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第四百二十六章 荀令留香

《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荀令留香

作者:釜中囚 字数:2264 书籍: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少年的诸葛亮虽然聪明,但思想深度还是不够的,刘襄没有考察学识,询问策略的打算,就是带着几个小孩转悠了一会,调解了一下他们三个之间的关系,混个脸熟罢了。

  真以为十二岁的诸葛亮就能够纵论天下啊?那也太吹捧了。

  他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

  虽然断了他去荆州,拜在水镜先生门下的路子,但书院里面的大儒名士也不次,郑玄、刘洪、宋忠、管宁、邴原、卢植,哪个也不比司马徽、黄承彦差。

  司马徽的名号在后世非常响,那是诸葛亮撑起来的,没有孔明,水镜先生也就是个汉末名儒罢了。

  “我要回了,你们三个也算不打不相识,男子汉大丈夫要心胸开阔,不可斤斤计较,今后还要一起求学,当互帮互助,才不妄同窗一场。”刘襄在书城待了挺长时间了,该回宫了。

  “嗯,我将来要做纵横战场的大将军,不会记仇的。”崔器第一个保证。

  你当然不用记仇,挨揍的是别人。

  诸葛亮暗中翻了个白眼,拱手行礼:“将军的告诫,亮谨记于心。”

  卢毓也连连点头。

  摸了摸三个小家伙的脑袋,刘襄告别蔡琰,回返邺县。

  书城不过就是个小插曲,还有很多正事要处理的。

  四州的农田规划,基本已经完毕,范贤最近扑在实验田里,要攻克早熟麦种的难题。

  他老家在凉州,心里清楚,水田在东边平原还有推广的余地,但在西部,主要还是旱田,粮食还要靠种植麦、粟,这一点在并州就有端倪。

  那里主要的作物就是麦子、粟米,产量不高,能养活的人口有限,现在并州有百万人口,每年都得依靠幽冀两州输送粮食。

  没有大规模的迁民,是因为有很多人在从事木材、矿产、畜牧,以及漆园、果园等等相关产业,用这些商品换取粮食。

  农书还在编撰,已经写好了几卷,是关于育苗、插秧、施肥、灌溉,还有一些农具运用和制造的。

  六行耧,渴乌,翻车,水车,也记载了长犁、短犁。

  长犁就是直辕犁,短犁就是曲辕犁。

  曲辕犁还没有全面推广,只在幽州冀州的一部分地区试行,效果不错。

  刘襄觉得是时候了。

  虽然长江流域更适合曲辕犁的应用,可现在已经不需要藏着掖着了,人口、耕地,自己占据优势,没必要再压制这项技术的应用。

  但青储饲料技术,他还是不敢泄露,这是草原崛起的神器,不能让胡人得到,至少现在不行,汉化草原的计划还没推进到那一步,漠北还有几十万的鲜卑。

  吃掉他们之前,刘襄宁可自己治下的牧场,在冬季大批量的屠宰牲畜。

  没有青储饲料技术,草原的胡人部落就得被天然的越冬草场束缚,限制人口增长,体量始终上不去。

  有了这个技术,全民皆兵的游牧民族,是农耕民族的灾难。

  这方面,无论多么谨慎都不为过。

  现在鲜卑王廷不敢南下招惹自己,就是因为体量太小,还没他收服的乌桓、鲜卑、匈奴部落人多,在幽并两州,接受汉化的胡人已经超过百万,有六十万人在塞外放牧,比鲜卑王廷的人口多了一大截。

