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花式养成权臣大佬 第331章 遮掩

《花式养成权臣大佬》第331章 遮掩

作者:雪落晴风 字数:2703 书籍:花式养成权臣大佬

  大汉开国皇帝刘邦笑得合不拢嘴,看热闹不嫌事大,乐呵呵地望着文武百:“你们天天说什么大唐文道昌隆,繁华富庶,连天子都能吟诗作赋,朕看也不咋样,这唐僖宗跟傻子没什么区别啊。"

  时至今日,天幕播放了不少视频,提到的大部分都是唐朝的诗人。众人都能从这些视频中,窥得盛世大唐的一角。

  "九重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富裕,繁华,开放,是大唐的代名词。

  好像下至贩夫走卒,上至天子,人人都能吟诗作赋。人们行走在大唐,仿佛行走在神的国度。所以各大位面的人们羡慕极了,大唐在他们眼里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刘邦的臣子一直提议他学习大唐先进的地方,特别是多学习一下文武双全的唐太宗,不要天天一副流氓样子。

  刘邦这些天被卷得不行,现在一看着唐僖宗的荒唐模样,笑得牙不见眼。这大唐的君王素质也没那么高嘛,装什么呀?!

  萧何:“王朝末年,时局混乱,哪里有什么贤明的君主?这唐僖宗愚蠢是愚蠢,却比那胡亥好多了。

  刘邦一听,唏嘘不已:“这倒也是。如果这天幕盘点个十大昏庸之君榜单,胡亥应该能排第一吧。和他相比,唐僖宗这个痴儿皇帝顶多排个第十吧。"

  "唉,对了,萧何,你说咱们大汉的君主会如此昏庸吗?"

  萧何自然不敢忤逆圣上,很保守地说:“陛下的孩子应该昏庸不到哪里去。不过一切还尚未可知,得等到天幕提了才能知晓。”

  刘邦天马行空地思考:“只要没唐僖宗这么荒唐,我就能接受。”殊不知,大汉后期的皇帝也是一个比一个昏庸,比如小偷皇帝和裸.泳皇帝,比唐僖宗离谱多了。

  蝗虫自杀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离谱的一个谎言,偏偏皇上还信了。真是一个敢说,一个敢信。各大位面的人都在看乐子,嘲讽唐僖宗。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大唐人则尴尬极了,这智.障可是他们大唐的君主,真是丢脸丢到姥姥家了!

  唐僖宗人都傻了,气得嘴唇颤抖,脸像调料盘打翻了一样,一会青一会红。

  污蔑,这是赤.裸裸的污蔑!

  "朕可不是什么傻子!朕什么都知道!阿父,你替朕澄——&#

  34;

  很多百姓看完天幕之后认为这皇帝是个智障,可熟悉唐僖宗的人都知道他不是。他吃喝玩乐样样精通,还特别喜欢下很废智商的围棋,脑子没有半点问题。

  他只是不想去管那蝗灾。

  田令孜却阻止他:“陛下,事已至此,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唐僖宗闻言沉默,百姓如果知道他不是傻子、只是不关心他们的死活,只会更加厌恶他这个君主。

  他最好的选择就是继续当个傻子。

  古青青:【黄巢本来只是想进体制内,但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他心想,不是他的错,都是这个世界的错,不如把这个大唐给打烂吧!】

  【当时,同为盐贩子的王仙芝在山东造反。黄巢带着手下的几千人,投奔了这位大哥。他们被蝗虫和朝廷夺走了口粮,便到处抢人、抢粮和抢钱。

  山东的火苗,引起了燎原大火。全国的盗匪听到风声,都蠢蠢欲动。】

  【唐僖宗集团其实反应很快,他们立刻派出军队剿匪。把这些盗匪当作东汉末年的黄巾军来处理。

  朝廷兵强马壮,按道理来说,剿个匪还不是轻轻松松吗?

  可是百姓都活不下去了,所以黄巢那边根本不缺兵源。虽然都是没怎么训练的老弱妇孺,但是人多。

  正反两方打得有来有回。

  后来,黄巢手下的人越打越多。朝廷一看,这不行啊,要不休战吧?黄巢这边其实也想休战,他的梦想就是进体制,造反只不过是他曲线救国的方法。

  他想当节度使,去广东那个偏远地方当土皇帝。他感觉自己的诉求挺合理,极南之地土人多,非常穷,而且还不服管教。他给朝廷回收垃圾,朝廷应该感谢他才对。

  结果朝廷拒绝了,却封他的大哥王仙芝当京官。

  黄巢这才发现,自己这个响当当的叛军头领,居然只是个小丑。】

  【王仙芝这位大哥做得也挺不厚的,跟黄巢相比,他不算完全的泥腿子,他家在朝中有人,所以封官封得非常顺利。

  他也没有给其他朋友争取官位的想法,拍拍屁股准备去赴任了。黄巢知道之后非常生气,愿天堂没有走关系!

  黄巢“以德服人”,把大哥打得头破血流,让大哥不敢接受招安。最后,两边分了家

  ,各自带了一部分军队分开了。

  王仙芝没有接受招安,后来死于朝廷围剿。

  黄巢则来到了广州,既然皇上不给他广州,那他就自己拿。然后一天时间就打下了广州。这个时候,他已经彻底黑化了。】弹幕:(广东:你不要过来啊!)

