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封建终结者 第10章建城

《封建终结者》第10章建城

作者:雪峰山庄 字数:2710 书籍:封建终结者

  接下来的事情没有一个是顺利的。

  姜成也不知道他自认为声情并茂,有理有据的讲演有没有效果。因为他根本没时间去分辨那五个人是不是值得信赖,直接关进地窖里就不管了。无数的事情等着姜成做决定呢。

  安排一队士兵押着五人一部分的手下回随州。得赶快转运一批粮食过来,营地里只剩下十来天的储备了,还得想办法增加人手去捕鱼捞虾以及采集打猎。还好,已经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了,荒野里总是可以找到不少吃的。奴隶和难民的忍耐力也还不错,有口吃的就不会造反。

  子胥办事还真不靠谱,给了他一半的兵力,结果就送回来几个麻烦俘虏。等他回来,看我怎么削他。

  子聚财就更不靠谱了,今天才跑过来说,他发现了更好的建城位置,现在的这个地方,地势有点低了,将来有水灾的隐患。什么工部营建专家,恐怕是滥竽充数的吧?换新址?这七八天都白干了。气死人了。

  带上子聚财又跑了一天的时间,终于决定还是听老头的专业意见:现在的营地继续暂时居住,抽调五千青壮奴隶,组建专业工程队,交由子聚财负责新城营建事宜。新地址在差不多十几里之外,依山傍水,风景、条件、位置都很好。一个能容纳十万人的大城,这是姜成的最低要求。至于如何实现,那就是子老头的事了。对了,还得问清楚完工日期。

  什么?十年?

  姜成气得想打人。见惯了后世基建之狂魔的各种骚操作,你跟我说一个十万人的城要十年?

  聚财在耳旁嗡嗡嗡地不停叫屈,姜成下了命令:“再给你加三千人,你只需要做外城墙和官府建筑。把各个功能分区规划出来,道路和引水排水的主干设施。其余部分我来想办法。还有六个月时间,入冬前必须完成。不能冻死人,这是基本要求。先去把人员选出来,后续发现问题,我给你出主意。现在,立刻,出去。”

  还有一大堆其他事情等着姜成呢。抽调八千青壮后,剩下大多是些老弱妇孺。烧荒,垦田,挖灌溉沟渠等等都需要青壮劳动力。仓库里没粮食了,对了,还需要大量的农具,种子,肥料,耕牛。。。。天啊,让我这个十岁的小孩上吊算了。

  子聚财去营建新城,那大营总管就的另选贤能了。人才啊人才,你在哪?

  姜成问了一大圈,最后还是把牢房里的老头提溜了出来。老头也姓姜,名圭。还是姜成的远房亲戚,从小就跟着姜成的父亲老随侯,一步步提升,二十年前就当上了随国国相,可以说是当时老随侯的第一重臣。

  “不知侯爷又有何事啊?”老头明显还在生气。大老远跑过来,一言不合就被关进地窖,自然是满腹委屈。

  “嘿嘿,小子无状,在此给圭伯父认错赔礼了。”姜成态度很端正,恭恭敬敬,正式弯腰大礼赔罪。

  “老臣可当不起侯爷的大礼。”这是还没消气。也是,人家一国重臣,位高权重数十年,你一个认错就算了,要不要面子的?

  姜成继续伏低做小:“骤逢大难,小子这也是迫不得已,委屈伯父了。圭伯父大人有大量,万望宽宥一二。”

  然后再打悲情牌:“小子自幼失怙,母亲现在又暂无消息,如今再遇亡国之危,急需国相护持。”

  最后封官许愿:“昔日姬昌薨,姬发拜我叔祖姜尚为太师,并尊为尚父。君臣协作,励精图治,遂有牧野大战,朝歌分封。小子不才,但闻伯父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亦有经天纬地之能,何不出手相助,以共图大业?”

  “其实老臣也是赞同搬迁的。不过,没有小侯爷的雄图大志,只是准备接受曾伯的封地而已。”

  老头还有些傲娇,边上赢裴廉也附和劝说,才不情不愿地接受了姜成的明国太师之职。

  姜成再次忽悠到一个手下,也是到现在为止,最重要的一个得力干将。

  三人再次落座。姜成开始介绍当前面临的困境。什么粮食危机,什么农具,种子,奴隶。到了人家专业人士手里,那根本不算事。

  姜成也终于知道了,为什么当时子胥眼光高,看不上姜成的发家资本了。在姜圭的解说下,老家随州直属人口超过五十万,分布在桐柏山盆地大大小小的城池有十余座。而且随国还是商朝南方最大的青铜供应商,几乎垄断了枣阳、南阳到中原的青铜供应链,是真正的一方土豪。难怪那个南宫迫不及待地要来抢夺姜成的基业了。姜父已亡,剩下孤儿寡母的,守着满仓财宝,手里还有个金饭碗,不抢你抢谁?