  并州那边还吸收了不少羌氐部落,主要是在上郡栖息,凉州向并州逃难的人数,已经有了好几万,他们愿意接受汉化,满心向往的成为汉人。

  阎柔禀报,现在三辅的左冯翊都有氐人部落向并州迁徙。

  这个年代,汉人就是金字招牌,对外族有致命的吸引力,只是之前的汉人太骄傲了,对外族太不屑了,不愿意接受他们。

  刘襄在北方十几个外族之中的名望,早已无人能及,那些胡人、夷人、羌氐,对他是又敬又畏。

  他接受这些外族,愿意平等的对待他们,这是莫大的恩情。

  他征伐外族,从未失利,从东北到西北,夷人、胡人、羌氐,被他杀掉的人有七八十万,甚至彻底屠灭一国。

  他们从骨子里面害怕刘襄。

  其实害怕他的不只是胡人,汉人中也有很多人怕他。

  杀性太重了。

  大大小小的战役,八九十万人被他下令处死,这也是了解他的董卓和曹操,不愿跟他死战的原因所在。

  真惹急了刘宜程,这小子是真敢杀光他们的。

  董胖子膨胀起来之后,嚣张跋扈的不得了,可他一次都没主动挑衅过刘襄。

  曹操更是把下一步的拓展目标直接放到了西南,一心一意想进荆州,为的还不是想躲避他的锋芒。

  只有袁绍无惧无畏,结果被打了个满头包,将近三分之二的兵力被吃掉。

  可把袁术给高兴坏了,已经派来了使者,要跟刘襄联姻,说是要把庶女嫁给他为妾,嫡女太小,没到婚配的年纪,要是他愿意,过几年娶为正妻也可以商量。

  免了吧,刘襄没有休妻的打算,纳个妾,拉拢袁术就够了。

  长江以北已经被各个诸侯瓜分完毕,下一步就是江南了。

  江南没刘襄啥事,他鞭长莫及,所以他盯上了关中平原,耐心的等待着董胖子被吕布和王允,这一对并州老乡弄死。

  董卓一死,凉州集团必乱,安平军就能兵进左冯翊,南方的汉中和武都,就能出兵右扶风,两军夹击京兆,长安就成了瓮中之鳖。

  然后想办法弄死皇帝和中枢的朝臣,自己就能真正的威压天下,即便其余诸侯联盟相抗,那也能正面一战。

  进攻三辅的基地就是河东,那里阎柔、徐荣、张郃、徐晃大军汇聚,中军也能随时西进,粮草已经囤积了四十万石。

  幽州与冀州北部正通过几处太行陉,源源不断的向并州输送粮草,水军也在通过黄河向河东输送辎重。

  刘襄要在战斗开始之前,在河东郡囤积百万石军粮。

  被俘虏的白波黄巾,已经挑选了三万青壮,充做此战的民夫,其余俘虏和河东所剩不多的百姓全部编入军屯,就地屯田。

  以后的河东郡主要是屯田之地,用以支撑三辅攻略凉州的军事消耗。

  为了这些事情能够顺利施行,荀彧昏天暗地的忙碌了将近一个月,五月中旬之时,才松了一口气。

  返回邺县向刘襄复命。

  往日香喷喷的荀文若,罕有的出现了汗臭味。

  荀彧喜好熏香,不但熏衣袍和随身的饰品,他自己也特别喜欢点一炉香料,在香气弥漫的环境里读书、办公。

  所以每次见到他,都伴随着淡淡的香气。

  他坐过的地方,都会有香气留存。

  这就是荀令留香的典故。

  都腌入味了。

  古龙里面的楚留香,原型就是荀文若。

  这样的人物,身上出现汗臭味,那是极为罕见的,也说明这段日子是真的劳累不轻,都顾不上打理自身仪容了。

  “文若辛苦,快快坐下休息,吾最近得到块龙涎香,知道你好品香,分一半给你。”

  这就是投其所好了,荀彧开心的笑道:“那就却之不恭了,多谢主公厚爱。”

  刘襄笑着摆摆手:“哪里用得着这般客气,文若,我若能得到好香料,一定分给你。”

  荀彧目光一凝,听出了话外之音,笑着回道:“彧,受宠若惊,不敢辞也。”

  刘襄很开心:“哈哈哈,吾还有一件宝物,要给文若鉴赏。”

  宝物当然是传国玉玺,看到这方印玺,荀彧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举动,也没有说什么谏言,但第二天,郭嘉就来宫中求见了。

  为您提供大神釜中囚的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四百二十六章 荀令留香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