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第二百六十五章 半日也闲不得

《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半日也闲不得

作者:釜中囚 字数:2035 书籍: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刘襄猜测了一下汉宫之中的波云诡谲,随即就抛之脑后了,跟他没关系,那种浑水他还没资格去趟。

  躲在幽州安心发展才是正道。

  现在是农历十一月,不,正确的说法是乾象历十一月,算圣刘洪编撰的历法已经在幽州推广。基于个人崇拜的原因,刘襄号召推广的历法居然一点阻力都没有,书吏下乡讲解了一年半,这事就成了。

  完成此事的一百六十五名书吏尽都提拔,分派各县署衙,或为典吏,或为计吏,大大的补充了基层官吏的缺额,加上退役的老兵补充了贼曹、游檄、蔷夫等等职位,乡、县一级的官吏,就只缺少一些县长、县令、县尉了。

  刘襄在民间求贤三年有余,贫家、寒门子弟多有依附,经过选拔收为书吏考察品行、能力,佼佼者自然脱颖而出,一部分放入各处署衙,还有一部分充入军中担任功曹、录事。

  文武双全,表现极好的被收入了亲军缇骑。

  缇骑自组建到现在,已经三年零七个月了,编制扩充到了八千人,五千人为明巡,三千人为暗索。内部监察,外部打探,越来越有样子,这是他控制幽州的一大助力。

  美中不足的是,缺少一个统筹监管之人,能被他信任,要智谋不弱,要思维缜密,反应敏锐,最后还得谨言慎行,为人低调,这样的人才不好找啊,慢慢来吧,这个位置可是宁缺母滥的。

  刘襄打了个哈欠,在暖阁中有些无聊,他发现今天没事可做了。

  耕作不到时节,烧荒已经完事,各项工程都已停止,矿场、工坊按部就班,苦役虽多,但监管也不少,还有编队连坐之法约束,各处苦役营都挺安稳的。

  军队各归本营,并州混乱,冀州羸弱,鲜卑分裂,扶余、乐浪、高句丽提心吊胆的怕安平军揍他们,乌桓人数着日子在计算自己何时能成为汉人。

  周围一圈,没人找事。

  十一月啊,严冬已至,正是猫冬的时候。

  好无聊!

  刘?不折腾不舒服斯基?襄,感觉不习惯,自打来到汉朝就没闲下来过。

  他抱过在身边玩耍的小黑猫,这小家伙才三个多月大,算上尾巴还不到一尺长,毛发有些蓬松,应该是奶毛还没退尽。汉朝人称呼这种没有杂毛的黑猫为玄猫,是瑞兽,相信它能镇宅辟邪。

  刘襄觉得它只会卖萌,估计连老鼠都不会抓。

  这是袁涣的夫人荀氏,专门送给蔡琰的,可惜昭姬小姐姐不会喂养小奶猫,整天米汤泡饼子,差点被饿死。

  他实在是看不过去了,就命人找了羊奶煮了瘦肉,撕成肉丝喂养,这才活过来,从此以后就特别黏着刘襄,走到哪跟到哪,蔡琰极为羡慕。

  逗着小黑猫玩了一会,还是感觉无聊。

  “子龙、典韦,随我出去逛逛,看看涿县的百姓。”

  赵云和典韦还没应声,赵景劝道:“主公,都在猫冬呢,怕是看不着,外面太冷了,别冻坏了身子。”

  刘襄不在意的说道:“冬日开战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出门转一圈还能冻病了,哪有这么娇贵?”

  “主公吃得太少,身子骨弱,还是多注意点好。”赵景是刘襄的元从,在他的印象里,自己的主公还是那个十六岁的单薄少年,万一有个闪失,就没人带着他一起飞升天界了。

  刘襄翻了个白眼:“都跟你这样的饭量,我可养不活这许多人。”

  但赵景说得也没错,天气确实太冷了,正赶上寒潮,外面冰冷刺骨,刘襄感觉得有零下二十度,大街上可能真的没人走动。还好去年就推广了蜂窝煤,价钱便宜,也比木柴抗烧,大部分的百姓挺认可的,估计能少冻死不少人。

  汉朝的时候就这样,百姓缺吃少穿,冬天也没什么御寒的措施,每一次严冬就是一次考验,每一个冬季,人口都会消减。

  所以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因为春天要来了,活下去的希望就在眼前了。

  不过现在幽州不同了,御寒的有地窨子、土坯房,取暖的有蜂窝煤、火墙、火炕,肚子里有食,身上有夹袄,地窖里有菜,囤里有粮,时不时的还能吃条咸鱼改善伙食。

  这样都能冻死,那是老天爷收人了,谁也怪不着。

  这种好日子,那是几辈子都没听说过的,都是托将军的福啊,这是大恩德,得知道感恩。幽州的老人不停的念叨着这样的话语,他们会吧这份情感一辈一辈的传下去,就如同他们的祖辈,把债务一辈一辈的传下来一样。

  直到再冒出一个人,改变他们现有的生活为止,那时候再往下传的,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汉人的传统,好的坏的都要交给下一代,这叫传承。

  经过赵景的劝说,刘襄打消了出门挨冻的想法,可他暂时不想回后宅,婚后的男人,总想有点自己的空间,这是天性。

  他没事找事的说道:“典韦啊,我给你取个字吧,你现在也出仕了,得有个字。”

  这是好事啊,典韦怎么可能拒绝,他抱拳行礼:“请主公赐字。”

  刘襄沉吟片刻:“韦者,围也。守也。柔皮也。上下皆象革缕束物之形,可以束枉戾相韦背。《礼乐志》有云:五音六律,依韦飨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意思是说,祭神的音乐依合于五音六律,声响要明朗,乐声要繁复多变,这样雅正的声音才能远扬。如此,便取子昭为字吧。”

  典韦不识字,他没听懂,但觉得主公念叨了这么大一段,肯定很厉害。

  没想到自己的名,还有这么多的讲究,他感激的开口道谢:“多谢主公,某今后也是取字的士人了。”

  典韦咧着嘴笑起来没完,赵景酸了。

  “主公,某也没字呢,也请主公给取个字呗。”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刘襄点点头,考虑了一下说道:“景着,大也。明也。像也。光也。皆有壮阔宏远之意。《左传》有云:光者远而自他有燿者也。日月皆外光,而光所在处,物皆有阴光如镜,故谓之景。便取字子远可好?”

  赵景觉得挺好,虽然他不知道好在哪,但主公给取的字,必须得好。

  他也咧着嘴道谢:“多谢主公。”

  赵景道完谢,挑着眉毛跟典韦炫耀,你有主公取的字,我也有。

  自从他被典韦一巴掌呼在地上,他跟这个怪力男就即是朋友也是仇人了。他认可典韦的食量和力气,但太伤自尊了,总有一天要找补回来。

  刘襄觉得牙疼,自从赵景迷信他是天人下界之后,就越发的单纯,已经单纯到幼稚的程度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心如赤子?

  唉!自己毁了一个大好青年啊,罪过罪过。

  赵景和典韦再互相炫耀自己新取的字,刘襄在忏悔,赵云像个中年的老父亲在笑呵呵的旁观。

  宿卫入内禀报:署衙门外有人自称董卓,要求见将军。

  董胖子怎么来了?

  还是隐藏行踪,秘密前来。

  意欲何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