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求求你别再演我了 第241章 借剑问道(8)【多人合作篇】

《求求你别再演我了》第241章 借剑问道(8)【多人合作篇】

作者:好想当写手 字数:1705 书籍:求求你别再演我了

  大师兄真有心事。

  这心事啊,还不一般。

  宋行能听出来,话语中包含的无奈、郁闷等消极情绪。

  这好吗?

  这不好。

  无论何时,都要心向光明,积极向上。

  朱天蓬看着大师兄愁苦的样子,他心里也不得劲。

  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师兄弟几个都是大老粗,懂得少。

  每次大师兄这样,都干瞪眼,心里着急。

  拉他去城里散散心,又不肯。

  “唉,要是多读点名经就...”

  “对了!”

  朱天蓬忽然反应过来,有小师弟啊。

  小师弟懂得多啊,下次拉他去城里,看看会不会白嫖。

  “师弟你来,你来。”

  “我啊?”

  宋行指了指自己,说实话,他不想多事。

  但无奈,二师兄那期待的眼神。

  丁长生跟江难忘也各使眼色,宋行忽然有种众命难违的感觉。

  “好吧,我试试。”

  大师兄要因此终日郁郁寡欢也不是事,宋行也不能坐视不管。

  他理了理思路,清清嗓子:

  “咳咳,大师兄?”

  王孔晃晃脑袋,有气无力的说着:

  “怎么了,七师弟?”

  “我听说,你一直在追寻圣贤之道?”

  开门见山,宋行觉得都是实在人,不必拐弯抹角。

  “是啊,苦苦钻研,但又毫无成果。”

  王孔摇摇头轻笑着,有种自嘲的感觉。

  眼眶中,不经意间蒙上了一层薄薄得水雾。

  宋行察言观色,心里大概明了,继续说:

  “那大师兄,你认为的圣贤之道,是什么呢?”

  王孔缓了缓神,心里本不想说,愁啊。

  但既然小师弟开口问了,还是回答一下:

  “我认为圣贤之道,在于博览群书,心怀坦荡,忧国忧民,甚至不惜生命,去追求大道天下的和平。”

  话中思绪万千,包含意味深切。

  此时的王孔,才更像是一位温文尔雅、心怀抱负的书生。

  宋行甚至有种感觉,跨越了千年,与古代文人志士,星夜之下,俯身案牍,在进行思想上的碰撞。

  但更多的是,聆听。

  那思想后,深藏着无穷无尽的道理。

  王孔说的没错,这是他对于圣贤之道的理解。

  宋行很感触,他想表达自己的看法。

  “大师兄你的理解我很赞同,但其实,简单八个字,就可以完全概括。”

  “八个字?”

  王孔略显惊讶,疑惑的眼神之下,是几分期待。

  “没错,八个字。”宋行神色极为淡定,深吸一口气,重重吐息,“明智、修理、劝世、舍己。”

  八个字,一词一顿。

  轰隆。

  王孔只感觉脑海中混沌的意识被雷霆劈开,那压抑在心上许久的阴霾,也在此刻烟消云散。

  “明智、修理、劝世、舍己。”

  他又小声读了一遍,心底莫名其妙升腾起一股激奋之气。

  连带着郁闷的神色,也舒缓愉悦起来。

  “牛啊师弟,大师兄笑了。”

  朱天蓬不记得第几次竖大拇指了,心里实在佩服。

  “我去,小师弟你太厉害了。”

  “小师弟才识渊博,竟然也懂得圣贤之道,果然厉害。”

  丁长生赶忙掏出小绿本,记下刚才的话。

  太妙了!

  这要是拿去城里给那些姑娘听,保准崇拜的一批。

  江难忘放下了手里的纸鹤,仔细想着那八个字,给他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

  “师弟,难道你也在追寻圣贤之道?”

