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猛龙走天涯 第71章 走入丛林(八)

《猛龙走天涯》第71章 走入丛林(八)

作者:东海小猛龙 字数:2075 书籍:猛龙走天涯

  从终南山回来,我回到燕北大学。大学里继续开展讲座,林菲尔替我写了一些教案,然后我就按照这些课题自由发挥就行了。回到大学的一个教案课题是《从心所欲》或者是《知行合一》。

  我把这次走入丛林的心得都讲出来,告诉学子们从心所欲的关键就是进入一种境界,一种气氛里面,不要走出来,继续深入进去,这样就走入了新的世界,就能发挥心之力。若自己规规矩矩的找个架势来做什么,往往独木难支,很快就失败了。

  很快,有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自己的最喜欢的事情,什么是自己的天性所在?

  我回答:“最喜欢的事情,要自己在小时候经常去做才会发现。尤其是很早接触劳动才会发现出来。例如我小时候跟着父母去田间劳动,我负责简单的放棉花籽,做得多了,核准得好,不会多也不会少,所以后来就都交给我做了,到了现在的我,在这些规划上面还真的做到不错。例如有的小孩在小时候画画画得好,这就说明他或者她的空间想象能力强,将来在事业规划上面就有天赋的。有的小朋友动手能力很强,将来在制作器皿上面,设计车床上面的确不同一般。有的小朋友说话滔滔不绝,表达能力很好,不怯场,这种小朋友将来是很好的老师,管理员,表演艺术家。有的是小朋友在肢体表达上很好,就可以训练他的体育,让身体敏捷性和力度不同一般。

  总之,小时的劳动和训练,强化了小孩的能力,发现小孩的天赋所在。天赋如何被发现,显然要进入劳动或者训练当中才能知晓。在劳动和训练当中得到培养和强化。

  有一位学生站起说:”老师,刚才能说要在某种气氛中修行或者工作才能从心随欲。也就是说不要随意规划自己的工作,而是要从心所欲,是不是这样理解?“

  我思考了一下说:”最关键是不要打断自己的境界,不要随意从境界里出来。不要让自己的思考来指挥自己,关键是让感觉、知觉来指导自己最智慧。为什么是这样呢?不要把自己的意志想得太高了。不要有意去规划什么,最关键是从自己的心出发,从自己的潜意识出发,这样才具有真正的能量。任何规划、决定往往都是不符合自己潜意识的,往往是白白耽搁自己的精力了。“

  然后又学生站起问道:”如何让自己迅速的超越对手或者在群体中占住明显的优势?“

  我想了一下回答道:”要超越对手关键从两个方面入手:1.持续不断高强度的工作,比对方多一般或者几倍的工作量。2.直接进入实战阶段,也就是进入实践当中去,不能在岸上看着学游泳,而应该是跳到水里头去。3.时常和时间赛跑,每次让自己更快一点。”

  每节课的讲座,通常是看学生有什么问题,我就回答问题,在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上加以深化就是了。在电视上讲课多了,教育府的部长似乎看中了我某一点,有一天我接到部长给我的电话。这是一位新的部长,他说看到我在电视上的讲课,感觉到我在教育上有不同不一般的认识,教育府想请我到教育府来讲讲华夏的教育问题。

  于是某天,做好准备的我来到了教育府。各个部长都汇集在教育府的会议大厅,手里都带着本子和笔,大约是做好了听课准备了。不到一年半载,教育府的官员换了大半,我认识的就两个人了。

  部长先做大会导语词:”有幸请来华夏人气最旺的年轻有为的副教授为我们讲讲教育。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东海教授了。他是燕北大学哲学系的副教授,京城电视名师开讲节目组特约名师。华夏的教育面临取舍的问题,在十字路口,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智慧,这样教育才能够办得下去。“

  我接过话筒说:”感谢部长先生的厚爱。我就直接谈自己对华夏教育的观点,讲的不好的地方请大家多包涵。

  华夏的教育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那就是小学生不能有作业,初中生少量作业。第二,除了要统一入学考试以外,对领引社会科技进步的技术要尽快进入初中高中课堂。因为更替太快了。第三,初中高中要进行全员身体锻炼机会,一天不少于1个小时。

  以上是对教师层面的要求。对政府层面的要求是教育投入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具体落实在小班教学上。“

  部长提出自己的一个问题:”除了这些要形式上落实的问题之外,你觉得急需要教育落实的还有些什么?“

  我想了想说:”需要一些学校来弘扬道法,要就是要把传统渗透在教育当中。传统文化里头的道法,中医等理论要在学生中有所普及,这是华夏的国粹。第二、高科技的东西要立刻渗透在中小学的课堂当中。也就是最古老的和最新科技都要体现在课堂中来。至于高等教育:1.那就是百家争鸣,要把研究成果变现出来。企业和高校结合办学。2.最新科技要立刻设置专业进高校。3.建立国际留学互派机制。高科技要国际间合作。”

  讲课之后,又回答了他们一些问题。最后部长做了总结,最后晚餐的时候,部长对我发出邀请:“教育府需要象您一样的专业人才。我准备向内阁申请,请您回来主持高教司的工作。华夏在很多方面缺少高科技研发人才。”

  我思考了一下说:“高教这一块缺少的是对院士,教授人才的特别关注。要把教授院士的地位提升道管理人员一样的高度。而且在评聘这个环节里头,不需要什么管理级别。只要教授有作品出来,只要教授有高科技产品出来,他的待遇就是大学高管的级别,教研奖金就可以直到教授的手里。说穿了,就是一个高校里头,所有的教授就是院长的待遇。也说到底,就是大力投入高等教育,华夏九州里头的教育投入都要翻一番来解决这个问题。”我接着说:“在西方的教育制度里头,教授的级别是很高的,教授的奖金待遇和院长等高管相似,更重要的是院长对职称评定没有发言权,权利都交给了教授。如诺贝尔奖的评选等,如基金发放等,全部交给了教授。教授就是大学里在某一行业最有权威的职称。当然还有院士等,这是教授里的教授。产品特别多的人,发明专利特别多的人,都不是担任管理职务的人,要彻底和管理职务分开。如同公务员不是最有钱的,最有钱的是资本家,那么在高校里最有钱的应该是教授,象院长,校长等高管,他们的钱应该是最少才正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