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道门念经人 第139章 叛经离道,不破不立

《道门念经人》第139章 叛经离道,不破不立

作者:严轻 字数:2432 书籍:道门念经人

  将竹篮和里面装的衣袍还给城门内值守的车胜,站着聊了几句。

  返回道录分院,张闻风走去院主的厅堂,把剑器还给傅孤静,草帽做证物留下。

  那个叫田安和的中年汉子,身上湿淋淋衣袍早已经蒸发干透,拘谨地坐在椅子上,回答伍院主、傅孤静的问话。

  云秋禾站在一边,朝张观主微微点头,示意警讯已经发出。

  听了几句,张闻风没有多待,返回到自己的廨房,敞开房门,继续在玉柱上书写经文,他心中有一种紧迫感,一伙不知多少人数的巫修流窜做乱,目前情况不明,他很担心道观内二师兄、岳安言他们的安全。

  通过那顶破旧草帽,他左手腕内侧沾染了一丝不可见的巫咒印记。

  暂时他不能回山,否则会给道观招祸。

  他唯有加快制作阵柱和灵气石符文的进度,早日回去将山门大阵布置完成。

  即使只布置出大阵初步框架,也放心许多。

  用完午膳不久,听得外面传来喧哗声,张闻风侧耳倾听,是郡城的高手到了,他忙放下毛笔,用半干毛巾擦拭手指上沾染的朱砂墨,走出房间并随手关门。

  来的是上次见过面的姜庭道长。

  见礼之后,伍干平将发生的事情,挑选重点述说。

  飞鸽传讯纸笺上容纳的信息有限,只能报急,不能详细说清事情。

  姜庭满脸严肃听着,期间骂了一句“丧心病狂”,待听完后,又询问了解两名巫修的攻击手法、法术特征等。

  现今距离当年的道、巫之争,年头久远,许多典籍束之高阁在吃灰。

  对于巫修的本事、手段,都很陌生了。

  正说着时候,姜庭突然抬头看向屋外,伸手一招。

  一道黄色光芒闪烁着落到他手中,是一张折叠着的黄符。

  张闻风知道这是典籍中记载的“传讯黄符”,想要激发得有渐微境修为,传讯黄符途中飞行消耗的元炁,需要施法者灌注在符文中,属于修士传讯手段,比之飞鸽传讯,高级多了,速度极快。

  姜庭查看手中黄符片刻,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千岩县、峡和县两处道录分院人手损失惨重,其中千岩县道录分院连同向院主在内,四名修士全部殉难,官宝被夺,控阵法器被抢,分院珍阁和账房内的所有修士物品被洗劫一空,城内死伤众多!简直是肆无忌惮,胆大妄为!可恶!”

  屋内几人震惊不已。

  居然有三伙巫修贼子同时进行,这边飞鸽传讯根本来不及提醒。

  “我现在得赶去千岩县,有云道友在此,希岭城安全无忧,各宗门、道观增援的高手应该很快能到,诸位,保重!”

  姜庭说着抱拳往门外飞去,直接掠向空中。

  等几人抱拳相送到门外,南方远空只剩一个影子,姜庭腰间挂有郡城执法使令牌,城内开启的防护八卦阵对他没甚影响。

  伍干平道:“宗门高手还要一会赶到,大家都小心点,暂时不要出城,这伙贼子穷凶极恶,咱们能够安然无恙,实属幸运,对了,老傅,你去把陈观主从城内住处请来,在院内开间静室给他养伤,等空闲了,我请宗门高手帮他疗伤。”

  傅孤静答应一声,匆匆离开。

  伍干平看了一眼张观主,微微点头。

  福将之名,名不虚传,他们几个都跟着沾光了,要不然结果难料。

  张闻风回以微笑,若不是瓶子内里的钟文庸识得黑巫手段,今日只怕会有大损伤,即使云秋禾能够及时出关斩杀一个两个,也难以挽回损失。

  又说了几句话,三人各自散去。

  伍干平思索着走回厅堂,写一张纸笺飞鸽送走,请宗门整理准备一些关于巫修方面的典籍,加急送来。

  张闻风返回廨房,摆开雕刻刀具,拿起第一根朱砂墨经文干透的玉柱,待一刀一刀照着写在玉柱上的正书经文雕刻,突地他停下动作,传音问道:“钟道友,请教一下,我若是用行草字体,雕刻经文在玉柱上,会影响山门大阵的运转吗?”

