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第一莽夫 第130章 【藩镇的势力有多大】

《大唐第一莽夫》第130章 【藩镇的势力有多大】

作者:山下出水 字数:3516 书籍:大唐第一莽夫

  藩镇的势力到底有多大?

  这个问题也许翻开史书会有答案。

  可惜郭子仪穿越之前并不是史学家,所以他一时之间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幸好李博然并未打算让他回答,而是自顾自的叹息一声,然后,这位刺史岳父开始跟他详细讲解。

  “咱们大唐自从开国以来,连续经历了三代开拓之君,高祖李渊, 崛起于太原留守,起初拜突厥人为主,借兵力涿鹿中原,天下十六路反王,一一被消灭扫平,那是建国之战,也是开拓之战。”

  “此后太宗陛下, 李世民, 英明神武, 锐意进取,麾下能征善战之将,又有运筹帷幄文臣。于是大唐北灭突厥,西震诸国,凡中原四周之民族,莫不以天可汗称之。”

  “再其后,高宗陛下,李治,世人愚昧无知,时常发出嘲讽,认为这位陛下优柔寡断,并且耳朵根子极其的软。但是他们从不想想, 这位陛下的文治武功……”

  “高句丽号称辽东强国,连太宗陛下都吃过败仗的国度,甚至往前推一个王朝, 隋炀帝的灭亡就是因为三征高丽。”

  “这个辽东强国一直是中原的卧榻猛虎, 但它最终却是灭在了高宗陛下的手上。”

  “并且高宗时代的大唐,完全做到了横扫四方,版图之大,地域之广。从漠北到岭南,从辽东到西域,国土幅员辽阔,堪称天下第一。”

  “这么大的地域,固然让人荣耀,但是治理起来却令人头疼,因为边陲距离中原实在太远了。”

  李博然说到这里的时候,目光看了一眼郭子仪,语带深意问道:“你能猜到我为什么要说这些,听起来似乎和藩镇不相关的事情吗?”

  郭子仪踟蹰一下,试探问道:“因为这事其实和藩镇有关系,对不对?”

  李博然大为欣慰,笑道:“不错,不错,看来玲珑逼着你读书是对的,莽夫也有成长和进步的可能。”

  郭子仪脸色装作悻悻。

  李博然打趣一句之后,继续又开始刚才的话题:“大唐的幅员太辽阔了,导致治理起来十分的麻烦, 为了加强朝堂对于边疆的统治,震慑和统理四周小国的异族,当皇权传承到咱们这位陛下手中的时候,陛下决定在大唐的边疆设立兵镇……”

  “那时还是开元十年,陛下最为英明神武的年龄,所以即便设立兵镇,但是没有人认为兵镇敢乱权。”

  “而整个大唐的边疆,一共设立了十个兵镇。”

  十个兵镇?

  郭子仪微微一怔,忍不住道:“怎么会是十个兵镇?明明是九个才对吧。岳父你是不是记错了,现在大唐总共九大藩镇。”

  李博然看他一眼,微微摇头道:“我没有记错,就是十个兵镇。现在世人只要一提起藩镇,立马会想到大唐的九大节度使,但是很少有人会意识到,其实大唐还有一个兵镇的执掌者……”

  他说着停了一停,语气肃然的又道:“陛下总共设立十大兵镇,任命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进行管理。这才是咱们大唐的藩镇割据,整个边疆总共有十个割据势力。”

  割据势力!

  郭子仪精确的把握到这个词汇。

  然后他心中微微一动,忍不住轻声开口道:“九大节度使,一个经略使?九大节度使我都听说过,但不知道那个经略使在哪边?”

  却见李博然抬起手来,轻轻朝着南边一指,道:“岭南,五个府,所以这个经略使的全称,叫做岭南五府经略使……”

  “但是你别以为五个府很少,听起来似乎和你即将镇守的五个府差不多,其实差距大的太多了,岭南一个府相当于中原的四五个府。”

  “甚至最南边的三个府,下辖着安南诸地的各个小国,名义上是府,其实是七八个小国。”

  “所以这个经略使的势力极其庞大,几乎笼罩了整个大唐的南部边陲。如果把这个经略使的势力和九大节度使进行对比,那么这个经略使的位置大约可以排名前五。”

  前五名?

