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元宰 第0021章 鹬蚌相争

《大元宰》第0021章 鹬蚌相争

作者:中丞佐吏 字数:1845 书籍:大元宰

  季布这番话语,让阳毅陷入了漫长的沉思之中。

  陵邑制度,算是阳毅前世修学之时,对刘汉王朝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

  与后世君王,乃至于绝大多数封建帝王所不同,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对于‘死亡’的话题,从来都没有太大的忌讳。

  早在刘邦还带兵驰骋关东之时,其死后安葬所用的长陵,就已经开始建造了。

  高皇帝九年,刘邦更是接纳了娄敬的建议,下令将关东地区的豪门望族、官员勋贵举家迁入长安。

  与此同时,在长陵附近建造陵邑,用来安置这些关东移民。

  刘邦想的很简单:把官员、豪强举家迁入长安,方便官员在长安工作不说,也利于长安附近区域的经济建设。

  对外,刘邦也解释的很合理:我死了之后,就要埋在长陵了,如果没几个有头有脸的人家守灵,那我的面子还往哪儿搁?

  就这样,一条关乎刘汉王朝国运的制度,便在高皇帝刘邦的亲身示范后,顺利成为定制。

  ——汉天子自登基始建陵、邑,广迁天下豪杰入关中!

  而阳毅之所以想到借陵邑之事重归朝堂,也算是无奈之举。

  ——此时的汉室,实在是太穷了些……

  别说大兴土木了,就连建造都城长安这么重要的事,都逼得首席工程师阳城延日夜无眠,穷思经费来源!

  长安城自高皇帝五年起建,至今过去了足足七年,却连城墙轮廓都没完成。

  如果按照历史轨迹,长安城彻底建造完成,更是要等到七年之后的孝惠六年!

  都城长安的建造工程,都能因为中央财政匮乏,而硬生生拖十四年,就足以说明此时的汉室,究竟有多穷了。

  中央贫穷,自然使得‘无为而治’,成了此时汉室最好的选择。

  但用阳毅的话来说,‘无为而治’,也就意味着啥也不干;而阳毅要想回归朝堂,又必须做点什么。

  陵邑制度,便顺其自然的,出现在了阳毅脑海当中。

  在阳毅看来,有刘邦亲自定下的陵邑制度,那无论中央再怎么没钱,朝堂再怎么推崇‘无为而治’,帝陵、陵邑的建造,都势在必行。

  而只要帝陵、陵邑起建,那就必然需要有人去监督,去负责;阳毅也就有机会染指其中,捞取一些政治声望。

  但季布说的没错:帝陵之事最为关键的一点,被阳毅遗漏了。

  ——主要负责这件事的,绝对不可能是什幺小鱼小虾!

  甚至就连丞相萧何,都大概率要挂个名,做理论上的‘主要负责人’。

  明白过来这一点,阳毅纵是顾忌亲疏,也只好将家中的事,隐晦的摆在了季布面前。

  “季兄不知,吾长兄去疾,已为家父举任长乐宫谒者,侍于太后左右……”

  “于少府,弟已然无甚助力……”

  现在的情况,恐怕季布也能看的清楚:除了那些因为周吕侯吕泽,而早早绑定在吕雉阵营的十几个人,以及阳毅这个‘刘盈铁杆’之外,朝中几乎所有公卿百官,几乎都在观望。

  准确的说,是没有人敢轻易下注吕雉、刘盈两方中的某一方。

  就连实际上属于刘盈阵营的季布,都出于隐藏阵营属性的考虑,暂时躲在了暗处,明面上摆出了‘中立’姿态。

  “嗯……”

  想到这里,阳毅突然感觉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模糊的光点?

  “到底是哪里不对呢……”

  就在阳毅苦思冥想之时,季布似是无意,又似是自语的一声呢喃,终于让阳毅抓住了那个光点!

  “长乐、未央两宫筑造之时,便乃萧相国为主,阳少府为佐……”

  “今少府如此慎重,当乃惮萧相国为前时之事牵连……”

  ——萧何!

  ——阳城延和萧何,早有干联!

  直到此时,阳毅才终于反应过来,阳城延在那次军议之后,对长子阳去疾做出的安排,究竟是什么意思了。

  阳城延之所以把大儿子阳去疾派到吕雉那边,又任由阳毅站队刘盈,恐怕并非是想脚踏两条船!

  一念及此,阳毅顿觉豁然开朗。

  阳城延所要的,应该是假装不知道刘盈、吕雉双方已经变成了两个阵营,只做好本职工作,好置身事外。

  在阳毅‘悍跳’皇党之后,阳城延的中立地位,却被画上了疑点。

  ——儿子都这样帮刘盈对太后了,阳城延能是中立?

  为了避免这样的想法出现在公卿百官,尤其是太后吕雉的脑海当中,阳城延这才决定把大儿子阳去疾,送去了太后吕雉身旁。

  阳城延要的是左右逢源,两不得罪,两边都留点香火情?

  错!

  不是两不得罪,而是两不相帮!

  甚至是假装不知道这两方阵营的存在!

  “呵……”

  “我说呢……”

  之前,阳毅还一直搞不明白:那日军议,为什么会轮到自己这个小小的侍郎开口?

  即便是在原本的历史上,中郎将季布这么个小虾米,又如何有资格跳出来?

  太后受辱,跳出来的为什么不是其他开国元勋?

  国家贫穷,无力开战,那出头劝阻的,又为什么不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臣?

  这一下,阳毅彻底明白了。

  ——满朝文武百官,包括丞相萧何,乃至于老爹阳城延在内的所有人,都在装傻!

  所有人都知道吕雉身后的吕氏外戚,在朝堂上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而吕雉的太后身份,又使得这个势力在高皇帝刘邦驾崩之后,几乎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那日军议,之所以会有原本历史上的季布、如今这个时间线上的阳毅开口,替刘盈阻止战争爆发,其实是外朝刻意为之!

  是外朝忌惮吕雉,不敢惹吕氏外戚及利益集团,所以想要让刘盈去蹚雷,自己好收渔翁之利!

  “这么一想,很多不合理的事,也就能说得通了。”

  “比如刘盈‘没儿子’,前少帝‘壮即有变’,吕氏‘谋逆’之类的……”

  想到这里,阳毅不由疲惫的长叹口气,目光晦暗的望向季布。

  ——季布身为刘盈心腹,却被逼到了不得不装成‘外朝成员’的地步。

  那除了季布之外,还有没有类似情况的‘同事’呢?

  太后吕雉那边,会不会也有季布这样,看上去是中立的外朝臣子,实际上却是吕氏心腹的‘卧底’呢?

  甚至于,会不会有人本身是外朝成员,却假装成了刘盈的心腹,玩起了双面间谍的把戏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