  好半响,钟文庸才回话:“你这个想法很大胆,可能是我见识浅薄,还真没见过谁用行草雕刻阵柱?不论儒、巫,都是用正书一刀一刀雕刻。”

  张闻风放下玉柱,-->>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琢磨一下,传音道:“也不能这么说吧,符与阵有相通之处,好多大阵都篆刻有符文,而符文主体,是由行草篆手法秘字演化,再则,道修自身,道修无为,道修自在,是为了打破各种限制和桎梏,没见有谁规定,一定得用楷书雕刻阵柱经文?

  都是一种沟通天地的媒介,殊途同归,与经文的形式应该是无关?”

  越说越觉得可行,站起身,在房间内踱步揣摩思索。

  “你说得……似乎也有道理,我赞成你尝试,反正最多就浪费一批阵柱和灵气石,没甚大不了的,你目前身家,再来两次都耗得起。”

  钟文庸从怀疑到支持,只有一个打屁久时间。

  到后面,颇有些怂恿的意味。

  因为每一次新的尝试成功,都是一项创举,他只剩残魂存在,没办法尝试,特别想要亲眼目睹张道友的法子到底可不可行?

  那么一点点的灵气石损失,微不足道嘛。

  张闻风想了想,蓦然哈哈大笑,道:“此法必定可行!”

  他心中豁然开朗。

  不再于浪费不浪费的问题,若真浪费了这批灵气石,他会心痛得捶胸顿足。

  而是他认定道家没有这个规矩,一刀一刀雕刻经文,笔笔工整,他推测只是后人为了表现虔诚的一种方式,就被后辈墨守成规,延续下来了。

  经文还是那个经文,刻写的方式不一样,经文意思还是一样的嘛。

  难道就不能得到上界道祖认同,沟通不了天地灵气吗?

  “张观主何事如此高兴?”

  云秋禾经过,从敞开的房门走进来,诧异又好奇问道。

  在她的印象中,张观主一直都是谨小慎微,不逾越规矩一步,连微笑都似刀刻出来,刻板得老夫子一样很少有这样大笑的时候。

  和张观主比,她就是一个道家疯丫头。

  为此,她经常自省,怀疑自己迟迟不能破境是不是规矩守得不够虔诚?

  甚至怀疑道祖老神仙会不会故意在磨砺她,让她吃吃苦头?

  当然这些无稽之谈,她不会与师兄说,怕挨骂。

  “呵,刚刚想通一个道理,一时忘形,让云道友见笑了。”

  张闻风手中还拿着刻刀,见云秋禾偏头盯着他,眼中满是好奇,等着他说道理,便将他刚才想到的道理说出来,征询云秋禾的想法,末了道: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咱们道修要是被前人的条条框框束缚手脚,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见,还如何修自身?所以我认为,雕刻阵柱经文,可以用行书草书,只要经文不出差错,怎么样都行!”

  云秋禾眼眸雪亮到反光,点头如小鸡啄米。

  她简直是不能再赞同这个新奇观点了。

  “对对对,谁也没有规定阵柱上的经文必须用正书,你一定要尝试!我支持你!”

  两个叛经离道的想法,一拍即合。

  张闻风抓起第一根玉柱,手起刀落,在写着朱砂墨经文的玉石上直接雕刻,执刀如笔,元炁灌注,刻玉石如泥土,粉屑雨下掉落地面。

  他用书法的方式有转折,有笔意牵连,一气呵成,十余字的经文短句完成。

  也不停歇,换第二面继续雕刻。

  心中默念道经,静气自生,他越发专注于手中刻刀和玉石,自由发挥篆刻的章法意境,只要每根玉柱八面的经文完整。

  哪一面的经文刻得长一些,哪一面的经文刻得短一些,又有甚么关系呢?

  只要是一个整体就成。

  云秋禾看着张观主下刀如有神,笔意洒脱率性果敢,令她大受启发。

  过去一些困扰心头的阵法、符箓、炼药方面的问题,似乎不成问题了,她另外有了破解的想法。

  拔腿便往门外走,她要趁着新鲜灵感去试试。

  道修无为,道修自在,是为了打破各种限制和桎梏。

  不破不立,她怕甚么!

  随口叫住一个走廊经过的汉子,命令汉子给张大人看门,不许别人打扰。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