路行远道。

  燕京科技学院女孩不多,谈得上美丽的更是寥寥无几。

  林婉秋这个留着短发,长得不错的川妹子便成了很多学长、学弟心里的女神。

  朱大肠便是其一。

  如今心目中的女神给人端盘子洗碗,心里滋味可想而知。

  朱大肠的汇钱一说,路行远全当放屁了,这年头别说往国外寄钱,就是国内转账都费劲的很。

  再者,他也没钱了。

  即使有,万把块钱又够的了什么,他也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寄给林婉秋啊。

  所以,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大家都各谋生路吧。

  不过给林婉秋的回信还是要有的,怎么说也是学姐,而且人家最终把信寄给了他。

  “睡觉吧,明天再写。”

  路行远嘀咕了声后,跑去关了灯,在赵国章一闪一闪的烟火光中蒙上了被子。

  也不知睡了多久,路行远被朱大肠蹬醒,他迷迷糊糊的以为天亮了,翻身就坐了起来。

  “蛮子,闻闻,有没有闻到味道?”黑暗中,朱大肠耸着鼻子问路行远。

  路行远不明所以,嗅了嗅鼻子,“好像是有味道,什么东西烧焦了?”

  掀开被子下了床,路行远一边嗅,一边借着月光往打着鼾的赵国章瞧去,随后便被吓了一跳,赵国章的头顶竟然在冒烟。

  与此同时,发现这幕的朱大肠一把拽向赵国章:“狗日的,赵老大你这是要升仙啊。”

  “干啥?”赵国章迷瞪道。

  “还干啥,你棉被着了,再等会就要变烤乳猪了,早跟你讲不要在床上抽烟,这会好了,差点把自己烧了。”

  朱大肠埋汰赵国章的时候,路行远急匆匆的开了灯。

  灯亮后再瞧赵国章,路行远和朱大肠、还有被吵醒的孙大圣三人瞬间笑开了花,赵国章三七发型被熏的卷缩成了一团,就像家里炸了毛的猫。

  赵国章一个翻身下了床后,一把将垫在身子下的棉被拽了下来,发现棉被一角竟然隐现火星,不由冲路行远道:“蛮子,快,快拿暖瓶来。”

  “滋滋”声过后,306寝室飘出一阵烟雾,赵国章大松了口气。

  这要不是半夜三更,又没引起火光,被人发现,不然他一个警告处分是少不了的。

  “头发咋办?”

  赵国章三令五申提醒路行远三人不能说出去后,朱大肠指着他的头发笑问道。

  “还能咋办,白天下课后去绞了呗。”赵国章叹气道。

  荒唐的一夜就这么过去。

  翌日,他们中一年级便正式上课了,路行远又过起忙碌的学生生活。

  期间,他给林婉秋回了封信,信里提到了赵国章因为半夜抽烟点着棉被,把头发给熏没了,如今成了光头章。

  名气丝毫不比朱大肠差。

  还有因为《西游记》上映,孙大圣也成了燕科院的名人,306寝室除了他,可谓群英荟萃。

  聊完校园趣事,路行远又提及了一些国内的变化,顺带告知了几件大事,一是和苏联边界谈判时隔九年后再次开启,另一个是确定了1999年12月20号澳门正式回归祖国怀抱。

  信件最后,路行远俏皮的告知林婉秋。

  他的回信只能写到这里了,因为朱大肠催促他去吃肯德基,前门大街正阳市场里开了一家肯德基店,他们要去尝尝洋鬼子平时吃的玩意。

  看着路行远收笔,沾上事先准备好的邮票,一直在身后等着的朱大肠肯定道:“行,这封信写的不错,出发。”

  路行远微笑着长身而起后,问道:“确定你请啊,我是真没钱了。”

  “废话,我请,走,带你们去见识见识啥是肯德基。”朱大肠把手里的脸盆敲的砰砰响。

  有了朱大肠的保证,306寝室四人全员出动,但刚出寝室,路行远就后悔了。

  “娘的,吃个肯德基而已,这帮人为啥要把盆子,瓷缸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带着,丢不丢人?”

  路行远正嘟囔丢人的时候,朱大肠反倒埋怨起他来。

  “路蛮子,你这就不晓事了,老外的东西,花了钱不往死里吃?你啥都不带,等会怎么下嘴?”

  路行远被朱大肠给气笑了:“顾好你自己吧,我有办法吃。”

  敲敲打打的到了前门,四人直奔了解过的地址而去,眼看到了正阳市场,就再无寸进了,面前身后全是跑来吃肯德基的。

  而且大多数人和朱大肠等人一样,带筷子勺子的,带盆带瓷缸的,甚至挽着菜篮子的。

  “我受不了,不等了,你们吃剩下的给我带到寝室就好了。”

  望着上千米的长队,和络绎不绝赶来的人群,路行远率先打起退堂鼓,要想离开。

  “别啊,反正没事,排着呗。”朱大肠、赵国章、孙大圣三人纷纷劝道。

  “不排,不排,这么多人,看的头晕,我去李德江那边逛会,看能不能整点钱,兜里没钱,日子太难过了。”

  路行远接连摆手,慌不迭的跑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