  姜成立马把营地里剩下的二万多人甩手给了圭老头。地窖里的四人也放了出来,保险起见,姜成只把那个赞成搬迁的庶兄安排回去协助转运粮食的任务,其他三人则带在身边。那个家奴总管,名叫姜仲海,姜成让他继续担任自己的生活总管,还有一个叔叔,一个哥哥,都有贵族身份,还是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创业初期,姜成不敢有丝毫懈怠,权力必须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至于搬迁,也只是把直属的主城让出来交给南宫适。中枢管理机构,各级官吏,主要仓储搬过来即可。反攻随州,姜成并不想等太久。把这些基本方针定下来,姜成心中轻松了不少,终于想起十几里外的子聚财来了。好几天不见老头过来抱怨,也不知新城建得怎么样了。

  等姜成到了新城,再次气得冒烟。几千人建窑烧砖,砍柴挖沟,忙得不亦乐乎。问题还是出在子聚财身上,光是城墙,他就规划了十米高,十几米的地基,还有什么瓮城,马面,垛口,岗楼一套一套的。这是要修千年古城?还得防备十万大军来攻城?姜成要疯了,我的都城在镐京,在朝歌,不在这鸟不拉屎的南蛮之地。都退到这里来了,哪来的十万大军攻城?我的治军思路是攻击,全力地攻击。如果到了起家之地都要面对大军围城,那就意味着已经全面失败了,还守什么守?

  好吧,不知者不罪。姜成叫停了聚财的宏伟大计。城墙改为二米,能挡住普通野兽即可。那些防御措施统统取消,每个方向建几个岗哨,作为警戒。重点把道路,给排水,府衙,兵营,市场给区分建设起来。

  再就是砖窑,不用青砖,改烧红砖。姜成小时候见过不少红砖厂,就按照古罗马式敞顶窑来,一个红砖窑几天就可以出数万成品,又快又好。至于寿命,五十年和五百年的差别,很重要吗?既然来到这个世上,我就没打算活着回去。不能杀回中原,谈什么封建终结者?

  把聚财好好训斥了一通,也不管他私底下如何吐槽,姜成回到自己的大帐。

  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军事规划。

  姜成仔细回忆了一下,据史料记载,现在的武王夏周主力是周六师,后来,周公姬旦改名成周后,始建殷八师。每个师主战甲士五千人,加上辅兵,后勤还有战车部队,至少一万人,那么敌人就是最少十五六万人。最耗钱也是最强大的兵种就是战车。一辆造价不菲的战车上只有二、三个士兵,为之配套服务的超过三十人,还有二,三匹马。所以后世春秋战国争霸,基本条件的千乘之国就是,你得有一千辆战车部队。

  地处遥远的南蛮江汉平原,别的不说,光是战马就完全比不过人家的。那么如何出奇制胜?姜成暂时没有想好。

  至于发展时间,姜成早就想好了。不趁着几年后的三监之乱,浑水摸鱼,哪里有机会打破周朝的八百年江山?武王伐纣后三年就死了。然后就有了三监之乱,又打了三年。那么姜成应该有四到五年的发展时间。在周公姬旦彻底平定叛乱之前,尽力发展到南阳盆地,有了南阳盆地在手,作为前进基地,以江汉平原作为后背,才有可能染指中原,进而觊觎天下。

  就算是真实历史上,荆楚人也是不服老姬家管理的。楚国崛起,变成了西周王朝的心腹大患,好像把周昭王都给弄死了。说明这个构想是成立的,只不过现在姜成需要掌握好时机,把叛乱提前到周朝最虚弱的时间点上。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像武王伐纣一般,一日而克商。

  武王伐商,因为以下克上,毕竟是有些心虚,所以编造了不少谣言,说商王如何如何地暴虐,怎么怎么地坏,我只不过是吊民伐罪,以后,我不会像他一样采取中央集权来压榨大家的。继而不得不大搞封建,分封诸侯,买通各个地方势力,由此开始了中华封建史。也造成了后世的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内战纷扰,生灵涂炭。

  错过了这一关键时期,那些诸侯国慢慢强大了起来,再想天下一统,搞中央集权,就得等那个天降猛男,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出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