  竟然只排进前五名?

  并且听李博然的说话语气,这个前五名很可能就是第五名。

  郭子仪的心中巨震,脸色带着浓浓震惊。

  李博然微笑看他一眼,问道:“是不是感觉很意外?这么大的势力竟然不是第一。”

  郭子仪点了点头,深深吸了一口气,道:“我似乎有些明白了,您是用对比的方式跟我讲解藩镇格局,对不对?”

  说着一停,沉声又道:“岭南五府经略使的势力如此之大,然而排名竟然只能进入前五,那么也就意味着,大唐最起码还有四个比他强大的藩镇。”

  李博然郑重点头,道:“不错,就是如此。”

  “自从陛下设立十大兵镇之后,确实对于边疆的管理方便了许多,但是随着时间慢慢推移,兵镇的弊端也开始显现出来。”

  “这些兵镇的权利实在太大了。”

  “执掌的地域也实在太惊人了。”

  “比如十大兵镇之中最弱的一个兵镇,剑南节度使,名称是剑南,辖地也是剑南,整个剑南道44个州郡,全部归于这座兵镇的管辖。”

  “如果仅仅是管辖军事,那么兵镇的弊端倒也不算严重。偏偏陛下却在设立之初犯了迷糊,竟然给了兵镇执掌者太多的特权。”

  李博然说着叹了口气,缓缓又道:“这些兵镇执掌者们,首先的官职乃是兵马节度使,但是除了兵马节度使之外,他们还兼领着许多的差事。”

  “比如按察使,比如安抚使,比如支度使……”

  “按察使可以治官,安抚使可以镇民,支度使可以定税,由此所获得的权利,你想想会囊括多少?”

  郭子仪再次深深吸了一口气,道:“这是把辖地之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税收等一切大权,全都攥在了节度使一个人的手中,难怪会称作他们会被称作藩镇,这和藩王诸侯没有任何区别了啊。”

  李博然点了点头,道:“你的说法虽然新奇,但却很符合实情,不错,藩镇差不多就是一方诸侯。”

  “他们坐拥一地兵镇,兼领着所有的官职,这就让下面各个州郡的刺史无法行权,不得不乖乖的仰其鼻息,而自古以来的官场一向趋炎附势,官员们最擅长的就是抱大腿。”

  “抱了谁的大腿,就成了谁的派系,成了派系之后,必然要为派系出力,随着时间慢慢推移,藩镇的势力终于一发不可收拾。”

  “税收,他们自己定。”

  “官员,他们自己管。”

  “兵马虽然号称还是朝廷截至,但其实全是他们自己随意的招募。人数方面已经无法控制,他们想招募多少就招募多少……”

  李博然说到这里的时候,缓缓转身看向郭子仪,郑重道:“跟你说了这么多,无非是让你提前有个心理准备,现在老夫才真正告诉你,大唐的藩镇就多强。”

  “九大节度使,外加一个岭南五府经略使,三年前的总兵力已经达到50万,这还只是明面上报给朝廷的数量。”【数据来源于《新唐书》,很详实,也很真实】

  50万兵力?

  这个数字确实把郭子仪震的不轻。

  然而他没想到,李博然再次开口,道:“你是不是认为50万兵力很吓人?老夫要告诉你这才是冰山一角。明面上报出来的已经有50万,你想想私底下藏着的有多少?”

  郭子仪心中一动,猛然想起不久前在安阳县干掉的匪寇。那是安禄山暗藏的一股兵力,但却绝不会是唯一暗藏的兵力。

  李博然慢慢走到房门口,负手望着院子里的一株海棠,此时乃是阳春三月,海棠树隐隐已经有了花骨朵,李博然徐徐吐出一口气,声音沉重的开始报出一组数字。

  “范阳节度使,安禄山,麾下兵马五万,暗藏兵马八万,所以他的总兵力,其实已经达到十二万。”

  “安西节度使,麾下兵马四万,暗藏兵马七万,总兵力11万,但这是去年探查到的消息,今年的兵力很可能也达到了12万。”

