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诸天从大罗殿开始 第二十四章三教九流聚夜庙

《诸天从大罗殿开始》第二十四章三教九流聚夜庙

作者:蛰小龙 字数:2396 书籍:诸天从大罗殿开始

  咔嚓吱嘎~

  巫明脚踩树枝缓缓走向远处山坡上的山神庙,夜晚昏暗漆黑,偶尔听闻飞虫鸣叫的声音,说不出的阴森恐怖。

  按理说,依据仙侠小说‘逢庙必出事’的原则,这时他应该远远躲着。

  但此地距离官道不远,几乎没啥危险,况且野外的一座座山庙都是行商们、山宝客等奇人异士陆续建立的,专供来往旅人休息,周围都有着非凡之力守护,故历来发生在庙宇间的故事精彩绝伦又经典众多

  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吧,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驻扎的营地多了渐渐变成了庙宇,人走留余香,即便行商们离去也不会摧毁建好的临时营地,如此一代又一代扩建,种种守护之效叠加上前,固若金汤。

  巫明登上了山,站在昏暗的山庙前凝视片刻,古朴陈旧的青石板,金红琉璃的瓦砾,神圣古老的气质扑面而来。

  走进里面,温度忽然提高,一股暖洋洋的热流驱散了夜晚寒风,巫明抬头看向庙里的主位,一尊泥胎神像矗立,身着黄金甲,威风凛凛,似乎是哪位将军死后成为山神。

  “居然有鬼神庇护,应该是编制内的。”巫明暗道,他上前从一旁抽屉取个根檀香点燃,插在神像的香炉中,低头行了一揖,隐隐感知到一缕灵性被提取,没入山神口鼻中。

  交完‘保护费’,巫明也就没理会神祗,自顾寻了一片干净的地板,席地而坐,大汉规则森严,仙神融入凡间又超脱其上,神祗不能对普通人进行任何干涉,而凡人不论如何哀求诸神,祂们也绝不会出现在凡人面前。

  故巫明就当它不存在,自己干自己的事情,他从怀里取出一枚符箓,通体赤红,此为‘太阳符’,比巫家的文曲星耀符低一等,处在和游方术士相同的第一台阶。

  熊熊~

  他持符引火点燃了找来的一堆薪柴,寻一口放在庙里干净的锅,取瓢舀上山泉水,开始煮热水喝。

  太阳符的效果不止于此,巫明拿出一条绳索挂在一旁,赤红符箓发出橘黄色的闪耀光辉,如同太阳光明照耀了山神庙,黑暗驱散,清晰如白昼。

  大汉帝国身为超凡仙朝,自然不会弱于蓝星科技社会的,符箓早已融入千家万户,渗透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符箓的普遍性让汉室生活质量比起纯封建社会大大提高。

  其中‘太阳符’和‘太阴符’最为常见,也是找修道者画符,然后昼夜放在屋顶接受太阳和太阴光辉的洗礼,对符箓进行充能。

  之后取代蜡烛照明,取代薪柴烧热水,乃至两者配合模仿空调、冰箱、暖气的效果,还不用插电,比起现代社会便利多了。

  这里巫明不禁感叹大汉的修道者对万物能源的使用,读书人的文气能利用,力士的血气能利用,风水雷电,山川大泽也能利用,诸天星辰更能借用,开发出种种符箓作为民生器物和修道资源,这等世界才让巫明觉得是名副其实的超凡社会。

  “锵!”的一声,坐在席子上的巫明拔出了利刃,这把百锻精铁打造的宝剑,包括一本《中庸》和一枚‘七煞符’是老师赠送给他的礼物,之前杀戮完要连夜逃跑,没来得及保养和清洗。

  冷兵器搏斗可不是武侠小说里潇洒的少侠,每场战斗下来对武器必须进行琐碎的保养,否则血液腐蚀容易生锈、出现豁口就是对自己生命不负责,除非你是修道者才能简略方便。

  好在巫明另有方法,他抽出宝剑在太阳符照耀下观察,上面暗红的血迹居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剑面光洁如洗,闪烁寒芒,巫明持剑的手指轻抚剑柄处的一枚血玉。

  这是七煞符,和文曲符一样列为特殊符箓,唯有某种特殊灵性才能祭练,因为与汲取文气、太阳能的符箓不同,七煞符是提取杀伐煞气祭练的,攻伐最为强大,甚比枪械,又必须通过杀戮凝练,破坏力过于危险,所以被录入官府‘管制符箓’行列。