  寥寥八字,给王孔的震撼太大。

  若不是深入研究,怎会轻易言出。

  “没有,我只不过是在名经中偶然间读到的。”

  丁长生在这,宋行表现的很低调。

  万一再被说出去,异妖就来抓人了。

  若是大师兄执意要问是何名经,那宋行只能告诉他:

  历史。

  如果再问期限,那就是:

  上下五千年。

  “偶然读到?”王孔笑了笑,“小师弟你太谦虚了,读名经若是可以的话,我现在就不用这么愁苦了。”

  追寻圣贤之道,肯定不是读读名经那么简单。

  宋行沉下心来,似乎明白了大师兄在意什么。

  “其实吧大师兄,圣贤之道跟修炼之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你看啊,修炼至巅峰,会经过各种境界,要做的,例如业元境要巩固元气,明心境要沉淀内心,醒脉境觉醒真脉等等。”

  “圣贤之道也是这样,明智、修理、劝世、舍己也可以看作是四个大境界,要做的事很多,更重要的是行动。”

  说到这了,宋行不禁想起来历史上的圣贤:

  在混乱时期,四处奔波,游说各国,为的是天下太平。

  时至今日,都将献上最为崇高的敬意。

  王孔听完一番话,沉默下来,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或许在思考话对不对,或许在反思。

  桌子上的书很多,宋行能看出来,大师兄懂得多,更有大智慧。

  这些大智慧,或许能给苦难中的百姓,带来希望。

  安静一会后,王孔再次开口,不过是换了个话题:

  “小师弟啊,你可知道如今古国的现状吗?”

  “了解。”宋行想起一句诗来,很贴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古国,九天界域最高权力所在,掌握无数资源。

  更设立天枢学院,培养人才,专门对抗异妖、魔物。

  不过,在百姓生存问题上,总是不尽人意。

  王孔觉得刚才的话非常对,他不禁又问道:

  “小师弟,如果让你去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你觉得你会做什么?你会有什么担心的吗?”

  直到此刻,宋行才真正觉得,大师兄敞开了心扉。

  要关注话语,深层的意思。

  难言之隐。

  宋行直了直身子,深呼一口气:

  “其实吧大师兄,你听我讲...也不是故事吧,说是一个山村,很穷,吃不上饭,很可能都会被饿死。”

  “这时候,一个人站出来,去冰天雪地里找到了食物,很少,回来时伤痕累累,生命垂危。”

  “你认为,村里的人这时候想的是食物,还是那个勇敢之人的生命呢?”

  没有名字的简单故事,道理不一定少。

  王孔很清楚故事的意思,而且无论什么时候,他都会斩钉截铁的回答:

  “生命。”

  “看来,古国还是值得信任的。”

  从大师兄的回答中,即便不了解古国,宋行也知道,一切都将会变好的。

  他在此刻想起一句话,觉得可以比上至理名言。

  宋行定了定神,心情宛如流水趟过山石。

  “名经中有一言:...”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这话在王孔听来,就好似那寒冬腊月后的第一缕暖阳,融化冰雪皑皑。

  咚咚。

  那清凉冷意的水珠,渗入心灵,让人整个精神都为之一颤。

  王孔此时此刻觉得,这个小师弟,太让人佩服了!

  甚至在他身上,看到了未来圣贤的身影。

  将大放异彩,将拯救苍生。

  宋行心潮澎湃,更甚至站了起来,语调激昂:

  “名经中言:...”

  “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圣人始终不贪图大的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情。”

  “那么大师兄,何尝不从做一个‘抱薪者’开始,去追求圣贤之道呢?”

  王孔抬起头来,眼神中流转着异样光彩:

  “抱薪者,抱薪者...”

  恍然大悟间,他也站了起来:

  “哈哈哈,好一个抱薪者啊!”

  “师弟,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

  “与师弟今日一论,我感觉这几年的名经都白读了,实在让人太过佩服!”

  看到大师兄走出压抑,宋行心情还是蛮愉悦的。

  “能帮助到大师兄,便是最好的。”

  王孔对之前内心的想法深感惭愧,目光在此刻坚定起来:

  “师弟,我想求你一件事。”

  “你说大师兄。”

  “明天陪我去一个地方。”

  “明天?”

  “对。”

  宋行想了想,这得跟大小姐请假啊。

  “不过,易老出的问题,她那个小脑袋瓜,估计没个两三天想不明白。”

  考虑一下,果断同意。

  “好大师兄,明天我来找你。”

  “一言为定。”王孔重重点头,刚想喊,却看到朱天蓬他们早就走了。

  “嘿,这群小子什么时候走的?”

  “估计咱俩讨论过于激烈,没注意吧。”

  宋行刚才真在兴头上,到现在还意犹未尽。

  大师兄没生气,也知道他们不爱学习。

  时间还早,索性沏上茶,又跟宋行论起来。

  千里马常有,可伯乐,不常有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