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小姐的贴身护卫 第一百八十七章 疯狂的教皇

《大小姐的贴身护卫》第一百八十七章 疯狂的教皇

作者:星星 字数:1780 书籍:大小姐的贴身护卫

  等了半个月还是不见回音,大家不免有点失望,可沈威教授叫大家不要焦急。徐加伟却说这里面可能有问题,凭现在的技术,信号实时来往应该不是什么问题,难道他们的技术水平不如我们?既然能到达这么遥远的地方,他们的技术应该在我们之上才是。

  沈威教授说:“这不是衡量技术水平高低的问题,很可能两套设备链接起来不是很顺畅,我们耐心等待吧,这个毕竟不是大事情。”

  既然天尽头那边暂时没有了消息,沈威教授就把注意力收回到比邻星上来。

  天华小智把比邻星的清晰行星系视频传来了,1颗恒星,5颗行星,整个星系图立体、清晰。“天华一号”对每颗行星都进行了近距离的访问,穿越了两颗行星的大气层,最近处到达第5颗行星的最高点的100米处。所有的数据都非常的详尽,整个比邻星系有海量的信息。沈威教授指令天华小智执行上次未完成的任务,飞到三子星相对中间的位置去,完成任务后如发现也有行星系就按照比邻星的做法,逐个予以拍摄。

  “为什么不顺势下到某一颗行星上去?”徐加伟问教授。

  “因为天华小智有更重要的任务,等完成主要任务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是否有必要下到这里的行星上,也许还有更值得去的行星呢?”沈威教授说。

  徐加伟觉得还是教授的看得远。

  “我去一趟火星,100倍光速的材料明天专家会评,如果一致通过就大规模出炉。同时对百倍光速的飞船设计图纸进行第一次会审。虽然造飞船是另外团队的事,但我们的意见对他们很重要。”沈威教授说。

  徐加伟听到这一消息兴奋得抱住教授,他想的事情其实教授他们都已经在做了,哈哈,自己还在瞎提什么意见。他说:“教授你们太伟大了,什么事情都想在我们的前头。”徐加伟更加敬重沈威教授的为人,他之所以只做不说,并且尽量让自己的的弟子发表意见,是有意在栽培弟子,开发弟子们的思维,这样大智若愚的教授是最值得尊敬的。

  “我还不是得到你们的启发后才想到的?”沈威教授轻描淡写的说。

  “惭愧惭愧。教授您放心的去吧,这里有我们在,这段时间我们好好研究比邻星的资料,这么多海量信息够我们忙一阵子了。”徐加伟说。

  “天尽头那边也要给我盯着,有消息及时报告给我。”沈威教授说完出去了,“对了,”他又走了进来,“实验室这边还是由徐加伟同学临时负责。”

  “保证完成任务。”徐加伟说。

  沈威教授出去了,徐加伟对大家的工作作了分工,各人按照自己的分工处理起数据来。徐加伟主要负责行星生命分析这块内容,只有排除了生命迹象,才可以在上面挖掘人类需要的资源。尽管徐加伟努力想脱离地球人的思维去分析天外生命,但他还是不自觉的进入地球人的思维习惯,他和团队的其他人,包括沈威教授一样,自然而然的认为两颗有大气层的行星最有希望有生命,于是他从1号和2号两颗行星开始分析。1号行星大气层稠密,要不是“天华一号”的材料特殊,来自地球上的任何物质,这么高速飞行,体质又不庞大,穿过这样的大气层早就烧毁或者腐蚀了。数据显示,大气层的主要物质是硫,浓度占了90%,少量甲烷,没有氧气,还有两种标明“未知”,说明地球上没有这样的物质,人类根本不认识这种气体。穿过大气层后,下面基本上是一片平原,风和日丽,由于大气层的遮挡,虽然离恒星只有水星到太阳的距离,但地面温度不到100度。视频图像显示地上除了像黄土高原的地貌和颜色外,别无他物,远距离拍摄看不出行星上的巨大山脉,近摄点也没有大山和环形山,也看不出有生物活动过的踪迹。虽然天外生命也许不需要氧气和水,甚至不用呼吸,不用走路,构成的生命形态也不会像人类的样子,但有生命就必定会有痕迹,只有留下痕迹才会证明生命的存在。从现有的数据判断,至少在地面上不会有生命,不排除这里的生命生活在地下。当然这只是基于目前掌握的数据判断,观一斑不能见全身,要正确判断有无生命还需要更多的数据。要是当初教授同意自己上去就不一样了,有了感性认识,判断起来就会更准确。徐加伟还是有点遗憾当时没上去。

