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从向往开始出道 102还行是什么鬼

《从向往开始出道》102还行是什么鬼

作者:不开心的刺猬 字数:1804 书籍:从向往开始出道

  宁兰君是懵的,没想到会变成如今这样。

  那一刀,大大出乎预料;他想过这些天的练功会有进步,没成想威力如此惊人。

  赤木蛟已经没了踪影,是死是活不清楚。

  两岸上千个的跪地居民,全都在看着自己。

  宁兰君没见过如此场面,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扫了一眼那么多人,转身便走。

  有时候,保持神秘,或许胜过千言万语。

  刚走了没几步,青石街道上,十几匹马狂奔而来。

  越州奉天司的人飞身下马,一身差服的田征南,面色冰冷,目不斜视的走到宁兰君面前:“你可知越狱是重罪。”

  宁兰君淡然一笑:“大人,你可知自古邪不胜正。”

  田征南表情一滞,多年奉天司生涯,何曾遇到过如此不可一世的犯人,更何况这个犯人还是小小行刑官。

  他本想立威,维护奉天司法统尊严,一转脸,便是上千个人纷纷朝这边看来。

  这才是小小行刑官有恃无恐的原因吗?

  就算如此,田征南也无从发作。

  事情闹大,不是他此行的目的,差事办砸了,回去如何交差?

  虽是越州奉天司校尉,职位不高,可人在庙堂,岂能只甘愿做个睁眼瞎,闻不到这庙堂江湖风雨欲来的味道。

  金华县这些天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各路人马蠢蠢欲动,他可不想在如今这节骨眼上,贸然失手,成为最后的倒霉蛋,被一脚踢开。

  强忍着那点不快,露出个笑脸,轻声道:“宁公子,请。”

  宁兰君没说话,径直往前走去。

  田征南带着人紧随其后,一路回到了奉天司衙门。

  ……

  雨停了,消失了十几天的太阳,出现在半空,暖洋洋的,前所未有的舒坦。

  街上的人也多了,临街的铺子开了几家,客人不多,但也好过阴雨连天的烦闷。

  洪水陆续退去,避雨躲难的人这会儿,也扶老携幼的回到被大水浸泡的家。

  洪水肆虐的越州数十县,终于能喘口气了。

  可在朝堂之上,一个惊人的消息,迅速传遍大夏王朝几十州。

  前任阁老,已经归养的首辅韩明宪,以八十岁高龄,撞死在金銮殿上。

  一时间,满朝皆惊,文武震动。

  儒家哀嚎,天下学子高声痛呼。

  韩明宪何许人也,三朝元老,为大夏王朝鞠躬尽瘁六十寒暑。

  一生清廉,乃是官员楷模。施政有为,万民倾慕。

  不管是朝堂内外,还是民间街巷,韩明宪都享有盛誉。

  就算是当今圣上嘉明帝,也是当年韩明宪手把手教他读书识字,圣人之言。

  前几日,儒家朝中几位重臣,纷纷上书,说当年嘉明首案,有了新的证据和线索,希望陛下能重审此案,还两万儒家学子清白。

  有人上书,自然有人反对。

  反对的人说,此乃定案,陛下钦定的铁案,并无冤屈。

  儒家搬弄是非,祸乱朝纲,其心可诛。

  两派互不相让,争执不下,皮球踢到了嘉明帝脚下。

  作为一国之君,嘉明帝深知,不管此案最后结果如何,他这个当皇帝的将威严尽失。

  当年嘉明首案,他是亲历者,也是裁决者。

  那时候年纪轻轻,经验尚有不足,回过头来看,嘉明首案确实草率。

  如今翻案重审,真要找到不同的结果,他这天子如何自处。

  难不成还要下罪己诏?

  苦思良久,嘉明帝没有恩准儒家上书。

  这便有了八十岁高龄的韩明宪,亲上金銮殿,恳求嘉明帝重审此案。

  到底也是一国之君,嘉明帝压住了早已归养的三朝元老韩明宪。

  案子断然不能重审,错了,那就一错到底。

  秉性刚烈的韩明宪,二话没说,直接撞向金銮殿的柱子上。

  鲜血喷溅,韩明宪一命呜呼。

  韩明宪的死就像是一颗火星,扔进了油桶,大火瞬间燃烧。

  朝堂上下,凡是儒家学子,一起上书。大夏王朝二十四州,官员,读书人,纷纷联名。

  各学院学子,普通读书人也闻风而动。

  一场声势浩大的声援,几天内,点燃了整个大夏王朝。

  就连普通人也站在韩明宪那边,纷纷为这位三超元老,举办盛大葬礼。

  葬礼那天,整个京师永安城,万人空巷,披麻戴孝之人,一眼望不到头。

  几乎在同一时间,金华县发现当年嘉明首案全新证据的奏折,雪片般的飞向嘉明帝御书房。

  火烧起来了,想降下来有点难。

  五十六岁的嘉明帝赵昆阳,坐在御书房的案前。

  手抚着额头,不时叹一声。

  治天下还要靠着儒家这群读书人,他们要的不过是真相,不给,难平众怒,怕是也要失尽这天下人心;可要给,嘉明帝从没低头认错的觉悟。

  为君难,这是嘉明帝四十年帝王生涯,总结出来的三字真言。

  有时候他也想多愁善感的来一句:可怜我生在帝王家。

  每每这个时候,他都会付之一笑。

  门外有脚步声传来,通传太监,站在门外道:“陛下,人到了。”

  “让他进来。”

  不多久,一个一身青衣,四十出头男人,走进御书房。

  男人走进来行了一礼:“微臣参见陛下。”

  嘉明帝放下手中奏折,抬头看了一眼面前来人:“辛苦你了。”

  “为陛下尽忠,自是分内之事。”那男人中气十足,声音干练。

  “长卿,金华县有事,要你去一趟。”

  “是,陛下。”

  “你此去,只需明白一个字。”嘉明帝盯着沈长卿:“稳。”

  沈长卿猛然抬头,断然道:“微臣明白。”

  “剩下的,该杀谁,该救谁,你自己定夺;什么真相,是非对错,顺其自然。”

  “微臣谨记于心。”

  嘉明帝从书案后走出来,走到沈长卿面前,那一双机警的眼睛,此刻似能看透人心:“江山社稷,社稷江山,知道它有多重的又有几人?”

  说完的嘉明帝,站在门口,望着满天星斗久久无言。

  过了好一会儿,他挥了挥手:“不早了,你去吧。”

  “是,微臣告退。”沈长卿恭敬的退了出去。

  第二天清晨,一队人马离开了永安城。

  不久江湖上便有传言,二十年未离开京城的听雨楼楼主沈长卿挪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