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之海权时代 第二百五十七章 草原攻略 (上)

《穿越之海权时代》第二百五十七章 草原攻略 (上)

作者:半老夫子 字数:2404 书籍:穿越之海权时代

  时间回到谢永常登陆山海关的时候,山海关守军根本就不会想到,这里做为大清的核心地带,竟然会有敌人打上门来。

  华夏军队并没有给满清军队任何喘息之机,在海军舰炮的掩护下,陆军率先登陆的两个镇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拿下了山海关关城,截断了关内外的通道。

  拿下了山海关之后,又以海军为载具连续拿下了宁远与锦州,彻底的封住了辽西走廊,断掉了关内外的联系。

  在攻打的锦州的时候,锦州的守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即使华夏陆军已经炸塌了城墙控制了整个锦州城的城墙,锦州守军也没有投降。纷纷依靠着城内的房屋与华夏军队进行争夺。

  惨烈的巷战结束后,城内活着的人不超过百人,这些活人也基本上个个带伤。

  谢永常心里异常恼火,还以为遇到了满清的满洲八旗主力,可是经过对俘虏的审讯才发现这些人大多数都是祖大寿的关宁军后代,这些二鞑子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成了满人,根本不拿汉人当自己人。

  这样谢永常心里产生了忧虑,这还是辽西人口稀少的地方,若是进入辽中的辽阳、沈阳这些地方,遇到的阻力会更加的大。

  拿下锦州之后,谢永常便下令就地防守,同时派出骑兵开始向西扫荡,从草原各个部落获取战马等物资。

  同时谢永常给在天津的华夏王发了一封军情汇报,详细讲述了锦州的攻防过程,以及对向辽东进军的顾虑。

  郑经收到军情汇报之后,考虑到前线的实际情况,给谢永常下达了新的指示,那就是固守关宁锦防线,同时向西渗透草原部落。

  尤其是相邻的喀喇沁部落和插汉部落,这些部落都是华夏骑兵的战马与兵员补给地,如何攻略这些部落在军事会议上已经有了详细的建议。

  有了华夏王的指示,谢永常便放开了手脚,军事上采取了东守西攻的策略,以一个镇的骑兵为主力,一个镇的步兵为配合开始了华夏陆军的草原攻略之路。

  骑兵以谢永常为统帅,步兵谢永常挑中了从陆军学堂结业重新返回指挥岗位的刘进忠部为辅助兵马。

  之所以选中的是刘进忠,是因为刘进忠本身就是辽东人,对辽东比较熟悉,同时也是在考验刘进忠的忠诚度。

  做为降将还能回到军事指挥岗位,可以说不经历忠诚考验谁都不会放心对其使用。

  刘进忠没想到自己竟然在第一次随着大军出征就被主帅点了将,要说心里不激动那是假的,他刘进忠刚过五十岁,还想着在有生之年为子孙挣下一份富贵。

  在承天府待的时间越长,就越是能够感受到华夏的强大,这种强大不是仅仅体现在华夏军队的强大上,而是在方方面面都体会到了华夏的强大。

  在陆军学堂没课的时候,他们这些学员是可以申请出学校游玩的,只要在日落之前赶回来,就不会犯纪律。

  在承天府的这段日子里,刘进忠没少体验承天府的市井生活。在街市上刘进忠亲眼目睹了承天府百姓的富足,走在大街上的百姓脸上都是健康的红润。

  身上的衣服也是浆洗的非常干净利落,鲜少看到满身污渍的成年人,就连在潮州到处可见光着屁股满街跑的孩子,在承天府一个都看不到。

  孩子们都穿着非常体面的衣服,甚至比成年人穿着的更加光鲜,在街市上刘进忠询问了布匹的价格,普通的棉布竟然比潮州府低近半的价格。

  刘进忠不明白华夏是怎么做到让棉布的价格这么低的,他也不关心华夏怎么做到的,他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家人。

