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阴阳神相 第一百四十七章 阴兵借道

《阴阳神相》第一百四十七章 阴兵借道

作者:沐紫枭 字数:1564 书籍:阴阳神相

  阴兵借道,是民间流传的一种灵异事件,是指在夜晚的森林或者田野中可以看到有军队在路上行走。

  战场是最无情的,刀剑无眼,在古代征战更是送出了数不清的将士性命,古代战场想要获胜,有些时候就必须用计策,这些计策可能会极其残忍,导致丧生的将士觉得特别冤屈,这些怨念久久不能散去,一直留在战场附近。

  似乎这些将士的记忆保留了下来,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这些怨念就会显现出来,将士们似乎还在打仗一样,一遍遍的重复着死前最后的一幕。

  还有就是,古代神话将世界分成了天上、人间、地狱,成仙不易,所以大多数死去的人还是要先去地狱阎罗王判一判,是否重新轮回。

  或者需要在地狱千锤百炼一番,因此,地狱设有鬼差,如果人死了,灵魂不知道怎么去走黄泉路,就会有鬼差来带路,这还是很“鬼”性化的。

  而当死的人数量过多,地狱就会派出一支阴兵,一同去带死人归队,这些就是来自地府的阴兵,赶着去收尸,传说汶川地震就有出现过这一幕。

  我们看许多神话剧,魔界、鬼界、天界,是互相制衡的,统一三界原先是天界的事,鬼界、魔界如果需要实现,就必须发动战争,所以,阴兵借道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鬼界要开战了,为了赶路,这些阴兵在路上会现形,让人们回避一下,以免挡了路。

  这三种说法真的是活灵活现的解释了阴兵借道出现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阴兵借道这种说法,并不是在现代才出现,在古代,人们对于阴兵借道的说法更加相信,当时的茅山道士就潜心研究要开天眼借阴兵,在战场上不伤一条人命就能获胜,甚至还有活生生的例子,为了借阴兵直接让自己送了命。

  还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阴兵借道的记载出现在《太平广记》中,这个故事是说在唐玄宗时期,洛阳出现了阴兵。

  根据文字记载,当时的洛阳一片晴好,天上有大片的白云飘动,百姓安居乐业,可是突然间在洛阳河上方出现了一队身穿铠甲,骑着战马的军队,一直从洛阳河南面走到了北面。

  并且马蹄声猎猎,战鼓隆隆,犹如真的到了战场一般,这场景让百姓们十分惶恐,纷纷安排祭品祭拜,因为在百姓中流传,看到阴兵就会有死亡发生。

  但是科学解释对于《太平广记》的这段文字,最好的科学解释就是海市蜃楼,唐朝对外战争还是比较频繁的,特别是在塞外,这些影像就被收录起来,而洛阳河上方由于水气较大,发生了折射现象,将这一幕再现。

  而人们听到的战鼓声、马蹄声其实更多的还是误传,古代文字记载虚虚实实,还是不能全信。

  这些是没有依据的,但是只有眼见为实,书上面记载只是别人所撰写,还需要自己去实践完成。

  还有是发生在云南惊马槽,1800年前,这里曾经是三国战场,诸葛亮带领军队要平叛南方的陆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自然让陆良感到忌惮。

  于是请来精通法术的八纳洞洞主木鹿大王前来助阵。这个木鹿大王利用地势在山谷中挖了两条长约四十米,宽还不到一米的山路,将蜀军围困于此。

  蜀军混乱当中,急忙向山谷深处退去,由于不知道地形,一下子全部跌倒了悬崖,伤亡无数。这场历史记载引发了后来的阴兵借道争议。

  因为在惊马槽,只要碰上雷雨天气,就会在这条山路上听到战场上厮杀的声音,战马飞过的铁骑声,甚至还有村民说看到了箭矢飞来穿过身体的影像,这些说法都让惊马槽成了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

  写下“天下第一书”的王羲之,他的家族是“五斗米道”的忠实拥趸,王羲之的小儿子王凝之在驻守会稽城池时,面对造反的孙恩,不出兵不设防。

  在道场里做法祷告,跟“大仙”请示,借了数万“阴兵”,准备依靠“阴兵”来对付造反的孙恩等叛徒。

  但是“事与愿违”,会稽城被孙恩不费一兵一卒攻陷,王凝之与他全部的子女以及后代都被孙恩杀害,“阴兵”没有借到,反而自己成了“阴兵”。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应该就是鬼差鬼将前来追捕鬼魂的,他们身上每个人都穿着铠甲,把相气注入双耳之后,便可以清晰地听到他们走路发出“踏踏”的声音。

  我看到这一幕之后,当然是敬而远之,不去招惹他们,他们看到我们之后,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这里出现一大批阴兵,肯定是有重要的事去做。

  我把这些事情说给死鸟和王药金两个人听,他们听完脸色和我差不多,都倒吸一口凉气,浑身汗毛直竖,有些不想在这里多呆的样子。

  “你说什么?”死鸟这个时候神经错乱,在这里大叫一声:“他,他们就是阴兵?”

  他的话音刚落,我顿时大惊失色,死鸟他娘的脑子缺根弦是不是?明明在暗地里看着他们还大叫一声,瞬间这一片空气寂静,安静到极点!

  你个煞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