  徐加伟在评价结果里签上“初步判断无生命迹象”的字样。

  看完了1号行星,徐加伟又调出2号行星的数据。这里的大气层比1号稀薄,跟地球极为相似,含量里居然有氧气,氧的含量还处于第三位,占了10%。行星差不多为正圆形,大小跟地球差不多,从远处看红色占了行星的大部分面积,说明铁是构成该星球表面的基本物质,跟火星有点相似。地面上有高山、峡谷和平地,“天华一号”在离地面3公里处进行了测量,测量点的地面7级风速,气温30度,阳光充足,地面上散布着小石块,似有滚动过的痕迹,当然不排除是风的作用导致,没有任何地球意义上的建筑物和作物。在视频的边缘看到蓝色的东西,可惜天华小智的注意力不在这里,视角没调好,也没给出数据。徐加伟极端遗憾,对他来说,边缘的一点蓝色是最重要的东西,或许是水,有氧有水,地球意义上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就有了,加上和地球差不多的大气层、大小形状差不多的球体,极其有可能这里会有生命,更有可能史前人类就隐居在这里。要是他能发指令,现在就让天华小智回过头来,直接下到2号行星,进行重点探测。如果探测结果这里果然有生命存在,那“天华一号”的使命就结束了,没必要再在这里呆下去了,因为一旦这里有生命,那么整个半人马座的资源都属于这里的生命了,要是人类“不知趣”在这里“抢”资源,那真的就要发生星球大战了。茫茫宇宙这么大,资源取之不尽,何必要盯在这里跟人家抢夺呢。

  徐加伟在评价结果栏里签下:2号行星有疑似构成生命的元素存在。

  有疑似构成生命的元素存在,也等于说是有疑似有生命迹象,这立刻引起了沸腾!陈杰把他负责的行星轨道、引力环境等分析材料给徐加伟参考,林姗姗提供给徐加伟射线、等离子分析以及化学物质猜想,马彪把2号行星的地质结构初步分析提供给徐加伟。

  徐加伟说:“你们的动作都这么快啊,这么短的时间搞出来这么多的东西来了,效率还真够高的。”

  “大家彼此彼此。”林姗姗说。

  徐加伟非常感谢大家的精诚合作,说:“现在还只是一个猜测,我们一起把所有资料综合起来分析,可能会答出一个具体的答案。如果有必要,我还是建议教授,要么叫天华小智回来,去2号行星实地考察,要么到时候我自己上去考察一番,最好是自己上去。”

  “你还是心心念念着,我估计下次执行任务的时候你必定上去。”林姗姗说。

  “我也这样希望。这几天我们先埋头分析数据,等教授回来我们拿出一个综合分析结果向他汇报。”徐加伟说完又钻进数据堆里去了。

  这边他们在实验室里紧张的综合分析天华小智发过来的数据,火星那边,沈威教授也在紧张的工作。100倍光速的z-3A材料经过多次试验,成功制成定型样品,这种材料地球上无法找到,但小行星带里的许多行星上都有这元素,到目前为止,原材料多得难以估量。更令人惊喜的是,在研制10倍光速的材料时,需与地球上的稀有元素合成,现在100倍光速的定型材料全部从小行星上提取。与会科学家无异议一致通过了该定型材料,并把它定名为Z-3A。

  在讨论飞船图纸时,出现了严重的分歧,焦点在于飞船的用途。本来的用途是勘探天外资源为主,寻找天外生命为辅,随着天尽头发来的消息,飞船又有了新的用途。沈威教授的意见,飞船的容量要符合三个条件:一,载人,以10人为限并配备相应的科研设备、工作室;二,建一个小型生物圈;三,有逃生系统,万一发生不测,逃生系统自动把搭载人员送回地球;功能除原来设计的着落外,还要增加长时间远航,远航的能力至少达到150亿光年外并且能回来,时间无穷大。

  会议开到中途,生物学家和生命科学家也加入进来。经过半个多月的论证,这些顶尖的科学家终于取得了一致意见,基本上按照沈威教授的意见设计,只是在人员上做了一些调整,其中生物学家和生命科学家各1个,留给沈威教授的实际名额只有8个。会议结束后。沈威教授匆匆的离开火星,返回地球上他的那个实验室。

  教授回来了,徐加伟他们争着要向教授汇报这半个多月的研究成果。教授笑着说:“你们成心不让我休息会吗?我一回来就来打扰。”

  “您没听完我们的汇报会休息吗?如果会,那好,您什么时候有召唤我们什么时候过来。”林姗姗说。

  “你这小丫头。”沈威教授对这几个弟子越来越喜欢,说:“好好好,谁先说。”

  “徐加伟先说吧,他的发现最重要。”林姗姗说。

  “哦?是不是天尽头有消息了?”沈威教授急切的问。

  “不是,教授。”徐加伟说,“我们把海量的信息加以综合分析,认为2号行星有疑似生命迹象。”

  沈威教授吃惊的看着徐加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