  (读书好,又变.态,好像冻鱼战神。)

  黄巢的命运让无数大唐文人怔愣。

  杜甫收敛容色:“安禄山都能当三镇节度使,掌控冀州重镇。到了晚唐,黄巢的威胁已经如此之大,朝廷居然不肯安抚一下,这可真的是…"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活该灭亡。

  究其原因,大唐文人都懂,不是黄巢不讨喜,不是黄巢不厉害,而是家世的问题。

  上升的渠道已经被世家豪族占据得死死的。

  至于没什么背景的安禄山能够一步登天,那是因为背后站的是唐玄宗。皇家就是天下最大的世家。

  世家子弟傲慢地望着盗匪黄巢,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殊不知,最终要付出沉甸甸的代价。杜甫叹息。杜氏也算小世家,他也有才华,可惜削尖脑袋都挤不进上层圈子。何况黄巢?黄巢在他们眼里确实是个跳梁小丑。

  大唐名相张九龄长相温文尔雅,风姿绰约,风度翩翩。

  他敛眸,心中暗道:“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只要黄巢是个盐贩子,他注定不会受到任何礼遇,除非他打到长安。"

  张九龄出身岭南,祖上出了几个小官,勉强是个小世家,在岭南还混得开,到了长安就捉襟见肘。

  他于是找到了另一位宰相张说,两人交换族谱,给自己认了个亲。从此以后,他成了世家豪族之一范阳张氏的成员。也就是张良的后离。

  因此,他才能稳步青云直上。

  可是官场上的世家子弟还是在歧视他。连唐玄宗都不信他的说辞:"如卿岂有门籍!"

  张九龄不得不回:“荒陬贱类。”不过是荒野之间的粗鄙之人罢了。

  寒门宰相在大唐是个天方夜谭,直到宋朝才成为可能。

  张九龄有些说不出道不明的期待,心中暗道:"让我看看,希望成为青帝的你能走到哪里。"

  有

  人觉得该给黄巢封王,有人却觉得不行。大明末代君主崇祯皇帝就是其中之一。

  怎么能给叛贼封王呢?!叛贼怎么配?

  如今,崇祯皇帝和唐僖宗一样,正面对一个糟糕又尴尬的局面。闯王李自成的叛军打到京城来了。

  夜晚,他带着太监来到成国公的府邸,希望借他的势力逃出北京。南京有一套班底,还有充足的兵力,只要逃到南京,一切还有机会。

  但是成国公闭门不开,里面好像没人。可是崇祯皇帝发誓自己听见了里面的人声。要知道,成国公的祖先可是帮助朱棣靖难的忠臣啊。真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世态炎凉,满城文武竟无一人可用!这是天要绝我!"

  盛怒之下,崇祯皇帝悲愤不已、心如死灰地来到煤山,掌着绳子,想要了断自己。

  他临死之前,自嘲地笑笑:“王承恩,朕有预感,这是朕最后一次看天幕了。天幕出现的时候,朕还以为是什么吉兆,结果吉的不是朕,而是那叛贼。"

  "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宦官王承恩哭着说道:“陛下,未必不是吉兆啊。”

  "怎么说?"

  宦官王承恩:"那闯王李自成也曾向陛下请求招安,跟黄巢如何相似。天幕出现这一段,不就是在跟陛下说,要吸取唐朝的教训嘛!"

  不久前,李自成给崇祯送来一封信,希望崇祯封他为西北王。他还保证,他会帮大明解决北方的后金。

  崇祯大骂:"祖训有言,非宗室不得为王,异姓不得封王!"

  王承恩跪地说道:“可成祖不也封忠勇王金忠为异姓王了吗?这是大明的生死关头,想必太.祖也会理解的。"

  崇祯沉默了一下,随后才说:“他是胆大包天的匪徒,又不是金忠那样的精忠报国的能臣,堂堂天子岂能受匪徒的威胁?"

  王承恩又说:"可是天幕都说了,明朝之后异族入侵,建立清朝。那叛贼李自成,起码是汉人,陛下应该和他一致对外才是啊。"

  "陛下忍一时之气,却能替大明谋福祉啊!"

  r />崇祯握着绳子的手微微颤抖:“……可是那李自成如何会答应呢?”

  王承恩见状,心中大喜,连忙下猛药:“他如果不想被招安,就不会送那封信。陛下只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自然会臣服。"

  崇祯沉默良久,最终在王承恩期待的目光中,将绳子放下,长长叹了口气:“希望天幕的指引没有错。"

  崇祯带人去见了闯王李自成。

  其实闯王李自成跟黄巢有点像,手下基本上都是流民,野心也没那么大。同时,他也很忌惮北京城的守卫。瓦剌军围困北京城的时候,于谦带人守卫,挽救了整个大明。

  大明有没有可能再来一个于谦?

  而且现在天幕出现了,李自成得知自己的起义会失败、所谓的清朝会建立,满腔的怒火就对着异族发去了。

  他李自成打老朱家,那是内斗,蛮夷插什么脚啊?!总而言之,李自成想求和的心情比历史上还要迫切。崇祯和李自成谈判跌跌撞撞,他们的手下还起了好几次冲突,但最终还是谈妥了。

  李自成退回西北,去解决关外的异族。

  回到皇宫之后,崇祯望着太子朱慈娘,悠悠叹息:“朕封了这个新“黄巢”为王,谁知道他会不会生乱?"

  崇祯皇帝长得温文尔雅,太子朱慈娘长得更是非常貌美,据记载:“履云冠,风姿龙采,纤好白皙,见者疑为神仙。"

  朱慈娘:"父皇,封总比不封好。"封起码还有一线生机,不封直接亡国。崇祯叹息道:"你说得也是。"至于死后该怎么去见太.祖,他就偷偷以发覆面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