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第三百八十五章 煮粥不为饮食

《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煮粥不为饮食

作者:釜中囚 字数:1946 书籍: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甄姜在煮粥,杂粮粥,放了稻米、粟米、豆子、花生,还有红枣、莲子,为了好吃,她还放了各种果脯。

  她知道夫君每年会在腊月初八的这一天,亲手煮这种杂粮粥,并且会吃很多,吃到再也吃不下,吃到撑得慌。

  撑得很难受。

  他只在这一天吃这种粥。

  甄姜不知道夫君为何要这么做,但一定很重要。

  今年她想为夫君煮粥。

  她那个狠心的夫君呀,自从回来那天见了一面,已经一个多月没理她了。

  真是的,不就是使了下小性子,想给弟弟谋个官职嘛,这幺小气!

  再说了,话还没说出口呢,你就算猜到了,不给就不给呗,干嘛不理我。

  甄姜气愤的拿着木勺敲了一下陶罐。

  “哼!撑死你!”

  “少君不要发脾气了,好好的给君侯赔个礼,你们总是不见面,岂不是便宜了别人?”贴身侍女苏荷在一旁柔声相劝。

  甄姜撅着嘴,拉着长音无奈的说道:“知~道~啦!这不是给他煮了粥,等会就过去道歉嘛,你别烦我了!”

  “夫妻拌个嘴而已,哪有隔夜仇啊,赔个礼,自然就和好了,少君不要使性子,哪有一个多月都不见面的?君侯不来,你找过去不就好了。”

  甄姜撇撇嘴,委委屈屈的低声报怨:“还没来得及拌嘴呢,人就走了。”

  苏荷没听清,提醒道:“粥好了,少君快送过去吧。”

  说完将热粥盛入白瓷的罐子里面,放入食盒,又装了小碗和佐餐的小菜。

  见一切准备停当,甄姜命人抬着食盒,向刘襄的书房走去。

  她知道夫君早上起来习惯练一会剑,然后沐浴,之后会在书房用朝食,读一会书,上午的时候去军营巡视,顺便练习骑射,中午和下午在勤政殿办公。

  甄姜没猜错,到了书房的时候,刘襄正坐在书案旁边读书。

  “夫君,妾给你煮了粥。”她柔声细语的说了一句,陪着笑脸盛粥布菜。

  刘襄看着罐子里的腊八粥,叹息了一声,自己煮腊八粥,可不是为了喝粥。

  伸手指了指书案对面,示意甄姜坐下。

  “甄公当年助我良多,为我落名宗室的名籍簿,没少在洛阳奔波。我需要粮,他便买粮,我需要船,他便买船,我需要工匠,他便招揽工匠,为此花费不下万金。”

  他知道不应该跟女人讲道理,但他还是要说,至于听还是不听,那是甄姜的事情。

  现在她掌管甄家事务,不能像小女人一样任性。

  所以,继续说道:“我都记在心里,也愿意回报在甄家身上。甄俨看着我的内府库房,甄家在我的治下,有三百多家粮铺,四十多个收粮的队伍,十余处大粮仓,一万多的伙计围绕着粮食生意运转。

  两条粮食命脉,你们甄家把持着一条,权力还不够吗?你还想要什么?”

  为娘家争权,这是政治联姻避免不了的,可以理解,但得有度。

  甄家官职不高,名望不大,可实权并不小。

  蔡琰的娘家,有蔡邕这个天下知名的大儒,有袁滂这个致仕的三朝元老,原本名望就很高,现在袁涣负责建筑书城,袁滂成为书城祭酒,蔡邕成为管理书籍的秘书监令,名望更上一层楼。

  但实权只有城门校尉这五千兵马。

  论权力,是赶不上甄家的。

  两家一个有权,一个有名,谁也不差,甄姜是正妻,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原本中山甄氏只是个落魄的世家,行商贾之事,资财不少,社会地位并不高,是刘襄一手扶植起来的,已经成为他治下实权最大的家族,还要贪心吗?

  甄姜低着头,小意的赔礼:“夫君,妾知道错了,没想要争权,就是甄尧已经十六了,想让夫君给他个好看的出身。”

  “甄尧才十六,着什么急?”

  “夫君十六岁的时候,都已经统领大军,名震天下了。”甄姜仰慕的看着自己的夫君,目光灼灼,自豪满溢。

  刘襄叹息着摇了摇头:“那是逼不得已,挣扎求生罢了,我宁可在那个时候能够平平静静的生活。”

  这是他的真心话,谁会愿意穿越到绑架现场呢?还是被绑架的那一个。

  临死挣扎而已,为了求生,不择手段,可一点都不光彩。

  他揉了揉太阳穴,从那段近乎绝望的心路历程中挣脱出来,低声说道:“等甄尧二十岁的时候,举个孝廉,步入官场正途,这才是金光大道,现在着什么急。”

  汉末虽然是乱世,但举孝廉出仕,仍旧是正途,会被人高看一眼,认为是才德兼备之士。

  直接征辟为吏的,总会矮一头。

  这是主流价值观。

  “让甄尧读书治学,修身养性,年纪到了,吾自会举他为孝廉,若是成了纨绔子弟,敢残民害命,吾亲自执刀,为他行斩首之刑。”刘襄告诫了一句。

  这种外戚、权贵家的孩子,是在富贵权势中泡大的,特别容易不把人当人,必须得严加管束,让他们有敬畏之心。

  “是,妾身记得了,一定会管束家人,不让他们为夫君抹黑。”甄姜柔声应答。

  刘襄拿起书卷,轻声说道:“回去吧, 我看会书便要去巡营了。”

  “那夫君要记得喝粥,妾告退了。”甄姜也不知道夫君原谅自己了没有,无奈的行礼告退了。

  刘襄看了会书,便领着宿卫去营中巡视,这是他坚持了很多年的习惯,至今还记得跟崔奕学习带兵之时,他教给自己的第一件事就是巡营。

  “你得让手下的袍泽认得你。”

  这句话是至理名言。

  直到刘襄走出书房,那罐子腊八粥,仍旧一口未动。

  裂痕一旦产生,便无法弥补,特别是他这个缺乏安全感,疑心病很重的性子。

  倒不是怕里面有毒,只是不想吃而已。

  腊月的军营,仍旧要出操,但很少安排重体力训练,观旗列阵,背诵军规,跑步热身,让士卒不会过于松懈,刘襄在校场旁观了一会,回到中军节堂安坐。

  今天不想练习骑射了。

  取出带来的腊八粥材料,就着蜂窝煤炉,动手煮粥。

  看着粥水沸腾,看着逐渐粘稠的腊八粥,他一边拿着勺子搅拌,一边回忆着现代的生活。

  记忆越来越模糊了,自己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汉末军阀。

  势力平衡,勾心斗角,已经成了日常生活,就连家中妻妾,也要提防她们背后的家族。

  政治联姻啊,容不下真实的感情,每句话都得猜测隐藏的含义。

  身边的属下也好,面对的敌人也罢,一个个的都是人精,不能丝毫掉以轻心,每个决定都得反复的推敲,每句言辞都得仔细的斟酌。

  自己不能停步,得快速的成长。

  这个时代,不会等候那些停步不前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