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惊!揍了秦爷后他每晚来馋我 第598章:你以为我看不出来吗?

《惊!揍了秦爷后他每晚来馋我》第598章:你以为我看不出来吗?

作者:恍若晨曦 字数:1726 书籍:惊!揍了秦爷后他每晚来馋我

  不过一纸婚书,只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至于招赘后是否能过得顺心如意,多数还要看人心。

  颜青棠在心中暗叹一声,正翻着册子,一个小丫头走进来禀报:“姑娘,吴家奶奶来了。”

  正说着,一个身穿深蓝色素面褙子,月白色褶裙,约莫有双十年华的女子走了进来。

  “兰姐姐,你怎么来了?”

  颜青棠下榻穿鞋要迎她,被吴锦兰按住了。

  “行了,你别下来,你我还客气什么?”

  坐下后,丫鬟上了茶,端来点心瓜果。

  “兰姐姐你怎么一个人来了,没把倩儿和小月月带来?”

  话出口,颜青棠意识到自己失言。

  她家新丧,确实不太适宜带孩子过来,也是之前吴锦兰每次来都会带上孩子,她一时给忘了。

  “那日我和瑾哥来吊唁,当时人多,也没机会跟你说话,我想着你家丧仪应该毕了,便来看看你。你怎么又瘦了?”

  吴锦兰人如其名,像朵被娇养的兰花,生得白皙秀丽,性格温婉。她比颜青棠大两岁,今年二十一,早在五年前便已成亲,如今生养了两个孩子。

  吴家在距离盛泽约有四十多里的震泽镇,震泽和盛泽一样,都为吴江大镇,以丝纺为主。

  不过不同于盛泽乃苏松两地最大的纺织重镇,及丝绸布匹集散地,震泽临近太湖,当地桑园密布,主要以产丝为主。

  吴家在当地也算薄有家底儿,有绸缎铺子、染坊织坊若干,另还有一座大桑园。

  因为都是做丝织生意的,早先吴老爹便和颜世川认得,两家算得上是世交。

  “我哪有瘦,怎么都说我瘦了?可能是我穿得素,所以显得瘦?”颜青棠摸了摸自己的脸。

  一旁,鸳鸯插嘴说:“奶奶你可别听信我们姑娘的话,她就是瘦了,瘦了好多,昨儿奴婢侍候她沐浴,都能看见骨头了,可她就是不承认自己瘦了。”

  吴锦兰和颜青棠交情好,连带彼此的丫鬟也都相熟,所以鸳鸯的插嘴也没人斥责。相反吴锦兰见她皱着胖脸,满是心疼的可爱模样,被逗得笑了起来,顺势附和了两句可不是她就是瘦了。

  一旁的丫鬟婆子都被逗笑了。

  笑毕,鸳鸯和银屏引着吴锦兰身边的丫鬟婆子下去了,只留了素云在一旁侍候。

  “你没事就好,我就怕你像我当初那样,几个月缓不过来,当初若不是怀了月月……”

  月月是吴锦兰的小女儿,今年两岁多,当时怀着她的时候,正逢吴家老爹去世。

  “如今看着你还好,我就放心了,有些事总会过去的。”

  ◎谢家二子谢庆成◎

  “是啊,总会过去。”

  不论谁死了,太阳总会升起,日子总要继续过。

  见颜青棠神色黯然,吴锦兰不禁有些愧疚:“瞧瞧我,好不容易鸳鸯把你逗笑了,我又说这些不着五六的话惹你不开心,咱们不说这些。”

  两人又说起别的来。

  期间,吴锦兰看见放在一旁的聘礼册子,拿过来翻了翻又放下,略有些感叹道:“这样也好,当初我就劝你不如听了颜伯伯的,招个赘婿进门,也不知你为何反感,还跟颜伯伯闹了几天气。”

  颜青棠笑了笑:“那时我忙都忙不过来,哪有什么闲情逸致去成亲。”

  “也是,你跟我终究不一样。”

  若说吴锦兰是一朵娇养的兰,颜青棠就是一棵松。

  同样是女儿家,幼时经常在一起玩耍,可随着年纪的增长,两人却趋向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

  一个读书识字,看男人才会看的经史子集,一个也读书识字,看的却是女德女训。

  再之后,一个被爹带着进桑园进织坊,去各地行市街集,了解一匹丝绸是如何制成的,需要多少人工,多少生丝,而吐这些丝的蚕,又需要吃多少桑叶。

  把这些生丝织成丝绸,又需要多少时间,一个织工每月能织多少丝绸,所织丝绸又能换银几许,绸缎行把这些丝绸布匹收上来,运到各处去售卖,又能获利多少。

  另一个却是开始学习女工,学着穿针引线、绣花做鞋,烹饪饭食。

  及至都长大了,颜青棠越来越忙,吴锦兰渐渐变得足不出户,两人见面时间也越来越少,但所幸是打小的情谊,关系并不曾改变。

  直到吴锦兰十五那年,吴家老爹沉疴难治,却碍于长女生性柔弱,唯一的男丁尚年幼,只能为女儿招赘。

  吴锦兰总是问颜青棠为何不愿招赘,却不知颜青棠排斥招赘,恰恰是因为她。

  彼时,在得知兰姐姐要招赘后,颜青棠心里是祝福的。

  可随着赘婿张瑾的入门,双方不免因吴锦兰有了些交际。

  张瑾在入了吴家后,就接过了吴家所有生意,都是做丝织相关,少不得打交道。尤其颜家生意做的大,吴家很多生意其实还要仰仗颜家照顾。

  起初只是因为下面人报上来的一点小事,因 此颜青棠对张瑾有所留意,渐渐地一些小端倪小龃龉越来越多,让颜青棠得出一个结论。

  张瑾似乎并不是个好人。

  只是此子心机深沉,做事小心,一直让她抓不到确切实在的把柄。再加上吴锦兰十分依赖丈夫,吴家也没有可以压制他的人,颜青棠只能将这些晦涩压在心底。

  ……

  “你也是的,月月还小,离不得你,你为了来看我,就将撇下她在家中。”