  “平卢节度使,由安禄山的亲信担任,麾下兵马两万,暗藏兵马和范阳重叠。”

  “河东节度使,仍由安禄山的亲信担任,麾下兵马四万,暗藏兵马和范阳也是重叠。”

  “河西节度使……”

  “北庭节度使……”

  “安西节度使……”

  随着李博然一个一个名字念出,边镇各大割据势力的兵马浮出水面,郭子仪越听越惊心,终于知道历史上的安史之乱为什么能霍乱大唐。

  光是安禄山自己一个人,就有兵力高达十二万,此时他还不是三镇节度使,另外两镇乃是亲信担任,如果把另外两镇也算上,总兵力直接攀上十八万之巨。

  最关键的是,这个数字虽然庞大吓人,但却不一定就是最精确的数字,因为李博然刚才已经说过,这是暗中探查出来的消息。

  既然是暗中探查,那么就存在疏漏,所以安禄山的真实兵力很可能更高,最起码比现在已经知道的十八万要高。

  郭子仪下意识攥了攥拳头,忍不住呼出一口粗重的气。

  反倒是李博然缓缓转过身来,面色平静的打趣一句,问道:“感觉压力很大,甚至感觉很惶恐,对不对?”

  郭子仪艰难的点了点头,直言不讳的道:“乍听之下,胆战心惊,我实在没有想到,藩镇的势力竟然如此庞大……不对,庞大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的势力简直吓人,难怪能让世人忧心忡忡。”

  说着一停,叹口气又道:“此前在武科结束之时,皇帝封我为大将军,当时李光弼他爹向我讲解朝廷十六卫兵力的时候,我曾震撼于朝廷掌控的力量无比强大。比如编制最弱的一卫精兵,最起码也有五千兵马,而那强大的千牛卫或者羽林卫,兵力则是过万甚至两万……”

  “那时候我听说十六卫兵马高达十八万的时候,感觉大唐朝廷其实还是很有震慑威力的。但是现在得知藩镇的兵力之后,我终于知道张九龄为什么会敌视藩镇节度使。”

  郭子仪说到这里,忽然苦笑一声,道:“最可笑的是,我那时候竟然有些沾沾自喜,感觉自己成了大将军,陛下允许我招募兵马。”

  “那时候我心中的想法很简单,认为招募五千兵马就可称职了,如果拼命努力一番,让自己的兵马数量有个两三万,那么我也能跻身强者之列,甚至可以和节度使们平起平坐……”

  “现在可好,一盆冷水泼在头上。”

  “两三万兵马算个屁啊,有啥资格和节度使掰腕子。人家的兵力动不动就八万十万,我却连五千兵马的目标都遥遥无期。”

  郭子仪这番话,确实是有感而发,虽然有些故意装粗鄙的原因,但也确实是心中感到了震撼。

  李博然一直面色平静,静静听完郭子仪的牢骚,直到郭子仪再也不说话,这位刺史岳父才微微笑了一笑。

  然后,他朝着郭子仪招了招手,道:“跟老夫来,我带你去拜见一个人。”

  拜见一个人?

  郭子仪微微一怔,下意识道:“谁啊?很重要吗?”

  李博然郑重点头,语气不无警醒,道:“如果你想早早的崛起,拥有和节度使掰腕子的实力,那么你这小子最好恭敬一点,拜见之时的嘴巴越甜越好。若是讨到老人家欢心,你最起码少走五年弯路。”

  郭子仪心中一动,忍不住道:“这位老人家是玲珑的奶奶吗?我听说她以前是大唐绿林的扛把子。厉害啊,女土匪。”

  李博然瞪他一眼,道:“注意用词,玲珑的奶奶难道不是你奶奶吗。”

  郭子仪连忙点头,道:“对对对,也是我奶奶。”

  李博然这才满意,抬脚出门在前领路,一边走,一边叮嘱:“记住了,嘴巴一定要甜。若是你能哄的老人家开心,保证有你小子的好处。但是有一点你要记住,哄老人开心不能用骗的方式,要真诚,懂了吗?”

  哄一个曾经的绿林扛把子,大唐最凶悍的女土匪,不能用骗的方式,还得让老人家开心?

  郭子仪感觉这事有难度!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