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流金年代 第二十三章 过年啦

《我的流金年代》第二十三章 过年啦

作者:扁担长板凳宽 字数:2789 书籍:我的流金年代

  除夕,晚。

  路家东厢房,吵闹不停。

  堂屋,赵梅和路三宝母亲李桂兰两人,正娴熟的将一块块用糖腌制好的猪油塞进面皮里,包着糖油汤圆。

  而路行远则陪着他爷路长贵、他大伯路建军发呆。

  他爷和他大伯是晚饭后联袂来的,目的不言而喻,为了已经被带离丰谷乡派出所的路三宝。

  至于找路行远商量,自然是因为他异于同龄人的成熟,还有那万能的大学生身份。

  “摩托车被公安骑走了,包里的一百多块钱和两包中华烟,我也偷着放进去了。大蛮,你觉得三宝还能有事不?”

  路建军说完,狠抽了口烟后,一脸希冀的看着路行远。

  “大伯,三宝哥的事,没你想的这么简单,照你想的这样,把偷的东西还回去就没事,国家还要法律干啥,世界还不乱套?”

  可能是离城市太远,这两年严打没给路建军留下深刻印象,法律意识依旧淡薄的很。

  路建军一拍大腿,急了:“我不是说没事,我是说会不会稍微好点。”

  会过意的路行远颔首道:“哦,你是指少判几年啊,这个或许有可能吧,我也不太懂这些,现在只能等通知了。”

  路行远话音刚落,他大妈李桂兰已经声泪俱下道:“大蛮,三宝和你还有正阳平时处的都不错,你得帮忙想想办法啊,三宝要是真坐了牢,以后哪个大姑娘还肯嫁给他。况且,我听人说,牢里吃不饱穿不暖,三宝什么时候受过这些苦啊。”

  与此同时,路建军也道:“是啊大蛮,怎么说你们也是有血缘关系的堂兄弟,你得想办法帮衬帮衬。我记得你夏天考上首都的时候,乡里的领导不是还给筹了100块钱,让路广平送来么,能不能找他们说道说道?”

  路建军、李桂兰两人的话,听的路行远是一个头两个大。

  且不说,他和乡里的领导完全不熟悉,便是熟悉也没脸让人家帮这种忙。

  再者,这都啥时候了,李桂兰还把路三宝当三岁小孩子宠着,甚至还担心未来娶老婆的事,路行远都不晓得说她啥好!

  “啪”

  电停了。

  即使是除夕夜停电,路行远也没当回事,八九十年代正是国家严重缺电的时候,不时的停电已经让人们养成了一种习惯。

  “路正阳把煤油灯点起来。”

  路行远冲东厢房喊了句后,才认真思忖起,怎么回答路建军两口子提出的非理要求。

  回答不好,路建军认为他不顾念兄弟之情,两家刚缓和没几年的关系,估计又得拉倒了。

  “唉”的一声后,路行远慢慢说道:“大伯、大妈,三宝哥偷车已经是事实,最终结果已经没办法改变。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判决下来后,劝他一定要老老实实的改造,不要在牢里惹是生非,争取早日减刑回家。”

  路建军听了路行远想了老半天,想出的这么段话,脸色瞬间难看起来。

  在他看来,侄子这话说和不说没什么区别,和他想象的帮忙相差太远。

  忽明忽暗的烛火中,路建军脸色阴沉,李桂兰啜泣不停,路行远则满脸委屈。

  好好的一个年过成这样就算了,还得被亲戚不待见,他能不委屈?

  这还是他重生后过的第一个年。

  原本,路行远还想着过去的半年,自己收入可观,一家人终于可以不用为钱担心,吃饱穿暖其乐融融的过上个好年。

  没想,却遇上了路三宝这个天杀的。

  “建军,你可不要埋怨大蛮。说到底还是三宝自己不争气。而且三宝走到这一步,你和桂兰也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全村也找不出几家,像你们这样惯孩子的。”

  沉默诡异的气氛里,路长贵最终开口发话,一锤定音,帮路行远解了围。

  路建军红着眼眶,喊出了一声:“爹……”

  路长贵看着自个几十岁的老儿子差点哭出来,心下也是不忍,低头闷了口旱烟,蹙眉缓缓道:“这样吧,等过完年,你陪我去一趟县里,看看你大伯能不能帮上忙。”

  一直没插话的路行远心里明了。

  他爷路长贵心软,看不了儿子家现在这幅模样,准备拉下老脸,去求县里那位多少年没说过话的亲大哥了。

  路行远不看好两人年后的县城之行,不过他也不敢泼冷水,只是让路建军到时骑自家自行车去,来回上百里地,凭两条腿走的话,路长贵年龄大,一天下来还不得累够呛。

  “啪”

  来电的同时,路长贵三人也起身离开。

  七点三十分,1987年,第五届春节联欢晚会准时开播。

  说起本届春晚,最为让人乐道的是台湾歌手费翔,他凭借《故乡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出尽风头不说,载歌载舞的表演方式更是给全国老百姓带来一种新的视觉体验。

