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高齐说 51 凉风堂内生嫌隙 兰陵王府话离别

《高齐说》51 凉风堂内生嫌隙 兰陵王府话离别

作者:第1步 字数:1980 书籍:高齐说

  立太子诏书已下,高演担心高湛会心生不满,因此屏退所有人,只留下了高湛和他在凉风堂。

  天阴沉沉的,微风袭来,竹帘晃动,有几分入了冬的凉意。

  高演看着坐在下首的高湛,有些难以启齿,他曾经说过要立九弟为皇太弟,如今却食言了,心里有些愧对九弟。

  高湛也不着急,坐在下首,等着高演问话。刚刚在朝堂之上,立太子的诏书已下,此刻又将他叫来,不用猜也知道是因为什么事。

  半晌,高演斟酌着开口:“九弟,太子还小,六哥此次出征,朝中之事还要多多倚仗九弟。”

  高湛嘴角一抹似有若无的笑,“陛下言重了,身为臣子,自当为朝廷效力。”

  一句话,堵的高演不知该如何继续说下去。他试着再解释一下:“九弟,太子之位一事……”

  “皇兄。”高湛忽然打断了高演的话,解释对于他来说早已毫无用处,他不想听了。“母后都跟我说了,皇兄当初的一句玩笑话,弟没放在心上,皇兄自然也不必放在心上。不过有一件事,还请皇兄成全。”

  “九弟请说。”

  “大哥家的老三一直想要建功立业,不知皇兄此次出征能否带上他。”

  高孝琬?高演皱了皱眉头,这个侄子虽说也有些才能,但是领军打仗还不太适合。而且九弟怎么会忽然间帮他说话?

  高演看着高湛,后者坦坦荡荡:“皇兄大可不必为难,臣弟听皇兄的。”

  高演忽然觉得自己有些小人之心了,孝琬与孝瑜走的近些,而孝瑜又跟在九弟身边,因此九弟能想到他也是人之常情。况且自己刚刚因为太子之位有愧于九弟,此刻若是不答应,太不近人情了。

  “这有何为难的,出去历练一番也好。”

  “如此,臣弟替三侄子谢过皇兄。若没有其他事,臣弟告退。”

  说完,高湛便退出了大殿。

  天已经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一直候在外面的和士开见高湛出来了,立即跑了过来,给高湛撑伞。

  “王爷,回府吗?”

  高湛点了点头,嘴角那抹笑早已消失不见,面色阴沉。

  “王爷,似乎有心事?”

  高湛冷笑了一声:“母后和六哥想用我,却又怕我,呵,真是可笑。”

  和士开跟在高湛身边多年,又是高湛心腹,哪里会不懂帝王家的勾心斗角。

  “王爷雄才伟略,何人不忌惮三分。”

  高湛忍不住笑出了声:“还是你会说话。”

  “臣说的都是实话。”

  “哈哈哈哈,好,本王爱听实话。东西送出去了吗?”

  “已经着人送去了昭信宫。王爷放心,东西是娘娘远在光州的刺史哥哥送的。”

  光州刺史李祖勋,在其女李难胜为太子妃时,官至侍中,封丹阳王。后来高殷被废,他便被派去了光州做了刺史。

  高湛心情好了几分,和士开办事他还是放心的。

  前些时日,河间王高孝琬忽然送来了几件罕见的玉器,说是贺他高升丞相之位。

  他这个侄子,一向以嫡子自居,眼高于顶,居然给他送礼了,不知安了什么心思。

  高湛觉得有些稀奇,但他一向来者不拒,照单全收。其中有一对玛瑙耳坠子他第一眼便相中了,那耳坠子做成平安扣形状,样式简单大方,红似飞霞,晶莹剔透,和昭信宫里的那位极配。

  因此他立刻让和士开安排将耳坠子送到了昭信宫。

  和士开又道:“听说娘娘很喜欢,当时就戴上了。”