  吴锦兰根本没想到颜青棠是在套她的话,迟疑了下说:“我听瑾哥说,颜家似乎发生了些事,好像是颜氏族中来人逼你了,我实在放心不下你……”

  解疑了,为何兰姐姐会在这时候来,为何见到聘礼册子不惊讶,反而似乎早就知道她要招赘。

  这几天随着外面流言蜚语满天飞,她招赘的事并不什么秘闻。

  可颜青棠也了解吴锦兰,她作为一个后宅妇人,常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根本没有接触外界消息的渠道,且震泽和盛泽的距离并不近。

  她是怎么知道的?

  只能是有人告诉她。

  所以是张瑾让她来的。不,正确应该是张瑾想让妻子来,才会告诉她这些。

  张瑾为何想让吴锦兰来?

  所以所谓的龃龉就是这么产生的,此人心眼太多,心计也太深,让人如鲠在喉,却又没办法直言。

  毕竟整件事若细究起来——本就为外人所知,张瑾知道后思及妻子和颜青棠的关系,便告诉了妻子,也不是什么值得介意的事。

  但颜青棠若以此为借口,说点什么张瑾的坏话,只会让人觉得她小心眼。

  可恰恰是诸如此类的事太多了。

  “对了,荣哥儿还好吧?”

  提到荣哥儿,吴锦兰露出笑容。

  “荣哥儿好着呢,上个月我去看过他了,人吃胖了,比以往也懂事了不少。说起这个,我还要谢谢你,当初多亏你帮我教训了他一顿,又把他送去洪山书院。你不知道为了他,我跟先生私下里赔了多少罪,暗里为他哭了多少次,偏偏瑾哥总说小孩就这样,等再大些就懂事了……”

  看着闺友白皙娴静的脸,颜青棠暗暗叹了一声。

  等大些?多大?

  江南富庶,稍微有点闲钱的人家,都会将孩子送去学堂读几年书,吴家倒也把荣哥儿送去了学堂,却是随着他的心意去或不去。

  一个几岁孩童,哪里懂得读书的重要?没人管,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还到处惹是生非。

  吴锦兰是个妇人,顾忌弟弟幼年丧父,不忍多加管教,可张瑾也眼睁睁看着只纵容不管教,若妻子去管反而制止,那就有问题了。

  只是这一切太隐晦了,又没有确实把柄。

  怎么说?

  说不得。

  吴锦兰并没有留太久,也是还惦着两个孩子。

  她走后,颜青棠继续看聘礼册子,觉得没什么要添减的,就让银屏拿去给张管事照办即可。

  之后,她让素云去取了个匣子来。

  匣中有一卷文书,其上密密麻麻写了许多字,正是一纸双方还没签字画押的婚书。

  颜青棠沉思片刻,让素云取来笔墨,在婚书上又添了两行字,待墨迹干后,收好放回匣子里。

  一旁的素云欲言又止,但终究什么也没说。

  位于城西的甜水弄,金阿花刚从外面回来。

  她约有四十多岁,身材圆胖,脸上都是笑,进门的时候还哼着当地哩语小曲儿。

  她先去把菜篮放下,瞧见东厢支摘窗是开着的,便扬声道:“庆儿,你回来了?”

  一个年轻男子从门里走出来。

  但见他身姿挺拔,五官俊秀疏朗,穿一身普通的青色长袍,整个人文质彬彬的,一看就是读书人。

  “今天义学没事,我便早些回来了。”

  他便是谢家的二子谢庆成,也是最让金阿花得意的儿子。

  “那我等会儿早些做饭。”

  金阿花一边跟儿子说话,一边忙着收拾篮子里的青虾。

  “你看看这虾,多新鲜,往日要五文一斤,卖虾的小贩知道我是你娘,只三文就卖,还送了我不少小鱼。”

  看着娘脸上洋溢的笑容,谢庆成忍了忍没忍住:“娘,家里现在不像以前,日子也宽裕了。渔人也辛苦,就指着卖些鱼虾养家糊口,你不要总占这些小便宜。”

  “我怎么就是占人便宜了?是人家自己愿意卖给我的!”

  “若不是——”谢庆成俊面微红,“人家认识你是谁?”

  金阿花格外不服气:“是是是,都是因为颜家马上要招你当女婿了,所以别人才知道我是你娘,可我好好的一个秀才儿子,被人招去当赘婿,我跟着得些名声怎么了?”

  “那颜家也没来人问我愿不愿意,就把你招去当赘婿,你若不去,等你日后考中举人,我还用得着去沾颜家的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