  家人不能一直留在潮州,那里地处前线,随时都有可能成为战场,在陆军学堂结业之后,刘进忠便给王府递交报告,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够迁居到承天府生活。

  这样的小要求王府自然不会驳回,甚至都不用华夏王亲自过问,秘书郎署就能直接批准发到五军都督府执行。

  ——————————

  大军出了锦州向西走出四五十里,便进入了一望无际的草原,这片草原便是喀喇沁部落草原。

  阳春三月,青草已经重新从枯黄的草地上长了出来,草原上到处都是绿色。

  郑军中大部分的人都没有见过这样一望无际的草原风景,第一次看到这样空旷无垠的景色,顿时让士兵们本已经因为行军有些疲惫的身体重新焕发了精神。

  谢永常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壮观的草原景色,当即下令靠着小凌河安营扎寨,明天再继续进军。

  谢永常明白,扫荡草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沿着河流寻找部落的聚居点,草原牧民追逐水草而居。必须要靠着河流才能生存。

  只要找到草原上的河流,并且知道这些河流的走向,便能找到大部分的草原部落。中原强盛时对付草原的进攻战略就是顺着河流追踪草原部落的踪迹,只要中原的后勤能够跟得上,最后输的一定是草原部落。

  这是农耕民族对上草原民族的优势,那就是农耕民族有后方,而游牧民族没有后方,一旦遏制住部落的牧场,游牧民族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么决战,要么投降。

  以华夏陆军的实力,谢永常并不担心这些穷的连铁锅都用不上的牧民能够战胜自己,他最忧虑的是如何取得普通牧民的信任。

  为了草原攻略,他的骑兵还突击学习了一些草原语言,在见到牧民的时候至少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

  士兵们扎好营盘,太阳已经开始在草原的地平线上跳跃,红红的色彩染红了半边天空,就在天边的几片云彩也瞬间被染成了红霞。

  那是一种炫目艳丽的红色,草原上的牧民将这种景象称作‘火烧云’,随着红红的太阳开始逐渐下坠,从云层的缝隙中发射出一道道的金光,宛如哪个仙人正在天边作法。

  这些金光打在小凌河的河面上,不太宽的河面瞬间就像换了衣裳,微风轻轻吹拂,河面上泛起的波澜顷刻又化作了点点金光。

  如此绝美的景色,让初到草原的南方士兵们流连忘返, 然而有一个人却开始担忧起来。

  这个人就是辽东长大的刘进忠,他看着谢永常带着亲卫站在河边看落日,似乎已经沉浸在美景当中。

  他有些犹豫是否该将这草原上残酷的一面说出来,可是为了这五千大军的安全,刘进忠还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大帅!卑职有重要的事情禀报!”

  “刘将军有什么话就直说,咱们华夏军队不讲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是!卑职从小在辽东长大,深知草原的天气瞬息万变,今日这种天气并不是什么好现象,如果卑职没有猜错的话,明天很有可能会刮大黄风(沙尘暴)。”

  谢永常疑惑地问道:“什么叫做大黄风?”

  “大帅可以理解为海上的台风,这大黄风带来的破坏也很大,每年因为大黄风,牧民都会损失不少的牛羊。

  因此卑职建议,我们的营地必须要加固,尤其是帐篷必须要牢固,确保不被大风吹跑。”

  谢永常神情凝重起来,若真的是这样的大风天,现在这样简单的扎营肯定不行,一场大风帐篷会被吹跑大半。

  “你这个建议非常好,看来本帅将你带着攻略草原,算是选对了人,你还有什么建议一并说出来。”

  “再有就是要严控火种,官兵们都没有来过草原,根本不知道草原的昼夜温差有多大,别看白天的草原温暖如春,表现的和煦、美丽,充满了空旷的魅力。

  可是到了晚上,若是没有生火取暖,能够将人冻死。可是这火一旦管控不好,大风一旦点燃了帐篷,就是想救火都没得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