  “老师挺大方的嘛,经历了昨夜那场杀戮,隐隐快进阶了呀。”巫明轻轻取出纱布擦拭宝剑,心中喜悦。

  这也是七煞符被管制原因之一,成型太快了。

  最后给宝剑抹上专制的精油,巫明收入剑鞘,从包裹里取出一本书,准备睡前休闲一下。

  因为包裹空间有限,除了换洗衣服,他就带了两三本书,中庸是必带的,其余是一些休闲书,给无聊的旅途解闷,而这些闲书也不简单,更贴合修仙游记之类,里面记载了不少修道知识,珍贵不菲,还是巫明托同门师兄搞来的。

  “《水行注》、《山海经》、还有《仙道异志》,今晚就看异志吧。”巫明津津有味看起来,这本书如同单元剧,以主角视角经历一个个诡异惊悚的小故事,里面似乎蕴含某些深意。

  不久,夜渐深了,巫明困意涌上,调低太阳符光亮程度,准备睡觉。

  但就在这时,山神庙外的一阵嘈杂声音把他惊醒了。

  先是一道粗犷低沉声音道:“二三子,前面有个山神庙,休息一晚,我们护送少君去崂山派拜师。”

  接着是一道道疲惫称‘诺’声。

  随后突然响起的一道爽朗年轻声音令众人欢呼,升起斗志了。

  “等到崂山下,我请大家伙喝一杯青梅仙酒!”

  “彩!好!!”

  “公子大方!”

  …………

  一群人说说笑笑间逐渐靠近,嘈杂声也愈发明显了,巫明抬头看向门口,首先进来的是一位剽悍壮年人,满脸络腮胡,身上军旅气质很浓,他看见巫明愣了一下,冷淡点了点头,走到了一旁。

  第二位进来的是一个相貌英俊硬朗的年轻人,骨架很大,有种彭于晏错觉,他对巫明爽朗一笑,不得不承认有那么点帅气,估计就是这支队伍所说的少君。

  后面陆陆续续进来十几位持刀壮士,他们训练有素的生火、清扫、造饭。巫明见状若有所思:“也是去崂山派拜师的人吗?有点眼熟啊。”

  他没有理会,收拾一下准备睡觉,没想到的是那位少君却找上了他,帅气青年笑盈盈走过来,拱手作揖道:“在下阳丘县王家嫡子,名衡,字‘伯平’,见过郎君。”

  巫明暗自吐槽‘我想休息了,别来烦我。’,但表面不敢怠慢,连忙起身作揖道:“在下阳丘县巫明,陈平子弟,字子午。不知伯平兄找我何事?”

  “果然是子午兄,我刚进来就瞅着眼熟,没想到真是你。”王衡一下热烈了许多道:“不知子午兄要去哪里?我们同为老乡,出门在外一起去安全啊,我这边护卫众多,好过汝一个人冒险。”

  闻言,巫明想了想还是说实话道:“我也是去崂山派拜师。”

  这年头老乡情结比后世更浓烈,别说他还是治中庸的青年才俊,又任过官吏,这身份拿捏的死死的,就算王衡想暗算他,这群护卫也不敢动手,况且自己实力强不怕。

  这话一说,王衡就拉住巫明双手,感慨连连道:“子午兄,这就是缘分啊,我们要是拜入崂山一定要多联系。”

  接着他又有些疑惑道:“只是,子午兄你身为陈大儒弟子,何必走这条路,等几年举孝廉,再转入郡道宫修炼,然后晋入洲道庭岂不美哉。”

  巫明悄悄将手挣脱,笑而不语道:“等两三年太晚了,我辈只争朝夕。”

  见状王衡知道对方不想细说,便也岔开话题,聊其他的。

  讲真,豪强子弟和巫明这种官宦家族是走不到一块的,官方也很忌讳,但王家比较特殊,巫明沉思,算算时间,貌似恰好就到王衡这一代拜入崂山了。

  两人聊了一会儿,都准备各自睡觉了,突然门外又出现一阵沉重的马蹄声,似乎有人策马奔来。

  巫明和王衡惊讶对视一眼,今儿可真怪,三教九流扎堆往这边跑,也不知道是谁?

  不一会儿,马蹄声停息,停在了门外,那人一开口却让巫明沉下脸色了。

  “里面的巫家子听着,俺是黑风岗马唯璋,李家花钱让俺取你项上人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