  高湛勾起嘴角,心中的阴霾瞬间消失殆尽。

  喜欢就好。

  “给河间王府送个信,准备随驾出征。”

  “是。”和士开应着,“王爷这是要……那为何是河间王,而不是河南王。”

  河间王高孝琬心思太多,不会为王爷所用。河南王高孝瑜则不同,是自己人。

  “哈哈哈哈,要什么?本王什么也不做,不过是顺其自然。”

  他不知道此次出征会发生什么,但他听说孝琬一直和孝瓘不对付,让他俩出征,才有意思。至于结果如何,且看各人造化了。

  高湛有些兴奋的看着远方,其实他倒不是有多稀罕那个位置,但是只有坐上了那个位置他才能离她更近。

  过了亥时,孝瓘才回到家中。马上要出征了,高演将出征事宜都交给他,不仅要和各部门做好对接,还要在出征前将领军府的事交代好,因此忙到了现在。

  进了院里,就看到厅堂的门开着,里头亮着昏暗的烛光。孝瓘走过去,就看到玉儿正坐在烛光下,手中拿着一本书看着。

  郑家这一代家长,也就是玉儿的爹很敬重文人,因此家中孩子无论男女嫡庶都要在私塾里读几年书。

  玉儿听到脚步声,抬起头就看到了孝瓘,眼中瞬间惊喜万分。

  “夫君。”玉儿放下书,脚步轻快的走到孝瓘身边。

  孝瓘拉住玉儿的手,“这么晚了,还没睡?”

  “等你。厨房煨了汤,夫君喝些暖暖身子。”

  “好。”

  侍女将汤端了上来,排骨汤香醇浓厚,温热适宜,孝瓘喝了几口便放下了。出征之事还未和玉儿说,他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

  “夫君?”玉儿看着孝瓘,“不好喝吗?”

  “好喝。”孝瓘舀了一勺递到了玉儿面前,示意她张嘴。

  玉儿眉眼含羞,轻启朱唇,将汤喝了干净。

  孝瓘眼底一片温柔,又舀了一勺递了过去。

  玉儿笑道:“我晚膳的时候喝过了,夫君喝。”

  孝瓘却不动,执意要喂玉儿喝,“我喂你。”

  玉儿有些狐疑的把汤喝了。没想到刚喝完,下一勺又递到了嘴边。

  玉儿打趣道:“夫君,你是不是有什么事要说?”

  “嗯,”孝瓘点了点头,“我要出征了。”

  “出,出征?”玉儿愣了愣,一瞬间有些茫然。“去哪里?”

  孝瓘放下碗,握住玉儿的手,认真的看着她,“去库莫奚,随驾出征。”

  玉儿的心瞬间揪了起来,不自觉的握紧了孝瓘的手,眼中有些酸涩。

  她心里十万个不想让他去,可她也知道,他是守疆护国的大丈夫,朝廷需要他,百姓需要他。

  压下心中的酸涩,玉儿开口问到:“什么时候走。”

  “后天。”

  后天,这么着急!

  玉儿低下头,声音有些哽咽,“明日我去庙里求平安福。”

  “好。”

  孝瓘有些愧疚的看着她。新婚不久,他就要上战场,独留她在家中担忧。

  玉儿抬起双眸,看到孝瓘眼里的愧疚,瞬间觉得有些心疼。她三生有幸,得此良配,又怎么会成为他的阻碍呢?想到这里,玉儿忽然噘了噘嘴,带着几分任性:“喂我喝汤!”

  “……好。”看着噘嘴撒娇的玉儿,孝瓘忍不住轻笑出声,离别的忧伤被冲淡了许多。

  他抬起手轻轻擦去她脸上的泪珠,拿起勺子将碗里的汤一勺一勺认认真真的喂给玉儿。

  夜已深,月色正浓。

  “夫君,汤都被我喝了。”

  “嗯,多吃点。”

  “会胖的。”

  “无妨,我喜欢。”

  “夫君。”

  “嗯?”

  “我会照顾好家里,等你平安归来。”

  “……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