  第五届春晚也是继1984年春晚后的一个小高峰,相声有马季、赵炎等人合说的群口相声《五官争功》、姜昆、唐杰忠表演的《虎口遐想》等优秀作品。

  但让路行远目不转睛的却不是费翔、和马季等人的优秀表演,而是游本昌几人合演的戏曲小品《孙二娘开店》。

  在这个戏剧小品中,第一次涉及到了个体户进城经商。

  “大蛮,照电视上这么说,以后上街卖鸡蛋这些,也没人管,不用偷偷摸摸的?”赵梅问路行远。

  “妈,国家管控的是走南闯北,利用价格差倒卖物资,破坏地方市场经济的人,小摊小贩现在基本不管的,城里很多人早就把吃不完的农作物挑到街上卖了,农村有些人是拿着鸡毛当令箭。”

  赵梅高兴道:“那等开春了,我再多买些鸡仔,下蛋后,也去街上卖鸡蛋。”

  路行远笑道:“妈,咱家就别凑这热闹了,鸡蛋还是留着吃吧,清瑶他们都是长身体的时候。”

  听了路行远的话,对春晚没有丝毫兴趣的小妹路清瑶一下抱住了路行远的脖子,“大哥,我最爱吃鸡蛋了,吃鸡蛋长身体。”

  “知道了,知道了,赶紧下去,勒的我脖子疼。”路行远拍着小妹的屁股。

  春晚得持续到十二点左右,路行远没那个精力看到结束,提醒路正阳春晚结束记得放鞭后,便回了房间。

  不过这一夜,他想睡个好觉也是不容易的,零点一过,村里的放鞭声此起彼伏,好在当下老百姓还不是那么富裕,不至于让鞭炮声响彻到天亮。

  “大哥,大哥。”

  “咦,你今天起这么早!”躺在被窝里的路行远看着穿了件小花袄的路清瑶。

  “看。”小脸红彤彤的路清瑶,对路行远显摆着手里崭新的一块钱纸币。

  “妈给你这么多压岁钱?看来是不想你大过年的哭出来,要等到明天一起收缴。”

  路行远调侃说完,瞬间就后悔了,路清瑶也和他想的一样,“哇”的一下哭了出来。

  刹那间将小妹捂进被窝后,路行远急忙道:“别哭,别哭,今年大哥也给你压岁钱,比一块钱的还大。”

  路清瑶挣扎着起身,满眼含泪的看着路行远,直到路行远真拿出一张比她手里的钱,还大的钱出来,才眼中带泪的离开了大哥的房间,奔向了隔壁二哥的房间。

  可惜二哥不是大哥,她二哥手里那点零碎,因为打小牌被赵梅收刮光了,路清瑶这下算是羊入虎口。

  不出路行远所料,一小会功夫,路清瑶的哭声从隔壁房间传出,然后就见小妹路清瑶张着嘴,挂着两行清泪,两只小辫子一抖一抖的,一路哭到了路行远的房间。

  这下,路行远没在理她,套好衣服裤子后,下了床,仍由路清瑶小尾巴似的,跟在后面嚎个不停。

  “正阳,把压岁钱还给你小妹,一大早的闹不闹心。”赵梅拎着锅铲冲路正阳房间嚷嚷的时候,路行远已经洗漱好,坐等糖油汤圆上桌。

  他已经好些年没吃过赵梅亲手做的糖油汤圆,早就馋的不行,这玩意以后想买都没地方买。

  全民需要减肥的年代,没人愿意吃又甜、又油的糖油汤圆,没有供需自然就没有买卖。

  堂屋中,路行远看着起来后就一直站他旁边,啥话也不说的路清婷:“你干啥?”

  “我也要一张10块钱。”

  “给小妹的钱,就是给妈的,你要这么多钱干啥?”大妹不像小妹那么好糊弄,因此路行远也没遮遮掩掩。

  路清婷:“我不管,我就要。”

  这种蛮不讲理的要钱方式,让路行远极为头疼,想了会后,他只好道:“在我走之前,你如果能把寒假作业全部做完,到时候我就给你十块。”

  “好!”路清婷点头同意了这笔交易。

  春节第一天,路家吵吵闹闹的直到糖油汤圆上桌,才算安静了下来。

  和路清瑶拳头差不多大的汤圆,路行远一口气吃了整整四个,吃的肚子都撑了起来,还是觉的香,想吃。

  不过最后还是理性占了上风。

  他上辈子因为时常饿肚子,肠胃一直都不算安生,后来娶了李栀枝,在李栀枝的指导帮助下,才算慢慢好了起来。

  吃了汤圆,路行远领着路正阳三人先一步去爷奶家拜年,那边是他们四兄妹拜年的起始站,也是终点站。

  路长贵在族里辈分最大,没出五服的路家人,都会跑来给路长贵拜年,他们四兄妹刚好讨巧,不用一家家登门拜年。

  不过相对别的孩子就要少了很多瓜子、糖果等小零食。

  但路家的这个习惯已经延续了好些年,路行远小的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